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丨《藏传净土法》第65课

本课科判

 

本课重点

 

本课难点

 

本课脉络

 

脉络展开

一.总说五无间罪(1-9段)

1.本课颂词:“杀师父母阿罗汉,恶心损害佛身体,发露忏悔无间罪。”

2.无间罪。

①无间罪:死后不经中阴而直接堕入地狱的罪业就是无间罪

②《大乘义章》对“无间”有四个方面的解释:

A.趣果无间。

B.受苦无间。

C.寿命无间。

D.身形无间。

3.五无间罪。

①共通说法与本论说法对比。

共通:杀父、杀母、杀阿罗汉、恶心出佛身血和破和合僧。

本论:杀父、杀母、杀阿罗汉、杀害上师阿阇黎等具有法眼的诸智者、恶心出佛身血。

②造罪方式:自己造、唆使他人造和随喜他人造

③忏罪方式:

A.在阿弥陀佛面前发露。

B.安住在空性境界。

C.依靠密宗的不共修法。

D.念诵金刚萨埵心咒、百字明等咒语。

E.念诵《普贤行愿品》等大乘经典。

【教证】《普贤行愿品》:“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

④只要诚心忏悔一定能清净罪业。

【教证】《金光经》:“何人千劫中,若造严重罪,一次极力忏,诸罪得清净。”

⑤教诫及实修。

A.一定要以强烈的追悔心精进忏悔。

B.经常念诵《三十五佛忏悔文》进行忏罪。

 

二.损害三宝(10-15段)

1.损害三宝罪: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杀阿罗汉。

①破和合僧会中断法轮是损害法宝。

②出佛身血是损害佛宝。

A.佛陀是三界的皈依处,损伤佛身就损害了法身的所依——殊胜色身之中的化身。

B.如今不可能直接损害佛身,但对佛像不恭敬或者诋毁也会造下严重的罪业。

③杀阿罗汉是损害僧宝。

2.为什么要精进忏悔。

①无始以来我们也可能造过无间罪。

②已得暇满人身,有了忏悔的机会。

③真正的佛教徒应抓紧时间修行,为来世做准备。

 

三.杀害上师(16-38段)

1.对境。

①为我们传授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的堪布、阿阇黎等 。

②从字面上讲解的阿阇黎、获得四句传承的上师。

2.罪业。

①杀害上师。

②侮辱上师。

③一刹那间对上师生起邪见、恶心。

④稍稍生起“我已胜过上师”的分别念。

A.认为自己在相貌、口才和福报等世间法上超过上师。

B.认为上师和弟子的地位应该平等。

⑤违背上师、堪布、阿阇黎之教言

3.上师的恩德胜过佛陀。

①末法时代我们没有亲见佛陀的缘分。

②依靠善知识的摄受,我们才有了听闻佛法的机会。

③【公案】菩萨尊者先顶礼上师后顶礼佛陀,此举得到佛陀赞叹。(《窍诀宝藏海》)

④以恭敬心对待上师,我们就能依靠上师、诸佛菩萨的加持和无欺的法性缘起力得到成就。

【教证】帝洛巴尊者:如果一个人对上师没有至诚的恭敬心,他的相续中绝不可能产生任何世间和出世间的功德。

4.对上师不恭敬的现世报。

①【公案】

A.涅嘉那革玛绕仅仅认为自己的智慧较上师略胜一筹,即生便遭到七次危及生命的违缘。

B.大成就者黑行曾与弟子一起渡海,弟子心里一刹那间生起财富略胜上师的分别念,结果船只立刻沉入海中。

C.瑜伽士认为自己的神通已超上师,从上师头顶飞过时当下摔落,从此失去神通。

D.一位舍事者的弟子,因傲慢没有及时顶礼上师。上师问及原因时,弟子撒谎说没看见,结果双眼当场落地。

②启示:

A.一旦我们对上师生产恶分别念时要立即觉察并以正念来压制。

B.上师来的时候,弟子一定要站起来迎接。

C.对上师不能以名声和地位的大小来区别对待,应该对凡是有法恩的人一律恭敬。

D.对法师的恭敬就是对佛法的恭敬,这样佛法的加持力很容易融入自相续。

5.不恭敬上师的过患。

①不恭敬上师:

【教证】

A.续部:“闻一偈颂者,若不当作师,百世转为狗,成为具痣者。”

B.麦彭仁波切:“佛说如若不恭敬,仅赐一句法上师,百世连续转为狗,复转生于劣种中。”

②违背上师教言:

【教证】

A.续部:“依止上师后,无论其好坏,岂能违教言,彼若失此印,堕金刚地狱。”

B.《事师五十颂》:“勿令阿阇黎,少分生烦恼,无智相违背,定入阿鼻狱。”

【公案】

A.惹琼巴因为违背上师教言而还俗。

B.益西江措大师因违背师言而终生再也没见到上师。

③舍弃、侮辱、诽谤上师:

【教证】续部:“纵然无功德,依师若舍弃,侮辱诸上师,诽谤三世佛,其罪说不尽。”

6.对上师的过失观清净心。

①【教证】措智让珠大师:“我们应该观清净心,尤其要将有法恩的上师观为真正的佛菩萨,即使他们在自己面前显现不如法的行为,也不要谈论他的过失。”

②即使显现不如法,也可以将上师观想为有功德的人。

③上师的过失是为度众的示现。

7.上师教诫。

①学习依止上师的方法:学习《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如意宝藏论》、《事师五十颂》等论典。

②发露忏悔:

A.上师在世,在上师面前忏悔。

B.上师已圆寂,在照片前忏悔。

 

四.杀害父母(39-46段)

1.事例:施主的儿子杀害母亲,未生怨王杀害父亲,很多人杀害父母。

2.父母是非常严厉的对境。

①父母双亲对我们恩重如山。

②我们善妙的身体以父母的因缘而形成。

③对出家人来说,父母等同于堪布、阿阇黎。

3.公案。

小驼背阿罗汉因业力所感于七天中断了斋饭最后因饥饿圆寂,原因是往昔他非常吝啬,因母亲供养比丘而把母亲活活饿死。

4.启示。

①连阿罗汉都要感受可怕的果报,甚至目犍连、舍利子那样的圣者都无法救助,业力真是非常可怕。

②对父母不恭敬、虐待,来世一定会亲身感受相应的果报。

③应对因果之理产生坚定的信心。

④经常发愿:今后即便遇到生命危险,也绝不伤害任何众生的一根汗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