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科判
本课重点
杀业的过患十分严重。
佛教徒应尽量吃素。
避免伤害众生的身心。
杀生的果报。
本课难点
依止高僧大德时,要尽量吃素。
吃肉和杀生罪业同等。
伤害众生的心灵罪业极大。
依法处决也要感受可怕的异熟果报。
本课脉络
杀业相当可怕。
佛教徒应尽量吃素。
避免造作杀生罪业。
杀生的果报。
上师教诫。
脉络展开
一.杀业非常可怕。
1.许多杀业都是以贪心造下。
①行为:人类为了获取动物的肉、皮、骨,屠杀了大量的动物。
②过患。
A.杀生的屠夫罪业累累。
B.购买、享用这些肉、皮等的人罪业也相当大。
2.小乘对食肉的开许。
①开许享用。
A.三清净肉。
a.【教证】《毗奈耶经》等经论:“比丘、沙弥、优婆塞、优婆夷可以享用三清净肉。”
b.三清净肉。
●没有见到为自己而杀的肉。
●没有从可信赖的人处听到为自己而杀的肉。
●没有怀疑为自己而杀的肉。
B.自己死亡的动物肉。
C.经过三个市场的肉。
②绝对不能享用:非三净肉或者完全为自己而杀的肉。
明知是不清净的肉却享用,会有严重的过失。
③事先看到或听说施主或屠夫宰杀的肉,必须制止。
A.不制止且享用的过患。
a.杀生者和食用者犯了十分严重的自性罪。
b. 出家人还犯佛制罪。
B.为三宝造的罪业远大于其他罪。
3.大乘观点不能食用任何肉食。
①三清净肉也不开许。
A.【教证】《楞伽经》:“大慧,我未开许任何人食众生肉,过去如是,现在如是,将来亦如是。大慧,出家众不得食肉。”
B.【教证】《大般涅槃经》:“善男子,自此之后,我不开许声闻乘行者食肉。”
C.【教证】《大般涅槃经》:“所谓三净肉乃为方便众生次第入道而言,自此之后,一切血肉均不得食。”
②从前开许食肉完全是方便说。
③大乘修行人应按要求行持:一定要吃素。
二.佛教徒应尽量吃素。
1.应大力提倡吃素。
①学院在佛教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A.要求入藏求学的汉族修行人吃素。
B.许多地方的修行人都纷纷戒荤吃素。
②出发点完全是为了众生的利益。
【原因】大肆享用肉食直接威胁到无量众生的宝贵生命。
③希望藏地的高僧大德们今后能尽量弘扬素食。
A.大乘的经论并没有开许过食肉。
B.藏地的佛教徒一定要改变食肉的传统。
a.汉传佛教历来有素食的传统。
b.汉地佛教徒非常重视吃素。
c .避免他人非议、生邪见,有利于藏传佛教的弘扬。
C.在寺院供斋、举行法会、佛事时一定要吃素。
④依止高僧大德时,要尽量吃素。
A.不懂佛法的表现:
a.食素多年的学佛者因个别上师对肉“加持”后,开始食肉。
b.见到上师吃肉,不加考虑就匆匆效仿。
B.弟子的行为一定要慎重,不可盲目效仿上师的行为。
类比:老虎能跳越的山涧,青蛙不一定能跳得过去。
C.对于不吃素的上师,没有必要毁谤、生邪见。
D.真正的高僧大德有不可思议的境界,不管吃肉还是吃素都可以。
【公案1】印度的帝洛巴尊者享用鱼肉。
【公案2】汉地的济公和尚喝酒、吃狗肉。
2.要发愿吃素。
①真正断荤食素并不容易,欲界众生多有食肉的浓厚习气。
②有理智的人都应下决心断荤食素。
A.原因:吃肉对今生来世有巨大过患。
B.如果暂时不能发一生的长期愿,可以发一年的短期愿。
a.一年一年地发愿不吃肉。
b.逐步淡化肉食的习气,使自己的身心清净。
c.到一定的时候,会对肉食没有兴趣、看到荤腥就会感到恶心。
③只要有坚定的决心,任何人都可以断除肉食。
【事例1】几个藏族大学生看了《慈悲之旅》后,发愿终生吃素。
【事例2】两个吃素两三的年藏族大学生发愿终生吃素。
④想食素就一定会有办法。
A.阻力:社交应酬上,别人都在吃肉,自己一个人吃素。
B.应对:善巧的解释。(如患高血压等,医生要求不吃肉)
C.许多虔诚的佛教徒都克服了种种困难而坚持食素。
a.汉地很多地方的居士基本上都是食素。
b.成都的居士,99%以上都在上师三宝面前发愿终生食素。
⑤发愿吃素对自己、众生和佛教都有很大的利益。
3.吃肉和杀生的罪业同等。
①吃肉直接促成杀生。
A.如果没有人吃肉,屠夫也不会杀生。
B.吃肉的人越多,杀生就越多。
【教证】《入楞伽经》:“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
②二者都是损害生命的恶业。
【教证】《入楞伽经》:“为利杀众生,以财取诸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唤狱。”
4.大家尽可放心地吃素。
①错误想法:如果不吃肉,可能会营养不良,对健康不利。
②科学分析:《藏密素食观》从多方面进行论述,说明了食肉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和食素的利益。
③大德示现:终生吃素并没有出现营养不良或者健康问题,反而往往都健康长寿。
三.避免造作杀生罪业。
1.伤害众生的身体。
①直接杀生有过失。
②制造、拥有杀生的工具也有很大过失。
A.【教证】佛经和对法论:如果在铁匠那里制造火弩、利刃,或者饲养鸡、狗、猫等动物(这些动物经常杀害其他众生),或者执有毒药、猎具、恶咒之用品,在这些物品没有消毁之前,每一刹那都会增长无量的罪业。
B.制造、拥有火弩的过患。
a.广义上包括枪、炮、导弹、核武器等一切现代武器。
b.发明制造杀生工具罪业极大。
●修建利益众生的场所会不断地获得善法功德。
●制造伤害众生的事物会不断获得罪业。
i.这些事物存在期间会不断伤害众生,作者会不断获得罪业。
ii.【事例】一战索姆河战役中,德国人用马克沁式机枪,在一天内就杀死了六万名英国士兵。
c.核武器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两次核武器的伤害。
i.日本广岛七万人当日死亡,以后总计死伤人数达到二十万。
ii.日本长崎十万人当日伤亡,以后总计死伤人数达到十四万。
●人类一直生活在核战争的恐怖阴云下。
i.全球许多国家都在竞相研发核武器。
ii.各国拥有的现代核武器威力远远超过当年投放在日本的原子弹。
iii.国际和平组织无法完全防止核武器扩散。
iv.许多无核国家正在悄悄地研制核武器。
●人类随时都有灭亡的危险。
●通过核武器对人类的巨大危害,可以想象出发明制造核武器的人罪业广大。
2.伤害众生的心灵。
①手段:创作、传播内容不健康的文化作品。
②果报严重。
A.作者报应实例。
a.《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子孙三代都成了哑巴。
b.《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嚼舌而死。
B.表演不健康内容的明星业障特别重。
a.为迎合追星族的需求而演出内容不健康的节目。
b.污染了许多人的心灵。
c.使许多人失毁了今生来世的安乐。
3.易造杀生罪业的群体。
①不知羞耻、无有悲心、野蛮好斗的人。
②由于前世的习气,从小就酷爱兵器的人。
③催税所逼、惩罚所迫的人。
④经常受不良熏染的人。
⑤沉迷暴力网络游戏的人。
【事例】一个习惯于在网络上杀人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无缘无故杀了一个六十岁的老人。
4.一个人的心态和行为与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
①不健康的外缘会导致心理不健康,会做出非常可怕的行为。
②修行人应依靠清净的外缘。
A.自己创造。
a.安住在行持善法的团体中。
b.到寂静的寺院中烧香、拜佛。
c.在自己的居室里陈设经书、佛像等。
B.功德:使得自己身心清净安宁。
C.要遣除、远离不清净的外缘。
a.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b.对于文化作品有所取舍。
c.不接触不健康的东西。
③凡圣对比。
A.圣者:一切外境都是如梦如幻的。
B.凡夫:一旦被自相的烦恼束缚,以后就很难自拔。
四.杀生的果报。
1.行径:以强、中、弱的贪、嗔、痴意乐,使众生遭受剧烈痛苦。
2.以理分析果报。
①异熟果。
A.转生于三恶趣。
a.强烈的贪心、嗔心等意乐杀生会转生到地狱中。
b.中等意乐杀生会转生到饿鬼中。
c.下等意乐杀生会转生到旁生中。
B.感果时间长。
a.在长达一中劫或者人寿二百亿年的漫长时间内感受剧烈的痛苦。
b.【教证】《佛说业报差别经》:以杀害众生的罪业,死后会转生到恶趣中感受漫长的痛苦,即使得到人身也会短命多病。
②感受等流果。
A.从三恶趣中解脱后,要偿还五百次生命。
【教证】《正法念处经》等经论:不管杀害任何众生,即使是小鱼、蚂蚁这样微小的生命,都必定会以自己的生命偿还五百次。
B.感受短命多病。
C.【上师教诫】忏悔的力量也很大,即使造过严重的杀业,精进忏悔能有解脱的希望。
③同行等流果。
A.以前世习气的等流,今生也喜欢做与前世相同的行为。
【教证】《百业经》:有些人因为前世的习气,即生当中还是喜欢做同样的事情。
B.投生为鹞鹰、豺狼等杀生的旁生。
C.即使获得人身,也将转生为喜欢杀生的屠夫、猎人。
D.世间事例说明。
a.有人从小喜欢杀生,说明前世经常杀生。
b.有人从小喜欢偷盗,说明前世当过盗贼。
c.有人从小喜欢拜佛念经,说明前世行持过这些善法。
d.同一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间有习气差别。
④增上果成熟于自身方面。
A.今生自己也转生为无有威力、威严,极其衰弱、卑下之人。
B.【事例】屠夫令牛丧失了一切威力和威严,将来他也会成为无有威力和威严者。
C.世间事例:
a.曾经害过众生的人,身体虚弱——脸色非常差,说话有气无力,看起来半死不活。
b.没有害过众生,而是想方设法帮助众生的人——活得非常自信、快乐,别人见到他也会觉得有威力、有威严。
c.没有任何威严,一副卑下的样子——前世肯定杀生造恶业。
d.看上去很有威严,显得非常有能力——前世肯定造过福德。
⑤增上果成熟于外境。
A.生于十分贫瘠荒凉的地方。
B.经常遭受病魔、怨敌、强盗等的严重威胁。
C.全部是活不到头的境域。
D.【事例】西藏阿里和尼泊尔交界地区的环境非常恶劣,法王说:所谓“杀生的增上果成熟于外境”就是这样的。
⑥士用果。
A.杀生之因必定会圆满成熟痛苦的果报。
B.世间大大小小的战争确实与众生的杀业有关。
【教言】慈寿禅师:“世上多杀生,遂有刀兵劫,负命劫汝身,欠财焚汝宅。”
C.因果循环毫厘不爽,往昔造的业一点也不会唐捐。
3.《贤愚经·出家功德尸利苾提缘品》中公案分析。
①一个猎人杀了许多野兽,死后感受巨大的痛苦,并且很难有解脱的机会。
A.世界上有很多一般人肉眼见不到的众生。
B.只有业力相同者或者圣者才能见到这些特殊众生。
C.因为往昔的恶业力,有些众生每天都在感受剧烈的痛苦。
②国王依法处死一个罪犯后,感受可怕的异熟果报。
A.理所当然的处决也要感受可怕的果报。
B.肆意杀害无辜有情的果报无法想象。
五.上师教诫。
1.杀生确实是世间最可怕的恶业。
2.今后一定要远离杀业。
3.袈裟的加持力不可思议。
①不会举起刀剑杀生。
②不会拿着枪参加战争。
③不会故意杀害过众生。
4.修行人应持之行为。
①最好能救护众生。
②有生之年尽量不要杀生。
③发愿:从今以后,纵然遇到生命危险,我也决不故意杀害众生!
编辑:定解E11
审核:定解E01
定解E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