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遍知无量光佛,会知道众生的哪些行径?(多选题)
A.白天晚上各用三小时观察众生所作所为。
B.具有他心通,可以知道众生的所思所想。
C.具有天耳通,可以听到众生的赞叹语。
D.可以知道何者何时堕入恶趣或转生善趣。
E.知晓众生生起的信心、贪心、无记心等一切心念和分别念。
2.哪些属于不清净的发心?(多选题)
A.上班挺累的,晚上别找我做事。
B.心情好的时候愿意利益众生。
C.要好吃好喝才能度化众生。
D.在一两年中做一些发心工作就可以了。
E.其余时间可以利益众生,而礼拜天一定要好好休息。
F.自己做的事一定要让别人知道。
G.“我已经尽力了”。
H.“我是初学者,没法做法供养”。
I.凡夫利益众生肯定很辛苦。
3.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和行为来顶礼?(多选题)
A.以恭敬心顶礼。
B.观想上师与阿弥陀佛等十方三世一切佛无二无别。
C.珍惜修法时间。
D.观想和深信阿弥陀佛已见已知此事。
4.造什么罪的人暂时不能如愿往生极乐世界?(多选题)
A.舍师。
B.舍法。
C.五逆。
D.杀生。
5.对于造极重罪业者,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净除罪障,获得往生净土和解脱的机会?(多选题)
A.天天念阿弥陀佛。
B.天天顶礼。
C.念金刚萨埵心咒。
D.念四皈依。
E.密宗灌顶。
F.坚持闻思修。
6.依靠佛菩萨的发愿可以获得更大的加持,表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A.增长智慧,祈祷文殊菩萨。
B.忏悔罪业,祈祷金刚萨埵。
C.往生净土,祈祷阿弥陀佛。
D.增长慈悲,祈祷度母。
7.哪些是舍法/谤法?(多选题)
A.没有无误地通达法义。
B.善于找出不同经论的表述不一致的地方。
C.自己所学的法门是最殊胜的。
D.确信自己能往生。
E.大乘佛法比小乘佛法高妙。
F.诽谤某人。
1.遍知无量光佛,会知道众生的哪些行径?(多选题)
【答案】
B.具有他心通,可以知道众生的所思所想。
D.可以知道何者何时堕入恶趣或转生善趣。
E.知晓众生生起的信心、贪心、无记心等一切心念和分别念。
【解析】法本P121-124
“佛于昼夜六时中,慈眸恒视诸有情,诸众心中所生起,任何分别皆明知,诸众口中所言语,永无混杂一一闻,顶礼遍知无量光。” 安住在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以大慈大悲之心于昼夜六时,恒时以天眼通观照众生的所作所为,以他心通了知众生的所思所想,以天耳通彻听众生的所言所语,在这样遍知一切万法的无量光佛前,我们应恭恭敬敬地顶礼。
这里的昼夜六时是日日夜夜、时时刻刻注视之义,而并非是除六时以外其他时间不关注。
佛的智慧恒时明确知晓一切众生心中所生起的信心、悲心、菩提心等善念,还有贪心、嗔心、嫉妒心等不善念,以及处于行住坐卧威仪中的无记心态,乃至细微以上的任何分别念,佛陀全能无余照见。
2.哪些属于不清净的发心?(多选题)
【答案】
A.上班挺累的,晚上别找我做事。
B.心情好的时候愿意利益众生。
C.要好吃好喝才能度化众生。
D.在一两年中做一些发心工作就可以了。
E.其余时间可以利益众生,而礼拜天一定要好好休息。
F.自己做的事一定要让别人知道。
G.“我已经尽力了”。
H.“我是初学者,没法做法供养”。
【解析】法本P123
诸佛菩萨唯一的事业就是利益众生,所以在轮回未空之前,佛菩萨利益众生的事业就不会间断,就像在人死之前,他的呼吸就不会停止一样。
但凡夫人的发心并不是这样,有些白天发心时要利益众生,晚上下班后就不利益众生;有些心情好的时候愿意利益众生,心情不好时就不愿意利益众生;有些要吃好喝好才能度化众生,否则就不能干;有些人的发心有时间限制,即在一两年中利益众生;有些认为其余时间可以利益众生,而礼拜天一定要好好休息;有些认为自己做的事一定要让别人知道,否则默默无闻做下去不值得;有些人还找各种借口,比如“我已经尽力了”,意思是我没有这个能力,而不愿度化众生。诸如此类的发心都是不清净的发心,因为真正发菩提心的人是不谈任何条件的,他们何时何处都利益众生。
所以希望大家在发心利益众生时,要随学诸佛。当然,佛陀在因地发了无量大愿,成佛后这些大愿全已圆满成就,自然就可任运利益众生,而不需要任何勤作,也不必承受各种压力。而我们现在是凡夫,利益众生肯定很辛苦,但我们要坚强承受各种压力,且要给自己打气,即以各种方式激励自己,否则很可能会从发心的行列中退堕下去的。
3.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和行为来顶礼?(多选题)
【答案】
A.以恭敬心顶礼。
B.观想上师与阿弥陀佛等十方三世一切佛无二无别。
C.珍惜修法时间。
D.观想和深信阿弥陀佛已见已知此事。
【解析】法本P125-126
道友每天都在磕头,在磕头时,若能观想上师与阿弥陀佛等十方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且以非常恭敬的心来顶礼,哪怕只磕一个头,其功德也无量无边,这样获得人身也有意义。
总的来讲,珍惜时间很有意义,半个小时在生活中可以说是一瞬间,稍微坐一会儿,或者跟道友聊会天,不知不觉就过了,甚至一两个小时也会马上过去的;可是如果我们集中起来把它用上,最少也能磕一两百个小头……
甚至包括单手立于胸前作礼、生起刹那信心、作一次祈祷在内,都要观想阿弥陀佛已见、已知、已闻此事,对此无有邪见、深信不疑至关重要。
4.造什么罪的人暂时不能如愿往生极乐世界?(多选题)
【答案】
B.舍法。
C.五逆。
【解析】法本P127
暂时有两种人不能往生极乐世界,即造舍法罪及五无间罪者。然而并非是佛陀根本不慈悲摄受他们,最终这两种人也能如愿以偿往生极乐世界。但因为这两种人恶业深重,暂时无有成就所愿的机会。《佛说大阿弥陀经》中也宣说了此两种人不得往生极乐刹土。《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个教证讲得很清楚,乃至十念都能往生极乐世界,但造五无间罪和谤法罪者除外。
5.对于造极重罪业者,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净除罪障,获得往生净土和解脱的机会?(多选题)
【答案】
C.念金刚萨埵心咒。
E.密宗灌顶。
【解析】法本P128-129
所有念佛人,皆应静下心来好好观察自己到底能不能往生,也即该具足的往生极乐世界的四种因是否具足,应排除的两大障碍是否排除。如果有这两大障碍,那即使你天天念佛也不可能往生,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印光大师云:“以五逆罪大,谤法不信,此种罪障,岂悠悠泛泛之修持所能灭乎?”意即:这两种弥天大罪一定要通过强有力的对治或忏悔才能消除。造了这样罪业的人,一定要认真忏悔。为此上师如意宝要求:要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一定要先念四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
密宗也认为,造这两种罪业的人,如果能趋入密宗的坛城接受灌顶,且依密法的加持清净罪障后,也有往生净土和解脱的机会。
6.依靠佛菩萨的发愿可以获得更大的加持,表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答案】
A.增长智慧,祈祷文殊菩萨。
B.忏悔罪业,祈祷金刚萨埵。
C.往生净土,祈祷阿弥陀佛。
【解析】法本P129
虽然念佛号也能清净罪业,但每位佛菩萨的发愿不同:在往生净土方面,阿弥陀佛的加持最殊胜;在生起大悲心方面,观世音菩萨最具加持力;在生起智慧方面,文殊菩萨的加持最大;而在忏除罪障方面,金刚萨埵的加持无与伦比。世间也是这样,虽然学理科的人也懂一些文科知识,学文科的人也懂一些理科知识,但毕竟他们的专业不同,在专业方面,非专业的人士就无法与之相比。
7.哪些是舍法/谤法?(多选题)
【答案】
A.没有无误地通达法义。
B.善于找出不同经论的表述不一致的地方。
C.自己所学的法门是最殊胜的。
D.确信自己能往生。
E.大乘佛法比小乘佛法高妙。
F.诽谤某人。
【解析】
法本P130-133
到底什么是舍法罪呢?有些稍微知道求学的人,根本未懂得了义不了义、所化众生根机差别的密要,而认为所有佛法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将显密宗派上下全部混为一谈,认为一者存在一切都需要存在、一者无有一切都不需要……,将正法转为非法而宣讲,被贪执自造宗派之观点所染污,以致将非法说为正法,令他人也造舍法罪。
现在许多人都没有接受过佛教的正规教育,所以根本无法理解佛经的甚深密意,甚至有些法师也不懂,故一遇到经典中的不同说法就认为有矛盾,于是就随随便便毁谤。其实佛陀说法要观待众生的根机,所以不同说法并不矛盾。如果硬要认为,这一部经典是这样讲的,所以其他经典都必须这样,那就不合理。
所以讲经说法若不注意,表面上看来是在弘扬佛法,其实是在造谤法罪。但很多人却胸有成竹地说:我肯定能往生。如果是真正的大圣者,因为菩萨可以示现各种各样的形象,那我们也没有资格说;如果不是,可能就要引起注意。
此外,自称只学密宗的那些人以此为借口说别解脱学处是声闻乘,视其为低劣的法门而舍弃,认为有些是贤妙之法等等,这些都属于谤法。本来显宗和密宗圆融无违,但有些人却取一舍一,他们说:“显宗别解脱戒最低劣,密宗最高。”这种说法并不合理。因为对小乘根机者来讲,小乘法是最高最好的法,所以我们就不能说它低劣。
月称论师云:“贪执己见嗔他见,此等皆为邪分别。”赞叹自宗、诋毁他宗,此乃谤法罪业。或者试探别人后妄加评价说这是智者、这是愚者,就算是极为愚痴之人,如若他仅了知一句法义,比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也是教法。所以,他直接诽谤某人而间接诋毁了正法,也成为舍法者。以这个标准衡量,可能很多人在评价别人时就造了谤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