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丨《藏传净土法》第95课

本课科判

 

本课重点

 

本课难点

 

本课脉络

 

脉络展开

一.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无解轮回海,如罪犯脱狱,

愿义无反顾,趋往极乐刹。

1.释义。

无始以来,众生沉沦于无有解脱的轮回大海,愿我们像罪犯越狱一样义无反顾地舍弃轮回苦海、前往极乐世界。

2.颂词要点。

①无解。

A.以“无解”形容轮回,强调轮回难以解脱,并非轮回永远无法解脱。

B.以否定词表述的方式。

a.“无法”解脱和“很难”解脱有区别,但也可用无法解脱表示很难解脱。

b.佛经里有这种表述方式。

《定解宝灯论》:“经说声闻微无我,如虫食芥子内空,故于微加否定词,说未证悟法无我。”

c.现实中有这种表述方式。

【事例】某个人没有胆量,并不是一点胆量没有,而是说胆量非常小。

②以喻说明。

A.轮回的痛苦犹如鲸鱼所居的大海一样恐怖。

B.要像罪犯越狱一样义无反顾的舍弃轮回。

3.往生之障碍。

①世间的财色名利是解脱的极大障碍。

A.如何看破。

a.以智慧进行分析自己所贪执的任何法有没有实义。

b.多翻阅一些高僧大德的教言。

B.了知万法皆妄后,自然会消除一切贪执。

②人与人之间的贪恋是往生的最大障碍。

A.贪执亲人对自他都没有利益,一方面自己没办法解脱,同时也会给别人带来痛苦。

B.生前一定要放下。

③明哲之士理当彻底放下一切。

A.思维轮回种种过患,求解脱者不愿意再回顾轮回。

B.三界轮回没有任何可贪执的。

C.【公案】《净土圣贤录》:清代一个绰号为“百不管”的老太太推掉世间琐事,一心念佛,最终往生到了净土。

D.【公案】莲池大师出家前以“生死事大”警策自己后决志出家,遂作《七笔勾》,毅然出家修道。(详见法本P248-249)

a.莲池大师对世人耽著的事物一笔勾销的方法,对修行有帮助。

b.选择出家或在家身份。

§  有长远心的人,以出家身份修行很好。

§  虽然出家的功德很大,但是从为佛法和自身着想,要慎重抉择。

§  机缘未成熟者在出家和还俗之间反复变化,对佛教不利,对自身没必要。

§  考虑对孩子和社会的责任和影响。

§  观察自己确实没有贪执并具有真正的出离心。

4.临终一念非常关键。

①不管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临终都不能耽著任何事物,否则障碍解脱。

【公案】一位上师去世后前往清净刹土时听到僧人们在弹奏自己的乐器,因非常贪执自己的乐器,投生为一个恶魔。

②临终的心态相当重要,一定要把握好。

【事例】在台湾一位肺癌妇女,临终在莲友助念下本来可以在念佛中往生,可是一见到儿子就不由自主地生气,结果在嗔心中断气而下堕。

③临终助力方法。

A.千万不要让即将离世者接触不悦意的对境。

B.眼看佛像、耳听佛号的氛围下安静地死去,一定能往生极乐世界。

④依靠佛力加持。

A.对于佛陀的加持力,绝对不应有任何怀疑。

【教证】《念佛镜》:“世间之中,唯有母力,能令其子,身得安稳。出世间中,唯有诸佛,能令众生,出三界苦,得生净土,见佛闻法。”

B.按照佛陀教言如理行持,就有希望从轮回苦海中解脱。

C.当佛陀的无碍智慧、无缘大悲和自己的信心聚合以后,众生就能从轮回中获得解脱。

5.真正希求解脱,一定要对轮回有强烈的恐怖心。

①【教证】《正法念处经》:“若人意不迷,常畏于生死,彼则脱恶道,得安隐寂静。”

②轮回是真正的可怕处,对此有所认识才有机会出离。

A. 颂词。

愿断诸贪执,如鹫脱网罗,

瞬间便越过,向西方空中,

无量世界刹,诣至极乐国。

a.释义。

愿我们断除一切贪执,就像鹰鹫从网罗中逃脱一样,一瞬间越过西方的无数世界,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度。

b.瞬间往生极乐世界。

§  死后境遇随所造业力而去向不同。

§  无缘者:不但不能往生,反而会堕入三恶趣。

§  具缘者:会往生极乐世界。

§  如是发愿:愿我断绝一切贪执和不善业,命终后立即往生极乐世界。

§  极乐世界虽然遥远,但往生到极乐世界很快。

§  依靠往生的强烈心愿,中阴神识瞬间可顺利到达极乐刹土。

§  依靠内心作意,一瞬间便可飞越无量世界而顺利抵达。
喻理:到远方途中很慢,但凭借忆念,心就可以到达。

§  有智慧者能信受此理,有往生机会。

i.已超越了不信的邪见。

ii.平时要精进修行。

iii.临终时,无质碍的中阴身被善业之风吹动,阿弥陀佛的愿力相迎,自己信心和欢喜心推动下,顷刻能往生极乐世界。

§  往生净土的最关键因缘。

§  阿弥陀佛的愿力:因地所发四十八大愿。

§  自己的信心:具足清净的信心,精进念佛念经,观想阿弥陀佛,因缘成熟就能自在往生净土。

i.随学净土宗十二祖彻悟禅师精进和往生。

ii.【教言】彻悟禅师:“生死事大,来日无多,道业未成,实深惭惧。”

§  谴疑和增益资料:麦彭仁波切《净土教言》。

§  做好往生准备。

i.娑婆世界的一切都像水泡一样没有可靠性。

ii.甚至连最执著的肉身都不得不抛弃。

iii.唯有自己的心识跟随善恶业前往后世。

iv.随学前辈大德,视世间如敝履,珍惜光阴做好往生准备。

§  劝诫精进行持善法。

i.末法时代人寿短暂,更应该精进行持善法。

§  I.有些除了造恶业,并没有做有意义的事,这种人长寿没有什么意义。

§  II.行持善法者,长寿是有意义的。

ii.恶业没有忏净,堆积在相续中,临终会堕三恶道。

iii.思维:现在我有没有往生净土的把握?今后我需不需要精进修行?

 

已四(发愿往生后所获之功德)分五:一、愿获得妙相随好身;二、愿断除疑障;三、愿得授记闻佛法;四、愿赴其他清净刹;五、愿游不清净刹。

 

二.庚一、愿获得妙相随好身。

愿面见彼刹,住世无量光,

净除诸罪障。

1.释义。

愿我刚往生极乐世界,就面见于彼刹住世的无量光佛,依靠佛陀的加持,遣除一切登地的罪障。

2.见佛像的功德。

①见佛真身:能摧毁恶趣之因、见断等一切障碍,由凡夫变成登地的圣者。

②见佛像:能摧毁业惑的种子。

③以公案说明。

A.【公案】珍珠鬘公主在见到释迦牟尼佛像的当下就摧毁了见道需要断除的障碍。

B.【公案】《观佛三昧海经》:空王佛时四个比丘虽造了严重的恶业,因在佛像前五体投地,精进发露忏悔,摧毁了八十亿阿僧祇劫的罪障,现在已成就了佛果。(详见法本P255)

C.【公案】《贤愚经》:相貌特别难看的金刚女因虔诚祈祷佛陀,佛陀立即出现在她面前,一见到佛陀的相好之身,金刚女当下变得庄严无比。(详见法本P255-256)

④见到佛像、佛经或者佛塔时,一定要有恭敬心。

⑤虽然无缘见到释迦牟尼佛,但还能见到佛像,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⑥见佛像对今生乃至生生世世都有极大利益。

A.没有欢喜和信心,仅无意中在见到佛像,也会在阿赖耶识上播下解脱的种子。

B.造佛像的人也有很大功德。

3.凡夫可以往生净土。

①以凡夫的身份修持往生四因,即生不需要登地就可以往生净土。

A.【教证】《宝性论》:“以此愿有情,面见无量光,见已净慧眼,得证妙菩提。”

B. 【教证】《宝积经》:“假令苦逼身,终不说他过,常称叹三宝,化生诸佛前。”

②汉地:带业往生、三辈九品等说法。

③依靠阿弥陀佛的宏愿力、加持力(除造五无间罪和谤法罪以外)均有往生机会。

【教证】《佛说大阿弥陀经》:“第二十八愿: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号,烧香散花,燃灯悬缯,饭食沙门,起立塔寺,斋戒清净,益作诸善,一心系念于我,虽止于一昼夜不绝,亦必生我刹。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二十九愿: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至心信乐,欲生我刹,十声念我名号,必遂来生。惟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4.罪业深重者或有怀疑者,即使往生后也不能立即见佛。

①相关教证。

A.【教证】佛经:“即便以愿力和善业力往生极乐世界,而罪业深重者于八万年期间,仅能听闻阿弥陀佛宣说正法却不解其义,仅能见佛光而不得亲见佛身,也得不到佛光照射。尔后净除罪障,方能见其颜、知法义、得授记。”

B.【教证】《极乐愿文》:“某些人于莲花中诞生后,不得面见阿弥陀佛。”

C.【教证】《往生论》:“狐疑人生极乐边城七宝宫殿中,五百岁不见佛,名之为胎。”

②狐疑/怀疑者。

A.对善法方面怀疑多,对恶业方面却信心十足。

B.多是业力深重之辈。

③怀疑的对治:

A.不明教理而怀疑:多了解净土宗的历史,多学习净土方面的教言和公案,并且经常念修净土法,心相续和净土法相应,这样就能逐渐遣除怀疑。

B.业力现前而怀疑。

a.前世是恶趣众生或者对佛法有邪见,所以即生中很难生起正见,而生起邪见却很容易。

b.一定要好好发露忏悔。

C.发愿:但愿我不要有任何怀疑,往生净土后马上见到阿弥陀佛。

 

四生中最胜,莲花蕊中生,

愿得化生身,刹那身圆满,

愿获相随好。

1.释义。

愿往生净土后获得四生中最殊胜的莲花化生之身,一刹那圆满身体的一切支分,并获得相好庄严。

2.如是发愿。

①众生诞生方式。

A.分类:化生、胎生、湿生、卵生。

B.化生最殊胜。

a.卵生、湿生对自己有损害。

b.胎生不仅对自己有损害,对父母也有损害。

c.化生自来自去,非常快乐。

②发愿:愿仅以意幻便在极乐世界的珍宝莲花蕊中圆满化生。

A.化生中唯有莲花化生最殊胜。

a.恶趣和天界也有化生,这些不殊胜。

b.莲花化生不仅极乐世界有,在娑婆世界也有,如莲花生大士、圣天论师。

c.化生非常容易,一动念头就可以,中阴期间一想就能入胎。

B.化生的特点。

a.没有漫长的住胎期。

b.出生以后一刹那身体就会圆满,不需要逐渐长大。

c.死后身体立即消失,不会留下慢慢腐烂的尸体。

《俱舍论》注疏说,化生中死后没有尸体

d.应希求极乐世界的殊胜化生。

C.临终时要想到:我一定要在极乐世界莲花化生。这样的作意非常重要。

3.发愿往生。

①发愿死时不要有任何障碍,能够面见阿弥陀佛,往生到他的安乐国度。

【教证】世亲论师《往生论》:“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②如是功德悉皆回向无量众生,愿自他悉皆面见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

③虔诚心和三宝的强大加持相结合,肯定有无量众生因之而往生极乐世界。

 

审核:定解D02

定解E01

定解E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