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个是净宗行人圆满的修持理念?(单选题)
A.每天念万遍以上佛号。
B.念佛并诵《阿弥陀经》等净土五经。
C.先断十不善业在内的一切恶业,行十善业在内之一切善法,在此基础上精进念佛、诵经,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D.执持名号,带业往生。
E.对任何众生都平等关爱。
2.以下哪种是真正的修行人?(单选题)
A.闭目打坐。
B.讲经说法。
C.广闻博学。
D.修心者。
E.精进修法。
3.依靠以下哪种方式,临终人可以获得解脱?(单选题)
A.赶紧清洗、换寿衣。
B.他人的助念、引导。
C.办个排场的后事。
D.痛哭挽留“不要走。”
4.哪种是对大乘行人最起码的要求?(单选题)
A.发菩提心。
B.平等关爱众生。
C.六度万行。
D.不以恶心伤害众生。
E.对三宝有信心。
5.三界之中最恐怖的是什么?(单选题)
A.地狱。
B.鬼。
C.波旬。
D.心。
E.轮回。
6.一切善恶主要依赖于心,修行人应行持以下哪些行为?(多选题)
A.广学多闻、闭关修行。
B.舍弃恶心劣意。
C.生起慈心善意。
D.放飞心灵,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E.随时随地观察自心。
F.注重威仪。
G.强忍心中的不满情绪与道友交往。
7.《十善业道经》中宣说远离害心有哪些功德?(多选题)
A.无损恼心。
B.无嗔恚心。
C.无诤讼心。
D.永不生怨。
E.柔和质直心。
F.得圣者慈心。
G.常作利益安众生心。
H.身相端严众共尊敬。
I.趣入涅槃。
8.为什么临终助念可以帮助亡人往生?(多选题)
A.中阴身的心识非常聪明。
B.经论中说,中阴身的心识比活着时敏锐七倍,能觉察到他人非常微细的心念,对周围发生的事件一清二楚。
C.中阴身的心识领悟力很强,很容易领悟经文的意义。
D.在中阴的关键时刻,亡人非常关注自己的前途,心比较容易专注在善法上。
E.助念超度比较风靡。
F.满足亡人生前遗愿。
9.老年人应选择怎样的修行?(多选题)
A.去五台山闭关。
B.背诵五部大论。
C.经常参加辩经。
D.老老实实念佛求往生。
E.着重广泛闻思教理。
F.放下一切去修行。
G.合理安排修行计划。
H.放轻松,等着带业往生。
I.多承担发心工作法会余热。
1
哪个是净宗行人圆满的修持理念?(单选题)
【答案】C.先断十不善业在内的一切恶业,行十善业在内之一切善法,在此基础上精进念佛、诵经,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解析】法本P72-73。一个人应该首先断除十不善业、五无间罪、舍法罪在内的一切恶业,行持十善业在内的一切善法,在此基础上再精进念佛、诵经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这样才是比较圆满的。
2
以下哪种是真正的修行人?(单选题)
【答案】D.修心者。
【解析】法本P83。闭目打坐不一定是修行人,讲经说法也不一定是修行人,一切外在行为都不能说明是修行人,只有随时随地观察自心,努力对治恶念、培养善念,哪怕这种善念不被任何人知道,比如内心默默地发愿利益众生,或者别人快乐时自己生欢喜心,别人痛苦时自己生悲悯心,这样的修心者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3
依靠以下哪种方式,临终人可以获得解脱?(单选题)
【答案】B.他人的助念、引导。
【解析】法本P75。临终时如果不能依靠自力解脱,也可以通过他人的助念而获得解脱。中阴身的心识非常聪明。有些经论中说,中阴身的心识比活着时敏锐九倍,能觉察到他人非常微细的心念,对周围发生的事件一清二楚。中阴身的心识领悟力也很强,如果给活人念经,他们不一定能听得懂经文的意义,可是中阴身却很容易领悟经文的意义。而且在中阴的关键时刻,亡人非常关注自己的前途,他们的心比较容易专注在善法上。因此,如果有他人的助念和引导,处于中阴阶段的亡人很容易获得解脱,对亡人的帮助非常有必要。
4
哪种是对大乘行人最起码的要求?(单选题)
【答案】D.不以恶心伤害众生。
【解析】法本P78。对于学习大乘佛法的人来说,一定要有一颗慈悲善良的心,对任何众生都要平等关爱,如果没有这样的善心,最起码也不能以恶心伤害众生,否则一定会感受报应。
5
三界之中最恐怖的是什么?(单选题)
【答案】D.心。
【解析】法本P84。《入行论》又云:“谁制烧铁地?女众从何出?佛说彼一切,皆由恶心造。是故三界中,恐怖莫甚心。”地狱里燃烧的铁地是谁制造的?铁柱山的女众是从哪里出生的?佛说这些没有其他的作者,这都是转生地狱者的恶心感召的,所以三界中最恐怖的就是这个心。
6
一切善恶主要依赖于心,修行人应行持以下哪些行为?(多选题)
【答案】
B.舍弃恶心劣意。
C.生起慈心善意。
E.随时随地观察自心。
【解析】法本P83。
只有随时随地观察自心,努力对治恶念、培养善念,哪怕这种善念不被任何人知道,比如内心默默地发愿利益众生,或者别人快乐时自己生欢喜心,别人痛苦时自己生悲悯心,这样的修心者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有些人不注重修心,只是在外表上诈现威仪,这种人的行为一看就知道是伪装的……修行人应该表里一致,甚至如果自己心里有什么不满,也可以当面直接说出来,这样的话,别人暂时也许会认为你很坏,但这远比口蜜腹剑的小人好得多。
总之,我们需要的是内心远离害心、具有慈悲心。《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中云:“若不修慈悲,能行嗔害心,虽行诸善行,死入于泥犁。”古德曾说:“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相大小。”因此,一切善恶主要依赖于心,我们务必舍弃恶心劣意,生起慈心善意,否则,非但不能往生极乐世界,甚至连人天善趣也无法获得。
7
《十善业道经》中宣说远离害心有哪些功德?(多选题)
【答案】
A.无损恼心。
B.无嗔恚心。
C.无诤讼心。
E.柔和质直心。
F.得圣者慈心。
G.常作利益安众生心。
H.身相端严众共尊敬。
【解析】法本P85-86。远离害心的功德很大,《十善业道经》中宣说了远离害心的八种功德:一无损恼心;二无嗔恚心;三无诤讼心;四柔和质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
《因缘品》又云:“何人无害心,怜悯众有情,慈爱诸含生,彼永不生怨。”
《正法念处经》中说:“若人舍离嗔,彼人趣涅槃。”
8
为什么临终助念可以帮助亡人往生?(多选题)
【答案】
A.中阴身的心识非常聪明。
C.中阴身的心识领悟力很强,很容易领悟经文的意义。
D.在中阴的关键时刻,亡人非常关注自己的前途,心比较容易专注在善法上。
【解析】法本P75。临终时如果不能依靠自力解脱,也可以通过他人的助念而获得解脱。中阴身的心识非常聪明。有些经论中说,中阴身的心识比活着时敏锐九倍,能觉察到他人非常微细的心念,对周围发生的事件一清二楚。中阴身的心识领悟力也很强,如果给活人念经,他们不一定能听得懂经文的意义,可是中阴身却很容易领悟经文的意义。而且在中阴的关键时刻,亡人非常关注自己的前途,他们的心比较容易专注在善法上。因此,如果有他人的助念和引导,处于中阴阶段的亡人很容易获得解脱,对亡人的帮助非常有必要。
9
老年人应选择怎样的修行?(多选题)
【答案】
D.老老实实念佛求往生。
F.放下一切去修行。
G.合理安排修行计划。
【解析】法本P73-74。
对老年人来说,应该抓紧时间精进修习净土法,因为老年人的时间不多了,即便没有遇到横死等违缘,死亡也会很快来临。
一般上了五六十岁的人都要进入净土班,着重学修净土法,如果有时间再学一些其他的经论。不过现在有些人的行为有点颠倒:有些老人特别喜欢中观和因明,成天背诵大经大论,甚至有的老菩萨牙都掉光了,还想参加辩论;而有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却只想一个人念佛,既不愿意闻思,也不愿意发心。我觉得在这方面有些人头脑要清醒:年轻的时候,要着重闻思教理,通过听闻、思维、研讨、辩论等方式遣除相续中对佛法的怀疑、邪见和增损;到了晚年的时候,则要稳重地坐下来,老老实实念佛求生净土。
在修行方面,大家对未来要有所安排,比如你现在六十岁,就应该提前计划好:如果我还能活三年,那么这三年要完成多少佛号、咒语和其他善法。这方面的安排非常有必要。
虽然有的大德有“带业往生”的说法,但我认为,不能因为这种说法而肆无忌惮地造恶业,明知故犯肯定是不合理的。阿弥陀佛也不可能特别喜欢恶业,如果有人带了一大口袋恶业,他马上高兴地出来迎接:太好了,今天又来一个恶业深重的大罪人!绝对不会这样。
编辑:定解D07
审核:定解E01
定解E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