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损害破戒的出家人有何过患(单选题)
A.与损害不学佛的世间人过患一样。
B.有严重过患。
C.因为破戒者已不是出家人,所以没有过患。
D.因为破戒者已不具功德,所以没有过患。
2.麦彭仁波切也说过:“虽说破戒如人尸,然具____之功德,如牛王死留苦胆,獐子尸体具麝香。”(单选题)
A.最初。
B.少分。
C.剩余。
D.同等。
3.毁坏法衣是否有过患?(单选题)
A.法衣和其他衣服布料一样,所以没有过患。
B.毁坏假冒出家人所穿的法衣,没有过患。
C.同样起到了衣服的作用,会有少量过患。
D.出家人的法衣有极大的加持力,毁坏会招致大罪报。
4.损害居士是否有过患?(单选题)
A.有很大过失。
B.有一点过失。
C.没有过失。
D.要看居士修行如何。
5.看见破戒出家人时,应该生十种殊胜思维,分别是?(多选题)
A.念佛、念法、念僧。
B.念戒、念施、念忍。
C.念宿值出离善根。
D.念出家、念静虑、念智慧。
6.学习佛法应以_____、_____、______来学习。(多选题)
A.竞争心。
B.珍惜心。
C.感恩心。
D.欢喜心。
1.损害破戒的出家人有何过患(单选题)
【答案】B.有严重过患。
【考察目的】应如何对待破戒出家人?
【原文出处】不要说具有清净戒律的出家人,即便是破戒的出家人,损害他们也有严重的过患。(法本175页)
因为不管怎么样,出家在世间的一切行为中是至高无上的,《正法念处经》中说:“佛说一切法,出家最第一。”所以,在家人无论如何都应该恭敬出家人。(法本176页)
即便是破戒的出家人,他的相续中还是有很多功德,依然值得世间人恭敬供养。(法本179页)
2.麦彭仁波切也说过:“虽说破戒如人尸,然具____之功德,如牛王死留苦胆,獐子尸体具麝香。”(单选题)
【答案】C.剩余。
【考察目的】教证填空。
【原文出处】麦彭仁波切也说过:“虽说破戒如人尸,然具剩余之功德,如牛王死留苦胆,獐子尸体具麝香。”(法本177页)。
3.毁坏法衣是否有过患?(单选题)
【答案】D.出家人的法衣有极大的加持力,毁坏会招致大罪报。
【考察目的】对法衣的正确认识。
【原文出处】不要说不能对出家人生恶心,甚至也不能轻蔑、毁坏他们的法衣,否则会招致大罪报。相反,如果恭敬法衣则可获得无量功德。(法本181页)
出家人的法衣有极大的加持力,不要说身穿完整的法衣,即便携带法衣的一块碎片,也能遣除非人、鬼魔的违缘。(法本178页)
参考尊固狮子公案(原文181页)
4.损害居士是否有过患?(单选题)
【答案】A.有很大过失。
【考察目的】通过学习损害居士的过患,思考居士间如何相处。
【原文出处】实际上,不仅不应该惩罚出家人,从因果的角度来看,惩罚居士也有很大的过失。(法本185页)
5.看见破戒出家人时,应该生十种殊胜思维,分别是?(多选题)
【答案】
A.念佛、念法、念僧。
B.念戒、念施、念忍。
C.念宿值出离善根。
D.念出家、念静虑、念智慧。
【考察目的】为避免生轻视破戒出家人,应谨记此十种殊胜思维。
【原文出处】如果对出家人产生善心,则有极大的功德。《地藏十轮经》中说:看见破戒出家人时,应该生十种殊胜思维,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忍、念出家、念静虑、念智慧、念宿植出离善根,若生此十种殊胜思维,当获无量功德。根据这个教证,看到破戒的出家人都应该观清净心(法本181页)
6.学习佛法应以_____、_____、______来学习。(多选题)
【答案】
B.珍惜心。
C.感恩心。
D.欢喜心。
【考察目的】如题。
【原文出处】从表面上看,现在印刷出版业很发达,得到一些书籍和光盘并不难,但实际上,得到佛法的书籍和光盘并不是很容易,而且依靠它能够出生今生来世的安乐和光明。因此,希望有些人学习佛法的心态有所转变,应该以珍惜心、欢喜心、感恩心来学习,这样才能获得甚深、广大的利益。(法本171-1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