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生想获得财富,最关键的因是什么?(单选题)
A.天道酬勤,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
B.以信心向黄财神祈祷。
C.品学兼优,智慧超群。
D.前世曾经积累过福德。
E.多尝试,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行业发展。
2.辛辛苦苦工作多年,却一直没能升职加薪,原因是?(单选题)
A.父母太普通,自己根本没法和家庭背景深厚的同事比。
B.经济形势太差,能保住饭碗就不错了。
C.领导眼光太差,看不到自己的才华。
D.前世没有积累福德。
3.关于修行和利益众生的关系,下列态度中不正确的是?(多选题)
A.一边修行,一边利益众生,合理分配时间。
B.没有自利哪有利他,我先修行,等成就了再利益众生。
C.利益众生就是发菩提心,等众生成就了我再自己修行。
D.不管是修行还是利益众生,都不要执着。
E.时间有限,事难两全,自己修行和利益众生能做好一个就不错了。
F.米拉日巴尊者修行虽然获得成就,但没有发殊胜菩提心。
4.在使用钱财时,您认为下列哪些做法合理?(多选题)
A.用捡来的一元钱,以欢喜心供养三宝。
B.尽最大可能去作上供下施,生活费先问别人借一借。
C.惜福才有大福,再有钱也不舍得花。
D.条件允许的话,该享用的就适当地享用。
E.不能小富即安,要用已有的钱投资,挣更多的钱。
F.这辈子没钱就是因为上辈子没供养,要把所有的钱都拿来供养,暂时苦一苦没关系。
5.对因果之理理解不正确的是?(多选题)
A.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发财都得凭自己本事。
B.寒门子弟想升职,只能靠自己的智慧和才干。
C.高学历找不到好工作是因为高分低能。
D.每个人的成长和成功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E.学习不是老师和家长的事,所以能考上好大学,完全是考生自己天资和勤奋的结果。
F.不是所有聪明能干的人都能成为富人。
1
今生想获得财富,最关键的因是什么?(单选题)
【答案】D.前世曾经积累过福德。
【解析】法本P17,P22。古德有“辛勤如山王,不如积星福”的教言,意思是即生中付出山王般的精勤来寻求财富,这远不如前世积累火星般微小的福德。
2
辛辛苦苦工作多年,却一直没能升职加薪,原因是?(单选题)
【答案】D.前世没有积累福德。
【解析】法本P23。现在有些人不懂因果,总是怨天尤人,有的抱怨父母,有的抱怨领导,有的抱怨政策不好,有的抱怨老天爷。其实这种心态是不对的。如果这些人知道自己前世造了什么业,肯定会心平气和的。佛经中讲得很清楚,“施心无所逆,于财无吝惜,信解诸佛法,生生获财富”,如果前世不违逆求乞者的心意,并且对所施物不生吝惜,后世自然会获得财富。如果前世没有积累资粮,父母再好,领导再关心你,政策再优越,自己也不可能获得财富。
3
关于修行和利益众生的关系,下列态度中不正确的是?(多选题)
【答案】
B.没有自利哪有利他,我先修行,等成就了再利益众生。
C.利益众生就是发菩提心,等众生成就了我再自己修行。
D.不管是修行还是利益众生,都不要执着。
E.时间有限,事难两全,自己修行和利益众生能做好一个就不错了。
【解析】法本P14。我们的时间非常少,而需要修的法却非常多,需要做的利生事业也非常多,不精进肯定是不行的,而且在精进的过程中还要合理分配时间,每个人既不要放弃自己的修行,也不要放弃利益众生的事业。
4
在使用钱财时,您认为下列哪些做法合理?(多选题)
【答案】
A.用捡来的一元钱,以欢喜心供养三宝。
D.条件允许的话,该享用的就适当地享用。
【解析】法本P15-19。贫穷卑下的婢女以拾到的一枚铜钱作布施,这样不起眼的善根成熟后,就感得了如此稀奇的果报。(法本P19)
因此,如果自己的条件比较差,首先应当保证自己的生活,然后再将余下的钱财作上供下施。(法本P17)
如果自己有丰裕的财富,也没必要穿得特别破烂,吃得特别差,只要条件允许,该享用的也要适当地享用,如果一直拼命地积累,从来不舍得享用,生活也太没味道了。(法本P15-16页)
5
对因果之理理解不正确的是?(多选题)
【答案】
A.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发财都得凭自己本事。
B.寒门子弟想升职,只能靠自己的智慧和才干。
C.高学历找不到好工作是因为高分低能。
E.学习不是老师和家长的事,所以能考上好大学,完全是考生自己天资和勤奋的结果。
【解析】法本P19-22。当今时代,许多人不懂善恶因果之理。有些富人常说:我是凭着自己的本事,通过辛勤劳作而发财致富的。有些领导常说:我是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才有了现在的地位。其实,此类说法都是错误的,说这样的话是对因果之理愚昧无知的表现。这些人只是将往昔积累的微小善法的果报,误认为是今生辛勤努力的结果。
拿一个人的成长来讲,本来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许多人的支持和帮助,如果有人认为自己的成功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概否认他人的帮助,这个人不是愚者就是忘恩负义之辈。我资助过不少贫困大学生,有些学生还是比较愚笨的,当他们从学校毕业后,认为完全是凭着自己的智慧,才有了现在的成就。其实,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不仅有自己的努力,还有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育、善心人士的资助,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帮助,他们根本不会有现在的成就,可是他们完全忽略了这些因素。
有些人可能会想:是不是这些人的能力、智慧不够,才落得如此贫穷?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没有福报,即使他再有能力和智慧也没有用。许多非常有能力、有智慧的人,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积累财富,可是始终无法摆脱贫困的命运。
编辑:定解E07
审核:定解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