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戒杀果报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A.同行等流果是喜欢行持戒杀。
B.异熟果是不堕三恶道。
C.异熟果是转生于人天善趣。
D.感受等流果是长寿无病。
E.同行等流果是喜欢行放生等善法。
F.异熟果是获得解脱。
G.增上果是有威力。
H.增上果是自信、快乐。
I.增上果是生活在景色优美的地方。
J.士用果是功德增上,形成良性循环。
2.以下关于感受等流果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A.健康无病的人前世可能受持过不杀生戒。
B.受持不杀生戒,散发出慈祥的气息,人们都愿意与他合作。
C.前世经常杀生,身体也会很健康。
D.经常杀生的人,一看上去就特别可怕,不会有多少人愿意与他合作。
E.不杀生的人,不受非人损害。
F.不杀生的人,会自在拥有财富受用。
3.以下哪些不属于高尚的行为?(多选题)
A.受持最低层次的居士五戒。
B.请父母吃一顿豪华海鲜大餐。
C.不受贿对不起自己的钱包。
D.为了健康经常喝点红酒。
E.苍蝇、蚊子、蟑螂是害虫,会传染疾病,坚决消灭。
F.前面那个人掉的钱包,没有人发现,捡起来就是我的。
G.这年头没个小三都不好意思出门,赶快找一个。
4.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所说关于戒杀功德的教言是?(多选题)
A.诸余罪中,杀罪最重。
B.诸功德中,不杀第一。
C.诸功德中,闻思第一。
D.诸余罪中,五无间罪最重。
E.欢喜持净戒,彼人转善趣。
F.不杀是佛种,慈心为良药。
5.关于戒杀功德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A.戒杀可以长寿无病,妥妥的。
B.若能受持不杀生戒,则不管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还是发愿利益众生,都很容易实现。
C.受持不杀生戒是成佛的种子。
D.只要不杀生就行了,也能得到戒杀功德。不用那么执著,非得受戒。
E.做不到彻底戒杀,每月的初八、十五、三十等吉日断杀,以这种善恶间杂之业,会感受苦乐相间的果报。
F.一边口中念阿弥陀佛,一边地杀蚊子、苍蝇、蟑螂等害虫,也可带业往生极乐世界。
6.关于《那先比丘经》中的公案,下列说明正确的是?(多选题)
A.一块小石头代表仅杀一个众生。
B.一百块大石头代表无量的罪业。
C.沉入水中代表堕入恶趣。
D.大船代表人身。
E.杀些小旁生没关系,反正有佛法护身。
7.以下关于佛法利益亡人,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A.家人造恶会增加亡者的痛苦。
B.作佛事,会对亡者确实有很大的利益。
C.交钱给寺院,让僧众念破瓦或者观音心咒。
D.将名字和念经钱一起交给上师,请他来超度亡者的神识。
E.自己念观音心咒也可以利益亡人。
F.人死如灯灭,念经超度只是走形式。
G.高僧大德念经回向才有用,凡夫人不行。
H.聊天说起亡人的时候为其念观音心咒。
8.怎样可以上品往生到极乐世界?(多选题)
A.闻思。
B.戒杀。
C.放生。
D.念佛。
E.临终忏悔。
F.八关斋戒。
G.做佛事。
9.我们往昔都造过杀业,怎样做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多选题)
A.一一忆念罪业,以悔恨心猛厉做忏悔。
B.闻思佛法。
C.观想一切罪业在上师三宝前发露忏悔。
D.立誓不再杀害任何众生。
E.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F.坐船。
G.放生兼念佛。
H.受持不杀生戒。
1
关于戒杀果报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答案】
A.同行等流果是喜欢行持戒杀。
B.异熟果是不堕三恶道。
C.异熟果是转生于人天善趣。
D.感受等流果是长寿无病。
E.同行等流果是喜欢行放生等善法。
G.增上果是有威力。
H.增上果是自信、快乐。
I.增上果是生活在景色优美的地方。
J.士用果是功德增上,形成良性循环。
【解析】法本P181、P141-142。造业之后有五种果报:异熟果、同行等流果、感受等流果、增上果和士用果。如果造下杀业后,这五种果报都是痛苦的,而戒杀则有五种快乐的果报,如异熟果是不堕三恶道、转生于人天善趣,同行等流果是喜欢行持戒杀、放生等善法,感受等流果是长寿无病,等等。
如果这些人以前没有害过众生,而是想方设法帮助众生,今生肯定会获得非常自信、快乐,别人见到他也会觉得有威力、有威严。
2
以下关于感受等流果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答案】
A.健康无病的人前世可能受持过不杀生戒。
B.受持不杀生戒,散发出慈祥的气息,人们都愿意与他合作。
D.经常杀生的人,一看上去就特别可怕,不会有多少人愿意与他合作。
E.不杀生的人,不受非人损害。
F.不杀生的人,会自在拥有财富受用。
【解析】法本第P181-183。为什么人们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就是由于往昔所造的业不同,那些健康无病的人前世可能受持过不杀生戒,而那些经常生病的人前世可能杀过许多众生,以至在恶趣中感受完异熟果报后,获得人身时还要感受多病的等流果。
佛经中说:“断除杀生业,欢喜持净戒,诸鬼神不害,彼人转善趣。”若能断除杀生,并欢喜受持不杀生的戒律,这种人自然而然会生起慈悲心,并受到天众相助,一切邪魔外道不能损害。这种人即生会过得非常快乐,自在拥有一切财富受用,死后也会转生到人天善趣。相续中具有不杀生戒律的人,一切有情都会视其为亲友,由于受到人和非人的欢喜帮助,他的一切事业都会顺利成办;而那些喜欢杀生的人,由于很多人和非人不喜欢他们,所以从长远来看,他们的事业不会成功。如果一个人受持不杀生戒,自然会散发出慈祥的气息,给人以和平可靠的感觉,人们都愿意与他合作;而那些经常杀生的人,浑身杀气腾腾,一看上去就特别可怕,不会有多少人愿意与他合作。
3
以下哪些不属于高尚的行为?(多选题)
【答案】
B.请父母吃一顿豪华海鲜大餐。
C.不受贿对不起自己的钱包。
D.为了健康经常喝点红酒。
E.苍蝇、蚊子、蟑螂是害虫,会传染疾病,坚决消灭。
F.前面那个人掉的钱包,没有人发现,捡起来就是我的。
G.这年头没个小三都不好意思出门,赶快找一个。
【解析】法本P183-184。在这些佛制戒律中,居士五戒是最低层次的,世间的学生有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居士五戒就相当于小学生的层次。可是,即使是受持最低层次的居士五戒者,与不受任何戒律的世间人相比也要高尚得多。
这个领导能不杀生吗?他吃一顿饭不知要杀多少生命;他能不偷盗吗?换句话说,他能不贪污、不受贿吗?这不用多讲,现在的风气大家都很清楚。他能不邪淫吗?现在这个社会,许多领导背地里都在干什么?大家也应该清楚。至于妄语、饮酒就更不用说了。连这些精英分子都是这样,其他的世间人更可想而知了。
许多人见到动物就想把它杀掉,甚至在一些治安不好的地方,连人身安全都无法保证;看见别人的财物就想据为己有(所以在钱财方面,许多人对任何人都信不过,甚至连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都不相信,只是自己紧紧地攥着钱包);看见外面的美色,根本不顾忌伦理和道德就想去受用……
4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所说关于戒杀功德的教言是?(多选题)
【答案】
A.诸余罪中,杀罪最重。
B.诸功德中,不杀第一。
【解析】法本p184。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
5
关于戒杀功德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答案】
A.戒杀可以长寿无病,妥妥的。
B.若能受持不杀生戒,则不管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还是发愿利益众生,都很容易实现。
C.受持不杀生戒是成佛的种子。
E.做不到彻底戒杀,每月的初八、十五、三十等吉日断杀,以这种善恶间杂之业,会感受苦乐相间的果报。
【解析】法本 P184-190。以即生的长寿和健康来说,如今那些短命多病的人,就是以前杀害众生所致,而那些长寿无病的人,则是由于往昔戒杀所致。
凡是以前造的杀生罪业,一切均在上师三宝前发露忏悔。清净往昔的杀业之后,再从内心深处郑重立誓:今后再也不杀任何众生。在此基础上,若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则毫无怀疑必将如愿往生。
如《受十善戒经》中说:“奉持不杀戒,必成菩提道。”《法苑珠林》中有这样的教证:“不杀是佛种,慈心为良药。”
如果只是在行为上没有杀生,而没有正式受不杀生戒,这样只是没有杀生的罪过而已,却得不到守持戒律的功德。因此,佛友们要尽量受持戒律。
如果我们能做到彻底戒杀,果报将是生生世世唯一享受安乐。倘若不能做到这一点,也应当在晚上或者每月的初八、十五、三十等吉日断杀,以这种善恶间杂之业,会感受苦乐相间的果报,不至于完全感受痛苦。
一边口中念阿弥陀佛,一边毫无顾忌地杀蚊子、苍蝇、蟑螂,这是绝对不可能往生极乐世界的。
6
关于《那先比丘经》中的公案,下列说明正确的是?(多选题)
【答案】
A.一块小石头代表仅杀一个众生。
B.一百块大石头代表无量的罪业。
C.沉入水中代表堕入恶趣。
【解析】法本 P186-187。《那先比丘经》中:弥兰国王曾经问那先比丘:“你们沙门说,有人在世间造恶业一百年,临终前在短暂的时间念佛忏悔就能获得解脱,我不相信这种说法。你们沙门还说,一个人平时没干过什么坏事,仅仅杀害一条生命,死后就会堕入地狱,我也不相信这种说法。”那先比丘问弥兰国王:“比如一个人拿一块小石头放在水面上,这块石头是浮在水上还是沉入水中?”国王回答:“沉入水中。”那先比丘又问:“如果拿一百块大石头放在大船上,船会不会沉没?”国王回答:“不会沉没。”那先比丘便以此理启发国王:“一百块大石头虽然沉重,但因为船的浮力而不会沉入水中,同样的道理,虽然有人一辈子造恶业,但临终时依靠念佛忏悔,不但不会堕入地狱,反而能往生天界。就像小石头入水即没一样,有些人由于不知道念佛忏悔,所以仅以一个恶业也会堕入地狱。”
有些人虽然造了十不善业、五无间罪等无量的罪业,按理死后必定会堕入地狱,但依靠佛法大船的救护,也有获得解脱的机会。比如以前指鬘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后来他诚心皈依佛陀,并发露忏悔罪业,最后不但没有堕落,反而获得了阿罗汉果位。相反,虽然一个人平时没有造很多恶业,仅仅杀了一个众生,但因为没有佛法大船的救护,死后也会直接堕入恶趣。
7
以下关于佛法利益亡人,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答案】
A.家人造恶会增加亡者的痛苦。
B.作佛事,会对亡者确实有很大的利益。
C.交钱给寺院,让僧众念破瓦或者观音心咒。
D.将名字和念经钱一起交给上师,请他来超度亡者的神识。
E.自己念观音心咒也可以利益亡人。
H.聊天说起亡人的时候为其念观音心咒。
【解析】法本P190-194。其实一个人死后,如果家人能为他念经作佛事,这对亡者确实有很大的利益。反过来说,一个人死了以后,如果他的家人继续造恶业,依靠家人之间的密切因缘,这也会增加亡者的痛苦。
如果一个家里死了人,亲人都要为亡人作四十九天的佛事,有些家人甚至年年给过世的亡人作佛事。在作佛事时,有的是交钱给寺院,让僧众念破瓦或者观音心咒;有的是单独请一些上师,写上需要超度者的名字,然后将名字和念经钱一起交给上师,请他来超度亡者的神识……除了专门为死人作佛事外,藏族人在想起死人或者谈话中提到死人的名字时,都要给他念几句观音心咒。
我们千万不能忽视这些佛事,有些人认为:人已经死了,给他念经有什么用?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三宝的加持是不可思议的,真正的修行人对亡人作佛事一定会有利益。这个道理就像我们花钱疏通关系后,把监狱中的囚犯解救出来一样,依靠善法的力量,也可以把堕入恶趣的众生拯救出来。
有些人可能会想:如果是高僧大德,他们给亡人念经回向当然很好,可是像我这样的凡夫,念经回向有什么用啊?这样的想法也是错误的,这是不懂佛法的表现。就好像钱在哪里都有它的价值一样,在富人的手里可以买东西,在穷人的手里也可以买东西;同样的道理,佛号、心咒、佛经的力量是真实不虚的,谁口里念诵都能起作用。没有任何经论的教证说,只有高僧大德才能念经、超度亡人,而一般的修行人不许念经、超度亡人。而且,不仅出家人可以念经超度亡人,居士也可以念经超度亡人。这是有教证依据的。
8
怎样可以上品往生到极乐世界?(多选题)
【答案】
B.戒杀。
C.放生。
D.念佛。
【解析】法本P185-186。修持净土法门的人要切记:只有断除一切杀生的行为,在此基础上精进念佛,方有往生净土的机会。《佛印禅师戒杀文》中说:“贪他一脔须还他,古圣留言终不伪,戒杀念佛兼放生,决到西方上品会。”“脔”是指切成一块一块的肉。禅师苦口婆心地劝诫我们:不要贪执众生的血肉,如果贪执众生的血肉,现在你吃他身上一块肉,将来也得用自己身上一块肉还他,这就是古圣先贤留下来的甚深教言,这个道理是永远也不会欺惑的;因此奉劝各位,从今以后戒杀、放生并且念佛,这样必定会上品往生到极乐世界。
9
我们往昔都造过杀业,怎样做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多选题)
【答案】
A.一一忆念罪业,以悔恨心猛厉做忏悔。
C.观想一切罪业在上师三宝前发露忏悔。
D.立誓不再杀害任何众生。
E.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G.放生兼念佛。
H.受持不杀生戒。
【解析】法本P185-189。佛经中说:“戒杀之补特伽罗所发何愿皆会实现。”因此,若能受持不杀生戒,则不管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还是发愿利益众生,都很容易实现。在座的道友都欲求往生极乐世界,如果有些人以前造过杀业,首先一定要忏悔罪业:一一忆念自己造的杀业,再以猛厉的悔恨心念诵忏悔文;如果以前杀生非常多,无法一一忆念造的杀业,可以这样想:凡是以前造的杀生罪业,一切均在上师三宝前发露忏悔。清净往昔的杀业之后,再从内心深处郑重立誓:今后再也不杀任何众生。在此基础上,若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则毫无怀疑必将如愿往生。
喇拉曲智仁波切说:只要能忏悔以前的杀业,发誓不再杀生,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则必定能如愿以偿。莲池大师在《戒杀放生文》中也说:放生兼念佛可以增长福慧,最终能往生极乐世界。
编辑:定解G49
审核:定解E07
定解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