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丨《藏传净土法》第60课

本课科判

壬三、忏悔三种意恶业:

贪心害心与邪见,发露忏悔意三罪。

 

本课重点

 

本课难点

 

本课脉络

 

脉络展开

一.课前开示。

1.不要轻视因果法。

①应取:学习并通达断除十不善业的道理。

②应舍:

A.不懂基本的佛理。

B.说自己有如何如何的境界。

【破斥】无垢光尊者等高僧大德传记里都没有的稀奇事。

C.遇到对境时无法将违缘转为道用。

a.产生很多自相的烦恼。

b.甚至造下极大的恶业。

③通过一个人取舍因果的粗细就可推知他的修行好坏。

2.抓住机会努力学习。

①有善缘、有信心者,短期的学习也足以终生受益。

A.【公案】藏地一位修行人,抓住机会依止了上师。经常做令上师欢喜之事,获得上师祝福,自己获得了珍贵的佛法,也成了一位事业广大的上师。(详见法本P43)

B.珍惜学习佛法的难得机会,愿以此因缘得到真实利益。

②知易行难:十不善业落到实际行动上却不简单。

A.反观自己:好像所有的恶业都造过。

B.【教诫】大家在断除十不善业这方面要下工夫。

3.次第闻思修行。

①大多数众生需要闻思。

A.误区:不需要闻思,只要一心念佛。

B.不用担心相续中的罪业,而且能一直定下心念佛的特殊根机者,可以直接修行。

C.因为有闻思的必要,上师宣讲大量教证、理证和公案。

②少数利根者可以直接念佛或修一个窍诀就能解决生死大事。

③按次第闻思修行才比较稳妥。

【延伸】不完全排斥有些上师的说法,但应从其他方面理解他们的密意。

 

二.总说贪心。

1.定义:

贪图他人丰富的财物、强大的势力、勇士的魄力、智者的辩才、美丽的容貌等,并想:若有办法让我拥有这一切,那该多好啊!

2.对境:

①人们所贪对境不尽相同,都是对某种对境有欲求心。

②贪心主要是贪图他人的财富。

【教证】《正法念处经》:“若人行欺诈,方便取他物,则是大贪心,常行不善行,彼人于昼夜,心常不清净。”

③凡夫人非常容易产生贪心。

看到别人有一尊佛像或者优质的物品,便将它拿在手中从头到尾瞧个不停,暗想:如果我能拥有这样的物品该多么好啊!这也属于贪心。

3.生贪之因:

①因为没有智慧,不明了所贪对境的虚妄本质。

【教证】《宝积经》:“邪念生贪著,贪著生烦恼,正念无贪著,余烦恼亦尽。”

②有知足少欲的正念,就不会产生贪著。

4.过患:

①苦苦强求过程中,必定会感受巨大的痛苦。

②【教言】无垢光尊者:“执著越大,痛苦越大。”

5.对治:

①佛法能消除内心的贪执, 烦恼也会自然消失。

②学习空性法门后,对世间财富等不再特别贪执,避免了很多痛苦。

③要以佛法的智慧泯灭自己的贪欲。

A.愚痴和智慧如同水火不相容,有(出世间)智慧的人不会有贪欲。

B【教证】《佛遗教经》:“若有智慧,则无贪著。”

 

三.详细宣说贪心。

1.大贪心。

①定义:贪上师、僧众的财产属于大贪心。

②对境严厉,过患特别严重。

A.对寺院、僧众的财物产生贪心,与强夺、偷盗僧财的过患一样。

B.贪图买到上师的牛马等信财亡财,依靠上师谋取少许利润,罪过会像饮毒一般非常大。

【事例】

a.藏地:商人经常购买信众向上师的供养牛马等牲畜赚钱。

b.汉地:商人用寺院地产做房地产生意。

【教言】邬金莲师:“上师财如哈拉毒,谁若享用则丧命。”

C.以不正当手段享用或偷盗少许上师财产,将导致严重后果。

a.浪费上师财产也是不合理。

b.要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爱护上师财产。

【教证】《事师五十颂》:“上师财物护如命。”

c.避免极端,只要上师开许了,享用上师的财物完全是可以的。

D.【教诫】认真取舍因果,三宝的钱财绝不能混用。

a.供佛款只能供佛,印经款只能印经,供僧款只能供僧。

b.随便使用三宝钱财会造下很多罪业。

③修行人应当克制贪心,约束言行。

A.应舍:为了获取钱财而旁敲侧击。

旁敲侧击属于五邪命。

B.经常向居士化缘有过患。

【公案1】《僧祇律》:比丘强行化缘令商人心里很不痛快。因此,世尊告诫诸比丘:“今后,不能为房舍向施主强行化缘,否则会令很多有信心的人退失信心。”(详见法本P48)

【公案2】比丘为赶走鸟获得寂静而向鸟要羽毛,终令众鸟离开。(详见法本P49)

启示:施主的钱相当于鸟的羽毛,有些施主对钱比鸟对羽毛的执着还大。

【公案3】仙人向龙索要宝珠令龙离开。

【世尊告诫】旁生都讨厌向它索要东西,更何况人?所以今后不要过多地向施主求取。

C.出家人要控制自己的贪心。

a.不强迫别人,别人在没有烦恼的情况下主动作供养,可以随缘接受供养。

b.切忌强行或频繁地向施主化缘、募捐。

§  规定:禁止在团体里进行任何化缘。

§  为了避免因无法承受和烦恼而退出。

§  为了保护正常的闻思修行。

§  事例:国外有些中心每次传法都要募捐,很多信众逐渐远离了。

2.易生贪心者。

①恬不知耻之人。

②贪得无厌犹如饿狗之人。

A.生贪心也会让人丧失羞耻心。

【教证】《正法念处经》:“沙门法中第一胜者。所谓知足及不放逸。若人乐贪。不乐知足。为贪所诳。害于善法。如是之人。犹如痴狗。还自食吐。”

B.贪欲毁坏自己的善法。

3.贪心的等起。

①主要由欲望引起的。

②也有以杀死敌人并占有其财产的嗔心引起的。

③贪欲就是一种愚痴。

4.贪心的过患。

①除了本有的过患外,还会导致害心、杀生、不与取、妄语、恶语等很多恶业。

②贪心的果报。

A.异熟果:

a.堕入三恶趣。

b.即便幸得人身。

§  相貌:丑陋。

§  财产:贫穷可怜,虽有财富也易毁尽。

§  欲求:由于贪欲作障而使心中所愿一无所成。

§  环境:生于恶劣的环境。

§  常成为具贪心者。

B.【教证】《华严经》:“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无厌。”

③贪欲是一切痛苦的根本。

【教证】《法华经》:“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④贪心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幸。

A.对有福德者的财富生起贪心,进而产生害心,则下场悲惨。

【公案】顶生王不满足与帝释天平起平坐的权势,对其产生恶念,结果当下耗尽自己的福德而堕落到南瞻部洲。

5.唯一以佛法的智慧断除贪心。

①知足少欲。

【公案】《法句譬喻经》佛陀化为一个婆罗门度化国王,数次取珍宝后归还。说:“人一辈子需要的东西太多了,即使有再多的珍宝也不够,生命非常短暂,还不如放下一切,追求无为之道,所以我不要珍宝了。”又说偈曰:“虽得积珍宝,崇高至于天,如是满世间,不如见道迹。”国王后来得到须陀洹果。(详见法本P51-52)

A.内心的满足才是真正的财富。

B.由于没有佛法的智慧,始终无法填满贪欲的大坑,表面富裕实际上非常贫穷。

②不克制贪欲,贪图他财失自财。

【公案1】狐狸贪图鱼,而失去嘴里的肉。

【公案2】老太太想要鸡多生蛋而拼命给鸡喂饲料,却导致鸡不下蛋。

【公案3】狗贪著水中自己衔着的骨头倒影,导致自己原来的骨头也被偷走。

③生贪心没有任何意义。

A.除了少数有福报之人,大多数人的发财梦无法如愿以偿。

B.往昔没有积累福德,生起贪心也一无所获。

C.应该对现有的财产知足。

a.佛法:知足少欲的确是世上的第一等财富。

【教证】《大庄严论经》:“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

【教言】《亲友书》:“佛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是故应当常知足,知足无财真富翁。”

【教言】《佛所行赞》:“富而不知足,是亦为贫苦,虽贫而知足,是则第一富。”

b.世间法:不贪财也是一种美德。

【事例1】春秋时期宋国的宰相子罕说以不贪为宝。

【事例2】岳飞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④世间的财富无有实义,没必要为它而生烦恼、造恶业。

【教证】《正法念处经》:“世间财如山,一切皆无常,云何为财物,如是作恶业?唯有愚痴者,能作如是恶。”

6.断除贪心的功德。

①来世:能转生于善趣。

A.【教证】“城邑或静处,他人所属物,不生贪心者,彼士转善趣。”

B.转生天界:成为不同于其他天人的富裕者。

C.转生为人:

a.钱财稳固。

b.谁也不会对其产生抢夺之心。

c.钱财富足,始终花不完。

②今生:获得功名富贵。

【公案】《坐花志果》:穷人拾到钱包归还失主,梦到本来死后要堕入饿鬼,但因为拾金不昧,不但不会转生为饿鬼,而且即生可享大福禄。后来,他果然考上进士而且当了大官。

③用佛法来斩断贪欲。

A.认真观察自己,看自己是贪得无厌者还是无贪无欲者。

B.用佛法的宝剑斩断自己的贪欲。

审核:定解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