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龙树菩萨曾说:“____,谁人若具足,彼于千劫中,不会堕恶趣。”(单选题)
A.世间之正见。
B.甚深高深法。
C.虽积微小福。
D.财物及顺境。
2.何为世间正见?(多选题)
A.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B.因果无欺。
C.认定因果的确存在,并诚信因果。
D.只要学佛了,今生便躺赢了,犯点错没什么。
3.很多高僧大德临终时也要感受痛苦,对此应如何思维?(多选题)
A.怎么会这样呢,因果真的不存在。
B.行善之人感受痛苦完全是有可能的。
C.他们肯定不是成就者,自己都救不了怎么救众生啊。
D.不管上师如何示现,我对上师的信心都不变。
4.修行应抓住哪些要点?(多选题)
A.具清净的正见,努力调伏自心。
B.随顺正见的正行。
C.依心情而修行。
D.依外在的相状、显现而定。
1.龙树菩萨曾说:“____,谁人若具足,彼于千劫中,不会堕恶趣。”(单选题)
【答案】A.世间之正见。
【考察点】龙树菩萨的教证。
【原文出处】法本第115页,对于世间正见,龙树菩萨曾说:“世间之正见,谁人若具足,彼于千劫中,不会堕恶趣。”
2.何为世间正见?(多选题)
【答案】
A.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B.因果无欺。
C.认定因果的确存在,并诚信因果。
【考察点】世间正见。
【原文出处】法本第113页,如果能认定因果的确存在,并诚信乃至微细以上的因果,这就是所谓的世间正见。
因此,修行人应该从细微处入手培养因果正见。不要认为一滴水无有用处,如果逐渐积累则终将充满大的水器;也不要认为小小的火星没有危害,如果对此不加警惕,则可能焚烧大山。通过这些真实不虚的比喻,大家应该懂得因果无欺之理。
3.很多高僧大德临终时也要感受痛苦,对此应如何思维?(多选题)
【答案】
B.行善之人感受痛苦完全是有可能的。
D.不管上师如何示现,我对上师的信心都不变。
【考察点】好好闻思教理,诚信因果。
【原文出处】法本第110页,其实,不要说一般人在行善过程中会感受暂时的痛苦,很多了不起的高僧大德临终时也要感受痛苦。……这些情况在佛教的历史上非常多。
可能有些人又会对此生邪见:连高僧大德的遭遇都这么惨,看来因果真的不存在。现在很多人都是如此,因为不懂佛法,经常对高僧大德的示现生邪见。藏地有位著名的贡智仁波切,他在欧美、东南亚有很多弟子,当他以车祸示现圆寂后,一些见解稳固的弟子认为:不管上师怎么示现,我对上师的信心都不变!而有些红头发的人则生邪见:上师肯定不是成就者,因为他连方向盘都控制不住,如果连自己都不能救度,还怎么救度众生啊?以前法王如意宝和阿秋喇嘛在医院治病时,一个人说:“怎么藏地的法王都住院了?既然他们是法王,为什么还要住院?”很多人都是由于不懂教理,以一些相似的理由产生邪见,这些人应该好好闻思教理。
4.修行应抓住哪些要点?(多选题)
【答案】
A.具清净的正见,努力调伏自心。
B.随顺正见的正行。
【考察点】修行的两个要点。
【原文出处】法本第116-117页,其实,修行就是抓住两个要点:一是清净的正见,二是随顺正见的正行,只要具足了这两点,就能顺利获得解脱。
从根本上讲,外在的显现完全取决于内心,因此大家一定要努力调伏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