学习笔记丨《藏传净土法》第39课

本课科判

 

本课重点

 

本课难点

 

本课脉络

 

脉络展开

一.课前开示:重视供养支中的公案。

1.积资净障的最胜方便就是七支供。

2.不要把佛教公案看作神话故事。

①这些公案都出自可靠的佛经和论典。

②每个公案都有甚深的意义。

③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3.认真学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①【事例】法王如意宝传讲过《释迦牟尼佛广传》。

A.没信心的人:玄妙的神话故事。

B.有信心的人:佛陀往昔行菩萨道的真实事迹。

C.上师当时对世尊产生了无比的信心。

②学习公案的态度。

A.应取:反复思维其中的意义。

B.应舍。

a.轻视佛教的公案。

b.仅满足于在文字上了解。

4.学习佛法需要长期的精进。

①观察闻法陋习。

A.刚接触佛法时有一种新鲜感,能精进如法地闻思修行。

B.新鲜劲一过去,态度和行为就不太如法了。

②每个人都应当全神贯注地精进闻法。

A.观察自身,杜绝不如法的行为。

B.始终如一地认真闻法,不在放逸散乱的状态中混时间。

C.争取每一堂课都有所收获。

D.听闻佛法当成形式,不可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③闻法时及时记录有价值的内容。

A.日积月累的收获非常大。

B.【事例】上师闻思时,每天听课都要做笔记。

C.圣者自谦。

a.一直闻思佛法的普通人也可能会像老狗吐金那样讲出有价值的教言。

b.即使个人的语言没有加持力,出自佛教经论的教证理证和公案肯定是有价值的。

④身体力行去修持佛法。

A.学习净土法门时,始终要想到如何获得解脱。

a.世上没有永远不死的人。

b.死亡来临之际,唯一的依怙就是上师阿弥陀佛。

【原因】祈祷阿弥陀佛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依靠佛的伟大愿力,就一定能顺利往生到净土。

B.临终时有解脱的把握,生前身心自在时下功夫实修很重要。

C.实际行持善法。

a.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

b.每天共修十五分钟的顶礼非常有意义。

c.不知不觉就积累了巨大的资粮。

 

二.详说供养支。

1.以善良的心念作供养可以获得巨大果报。

①贫女供养独觉的公案。

A.公案特点。

a.事件:贫女以信心和欢喜心对独觉供养食物。

b.发愿:愿我生生世世不再感受贫穷之苦。

c.果报:

§  在许多世中都转为富贵之人。

§  释迦牟尼佛出世时,在恰嘎尊者面前闻法而获得解脱。

B.出家人应欢喜接受众生发心清净的供养。

C.做任何善事后都要及时回向发愿。

a.【事例】金刚萨埵法会期间,来学院最重要的事就是和僧众共修,并将善根如理如法地作回向发愿。

b.【事例】法王教诫到任何圣地都应先念经发愿。

D. 诸佛菩萨和成就者做任何事都有密意,是度化众生的方便。

2. 供养殊胜对境能获得巨大的果报。

①在殊胜对境前,供养少许财物,也能获得巨大的果报。

A.【公案】婆罗门以白布供养佛,得未来成佛的授记。

B.【公案】《大智度论》:老佣人以信心供佛饮食,于十五劫中在天上人间享受安乐,以后出家学道成就辟支佛果。

②值遇殊胜的对境也需要福报。

A. 有福报的人能遇到殊胜的对境,财物会供养到真正的福田。

a.【事例】学院大经堂的施主们的福报就非常大。

b.【原因】每天有非常多清净戒律的僧众在经堂里闻思修行。

B.没福报的人往往遇到颠倒的福田。

a.颠倒的福田。

§  戒律不清净者。

§  具邪见者。

b.过患。

§  供养这些对境不会出生功德。

§  供养破誓言者,不仅没有功德,自己反而会堕入恶趣。

③在作供养时,一定要供养真正的福田。

A.为了避免虚耗自己的钱财,最好是供养僧众。

B.供养个人则要慎重,事先一定要反复观察。

a.供养真正的圣者肯定有功德。

b.供养只是名气大的“冒牌货”无有意义。

3.因地所作供养,以后会获得相应的果报。

①【公案】婆罗门的妻子供养独觉。

A.独觉的妹妹。

a.因:供养的食物外表粗糙而味道好。

b.果:生生世世相貌不是特别好,但身体的所触(皮肤)非常细柔。

B.婆罗门的另一个妻子。

a.因:供养的食物外表美观而味道差。

b.果:生生世世相貌庄严,而所触却很一般。

C.为了获得圆满的果报,今后在作供养时要供养表里俱佳的供品。

②【公案】商主女儿供养佛塔。

A.因:商主的女儿在佛塔的中柱上系了一面镜子。

B.果。

a.在许多世中成为相貌端严之人。

b.入胎后母亲也具有敏锐的辩才和智慧。

c.生下来时有如同太阳般的光芒。

③【公案】佛陀向胜鬘夫人开示贫富贵贱和美丑的不同因缘。

A.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确与前世的业有关。

B.果: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而且穷苦卑贱。

前因:过去世暴躁易怒,心怀怨恨,不作布施,生性善妒。

C.果: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却大富大贵。

前因:过去世暴躁易怒,常作布施供养,没有妒忌之心。

D.果:美丽动人,却贫苦卑贱。

前因:过去世性情温柔,能忍让,但不肯供养,生性善妒,常自傲慢。

E.果:端庄美丽、多饶财富、出身高贵。

前因:过去世温柔忍让,欢喜供养,广行善事,且没有妒忌之心,言行谦逊有礼,而且对他人之好时常随喜赞叹。

F.上师教诫:尽量改掉这些缺点,来世就不会感受不悦意的果报。

④【公案】商主修复佛塔。

A.因:商主变卖自己的珍宝耳饰来修复佛塔。

B.果:生生世世都有与生俱来的珍宝耳饰。

⑤所有人都应该精进积福。

A.许多人经常以身上的饰品供养三宝。

【公案】有一个姑娘对阿底峡尊者生起了强烈的信心,将身上佩戴的金银饰品都供养了尊者。

B.对殊胜的对境作供养,以后必定会成为有福报的人。

a.因:拿出一点点金银饰品作供养。

b.果:果报成熟时,得到的是无量的金银饰品。

C.有无福报的区别。

a.有福报的人很容易拥有许多金银饰品。

b.没福报的人就像从水中提炼酥油一样,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这些东西。

【事例】家乡老太太因没有福报,一生都无法如愿获得一串珊瑚项链。

D.应精勤积福之因。

a.没有积累福德,即使很努力也不会成功。

b.凡夫的福报有限,不继续修持善法,有漏的福报总有耗尽的时候。

4.提倡供灯。

①在佛像前供养一盏灯的功德也不可思议。

【公案】 阿那律尊者往昔为盗贼首领时,为佛像前的油灯加了一根灯芯,并发愿:“以此善根,愿我具有天眼。”,以此功德,在许多世中都具有天眼,最终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天眼第一的弟子。

②供灯更加保险。

A.在末法时代,要遇到真正的佛菩萨并供养是很难的。

B.有些人对上师退失了信心,对以前的供养也产生了后悔心。

C.能在佛像前供灯,则肯定不会产生后悔心。

③抓紧时间精进行持善法。

A.藏地的佛教徒都有供灯的好习惯。

B.希望汉地的佛教徒也要精进供灯。

C.供灯等善法对今生来世有很大的意义。

D.断除混日子的行为。

a.没有信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b.除了吃喝玩乐以外,根本不考虑今生来世的安乐和解脱。

④做完供灯等善法后,要及时回向发愿。

A.如果没有回向发愿,善法功德不会按自己的意愿成熟。

【事例】以填报考试志愿说明回向的重要性。

B.要懂得如何回向发愿。

a.【教言】法王如意宝:“现在发愿的人比较多,但是会发愿的人非常少。”

b.以世间现象说明发世间愿的人非常多。

c.大乘修行人主要应当发大乘的愿。

§  随普贤菩萨而发愿——生生世世弘扬佛法、利益众生。

§  随顺阿弥陀佛的愿力而发愿——自他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  随托嘎如意宝和法王如意宝发愿——生生世世不离佛法并度化一切众生。

d.发大乘愿的功德。

§  自己无需勤作,一切财富、名声、地位自然会具足。

§  恒时处于安乐中。

§  即使身体不一定健康,但内心也不会有痛苦。

e.为了成办究竟自他二利,可以附带为自己发愿。

愿一切生世远离病苦、戒律清净、不离善知识。

 

三.佛法珍宝,信者得益。

1.公案和道理都是佛法宝库中的珍宝。

①知道其价值的有缘人能以此遣除内心贫乏的痛苦。

②把珍宝当作牛粪的人得不到任何利益。

③上师传法的意义。

A.大家都能认识到佛法的价值。

B.在学习之后都能按照这些道理行持。

C.闻法的道友从中得到利益。

2.对正法要有信心。

①人和人之间对待正法有很大的差别。

A.对待善法。

a.有些人有很大的信心。

b.有些人处于等舍的状态。

c.有些人很反感。

B.对净土法门。

a.有些人非常有信心。

b.有些人没有什么反应。

c.有些人反而生起怀疑和邪见。

C.上师以自身弘法过程中的事例说明人之间的差别。

②对正法没有信心、没有欢喜心且不希求正法的人要好好反省。

③长期坚持闻思修行,许多缺点都会逐渐消失。

A.自己问题比较多的人不要过于灰心失望。

B.通过经论里面的道理可以遣除怀疑。

C.长期坚持闻思修行一定会有大变化。

D.以读书的道理说明长期积累修行的重要性。

3.在学习时必须具足真实无伪的信心。

①净土法并不简单。

A.应舍的思想。

a.净土法太简单了。

b.“现在每天讲的都是简单的公案,您还是讲一些深一点的法吧!”。

B.闻思修行应有次第。

a.没有一定的基础,即使听了深法也很难有收获。

b.合理的闻思修方式。

§  从基本的法入手。

§  等自己的因缘成熟时,再趋入比较深的法。

C.佛教的公案有耐人寻味的甚深道理,好好思维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D.诚信这些公案揭示的甚深因果之理。

②信心的重要性。

A.没有信心,听得、看得再多也没有实义。

B.即使大海离开波浪,佛陀的金刚语也不会欺惑。

C.没有信心根本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利益。

 

编辑:定解G49

审核:定解E11

定解E01

定解E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