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杂宝藏经》中云:“于父母所,少作___,获福无量,少作不顺,___无量。”(单选题)
A.承侍,罪业。
B.供养,获罪。
C.恭敬,获罪。
D.孝顺,业力。
2.杀害父母的罪业能清净吗?(单选题)
A.尽量忏悔,应该可以吧。
B.做什么都没用。
C.精进忏悔,有清净的机会。
D.祈祷三宝加持,不忏悔也可以。
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妈,这件衣服没洗干净啊!”
B.想吃妈妈做的饭了,晚上去蹭饭。
C.自己上班要迟到了,说:“妈,你送宝宝上幼儿园,我先走了!”
D.“妈您辛苦了,给您洗脚吧!”
4.如何报答父母的恩德?让父母___?(多选题)
A.信仰佛法。
B.受持戒律。
C.生起智慧。
D.趋入佛门。
5.不恭敬父母的行为有哪些?(多选题)
A.殴打父母。
B.从父母身上跨过。
C.替父母做事。
D.成天让父母带孩子。
1.《杂宝藏经》中云:“于父母所,少作___,获福无量,少作不顺,___无量。”(单选题)
【答案】B.供养,获罪。
【考察点】供养父母可感召巨大果报。
【原文出处】法本第141页,“《杂宝藏经》中云:“于父母所,少作供养,获福无量,少作不顺,获罪无量。”
2.杀害父母的罪业能清净吗?(单选题)
【答案】C.精进忏悔,有清净的机会。
【考察点】忏悔的重要性。
【原文出处】法本第143页,“因此大家应该反省,如果自己以前产生过此类恶念,一定要赶紧忏悔。如果我们能忏悔,这样的罪业当然也可以清净,甚至真正杀害父母的罪业也有清净的机会。”
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答案】D.“妈您辛苦了,给您洗脚吧!”
【考察点】了知正确对待父母的方式。
【原文出处】
法本145页,“应该像恭敬上师那样在父母足下顶礼,并且亲自承侍他们——“妈妈,您坐好,我给您洗脚。”
法本145-146页,“现在子女指使父母做事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人把父亲当作佣人,把母亲当作保姆,成天让父母买菜,打扫卫生、照顾孩子。……明明是自己的能做的事,却想方设法推给父母做,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在座的道友如果以前有这种行为,一定要好好忏悔”。
4.如何报答父母的恩德?让父母___?(多选题)
【答案】
A.信仰佛法。
B.受持戒律。
C.生起智慧。
D.趋入佛门。
【考察点】正确报答父母的方式。
【原文出处】法本第147页,“我们如何才能报答父母的恩德呢?如果让父母信仰佛法、受持戒律、生起智慧或者趋入佛门(出家),才可以报答父母的恩德。”
5.不恭敬父母的行为有哪些?(多选题)
【答案】
A.殴打父母。
B.从父母身上跨过。
D.成天让父母带孩子。
【考察点】了知并断除不恭敬父母的行为。
【原文出处】
法本138页,“和杀害父母一样,殴打父母也有严重的罪过,如果不加以忏悔,以后也将感受苦果。”
法本144页,“除了不能对父母产生殴打之心,也不能侮辱父母或者从他们身体上跨过。”
法本144页,“此外,指使父母做事情也将感受不悦意的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