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科判
本课重点
说恶语的过患。
断除恶语的功德。
本课难点
通过闻思来遣除内心的障碍,再实地修持往生四因,才能往生极乐世界。
对人或旁生起外号都是属于恶语,应当断除。
本课脉络
课前开示:通过实修佛法获得生死自在的把握。
恶语的过失。
断除恶语的功德。
脉络展开
一.课前开示:通过实修佛法获得生死自在的把握。
1.已获稀有难得的修法因缘:获得暇满人身、趋入甚深大乘佛法、遇到善知识教言。
2.正确面对生死。
①世人和佛教徒面对生死的态度。
A.世间人虽然在世间法上有一定能力,从未在出世间法上努力,面对生死时却没有任何自主能力。
B.佛教徒在出世间法上努力过,面对疾病、死亡等违缘时,有应对能力。
②死亡之际不得不舍弃今生的一切,应从现在开始做好准备。
A.前后世一定存在。
a.佛教的经论有很多有力的理论依据。
b.现实中很多调查属实的回忆前世的公案。
§ 虽然是少数人的经验,只要是事实真相,道理也完全说的过去,大多数人就应该承认。
§ 事理:通过宇航员登月所见,大家相信月球存在某类事物。
§ 证成前世存在,后世自然也存在。
c.所谓不承认。
§ 有可靠依据而不承认。
【教证】《胜出天神赞》:我既不贪执佛陀,也不嗔恨外道,谁有道理我就跟随他。
§ 因为不懂而不承认,并没有依据,没必要跟随这种观点。
§ 科学家不能真正研究并通达甚深佛法。
§ 以愚昧无知得出的非量结论,经不起正理观察。
§ 对相似的科学家主观臆测的结论,不必要去盲从。
B.遣除分别念。
a.以佛法智慧剖析现代科学、其他宗教的观点,遣除内心中障碍修行的邪分别念。
b.要往生极乐世界首先要通过闻思来遣除内心的障碍。
§ 凡夫人善根微薄,相续中的邪见最终焚毁善根。
§ 闻思究竟,会对净土法门没有怀疑,对阿弥陀佛有稳固信心。
C.实地修持往生四因——明观福田、积资净障、发菩提心、发清净愿。
3.要重视听课,尽量参加集体的闻思修行。
①如法听课已经具足往生四因,有往生极乐世界的希望。
②大众共同闻思修有必要。
A.把握好自己,多数的时间都可以用于佛法。
B.凡夫人行持善法缺乏自觉性,必须依靠大众鞭策。
C.没有大众的加持,凡夫人很难保持长期精进。
二.恶语的过失。
1.以公案说明,对旁生说恶语有很大的过患。
【公案1】车夫以两头牛的缺陷起了恶名,它们在比赛的时候因被称呼恶名而故意输了比赛;车夫改口用没有缺陷的名字称呼牛以后,两头牛竭尽全力赢得了比赛。(详见法本P19-20)
【公案2】《四分律》:一位婆罗门称呼自己的牛为“一角”,牛很羞愧输掉了比赛;婆罗门改口用美名称呼后,牛又赢得了比赛。
【公案3】《本生经》:欢喜满牛(佛陀的前世)的主人(阿难前世)在比赛的时候称呼牛为欺瞒牛,牛故意输掉了比赛;第二场比赛主人称它为欢喜满牛,牛赢得了比赛。
【启示】
①根据动物缺陷起名字属于恶语。
②动物也有感情,以恶名称呼,它们也会不高兴或难受。
③众生福报浅薄,旁生无法直接和人沟通,我们也不能恶名称呼它们。
【教言】佛陀:“口应出爱语,决勿出恶言。”
2.对人说恶语的过患。
①导致来世的痛苦和不幸。
②即生中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痛苦。
A.如果自己向某人说了恶语,说完后自己心里会像堵了石头一样不舒服。
B.如果别人向自己说了恶语,自己心里也同样不舒服。
C.在人群中说恶语,就像在他们每个人心中撒了毒药一样非常难受。
3.当断恶语、宣说善语。
①有智慧的人要观察自己的语言,尽量不要对任何众生说恶语。
②对无情物都不要说恶语。
③品行高尚或修心好的人不会恶语。
《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④以正法调伏自相续。
A.凡夫相续中会有贪嗔痴,学佛后要有一些自控的能力,尽量避免过分的行为。
B.不赞同他人观点时,可以用符合正理的语言去辩论。
C.学佛时发誓要利益无边无际的有情,如果不能遮止非常粗大的恶行,那就太惭愧了。
D.下决心改掉恶习,励力对治自己缺点。
【事例】古来的很多高僧大德最初也有各种不同缺点,经过对治和调伏自相续,最终成为圣者。
E.佛法的意义。
a.唯有佛法才能将众生从痛苦中彻底解救,才能赐予众生暂时和究竟的安乐。
b.佛法改造人的身心,促进社会和谐,给人类带来利益。
④以教证教言说明。
A.《律藏》:“故当说柔语,莫言不悦语,若说悦耳语,成善无罪业”。
B.萨迦班智达:“伤害他人之恶语,即使怨敌亦勿说。”
C.古德:“莫揭他人过“。
D.《修心七要》:“莫发粗恶语“。
E.道宣律师:“宜出善言,互相赞美,令彼心悦,勇进修道“。
4. 容易恶语的人。
①恶口如蛇舌。
②心狠残暴。
③暴躁易怒。
④不护根门。
⑤无有惭愧。
⑥性情恶劣。
⑦素质低的人。
⑧业力现前的人。
5. 恶语的果报。
【教证1】《因缘品》:“天生一出言,便说恶语者,犹如利斧头,将砍断自己”。
【教证2】佛经:“为恶语垢所制服,无论何者无安乐,犹如狮蛇极凶残,恶语之人无善趣”。
【教证3】《报恩经》:“炽热诸铁轮,恒旋头顶上,其苦非难忍,倘若说恶语,果报更难忍,永莫说恶语”。
【教言】邬金莲花生大师:“恶人之语如毒树,触于何处断一节”。
三.断除恶语的功德。
1.断除恶语德功德。
①不会转生到恶趣。
②经常能听到悦耳之语。
③受到众人恭敬。
④有众多亲朋好友。
⑤一切事业自然成办。
⑥即使沦为一无所有的乞丐,也会得到众人的欢喜。
⑦永无死于恶性(无有善法)之中的顾虑。
2.教证说明断除恶语德功德。
①《大方等大集经》远离恶语有十种功德:一者得柔软语,语音柔软不刺耳。二者捷利语,说话流利,不结结巴巴、吞吞吐吐。三者合理语。四者美润语,沙哑的声音很难听,别人听到就想捂耳朵,若远离恶语,则语音不沙哑、优美润泽。五者言必得中,说话能说到点子上,不是说了半天,谁都听不明白在说什么。六者直语,即说话公平正直,无有谄曲。七者无畏语,即在大众中发言无有畏惧。八者不敢轻凌语。九者法语清辩。十者身坏命终得生善道。
②佛经:“断除诸傲慢,恶语伤感情,何者说柔语,彼士转善趣”。
③佛经:“圣者断恶语,恒说柔和语,极喜美语者,近住于涅槃”。
④《受十善戒经》:“若能不恶口,是名大丈夫,人中端正者,一切皆乐观”。
⑤《正法念处经》中说:“黠慧离恶口,正语喜乐行,如是美语人,则近涅槃住。”
3.教诫:应该下决心断除恶语,尤其是金刚道友之间更不应该说恶语!
审核:定解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