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极乐世界一天相当于娑婆世界多长时间?(单选题)
A.一千年。
B.一万年。
C.一小劫。
D.一大劫。
2.以下哪些佛陀不是五部如来刹土的主尊?(多选题)
A.毗卢遮那佛。
B.燃灯佛。
C.阿弥陀佛。
D.宝生佛。
E.不动佛。
F.药师佛。
G.金刚萨埵。
3.应如何看待内道各宗派?(多选题)
A.都是圆融无违的。
B.不同的修法、窍诀和理论,不要混为一谈。
C.道不同,不相为谋。
D.应观清净心,不去排斥任何法脉应对他宗的殊胜之处有所了解。
4.具足什么因缘容易往生极乐世界?(多选题)
A.自己的信愿力。
B.上师的摸顶加持。
C.阿弥陀佛的宿愿力。
D.具足戒定慧三学。
E.智慧和悲心。
F.以四对治力净除业障。
G.缘起力。
H.因果律。
5.往生极乐世界后,应做些什么?(多选题)
A.发呆卖萌。
B.到娑婆世界继续求法。
C.成佛授记,普利天下一切众生。
D.组团参观。
E.做佛前五供。
F.享受福报。
6.净土修行人应该一门深入,切忌杂修,你怎么看?(多选题)
A.只能对阿弥陀佛生信心。
B.对其他佛生信心,阿弥陀佛会不高兴。
C.贪嗔痴这些杂分别念要剔除。
D.往生后还要去其他刹土求法,现在没必要对其他法都抵触忌讳。
E.杂修祈祷其他佛,是对阿弥陀佛信心不够,这样不够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F.依止净土法门的师父,能体现对净土法门的信心。
7.如何看待极乐世界的日月星辰昼夜等?(多选题)
A.极乐世界的这些要靠观想。
B.没有昼夜,但是佛陀会安立这些概念。
C.极乐世界的夜晚也充满光明。
D.以莲花开闭区分白天夜晚。
E.佛陀神通展现的。
8.获得一地菩萨果位,能见到哪些?(多选题)
A.法身佛。
B.法身刹土。
C.报身佛。
D.报身刹土。
E.化身佛。
F.化身刹土。
9.如何产生往生意乐?(多选题)
A.对娑婆世界产生厌离心,对极乐世界产生欣乐心。
B.认识到在娑婆世界,不论转生到哪里都没有真正的快乐。
C.极乐世界则快乐无比,能圆满一切所愿,对此有深刻认识和信心。
D.上师和道友的不断提醒。
E.多看佛教故事。
10.多找几位上师,平时多供养联络,死时就有了往生寄托和把握,你同意吗?(多选题)
A.指望他人是很困难的,自己生前不能懈怠。
B.上师在灵牌上灌顶,能让亡者神识在中阴界不感受痛苦。
C.自己精进积累资粮、发清净愿,这样可以顺利往生。
D.中阴时仅靠上师的引导趋入善趣是很困难的。
E.自己具足福德就能实现往生所愿。
F.上师实现超度是通过祈祷阿弥陀佛,依靠阿弥陀佛现前的宿愿力。
1
极乐世界一天相当于娑婆世界多长时间?(单选题)
【答案】D.一大劫。
【解析】法本P291。
贤劫一大劫,极乐刹一日,无数劫无死,愿恒住彼刹。
2
以下哪些佛陀不是五部如来刹土的主尊?(多选题)
【答案】
B.燃灯佛。
F.药师佛。
G.金刚萨埵。
【解析】法本P279-281。
愿我们以此神变每天上午前往东方现喜刹土、南方具德刹土、北方事业妙圆刹土、中部密严刹土,再加上极乐世界本身,如是自在游行五部如来的刹土。
到其他刹土后,向那些刹土中安住的东方不动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部毗卢遮那佛等无量佛菩萨祈求灌顶、戒律等众多显密法要。
3
应如何看待内道各宗派?(多选题)
【答案】
A.都是圆融无违的。
B.不同的修法、窍诀和理论,不要混为一谈。
D.应观清净心,不去排斥任何法脉应对他宗的殊胜之处有所了解。
【解析】法本P284-285。
内道一切宗派的究竟观点都是圆融无违的。
事实上,内道各宗派都有不同的修法、窍诀和理论,虽然我们不能视其为水火不容,但也没有必要混为一谈。
大家首先要对自宗生起定解,在此基础上对其他宗派观清净心,对任何法脉都不生邪见,也不去排斥,这样自己的修法才能成功。
如果能对他宗的殊胜之处有所了解,一般来说不太容易生邪见。
4
具足什么因缘容易往生极乐世界?(多选题)
【答案】
A.自己的信愿力。
C.阿弥陀佛的宿愿力。
【解析】法本P293-P294。
从根本上说,往生极乐世界依靠自己的信愿力和阿弥陀佛已经现前的宿愿力,只要具足这两个因缘,就很容易往生。
5
往生极乐世界后,应做些什么?(多选题)
【答案】
B.到娑婆世界继续求法。
C.成佛授记,普利天下一切众生。
【解析】法本P282-P291。
往生极乐世界以后,并不是天天呆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做,要前往观世音菩萨、度母、金刚手菩萨、莲花生大士的刹土,向这些刹土中的圣者们求法。
到极乐世界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是要度化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后,面见阿弥陀佛,得到成佛的授记,然后分身无数,普利天下一切众生。
6
净土修行人应该一门深入,切忌杂修,你怎么看?(多选题)
【答案】
C.贪嗔痴这些杂分别念要剔除。
D.往生后还要去其他刹土求法,现在没必要对其他法都抵触忌讳。
【解析】法本P288。
前面说到,往生极乐世界后,可以依靠神通到其他佛菩萨面前听受佛法;同样,我们在人间时也可以依止不同的上师、学习不同的佛法。既然在极乐世界都可以去莲花生大士、观世音菩萨、度母的刹土求法,如果认为现在只能念阿弥陀佛,其他什么法都不能接触,那就过于偏执了。
有些法师也许有密意,特别强调一门深入,反对杂修。但我认为,所谓的“杂”要分情况:如果是对解脱有害的法,比如贪嗔痴等恶分别念,这些“杂”当然要剔除;而对佛法进行广泛闻思、对佛菩萨生信心并非解脱的违品,像对释迦牟尼佛、宝髻佛、药师佛生起信心,这样的“杂”完全是开许的。如果固执地认为:只能对阿弥陀佛生信心,不能对其他佛生信心,否则阿弥陀佛会不高兴。这种观点是需要观察的。
7
如何看待极乐世界的日月星辰昼夜等?(多选题)
【答案】
B.没有昼夜,但是佛陀会安立这些概念。
C.极乐世界的夜晚也充满光明。
D.以莲花开闭区分白天夜晚。
【解析】法本P286。
极乐世界没有日月、星辰、昼夜,如《无量寿经》云:“极乐世界……亦无四时春秋冬夏。”虽然那里没有昼夜等差别,但观待世人的时分概念,佛陀也安立了这些概念。而且根据莲花开闭、鸟儿是否鸣叫等,也可以区分白天和夜晚。极乐世界的夜晚也是光明的,并非像我们这里一样,电也没有,路灯也不亮,到处黢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极乐世界的上午、下午、年、劫等是以佛陀的遍知智慧安立的。
8
获得一地菩萨果位,能见到哪些?(多选题)
【答案】
C.报身佛。
D.报身刹土。
E.化身佛。
F.化身刹土。
【解析】法本P286。
需要指出的是,前往各个化身刹土后,并非只能见到化身刹土和化身佛,因为获得一地菩萨果位后,就可以相应地见到报身刹土和报身佛。
9
如何产生往生意乐?(多选题)
【答案】
A.对娑婆世界产生厌离心,对极乐世界产生欣乐心。
B.认识到在娑婆世界,不论转生到哪里都没有真正的快乐。
C.极乐世界则快乐无比,能圆满一切所愿,对此有深刻认识和信心。
【解析】法本P294。
如何产生往生的意乐呢?要对娑婆世界产生厌离心,对极乐世界产生欣乐心,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在娑婆世界,不论转生到哪里都没有真正的快乐;而极乐世界则快乐无比,能圆满一切所愿。
10
多找几位上师,平时多供养联络,死时就有了往生寄托和把握,你同意吗?(多选题)
【答案】
A.指望他人是很困难的,自己生前不能懈怠。
C.自己精进积累资粮、发清净愿,这样可以顺利往生。
D.中阴时仅靠上师的引导趋入善趣是很困难的。
E.自己具足福德就能实现往生所愿。
F.上师实现超度是通过祈祷阿弥陀佛,依靠阿弥陀佛现前的宿愿力。
【解析】法本P293。
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精进积累资粮、发清净愿,这样临终时才能顺利往生净土。如果现在不努力,指望死后某位上师超度自己,可是那位上师也要依靠祈祷阿弥陀佛才能将死者超度到净土,除此以外也没有办法。所以指望他人是很困难的,现在大家不应懈怠而住。
有些人是这样的,平时不好好修法,一直缠着上师:“我现在好好供养您,临终时您一定要好好加持我,我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您身上了。”其实这是很困难的。莲花生大士说:“神识未离肉身勤修法,灵牌之上灌顶时已迟,意识漂泊中阴如愚狗,彼时引导善趣有困难。”因此,要趁神识没有离开身体时好好修行,如果自己已经死了,即使上师在你灵牌上灌顶或者道友为你助念,但那时你的神识就像愚狗一样漂泊在中阴界,感受各种难忍的痛苦,要被引导到善趣是很困难的。所以关键是人活着时精进修行。
实际上主要观待自己积累资粮的状况,也就是说,具福德者很容易现前一切所愿。如颂云:“具有福德者,成办诸所愿。”《十住毗婆沙论》亦云:“多集福德故,舍命时无畏。”所以为了实现往生净土的心愿,现在大家要多积累资粮。
从根本上说,往生极乐世界依靠自己的信愿力和阿弥陀佛已经现前的宿愿力,只要具足这两个因缘,就很容易往生。现在佛教界众说纷纭,有些人说往生净土靠他力,有些人说靠自力。其实自他两种力都需要,一方面需要阿弥陀佛的宿愿力,另一方面也需要自己的信愿力,这两种力和合就很容易往生。
编辑:定解D07
审核:定解D03
定解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