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丨《藏传净土法》第90课

本课科判

本课重点

 

本课难点

 

本课脉络

 

脉络展开

一.课前开示。

1.发愿往生净土重要性。

①活着时经常发愿,临终时就会想到往生净土。

②活着时从不发愿。

A.临终时不会想到往生净土。

B.即使想到,往生的心念也不会强烈。

③不能往生的过患:沉溺在轮回中会感受无量痛苦。

④往生净土的根本目的:为了圆满利他的能力。

2.往生净土的无量功德。

①自利角度:将永远享受无漏的安乐。

②他利角度:轻易获得各种神变,圆满一切世出世间的功德,自在利益无量的众生。

3.往生净土必须系统地听闻佛法。

①不闻思的过患:只对净土法门念佛有功德有所了解,要往生净土有一定困难。

②闻思的利益。

A.广闻博学打好理论基础,然后再一心念佛,就有往生的把握。

B.对佛法要有全面了解。

C.要知道内道各宗派的究竟意趣一致。

D.能利益今生来世:不管在家人还是出家人,只要有因缘就应该听闻佛法。

【教证】萨迦班智达:“何人学者身旁时,若不向他学知识,则定此人遭受魔,或是业力所逼也。”

 

二.己一、发愿临终面见佛菩萨。

愿八大菩萨,神力临空中,

指示极乐道,接引得往生。

1.释义。

在中阴的恐怖景象即将出现时,祈愿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菩萨、虚空藏菩萨以神变降临到自己前面的虚空中,一边以悦耳的音声说:“善男子,善来”,一边指示通往极乐世界的道路,在五彩缤纷的虹光中伴随着妙音在前方领路,自己不需要见到中阴的恐怖景象而直接被接引到极乐世界。

2.临终往生关要。

①有缘者方能得到佛菩萨的接引。

②除阿弥陀佛以外,八大菩萨也会指示往生妙道并接引往生。

③生前要多念修阿弥陀佛、八大菩萨的仪轨以及《普贤行愿品》等发愿文。

A.边念诵边发愿:依靠普贤大愿的加持,临终一定能如愿往生净土;以此功德回向,愿我和众生一起往生极乐世界。

B.生前经常以永久的安乐为目标而发愿,临终时能实现所愿,不再在轮回中流转。

C.相似的极乐愿文。

a.宗喀巴大师:“愿我一旦命终时,明现佛陀无量光,如海眷众所围绕,信悲遍满我相续。愿现中阴境即时,八大佛子示正道,往生乐刹以化身,接引不净刹土众……”

b.果仁巴大师和法王如意宝的极乐愿文也有此类内容。

④劝修净土法:

A.净土法门是解脱轮回的唯一妙道,非常简捷,不需要漫长的苦修。

B.在末法时代值遇净土法门应该以最大的信心和精进去修持。

3.临终面见诸佛菩萨使往生净土有把握。

【教证1】《阿弥陀经》:“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教证2】《普贤行愿品》:“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4.临终往生法。

①依靠观音菩萨加持往生。

A.为临终众生念诵。

a.为鱼鸡狗等遭杀的众生念观音心咒。

b.为临终众生念观音菩萨名号。

B.众生依靠听闻的功德和菩萨加持,必定往生净土。

a.【教证】《宝箧经》:“凡听闻六字真言‘嗡嘛呢叭美吽’者,命终时由十二佛陀、八大菩萨引路而往生极乐世界。”

b.【教证】《大乘庄严宝王经》“若人恒念大士(观音菩萨)名,当得往生极乐界,面见如来无量寿,听闻妙法证无生。”

C.自己念诵更有往生净土的把握。

②十念往生。

A.三宝的加持力不可思议。

B.十念法:

a.临终者自己念十遍“南无阿弥陀佛”。

b.如果不能念,可由他人代念。

C.功德:可灭除深重罪业并往生净土。

【公案】《三宝感应要略录》某猎人,临终时见到地狱的恐怖景象,由此深信念佛可以往生,于是边持香边念佛,没念到十声,就在种种瑞相中往生了。(详见法本P170-171)

D.应对十念法坚信不疑。

a.【教证】《无量寿经》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之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b.【教言】怀感大师《释净土群疑论》:“临终念佛,具足十声,灭众重罪,得生净土。”

③密宗往生窍诀。

A.刹那往生法:突然遇到生命危险时,当下忆念头顶上安住着上师阿弥陀佛,或者心识立即专注于头顶,这样死后就可获得解脱。(《六中阴》)

B.安住于法性。

a.得过密法灌顶和窍诀的人。

b.有能力者临死时自己明观法性。

c.自己不能明观者,依靠上师或道友的引导。

“出现中阴光明显现时,你要认识自现而获得本地,不可退转。” 说三遍后,临终者安住于本来清净的法界而去世,死后就不会堕落。(《上师心滴》)

5.往生之理。

①临终者虽然死法不尽相同,但唯有佛法才是解脱的方便。

②临终易获解脱之理:临终的心识力量很强大,此时只要一心祈祷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也是很容易的。

③往生因缘:一方面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另一方面是自己积资净障、恭敬诚信。

④随学藏人,见到死去众生时主动为其念诵心咒佛号等做助念。

 

三.己二(发愿死时断除对轮回之贪执)分二:一、对轮回之痛苦生起厌离心;二、断除贪执。

庚一、对轮回之苦生厌离心。

恶趣苦难忍,人天乐无常,

愿生畏彼心。无始至今生,

漫长漂轮回,愿生厌离心。

1.释义:

三恶趣的痛苦极其难忍,人天善趣的安乐虽然看似快乐,但也是无常的,没有任何实义,愿我对六道生起畏惧心;从无始到今生,自己漂泊轮回的岁月已经足够漫长了,愿我对轮回生起厌离心,一刹那也不想再与它共住。

2.出离心对往生净土很重要。

①出离心:对于轮回的一切,甚至善趣的美好,不产生刹那的贪执。

②往生极乐世界的大障碍就是对轮回的贪执。

③详加观察可知轮回没有丝毫可贪恋之处。

3.思维轮回痛苦。

①三恶趣之痛苦。

A.地狱之苦。

a.略说地狱种类及痛苦。

八热地狱有烧煮之苦。

● 八寒地狱有严寒之苦。

● 孤独地狱和近边地狱有刹那生死、砍杀断割等痛苦。

b.【公案】《百业经》阿难尊者的两个外甥不修善法,懈怠度日。目犍连为了管教这两个孩子将他俩带到地狱。他们见后惊恐万分,生起了出离心。于是勇猛精进,最终七岁便获得了阿罗汉果位。

两个孩子证果的因缘:因两人曾在迦叶佛的教法下发愿,未来释迦牟尼佛出世时,我们童贞入道,早证圣果。

启示:轮回中没有丝毫安乐,都是无常痛苦的本性。

c.应对轮回痛苦生起强烈恐怖感和出离心。

【公案】花色比丘每当回忆前世在地狱受苦的情景,恐惧得浑身毛孔出血,把法衣染浊成花色。

【教证1】《中观四百论》:“若凡夫亦知,一切生死苦,则于彼刹那,身心同毁灭。”

【教证2】《亲友书》:“即便见闻地狱图,忆念读诵或造形,亦能生起怖畏心,何况真受异熟果?”

【教证3】《正法念处经》:“汝闻地狱声,已如是怖畏,何况地狱烧,如烧干薪草?”

d.地狱及其痛苦真实存在。

● 人间最大的痛苦,不及复活地狱(痛苦最轻的地狱)痛苦的万分之一。

● 汉族人缺乏世间正见。

■ 对地狱之说半信半疑。

■ 从小受无神论影响。

■ 对佛教基本道理很难生起定解。

● 藏人普遍具有正知正见,对地狱、极乐世界的存在有坚定信解。

● 一定通过反复思维公案和理证引生真正定解。

B.饿鬼之苦。

a.所感之苦:

● 恒时为饥渴所逼。

● 感受冬季太阳寒气逼人、夏季月亮炽热难挡等四季颠倒的痛苦。

● 《亲友书》《致弟子书》中有详细宣说。

b.【公案】商主之子珠辛吉前往大海取宝,在回来的路上,同伴们丢下他走了,他独自漂泊到饿鬼界后的种种遭遇。(详见法本P177-178)

c.堕入饿鬼之因。

“我曾骂詈常嗔恚,悭吝惜财不与人,亦不曾行于布施,缘此业故生饿鬼。”

d.怀疑是修行最大的障碍。

● 不应对本该生信的对境产生非理怀疑。

● 对怀疑要想办法遣除。

● 佛陀的金刚语真实不虚。

C.旁生之苦。

a.所感之苦:

● 都要感受愚痴之苦。

● 被人役使、宰杀、互相啖食的痛苦。

● 海中或者山里的旁生自食己肉。

● 小旁生在大旁生身上筑窝并吃它们的肉。

b.【教证】佛经:“当视忆旁生”。

c.对旁生应生悲心。

● 放生、念佛不要留于表面形式。

● 发悲心施以救度:这些众生跟我一样也有痛苦的感受,我应该给予它们快乐,要救护它们。

● 反省: 在耳闻目睹旁生感受的诸多痛苦后,是否能生起悲伤、难过或者恐怖的心?

● 生悲心的方法:修持自他相换。

d.对出家人的教诫。

● 应念经修行,或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 不应懒惰、混日子。

■ 过患:不好好闻思修行、昏睡度日,会转生为螺蛳、贝壳等众生。

● 要对轮回有出离心,在此基础上要度化与自己有缘的众生。

D.思维恶趣之苦生出离心。

a.仅仅听闻都难以忍受,真正感受时更是无法忍受。

b.即生中寒热、饥渴之苦都无法忍受,更无法忍受长达数劫的恶趣之苦。

c.往昔无数次转生于三恶趣,今后定要想方设法、精进努力,争取再不堕入恶趣。

②人天善趣之痛苦。

A.天人有死堕之苦。

a.天人临死前七天会出现五种死相。

b.以天眼见到自己死后将堕入恶趣时,会产生极大的忧愁。

c.临终七天感受的痛苦远远超过以前数劫感受的快乐。

B.人类所感之苦。

a.生死变异、爱别离、怨憎会、疾病、战争、饥荒等痛苦。

b.表面风光却没有修行境界。

c.沉溺在无边的苦海中,没有畏惧心出离心。

【教证】圣天论师:“于此大苦海,毕竟无边际,愚夫沉此中,云何不生畏?”

C.思维人天之苦生厌离心。

a.由于迷乱而将痛苦执为安乐。

b.人天善趣无有恒久之安乐。

c.表面上的安乐瞬间即逝,不离无常痛苦的本性。

【教证】《亲友书》:“帝释堪称世间供,以业感召亦堕地,纵然曾为转轮王,于轮回中复成仆。”

D.不必执着轮回中的暂时圆满,应随缘而住。

 

编辑:定解E02

审核:定解D07

定解E01

定解E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