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想护持佛法,需要从哪一项入手?(单选题)
A.多建寺庙。
B.广闻博学。
C.持清净戒。
D.辩才无碍。
2.大慈大悲的佛陀曾说,边地魔军蜂拥而至之时,什么会首先隐没?(单选题)
A.律藏如意宝。
B.灵器。
C.禳解术。
D.经书。
3.以下关于戒律的看法,您认为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条条框框太麻烦,我不喜欢被约束。
B.不需要外在的戒律,只要心中有佛就行。
C.戒律并非是一种自我压抑,守持戒律也就是调伏自心。
D.信心强爱供养就行,受不受戒不重要。
E.环境恶劣,受戒后很容易破戒,不如不受戒,省得担惊受怕。
4.以下什么能代表佛教?(单选题)
A.念诵的仪轨。
B.经书。
C.戒定慧。
D.寺院。
5.顶礼时,应把谁观想在自己的前方?(单选题)
A.父母。
B.怨敌。
C.众生。
D.妻儿。
6.顶礼时,当手掌于头顶、喉间、胸前时应如何分别观想?(单选题)
A.顶礼诸佛菩萨之身、语、意。
B.顶礼诸佛菩萨之意、身、语。
C.顶礼诸佛菩萨之语、身、意。
D.顶礼诸佛菩萨之身、意、语。
7.《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说礼佛有十种功德,下面那些是正确的是?(多选题)
A.得妙色好声。
B.有所发言人皆信伏。
C.具足受用。
D.具大福报。
E.具足威势。
1
如果想护持佛法,需要从哪一项入手?(单选题)
【答案】C.持清净戒。
【解析】法本P228。末法时代的恶相就是戒律逐渐隐没,如果想护持佛法,就必须从清净戒律入手。
2
大慈大悲的佛陀曾说,边地魔军蜂拥而至之时,什么会首先隐没?(单选题)
【答案】A.律藏如意宝。
【解析】法本P228。大慈大悲的佛陀曾说:“边地魔军蜂拥而至之时,首先律藏如意宝会隐没。灵器和禳解术等不会隐没,即使隐没也无所谓。”为什么这么说呢?本来,灵器、禳解术非常灵验,对病人、着魔者有很大的加持,但这些并不能代表佛教,真正能代表佛教的就是戒定慧三学,尤其戒律是佛教的根本,如果这些隐没了,佛教就隐没了。
3
以下关于戒律的看法,您认为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答案】C.戒律并非是一种自我压抑,守持戒律也就是调伏自心。
【解析】法本P226、P303。从某个角度来讲,戒律是一种约束,与不受戒相比,受戒后可能会觉得不自由,但有智慧的人知道,这种约束是有意义的。如果没有戒律的约束,每天在散漫放逸中度过,这将导致今生来世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如好好持戒,即生会享受到身心的宁静和快乐,来世也能得到善趣的安乐和解脱。
但有些没有智慧的人认为,不需要外在的戒律,只要心中有佛就行。说起来倒很简单,但实际并非如此,因为离开了外在的戒律,内心也很难真正有佛。佛教认为,戒律是调伏心的方便,持戒就是持心,所以大家一定要守持戒律,这非常重要。
4
以下什么能代表佛教?(单选题)
【答案】C.戒定慧。
【解析】法本P228。现在许多寺院非常重视念诵的仪轨和唱腔,虽然这些都是度化众生的方便,但它们并不能代表佛教,即使隐没了也不是特别可惜。此外,经书也不能代表佛教,按照汉地的说法,佛法要灭尽时,《无量寿经》仍会留存在人间一百年,但由于那时已经没有戒定慧三学,因此也不能说真正的佛法仍然住世。
5
顶礼时,应把谁观想在自己的前方?(单选题)
【答案】B.怨敌。
【解析】法本P230。此处的观想有两个要点。第一,要将阿弥陀佛的本体观为自己的根本上师……第二,要将对自己经常制造违缘的人和非人等怨敌观想在自己的前方。要将对自己经常制造违缘的人和非人等怨敌观想在自己的前方。
6
顶礼时,当手掌于头顶、喉间、胸前时应如何分别观想?(单选题)
【答案】A.顶礼诸佛菩萨之身、语、意。
【解析】法本P231。接着观想自己的手掌中有一个如意宝,当合掌于头顶时观想:顶礼诸佛菩萨之身,愿净除自他一切众生的身障,究竟获得佛的无见顶相;合掌于喉间时观想:顶礼诸佛菩萨之语,愿净除自他一切众生的语障,最终获得佛的法语螺音(即佛的金刚语);合掌于胸前时观想:顶礼诸佛菩萨之意,愿净除自他一切众生的意障,最终获得佛的智慧吉祥结(即佛的无二智慧)。
7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说礼佛有十种功德,下面那些是正确的是?(多选题)
【答案】
A.得妙色好声。
B.有所发言人皆信伏。
D.具大福报。
E.具足威势。
【解析】法本P232。《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说礼佛有十种功德,一者得妙色好声。二者有所发言人皆信伏。三者处众无畏。四者天人爱护。五者具足威势。六者威势众生皆来亲附。七者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
编辑:定解E03
审核:定解E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