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小测丨《藏传净土法》第33课

1.高尚的人应如何使用钱财?(单选题)

A.放高利贷。

B.上供下施。

C.宴请亲朋。

D.存进银行。

E.投资种地。


2.上师对吝啬之徒用了哪些比喻?(多选题)

A.守护宝藏的饿鬼。

B.守着骨头的无牙老狗。

C.守着幼鸟的乌鸦。

D.头具珠宝的毒蛇。

E.头戴面具的葛朗台。



3.有漏的钱财有何过患?(多选题)

A.被强者掠夺。

B.被卑贱者偷走。

C.被损耗鬼损坏。

D.被黑社会暗算。

E.被乞丐惦念。

F.被鸟叼走。

G.会障碍修行。

H.引发争论。

I.金融危机时化为泡影。


4.为何说财产是痛苦的?(多选题)

A.积累财富时历尽艰辛。

B.可能遇到金融危机。

C.经常需要请客送礼。

D.需要给父母养老。

E.胆战心惊,生怕被坏人惦记上。


5.供养时哪些行为是可取的?(多选题)

A.以清净心供养,钱多钱少都可以。

B.没有吝啬心时,供养的越多,功德越大。

C.赶上初一十五人多的时候去做供养。

D.把钱亲自递给寺院住持。

E.把厚厚一沓钱摆在佛台上。

F.以欢喜心放到功德箱就可以。


6.佛法兴盛的藏地,为何经济比较落后?(多选题)

A.没有以上供下施积累福德。

B.一代穷,代代穷的宿命。

C.时值福报衰减的浊世。

D.阿底峡尊者的授记。

E.经常宴请亲朋。

F.佛陀没有加持该地区。

G.放生牦牛花销太大。


7.出家僧众有哪些功德而成为殊胜的福田?(多选题)

A.一心弘扬佛法。

B.发愿度化一切众生。

C.舍弃了亲朋好友。

D.生活清苦。

E.远离一切非法而行持善法。

F.剔除须发,身着坏衣。

G.没有财产。

H.终生居于寂静地,远离尘世。


1

高尚的人应如何使用钱财?(单选题)

【答案】B.上供下施。

【解析】法本P293-294。高尚者将财产用于正法方面。如果能以财产作上供下施,就会像商人放高利贷,或者在良田中播下种子一般,自己的福报不但不会耗尽,反而会成百倍增长。看看这三种人,前两种人将财产无义耗尽,只有第三种人的财产才用得有意义。希望道友们回顾一下,看自己以前是如何使用财产的,今后大家要有正确使用财产的智慧。

2

上师对吝啬之徒用了哪些比喻?(多选题)

【答案】

A.守护宝藏的饿鬼。

B.守着骨头的无牙老狗。

D.头具珠宝的毒蛇。

【解析】法本P289。吝啬之徒就像守护宝藏的饿鬼、头具宝珠的毒蛇或者守着骨头的无牙老狗一样。有些饿鬼以前世的业力,虽然守着宝藏,却没有享用的权利;有些毒蛇虽然头上顶着珍宝,却也无法享用;有些无牙的老狗虽然守着骨头,自己却啃不动,又不愿意让给其他的狗。与这些相同,有些人虽然拥有一些钱财,但因为相续被吝啬所缚,自己舍不得用,也不愿意给亲戚朋友用,更不愿意作上供下施。

3

有漏的钱财有何过患?(多选题)

【答案】

A.被强者掠夺。

B.被卑贱者偷走。

C.被损耗鬼损坏。

D.被黑社会暗算。

F.被鸟叼走。

G.会障碍修行。

H.引发争论。

I.金融危机时化为泡影。

【解析】法本P290。作一番详细的观察,看看有漏的钱财到底有什么过患。

首先,有些人虽然拥有许多财产,但这些财产不得不和怨敌盗贼共同享用,或者成为引发争论之因。

佛经中说:“须知世上有为财,水火盗贼俱可夺。”钱财是众矢之的,强者会强行掠夺,卑者会悄悄偷走,损耗鬼 等鬼神会伺机损坏。

现在有些黑社会一直盯着有钱人,这些有钱人也害怕遭到歹徒的暗算,日夜处于担忧之中,甚至出门都非常谨慎,一定要保密行踪。

此外,财产还有最初积累的痛苦,中间守护的痛苦,最后无常毁灭的痛苦。

过多的财富还会障碍修行。

4

为何说财产是痛苦的?(多选题)

【答案】

A.积累财富时历尽艰辛。

B.可能遇到金融危机。

C.经常需要请客送礼。

D.需要给父母养老。

E.胆战心惊,生怕被坏人惦记上。

【解析】法本P292-293。财产还有最初积累的痛苦,中间守护的痛苦,最后无常毁灭的痛苦。

寂天菩萨曾经说:“积护耗尽苦,应知财多祸。”财富在初中后三个阶段都是痛苦的来源,最初积累财富就充满痛苦,现在积累财产很不容易,许多在家人为积累财富而饱尝艰辛。中间即使得到了一些财富,又要面临守护的痛苦,甚至连睡个好觉的机会都没有。最后财富会以种种因缘而耗尽,人们又会因此而痛苦。

财富就像流水一样,非常容易耗尽,《别解脱经》中说:“财富如流水。”有漏的钱财都是动摇性的,没有什么实质性可言,《亲友书》中也说:“知财动摇无实质。”只要观察一下,自然就会对这些道理生起信解。许多人以前很富裕,但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短短几个月就丧失了所有的财产。所以暂时拥有财产时,不要认为自己会永远富裕,也许今天你是众人羡慕的富翁,明天就会沦为沿街乞讨的乞丐。有些人以前世的善业而拥有许多财产,如果没有以此作上供下施,一旦往昔的善业穷尽,以后将一无所有。

5

5.供养时哪些行为是可取的?(多选题)

【答案】

A.以清净心供养,钱多钱少都可以。

B.没有吝啬心时,供养的越多,功德越大。

F.以欢喜心放到功德箱就可以。

【解析】法本P297。确实任何人都不能轻视作供养。在作供养时,钱多钱少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心要清净。如果自己的心清净,供养多少钱都有功德;而如果心不清净,供养时掺杂了烦恼,那即使供养的钱再多,也没有很大的功德。我们的心态有时候会受行为的影响:比如供养的钱很多时,可能会产生吝啬心;当着众人的面作大供养时,可能会产生傲慢心。所以为了能保持清净的供养心,大家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如为了避免产生吝啬心,就不一定要拿很多钱作供养(当然,若没有吝啬心,还是供养的钱越多,所获的功德越大);为了避免产生傲慢心,就不要当着大众作大供养,可以悄悄地作供养,或者可以像南方一些地方那样,把供养的钱封在红包里,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供养的钱再多,别人也看不到,自己也不至于产生傲慢心,一张薄薄的红纸保住了一个清净的供养心。

6

佛法兴盛的藏地,为何经济比较落后?(多选题)

【答案】

A.没有以上供下施积累福德。

C.时值福报衰减的浊世。

【解析】法本P294。为什么藏地这样贫穷呢?一方面是因为时值福报日趋衰减的浊世,但主要的原因就是藏人的吝啬心重,没有以上供下施来积累福德。

以前阿底峡尊者来到藏地的时候说:“在你们藏地,甚至没有一个享受供施一把青稞果报的人,简直成了饿鬼世界。”尊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按照因果的规律,在殊胜的对境前作小小的供养,也必定会成熟巨大的果报,如果藏地的人们曾经作过一把青稞以上的供施,一定会比现在富裕得多,既然藏人现在非常贫穷,这说明他们没有作过一把青稞以上的供施。

7

出家僧众有哪些功德而成为殊胜的福田?(多选题)

【答案】

A.一心弘扬佛法。

B.发愿度化一切众生。

C.舍弃了亲朋好友。

E.远离一切非法而行持善法。

【解析】法本P299。《佛说诸德福田经》中说:“毁形守志节,割爱无所亲,出家弘圣道,愿度一切人。五德超世务,名曰最福田,供养获永安,其福第一尊 。”出家僧众因为具有五种功德而成为最殊胜的福田:一、毁形,在家人化妆打扮,追求华丽的服饰,而出家人剃除须发,身著坏色衣。二、守志节,出家人远离一切非法的行为,一心一意行持善法。三、割爱无所亲,出家人舍弃了亲朋好友,这种看破放下的精神非常可嘉。世间人在这方面是很困难的,总是放不下自己的亲人,有些放不下父母,有些放不下妻儿。有一个人曾对我说:“我现在能放下父母,但有一个人怎么也放不下,所以我暂时不能出家。”四、出家弘圣道,出家人一心弘扬佛法,虽然有些在家人也能弘扬佛法,但跟出家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五、愿度一切人,大乘的出家人都是发了菩提心的,他们都发愿要度化一切众生。


编辑:定解E01

审核:定解E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