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个是佛教徒应有的知见?(单选题)
A.只做善法就行了,空性见解离我太遥远。
B.通达了禅宗和密法的正行,就不需要供养等善法。
C.通达空性的智慧同时也不舍有为的善法。
D.修持空性最重要,平时善法无所谓。
2.什么是意幻供养?(单选题)
A.达到一定境界才有的修力。
B.以非真实拥有而是意识幻化的供品做供养。
C.待修炼的超能力。
D.获得三轮体空的境界时自然拥有的境界。
E.做白日梦。
3.八瑞物包括哪些?(单选题)
A.吉祥茅草、木瓜、右旋海螺、黄丹、白芥子、明镜、奶酪、涂香。
B.明镜、吉祥茅草、供灯、黄丹、白芥子、右旋海螺、奶酪、牛黄。
C.牛黄、吉祥茅草、木瓜、右旋海螺、水、白芥子、明镜、奶酪。
D.黄丹、明镜、木瓜、右旋海螺、奶酪、牛黄、白芥子、吉祥茅草。
4.八瑞相包括哪些?(单选题)
A.吉祥结、鲜花、宝瓶、胜幢、法轮、伞、金鱼、莲花。
B.莲花、胜幢、法轮、右旋海螺、伞、金鱼、宝瓶、吉祥结。
C.伞、右旋海螺、宝瓶、吉祥结、金鱼、莲花、胜幢、神馐。
D.伞、宝瓶、吉祥结、胜幢、法轮、金鱼、香水、右旋海螺。
5.如何抉择真实供养和意幻供养?(单选题)
A.意幻供养的供品更殊胜,只要意幻供养就可以。
B.要多做真实供养,借钱也要做。
C.就是一个形式,怎样都可以。
D.有能力尽量做真实供养。
E.都是空性的,可以不做。
6.关于佛陀自身由福德、智慧力而形成的妙相,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佛的舌如莲花。
B.佛的头部如同伞盖。
C.佛的智慧如吉祥结。
D.佛的身如宝瓶。
7.怎样能看出一个人的修行好不好?(单选题)
A.是否修完五加行。
B.是否拥有出家身份。
C.能否长期行持善法。
D.是否圆满了百万弥陀圣号。
E.是否可以讲经说法。
F.能否圆满发心工作。
8.如何做意幻供养?(多选题)
A.如果没有八瑞相等的画像,可将七八粒大米观想成真实供品作供养。
B.有真实供品不用,用意幻来供养就可以。
C.将非真实拥有而是意识幻化的供品供养三宝。
D.观想世出世间一切美好悦意的物品,并将其供养阿弥陀佛为主的功德田。
E.把八瑞物等模型,观想为真实供品做供养。
9.平时应该如何行持善法积累资粮?(多选题)
A.每次打水、吃饭时首先向三宝献新。
B.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忘记积累资粮。
C.今天专门作供养,明天专门听法,后天专门观修。
D.每天以三殊胜摄持上一堂课。
E.佛法融入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1
哪个是佛教徒应有的知见?(单选题)
【答案】C.通达空性的智慧同时也不舍有为的善法。
【解析】法本P250。当今时代,许多佛教徒的见解和行为偏离中道,经常堕入一边。有些人只做一些世俗的善法,对胜义空性一窍不通,所造的善根完全被实执染污,功德并不圆满。还有些人只重视空性,而轻视世俗的善法,他们自认为通达了禅宗和密法的正行,觉得供养等善法是有为的,做不做都无所谓,所以完全舍弃了福德资粮的积累。
真正的高僧大德不会偏堕一边,在胜义谛方面,他们具有通达万法空性的智慧,在世俗谛方面,他们也不轻舍有为的善法,日日夜夜精进积累福德资粮,做到了智慧与福德二资双运。法王如意宝就是这样示现的,虽然他老人家的修证境界是许多人望尘莫及的,但老人家依然小心翼翼地取舍善恶、积资净障。大家要随学这些前辈的高僧大德,每个人都要有积累资粮的强烈意识,要以最大的精进来积累二种资粮,如果实在没有通达胜义空性的智慧,也要在积累福德资粮上努力下工夫。
2
什么是意幻供养?(单选题)
【答案】B.以非真实拥有而是意识幻化的供品做供养。
【解析】法本P252。所谓意幻供养,是将以非真实拥有而是意识幻化的供品供养三宝。
3
八瑞物包括哪些?(单选题)
【答案】D.黄丹、明镜、木瓜、右旋海螺、奶酪、牛黄、白芥子、吉祥茅草。
【解析】法本P253-258。明镜、奶酪、牛黄、吉祥茅草、木瓜、右旋海螺、黄丹、白芥子。
4
八瑞相包括哪些?(单选题)
【答案】B.莲花、胜幢、法轮、右旋海螺、伞、金鱼、宝瓶、吉祥结。
【解析】法本P258-260。伞、金鱼、莲花、右旋海螺、宝瓶、吉祥结、胜幢、法轮。
5
如何抉择真实供养和意幻供养?(单选题)
【答案】D.有能力尽量做真实供养。
【解析】法本P260-261。在没有供品或者暂时找不到供品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进行意幻供养,但如果能得到真实的供品,就不要总是通过意幻来供养,应当尽量做真实供养。
6
关于佛陀自身由福德、智慧力而形成的妙相,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答案】D.佛的身如宝瓶。
【解析】法本P258-260。一、伞。伞能遣除酷热、带来清凉,因此以飘曳的绸缎、宝顶严饰的金柄白伞供养阿弥陀佛头部。
二、金鱼。以具有璁玉 (松耳石) 鳍、纤细柔软的金鱼供养佛眼,以此愿自他一切众生获得智慧眼。
三、莲花。莲花虽生长在水中,但它不著于水,这象征着虽在轮回大海中度化众生,却不被轮回的过患所染。莲花鲜艳夺目、芳香四溢,象征着永远抛弃妄语,并且宣讲清净的正法。我们要以鲜艳夺目、妙香芬芳的千瓣莲花供养佛舌。
四、右旋海螺。因为右旋海螺上的花纹与佛牙上的花纹相似;而且海螺能发出妙音,佛齿间也能发出正法的妙音。因此我们要供养右旋海螺,愿获得能享用殊胜美味的四十颗佛牙以及宣说妙法的能力,并从牙齿间发出圣法妙音。
五、宝瓶。我们要以充满甘露的宝瓶供养佛颈,发愿让自他一切众生的相续中遍满正法的甘露,并能满足所化众生的心愿。
六、吉祥结。以虹光自性的珍宝吉祥结供养佛的智慧,以此愿自他获得佛的无始无终、不可思议的智慧。
七、胜幢。代表佛陀的身体。我们应以胜幢供养佛身,从而愿击败异方的一切辩论,并获得相当于普通人身量三倍的佛身。
八、法轮。以表示斩断三有烦恼网的法轮供养佛足,从而愿慑伏一切外道,并以三乘妙法调伏众生的相续。
7
怎样能看出一个人的修行好不好?(单选题)
【答案】C.能否长期行持善法。
【解析】法本P261。佛法要学以致用,学到一点一滴都要实地行持,而且应该长期行持。……一个人的修行好不好,就看他能否长期行持善法。
8
如何做意幻供养?(多选题)
【答案】
A.如果没有八瑞相等的画像,可将七八粒大米观想成真实供品作供养。
C.将非真实拥有而是意识幻化的供品供养三宝。
D.观想世出世间一切美好悦意的物品,并将其供养阿弥陀佛为主的功德田。
E.把八瑞物等模型,观想为真实供品做供养。
【解析】法本P252-253、P261。所谓意幻供养,是将非真实拥有而是意识幻化的供品供养三宝。这些供品包括八瑞物、八瑞相、轮王七宝等有寂所摄的一切圆满。也就是说,要观想世出世间一切美好悦意的物品,并将其供养阿弥陀佛为主的功德田。
如果连模型和画像都没有,可以就地取材,将七八粒青稞、大米、奶渣等观想成真实供品作供养,这也能获得巨大的功德。
此外,在没有供品或者暂时找不到供品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进行意幻供养,但如果能得到真实的供品,就不要总是通过意幻来供养,应当尽量作真实供养。
9
平时应该如何行持善法积累资粮?(多选题)
【答案】
A.每次打水、吃饭时首先向三宝献新。
B.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忘记积累资粮。
D.每天以三殊胜摄持上一堂课。
E.佛法融入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解析】法本P251。在这方面,藏族人历来很不错,除了专门的修行之外,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忘记积累资粮,甚至打水、吃饭时都首先要向三宝献新。不唯出家人如此,普通的老百姓都是这样。可以说,佛法已经融入藏族人的生活中,成为藏族人生活的一部分。泰国也是这样,人们普遍有供养三宝的习惯。相比之下,汉族人在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可能是受儒教的影响比较大,佛教没有深入到汉族人的生活中,佛教徒并不是特别重视供养三宝。
不是特意去行持善法,而是将行持善法当作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积累资粮。如果把行持善法从生活中抽出来,不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而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以特定的仪式去做——今天专门作供养,明天专门听法,后天专门观修……恐怕就没有多少积累资粮的机会了。
如果每天在行持善法中度过,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我有这种感觉:如果一天能上一堂课,课前有皈依、发菩提心,中间有几十分钟的传法,课后有回向,这样一堂课的功德非常大,自己也觉得这一天没有白过。
编辑:定解G49
审核:定解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