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丨《藏传净土法》第67课

本课科判

 

本课重点

 

本课难点

 

本课脉络

 

脉络展开

一.课前开示(1-6段)

1.应以菩提心和欢喜心摄持一切善法。

①听课前应发菩提心。

A.为度化天边无际众生,让他们获得佛果而闻法。

B.作意短暂,功德广大。

C.以菩提心摄持的善法是成佛的正因。

②以欢喜心听闻佛法。

A.佛法难闻今已闻。

B.听法功德不可思议。

③以菩提心和欢喜心摄持善法的功德。

A.因心清净故使外在环境宁静。

B.使粗大的分别念逐渐调柔。

C.所做善事吉祥圆满。

④如何修持自心。

A.时刻观察自心并安住。

B.坚持不懈调伏自心。

2.所有人都应学习藏传净土法。

①寂静调柔的甘露妙法。

②言浅义深,认真学习皆可获益。

3.殴打父母的人应在上师三宝面前忏悔。

①多顶礼三宝。

②多念金刚萨埵心咒、百字明、《三十五佛忏悔文》等经咒。

③如法的忏悔必定能清净相续中的罪业。

4.好好学佛,依师教言,点滴积累善法资粮。

 

二.念恩功德极大(7-17段)

1.念念不忘父母、上师等的深恩厚德是正士的品质。

①所感恩的对境。

A.有养育之恩的父母。

B.有法恩的上师。

C.所有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对自己有恩德的人。

a.【教证】《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恭敬供养父母、和尚、阿阇黎师故得内髻相。”

b.对有恩之人应发自内心的真诚恭敬。

2.念恩是圣者法相。

①【教证一】《世间正士庄严》中说:“承事应敬者,尤悯无怙众,不忘报恩德,乃是圣者行。”

②【教证二】《格言宝藏论》中也说:“受恩虽小亦不忘,此等即是圣者相。”

3.历代传承上师非常重视知恩报恩。

①【教证】全知麦彭仁波切:“知恩图报之诸人,护法神亦恒守护。”

②法王如意宝显现上非常重视知恩报恩。

4.如来称赞知恩者。

①【教证】《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知恩者虽在生死,不坏善根;不知恩者善根断灭,作诸恶业。故诸如来称赞知恩,毁背恩者。”

②【事例】学修很好的道友念念不忘师恩并一直想报恩。

③应知恩念恩并表达感恩之情。

5.即便转为旁生也不忘报恩。

①【事例】乌鸦反哺,羊羔跪乳。

②【公案】比丘的前世是老鼠的父亲,老鼠为了孝敬父亲而经常送食物给他。

6.知恩图报是世间最大的善德。

①【俗语】“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②应想方设法对父母生起感恩之心。

7.有少许恩德之人也不应忘记。

①【俗语】“一饭之德必偿。”

②【事例】学院道友请恩人吃饭。

 

三.恩将仇报的过患(18-25段)

1.不知恩图报。

①从世间来讲无情无义。

②从佛法来讲非常不合理。

2.恩将仇报是所谓的“以石击打大恩人”

3.公案说明忘恩负义之辈必将遭受惨痛的果报。

①【公案一】猎人杀害救过自己的人熊,结果接受熊肉时,手当即断落在地(《佛本生传》)

②【公案二】有人出卖搭救自己的野兽,即生断臂(《释迦牟尼佛广传》)

4.忘恩负义之辈世间最下劣。

①【教证】全知麦彭仁波切:“一切忘恩负义者,即为人中最劣辈。”

②【事例一】有人不但不孝父母,反而虐待毒打。

③【事例二】弟子无缘无故诽谤大恩上师。

④【事例三】老板亲手栽培的人卷款逃跑。

⑤【故事一】农夫与蛇。

⑥【故事二】东郭先生与狼。

5.佛教徒应知善恶做好人。

①空性不是好坏不分。

②世俗区分好坏,好人得乐,坏人感苦。

6.不知报恩的人甚至比狗还下劣。

【教证】《律藏》:“不知报恩之诸人,视其比犬更恶劣,犬亦知晓感激人,如蛇之人放毒气。”

7.护法天尊必将舍弃不念恩德之人。

①【教证一】莲花生大师:“不念父母师恩时,本尊护法现魔相。”

②【教证二】《二规教言论》:“父母上师长老等,利己人前不报恩,护法诸天耻笑彼,失却助伴如僵尸。”

③具足知恩图报缘起的人会得天尊帮助。

A. 感恩父母上师的人事业广大,美名流布,一切所作都吉祥圆满。

B. 感恩的人一定会有出息。

8.在团体当中更应懂得感恩。

①西方国家重视团体教育,中国家长灌输“自私教育”。

②佛教徒也需要团体教育。

A. 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都是我们发愿度化的对境。

B. 身边道友是我们菩提大道上永不分离的好友。

 

四.各类不孝顺父母的恶行(26-33段)

1.指使父母:在父母尚有劳动能力期间,像对待奴隶一样指使父母做事。

2.不赡养父母:子女享用美食暖衣,父母则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3.驱赶父母:等父母老得不能做事时,这些人就把父母撵到城郊或者寺院附近,使父母流浪乞讨,最后冻饿而死。

①【事例一】有些有钱的子女让父母在养老院度过孤独痛苦的晚年。

②【事例二】许多英国父母常年忍受子女的虐待。

4.虐待父母:经常以粗语恶言、残羹剩饭虐待父母,令其备受痛苦。

①原因:子女从小缺乏良好的教育。

②对治: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

A. 上师仁波切:德育工作比知识教育还重要。

B. 佛法与德育内容相通,能够完善人格。

5.辱骂虐待父母致死,和亲手杀害父母没有差别。

①子女今生会遭受各种不幸。

②死后将如坠石般直堕地狱。

6.父母去世后为避免讥笑做表面佛事没有任何意义。

①老人要趁活着时多行持善法。

②子女要趁父母在世时多尽孝心。

A. 应行:多和父母沟通,陪伴父母,经常和父母通电话。

B. 应断:一切向钱看,淡漠家庭和父母。

 

五.子女父母和睦相处,共同营造温馨家庭(34-35段)

1.父母的行为。

①应断:太多嘴,多管闲事。

②应行:放下一切,专修善法,最好能念完一亿遍或两亿遍心咒或佛号。

2.子女的行为。

①应断:顶撞父母,在衣食方面虐待父母。

②应行:尽力孝养父母,今生来世吉祥顺利。

③【公案】母女过河遇险,因互生善心死后转生天界。

3.最好对一切众生怀有善心,至少对自己的恩人怀有善心。

【教证】《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若人有能勤修福德、常念报恩、悲愍众生,则为菩提已在其手。”

 

六.上师教诫(36-37段)

1.对照自身反省。

①自己对父母、上师是否有知恩图报之心。

②如果没有感恩之心,一定要好好忏悔、改过自新。

③感恩的心有利身心。

A. 心怀感恩的人,觉得外境美丽、自己快乐。

B. 怀有嗔心的人,觉得外境粗糙、自己痛苦。

2.一定要经常祈祷上师三宝,发露忏悔无始以来所造的以不孝父母为主的一切罪业。

①清净罪业,往生不难。

②凡与法王结缘者都能往生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