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哪些是真实供养的供品?(多选题)
A.美丽的花朵。
B.酥油灯。
C.自己的身体。
D.天上的太阳、月亮。
E.念观音心咒的功德。
F.房子。
G.人民币。
2.我执的三种事物有哪些?(多选题)
A.身体。
B.受用。
C.善根。
D.烦恼。
E.福田。
3.以下哪种供养态度不合理?(多选题)
A.不需要实际行动,只要闭着眼睛在意幻的境界中供养就可以了。
B.这桶酥油陈腐不能食用了,用来供灯,以免浪费。
C.即使供养一元钱、一盏灯、一支香,都要以善良的发心印持。
D.如果只是把供品摆到三宝前,没有回向发愿,功德也不是特别大。
E乞讨来的东西太低劣了,不能做供养。
F.小偷用偷来的钱做功德护佑自己不被抓。
4.以下哪些属于不清净的供物?(多选题)
A.不穿的塑料凉鞋。
B.刚过期的牛奶。
C.破旧的军大衣。
D.地铁上刚顺来的新iPhone。
E.本山大叔卖拐的收入。
F.儿子不吃的零食。
G.乞丐乞讨来的食物。
H.快递小哥赚的打赏费。
I.中体彩的奖金。
J.服务员的小费。
5.关于处理供过佛的供品,以下那些观点是正确的?(多选题)
A.倒在洁净的高处。
B.观想三宝赐予我悉地,然后自己享用供品。
C.由于汉地的城市里很难找到干净的空地,如果把供完佛的供品吃掉,这样处理比较方便。
D.乔美仁波切说供养者不能自己取食的观点,可以从某些特殊修法的角度来理解。
E.供养后就是三宝的,谁也不能吃,吃了不恭敬。
F.众生欢喜佛欢喜,大家随便享用就行了。
G.家里的二哈跟儿子一样,供品分它一点,得点悉地。
6.作为凡夫,我们应如何供养身体呢?(多选题)
A.燃指供佛。
B.观想以承事阿弥陀佛的方式供养身体,之后精勤行持令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之事业。
C.夜不倒单的干活,累垮也不怕。
D.经常使用自己的身体为三宝和众生做事情来打破对身体的执著。
E.发心最重要,每天诚心观想将身体供养三宝足矣。
F.上师生病的时候去捐赠器官。
7.为什么选择僧众作为供养对境?(多选题)
A.在僧众里肯定有戒律清净者。
B.在僧众里肯定有出世间的圣者。
C.对僧宝福田作供养,施主的钱财肯定不会空耗。
D.未经观察就对个人作大量供养可能产生后悔心。
E.僧众没有经济来源,需要我们的供养维持生活。
1
以下哪些是真实供养的供品?(多选题)
【答案】
A.美丽的花朵。
B.酥油灯。
C.自己的身体。
E.念观音心咒的功德。
F.房子。
G.人民币。
【解析】法本P238-239,P243,P246。自己的身体、受用、善根以及花、香、水、灯、食子等一切真实供品……真实供养是供养自己真实拥有的供品。在作真实供养时,我们应当供养四种供物,即我的三种事物和五供等特殊供品。我执的三种事物即自己所珍爱的身体,饮食、牲畜、住宅等一切受用,以及三世所积累的一切善根。
应将一切善根观为普贤供云而作供养。也就是说,乃至念一句观音心咒以上的善根都供养阿弥陀佛,愿自他一切众生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2
我执的三种事物有哪些?(多选题)
【答案】
A.身体。
B.受用。
C.善根。
【解析】法本P243。我执的三种事物即自己所珍爱的身体,饮食、牲畜、住宅等一切受用,以及三世所积累的一切善根。
3
以下哪种供养态度不合理?(多选题)
【答案】
A.不需要实际行动,只要闭着眼睛在意幻的境界中供养就可以了。
B.这桶酥油陈腐不能食用了,用来供灯,以免浪费。
E.乞讨来的东西太低劣了,不能做供养。
F.小偷用偷来的钱做功德护佑自己不被抓。
【解析】法本第P239-240、P248-249。如果实在没有条件,可以进行意幻供养,但如果有条件,还是要尽量进行真实供养。有些道友不知道是观想能力太强还是太懒惰,明明有能力进行真实供养,但从来不采取实际行动,总是闭着眼睛在意幻的境界中供养,这不是很好。我们应远离这样的不善发心,乃至供养一元钱、一盏灯、一支香以上,都要以善良的发心印持。三宝的加持不可思议,如果能以清净的意乐供养三宝,得到的回馈将是更为清净的身心。供物要清净。既不能供养污秽的饮食、陈旧的衣服等低劣物品,也不能供养通过盗窃、掠夺或者以谄诳手段得来的邪物。如果以不清净的物品供养三宝,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过失。供物应当是洁净优质的,连自己都不愿意享用的低劣物品就不要拿来供养三宝,有些人把不能食用的陈腐酥油用来供灯,这种做法就是不合理的。供品的来源也要清净,有些小偷为了以后偷东西顺利,用偷来的钱财做功德,这种赃物也是不清净的供物。成为穷人是因为往昔未曾积累福德,为了摆脱贫穷的命运,更应该积累福德,如果实在没有钱,甚至乞讨来的饮食也可以做供养。供养后不要忘了回向发愿,如果只是把供品摆到三宝所依前而没有回向发愿,功德也不是特别大。
4
以下哪些属于不清净的供物?(多选题)
【答案】
A.不穿的塑料凉鞋。
B.刚过期的牛奶。
C.破旧的军大衣。
D.地铁上刚顺来的新iPhone。
E.本山大叔卖拐的收入。
F.儿子不吃的零食。
【解析】法本P240、P248。供物要清净。既不能供养污秽的饮食、陈旧的衣服等低劣物品,也不能供养通过盗窃、掠夺或者以谄诳手段得来的邪物。我们应当供养以往昔福德所感而无勤现前,以及通过辛勤劳作获得的清净财物。成为穷人是因为往昔未曾积累福德,为了摆脱贫穷的命运,更应该积累福德,如果实在没有钱,甚至乞讨得来的饮食也可以作供养。
5
关于处理供过佛的供品,以下那些观点是正确的?(多选题)
【答案】
A.倒在洁净的高处。
B.观想三宝赐予我悉地,然后自己享用供品。
C.由于汉地的城市里很难找到干净的空地,如果把供完佛的供品吃掉,这样处理比较方便。
D.乔美仁波切说供养者不能自己取食的观点,可以从某些特殊修法的角度来理解。
【解析】法本 P242-243。能不能吃供过佛的东西?对这个问题,汉传佛教界有各种说法,藏地的高僧大德也有不同的说法。乔美仁波切说:“供养佛菩萨的食品,供者不能自己取食,也不能布施给狗等旁生,而应倒在洁净的高处。如果有鸟类啄食,那是可以的,因为鸟类属空行种性。”根据喇拉曲智仁波切的观点,供品在供养三宝之后,只要观想三宝赐予我悉地,自己也可以享用供品。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也说:我们准备穿一件新衣服时,在自己还没有穿之前,先把衣服在空中甩动一下,观想供养三宝,然后再观想三宝将其赐给自己,这样就可以穿了。所以今后大家可以享用供过佛的供品。至于乔美仁波切的观点,我们可以从某些特殊修法的角度来理解。对汉地的佛教徒来讲,这样对处理供完佛的供品也比较方便。因为汉地不像藏地,藏地到处是清净的山坡和草地,很容易找到倾倒陈旧供品的地方,而汉地的城市里很难找到一处干净的空地,如果把供完佛的供品吃掉,这样处理就比较方便。
6
作为凡夫,我们应如何供养身体呢?(多选题)
【答案】
B.观想以承事阿弥陀佛的方式供养身体,之后精勤行持令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之事业。
D.经常使用自己的身体为三宝和众生做事情来打破对身体的执著。
【解析】法本 P244。佛陀在因地曾无数次布施自己的身体,以前的智美根登王子也曾毫无吝惜地布施身体,这些都是圣者才能行持的。作为凡夫,我们现在还不能像他们那样真实布施身体,但也要观想以承事阿弥陀佛的方式供养身体,之后精勤行持令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之事业,从而断除所谓“我的身体”的执著。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令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对阿弥陀佛供养身体,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向阿弥陀佛供养身体的方式了。其实,所谓把身、口、意供养上师,就是为上师的弘法利生事业做事情,如果你一点事都不做,那你供养什么身体?上师也不吃人肉,他要你的身体干什么?所以,今后如果要供养上师三宝身体,就要为上师三宝做事情。该吃饭时好好吃饭,该工作时好好工作,该休息时好好休息,怎么会累垮呢?而且为三宝发心,就算真的累垮了也不要紧,累垮了就到极乐世界换一个新的身体。凡夫人对身体特别执著,经常采用各种手段来保护这个臭皮囊,但我们越执著身体,身体就越脆弱,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也越大。如果我们经常使用自己的身体为三宝和众生做事情,就可以打破对身体的执著。看看佛教的历史,无数高僧大德以苦行彻底打破了对有漏色身的执著,彼既丈夫我亦尔,我们应该随学这些高僧大德!
7
为什么选择僧众作为供养对境?(多选题)
【答案】
A.在僧众里肯定有戒律清净者。
B.在僧众里肯定有出世间的圣者。
C.对僧宝福田作供养,施主的钱财肯定不会空耗。
D.未经观察就对个人作大量供养可能产生后悔心。
【解析】法本 P242。现在有些人很愿意作供养,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选择好的供养对境。一般来说,供养僧众是比较保险的,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僧众里肯定有戒律清净者,也肯定有出世间的圣者,所以对僧宝福田作供养是非常保险的,施主的钱财肯定不会空耗。而对个人作供养,尤其是作大量的供养,则一定要慎重。现在有许多“成就者”,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不好说,如果没有一定的智慧,也很难分辨得清楚。如果真是一位圣者,那供养他再多的钱财也值得;但万一是一个既没有清净戒律,也没有真修实证的骗子,对这样的人作供养就没什么意义了,也许刚供养时,施主会觉得他跟佛陀无二无别,但以后可能会后悔。作为供养者,事先一定要考虑好这些问题。当然,如果你经过观察,觉得这个人确实值得供养,而且肯定自己在供养之后不会后悔,那你供养再多的钱都行,反正谁都有权决定怎么使用自己的钱。
编辑:定解E02
审核:定解G11
定解E01
定解E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