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小测丨《藏传净土法》第84课

1.本课从哪个角度宣讲持戒的违品?(单选题)

A.修持知足少欲。

B.邪淫、应断除一切邪淫。

C.守持一分以上清净戒律。

D.贪嗔痴烦恼炽盛。

E.看破世间。


2.下列哪些属于法王如意宝提出的佛教的三大要点?(多选题)

A.清净戒律是佛法的基础。

B.闻思修行是佛法的精髓。

C.精进实修是佛法的精要。

D.弘法利生是佛法的结果。

E.团结和合是佛法的保障。


3.在《长阿含经》中,持戒的五种功德是?(多选题)

A.诸有所求,辄得如愿。

B.因不放逸,得大财聚。

C.所有财产,增益无损。

D.所往之处,众人敬爱。

E.好名善誉,周闻天下。

F.身坏命终,必生天上。

G.行住坐卧,龙天护持。


4.下面描述中对实语解释正确的是?(多选题)

A.口中所说的话和内心的想法相称。

B.实语是转生天界的因。

C.方便语可以说。

D.实语就像甘露一样。

E.不欺骗佛陀、不欺骗上师、不欺骗自己的语言。

F.听者可以信任的语言。


5.对于化怨的理解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A.化解怨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行。

B.发了慈悲心的大乘行者,一定要以菩提心去化解矛盾。

C.自己最好不要卷入其中,否则会难以自拔。

D.化解矛盾是很多佛经中的要求。

E.遇到大事小情都得管,否则会违犯菩萨戒。

F.以好心化解怨恨有很大功德,能转生天界。

G.对众生诤斗和痛苦佛陀不欢喜。

H.要保护好自己的相续。

I.见到有人不和,就主动去化解。


6.本课所讲的随喜的一大要诀,应该随喜什么样的善行?(多选题)

A.不是为了地位、财食而作调解。

B.不说妄语,说真实可靠的语言。

C.以好心化解他人的怨恨,平息战争和冲突

D.守持清净的戒律。

E.安忍苦、累、谣言。


7.殊胜十善中的戒律,我们如何守持?(多选题)

A.不论出家在家,都应守持一分以上戒律。

B.得到戒体应该护戒如目,不违犯一点学处。

C.守持淫戒。

D.要得到般若波罗蜜多境界,所以广闻博学比守持戒律重要。

E.持戒能看破世间,可以获得大彻大悟境界。

F.以戒律护持自相续,再以菩提心饶益众生。

G.持戒的基础上拥有甚深见解,能够获得弘法利生的成果。

H.相续中有戒律,才能转生善趣获得解脱。


1

本课从哪个角度宣讲持戒的违品?(单选题)

【答案】B.邪淫、应断除一切邪淫。

【解析】法本P71。

此处所谓的持戒,主要从邪淫的违品而言的。

2

下列哪些属于法王如意宝提出的佛教的三大要点?(多选题)

【答案】

A.清净戒律是佛法的基础。

B.闻思修行是佛法的精髓。

D.弘法利生是佛法的结果。

【解析】法本P66。

法王如意宝向僧众提出佛教的三大要点,清净戒律是佛法的基础、闻思修行是佛法的精髓、弘法利生是佛法的结果。

3

在《长阿含经》中,持戒的五种功德是?(多选题)

【答案】

A.诸有所求,辄得如愿。

C.所有财产,增益无损。

D.所往之处,众人敬爱。

E.好名善誉,周闻天下。

F.身坏命终,必生天上。

【解析】法本P72。

在《长阿含经》中,世尊宣说了持戒的五种功德,诸有所求,辄得如愿、所有财产,增益无损、所往之处,众人敬爱、好名善誉,周闻天下、身坏命终,必生天上。

4

下面描述中对实语解释正确的是?(多选题)

【答案】

A.口中所说的话和内心的想法相称。

B.实语是转生天界的因。

D.实语就像甘露一样。

【解析】法本P76-P77。

《大方等大集经.·宝女品》中说:“菩萨摩诃萨有三种实。何等为三?一者不诳诸佛,二者不诳己身,三者不诳众生。“所谓的实语就是不欺骗诸佛,不欺骗自己,不欺骗一切众生。

《大智度论》中说:“实语第一戒,实语升天梯,实语小而大,妄语入地狱。”讲得很清楚:实语是转生天界之因。

《因缘品》中说:“实语如甘露,实语乃无上,住于实义法,佛说为诚实。”

5

对于化怨的理解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答案】

A.化解怨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行。

D.化解矛盾是很多佛经中的要求。

F.以好心化解怨恨有很大功德,能转生天界。

【解析】法本P78-P80。

今后见到不和时,我们一定要尽量调节。很多人以前都没有这样做,旁边的人一直在吵架、大家,明明自己有能力化解,可是却一笑置之,根本不管,这样很不好。

《梁皇宝忏》中说:“菩萨摩诃萨,救苦为资粮,解怨为要行,不舍众生。“因此对大乘菩萨来说,化解怨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行。

《增一阿含经》中说:“无斗无有诤,慈心愍一切,无患于一切,诸佛所叹誉。“诸佛所赞叹的就是没有诤斗、没有怨恨,所以我们身边出现诤斗和怨恨时,作为发了菩提心的大乘行者,一定要以慈悲心去化解矛盾,不要让人民因为不和、摩擦产生痛苦。

作为一个修行人,如果总考虑自己不要惹麻烦,自己要当一个好人,不肯为众生付出一点行动,这就落入声闻乘的修行了。因为声闻乘修行者希求的就是避免烦恼,只要保护好自己的相续就可以了。

化解矛盾是许多佛经中的要求。《大般涅槃经》中说:“不和合众,能令和合。“

《正法念处经》中说:“亲朋与好友,相互不和睦,何人极调解,转生于天界。”

6

本课所讲的随喜的一大要诀,应该随喜什么样的善行?(多选题)

【答案】

A.不是为了地位、财食而作调解。

C.以好心化解他人的怨恨,平息战争和冲突。

【解析】法本P78。

不是为了地位、财富或者名声,而是以好心化解他人的怨恨,平息战争和冲突,这样做有极大的功德。这是随喜的一大要诀(即一个随喜这种善行)。

7

殊胜十善中的戒律,我们如何守持?(多选题)

【答案】

A.不论出家在家,都应守持一分以上戒律。

B.得到戒体应该护戒如目,不违犯一点学处。

F.以戒律护持自相续,再以菩提心饶益众生。

G.持戒的基础上拥有甚深见解,能够获得弘法利生的成果。

【解析】法本P66-67,P73-74。

《亲友书》中说:“戒如动静之大地,一切功德之根本。”戒律就像大地一样,如果没有大地,万物都不能生存,如果一个人相续中连一分戒律都不具足,要想转生善趣或者获得解脱也是非常困难的。

所谓持戒,在此处而言,则是指不但不邪淫,还要守持梵净行。

不管在家人还是出家人,都应该精进持戒,最起码要守持一分以上的戒律。

得到戒体之后,就要全力以赴、如护眼目般认真持戒,一点学处都不能违犯。

守持清净的戒律比表面上的广闻博学重要得多。

要想真正持戒,必须有看破世间的境界。

如果能看破世间,在此基础上守持戒律、坚持修行,即使没有大彻大悟的境界,也没有在虚空中飞来飞去的神通,但在值遇难逢难遇的佛法之时,这也是极其可贵的。

如果在持戒的基础上,再有一个甚深的见解,那不管在寂静的深山修行,还是在繁华的城市弘法利生,肯定都会获得成功。

首先要以戒律守护自相续,然后以菩提心或者证悟的智慧饶益众生。


编辑:定解D53

审核:定解D02

定解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