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重点
顶礼颦眉圣度母
(一)偈颂
顶礼颦眉圣度母,手掌压地足踩踏,面露怒容发吽声,击破七重一切处。
(二)释义
这尊度母身蓝色或者黑色,右手以降伏印压地,以此压伏一切魔众,左手持莲花,花上有燃烧的金刚杵,以此摧毁一切魔障。颦眉度母双足踩踏大地,面露怒容,口中发出“吽”的咒音,以此击破三恶趣、人、欲界天、色界以及无色界的一切魔军。
(三)分析——观想度母就是最好的护身符
1、观想、祈祷度母的功德
(1)理说
A. 遣除外在障碍、违缘
如果随身携带度母的小卡片,挂在车子里或者放在房子里,可以遣除八难等一切障碍。
B. 遣除内在障碍、违缘
依靠度母也可以遣除内心的烦恼魔。
(2)公案说明
因得到度母保护,修行圆满——珠脱上师的经历。
2、度母护持众生无偏私
不管任何人在任何环境中遇到任何危难,即便是平时不觉得度母灵验、也不祈祷度母的人祈祷度母也会非常管用。
3、当对度母观清净心
佛菩萨应众生根基示现各种行相:
(1)有说尼泊尔的赤尊公主是颦眉度母的化身。
(2)诸佛菩萨可以示现男性、女性、忿怒、寂静等各种形象,看到这些不同的形象,我们一定要有清净心,而且不能对这些形象产生实执,要知道这都是度化众生的方便。
顶礼安乐柔善母
(一)偈颂
顶礼安乐柔善母,寂灭涅槃行境性,真实咒语“嗡娑哈”,摧毁一切大罪恶。
(二)释义
1、“顶礼安乐柔善母”
(1)身相:身白色,右手结胜施印,左手持莲花,花蕊中有妙瓶,妙瓶中降下甘露。
(2)名称:这尊度母有安乐母、柔母、善母等不同名称。
(3)“安乐”:无有任何痛苦。
(4)“柔”:没有粗暴的烦恼。
(5)“善”:没有恶业,完全是善业。
2、“寂灭涅槃行境性”
由于对一切万法无碍通达,所以她能安住于寂灭涅槃的行境。
3、真实咒语“嗡娑哈”
度母的真实咒语是“达热德达热德热”。
在此咒语前面加上“嗡”,后面加上“娑哈”,就成了“嗡达热德达热德热娑哈”。
4、“摧毁一切大罪恶”
依靠度母的咒语能摧毁五无间罪、破四根本戒等一切大罪。
(三)分析
1、度母法的功德
(1)教说
A. 阿底峡尊者
度母法具足了息增怀诛四种事业,如果想灭除罪业和痛苦,依靠度母就可以实现。
B. 智悲光尊者
度母法有十种功德,第十种功德就是息灭恶业。
(2)例说
A. 遣除疾病
一个婆罗门导师得麻风病后,依靠祈祷度母后度母像手中流下的甘露遣除了自己和弟子的疾病。
B. 求子得子
一女士婚后八年无子,后念诵绿度母心咒一个月后顺利怀上了宝宝。
(3)理说
A.赐予出世间功德:度母能赐予究竟的涅槃安乐。
B.赐予世间圆满功德:度母也能赐予暂时的世间圆满。
2、如何观修度母
若想遣除疾病,观想度母身上降下甘露,将一切病魔无余净除。
顶礼明觉吽度母
(一)偈颂
顶礼明觉吽度母,众会围绕极欢喜,怨敌之身悉击碎,十字庄严明咒吽。
(二)释义
1、“ 顶礼明觉吽度母”
A. 身相:身红色,右手结胜施印,左手持莲花,花上有十字金刚杵。
B. 名称:也叫放光度母。
2、“众会围绕极欢喜”
她被成就谛实语、等持、辩才的圣众围绕,由于内心极为欢喜,而引发身体放出大光芒。
3、“怨敌之身悉击碎,十字庄严明咒吽。”
依靠十字庄严的明咒(“嗡达热德达热德热娑哈”)以及“吽”字,她能摧毁众生的无明愚痴、我执、我所执以及一切魔众和怨敌。
(三)分析度母之功德
1、遣除违缘
五百个商人到大海取宝,返航途中,海神对商人制造违缘。危难之际,一个居士大声念诵度母心咒,以此平息了风浪,商人们顺利返航。
2、开启智慧
如果食用按照特定度母仪轨加持的药丸,能极大地增长智慧。如果不会这种仪轨,只念度母心咒或者《度母赞》,也可以开智慧。
(1)念什么:这个偈颂是遣除愚痴、获得智慧的祈祷文。
(2)如何祈祷灵验:无法依靠他们开启智慧的宝藏,主要是缺少信心的钥匙。
顶礼赞颂欢悦威德度母
(一)偈颂
顶礼震撼三界母,足踏吽相为种子,须弥玻雪曼达龢(hé),三世间界皆摇动。
(二)释义
1、“顶礼震撼三界母”
身相:身橙色,右手结胜施印,左手持莲花,花上有佛塔。
名称:也叫无量镇压度母。
2、“足踏吽相为种子”
她足踏大地,其种子字为“吽”字。
3、“须弥玻雪曼达龢,三世间界皆摇动。”
她的身体发出无量光芒,从而震动须弥山、玻雪山、曼达龢山在内的一切三世间。
(三)分析——依靠度母可胜伏一切魔障
1、公案
(1)依靠度母遣除人带来的危难
(2)依靠度母遣除非人带来的危难
2、佛菩萨、度母等遣除危难的公案
(1)若只是否认是愚痴之举
在佛法中,有很多不可言说的甚深道理。若除了眼前的事外,其他什么事情都否认,这只是愚痴的表现。所以人类应该反省,不要认为佛教只是一种宗教的说法。
(2)比喻说明祈祷佛菩萨遣除怖畏之理
A. 比喻:世间的违章驾车、拘留等,依靠搞关系,也可以很快得以遣除。
B. 意义:依止佛教的本尊,完全可以解决很多麻烦,这也是被很多修行人验证过的经验。
a. 学院遇到大的违缘时,僧众念具光佛母、度母、观音心咒后,不到两三天,违缘就会奇迹般地遣除。
b. 在佛学院,很多道友自身出现违缘时,请人念经或者自己念经后,违缘也会很快消失。
编写师兄:定解B09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7158-定解B09-009
本课难点
如何对待每一个学过的法门
(一)前言
处理好学过的法门之间的关系是修行人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从最基础的前行开始闻思,接触到了很多法门,每个法门都爱不释手,也曾经干过或者还正在干着“猴子摘西瓜”的事。在上师传讲一个法门的时候会将精力放在正在传讲的法门上面,比如讲莲师的时候,就开始念诵莲师心咒,讲度母的时候又开始念诵度母心咒。
但精力始终是有限的,那么到底哪个好?哪个更适合自己的修行呢?
(二)如何取舍
1、法法均殊胜,无有高下
对于周利磐陀迦来说,“扫尘除垢”就是最殊胜的法,依靠这四个字,他证悟了人无我,扫除了心上的垢染证得阿罗汉的果位。对于六祖来说,《金刚经》最殊胜,当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证悟到本来无一物的境界。
佛陀所有的法门均是应众生的根基而立,在最究竟的层面,无有佛陀,无有众生,无有佛法,无有八万四千法门。
2、众多法门为谁而学
我们沉迷在无明的三有中,需要一个甚至多个法门来到达这种无有一物的境界。佛法大海,我们无需了知整个大海才能解脱,我们只需要很小的一部分就可以了,但是众生需要其他的法门,所以在可以学习的时候,我们需要多多地学习,理解每一法门的殊胜,这是闻思。在闻思之后,要修行。
3、哪个法门是属于你的“Mr. Right”
舍利子是智慧第一,目犍连是神通第一,佛陀的每个弟子都有自己擅长的“专业”。在密法的修行中,常常会提到本尊法,每个人都有本尊,不一定固定为一个菩萨,在修行上我们需要找到自己最容易相应的本尊。
对大部分人来说,在我们漫长的轮回里可能和无数佛菩萨都结过缘,有些深有些浅。这一世,可能会对某一尊或几尊佛菩萨分外喜欢,分外有缘。我们遇到的法门都和自己有缘,都是修持上比较容易成就的法门。
对具体的人来说,还是不一样的,我们同时都遇见度母和莲师,有的人更喜欢莲师的祈祷文,有的人更喜欢度母的祈祷文。这都是可以的,喜欢哪个都行。佛陀传给我们的法门,如果精力充足,可以每一个都修,如果精力不允许,就可以选择最喜欢的一尊来修,选定了之后就坚持下去,不要朝令夕改,朝三暮四,一个法门要长期学习和修行,才会有效果。
当作本尊或者空行来依止度母
(一)度母的技能
度母在遣除违缘和圆满世间法上对我们帮助很大,因为度母已经完全证悟了法界的实相——空性,而空性是没有限制的。
三界的魔障和违缘都是有限制的,以无限来对付有限,那一定是绰绰有余的。
(二)解决福报的问题
在修行佛法的时候,如果我们好好祈祷度母,就可能找到一个不是太忙,在经济上也能够维持生存的工作,好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来修行,度母具有这样的能力。
(三)分析
上师讲:在生活、婚姻、工作等各方面遇到违缘时,都可以通过认真祈祷度母的方式予以遣除。
修度母法门可以遣除暂时的痛苦,因为自己以前愚痴、不了解而犯了很多错误,用佛法的术语讲造了很多恶业。以前所犯的错自己现在正在承担后果,为它负责。但这让人很不舒服,一方面很痛苦,一方面总会变成修道的障碍违缘。这时该怎么办?还是祈祷度母。
(四)最究竟的相应
修持度母法门,可以在最究竟的法性上和度母相应,帮助自己逐渐获得觉悟。
(五)总结
通过祈祷度母可以帮助自己遣除、摆平一些世间的事情。同时自己也应具有真正修法的心。
对我们而言,对祈祷度母应该有更深的认知,那就是祈祷度母帮自己觉悟空性,生起道心或生起智慧等。另一方面也要相信度母有能力遣除暂时的贫穷、不自在、不如意、他人威胁等。因为她以前在这些方面有针对性地修持了很多,并发了愿,她的功德已经圆满,有能力帮助我们。
我们已经遇见佛法,何时才能看见轮回森林的边缘?
(一)这还不好说
我们现在可以遇见真正的佛法,都是往昔曾经和佛陀、佛法或多或少的结缘所致,但结了缘却没有解脱,而是继续轮回,这只能说明我们并没有利用好那些因缘来让自己解脱,只是给我们的今天留下了一个比较好的因缘。
(二)乖乖地系统闻思没毛病
修行要系统地去了解,否则就会觉得自己所接触到的就是修行的全部,但其实可能只是在强调修行的某一个部分,从而忽略了其他的因素。我们是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的,但就是因为没有学习,所以有一部分就会错失。
(三)因缘要把握好
1、因缘成熟的规律
有些因缘错失之后,就不知道什么时间才能再成熟。因为相续中很多因缘都在排着队成熟,有些因缘成熟之后,其它因缘暂时就不成熟了。但是不成熟不等于永远不会成熟,等这个因缘一弱,其它因缘一下子就起来了。
现在我们学法的因缘正在成熟,因此其它因缘暂时被压住了没有成熟。但是如果我们在学法方面放松了,当其它因缘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听闻、思维、修行佛法的方方面面、内外的因缘都会减弱,同时一些负面的因缘也开始成熟,那么不管是因为自己的分别念还是外在的环境,都会让我们没办法再接触到修学佛法的氛围。
2、举例分析
(1)我们这一世得到暇满人身,是不是就能保证从今以后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修行人了?
不是。
这一世得到暇满人身,只是这个因缘成熟了,其它因缘暂时没有成熟,如果一旦失去了这个因缘,下一世是不是还会有修行佛法的因缘?那就不好说了。
如果今生乃至临终没有成就,那么为了来世仍能得到暇满人身,现在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为了来世获得暇满人身修学佛法而行持六度、回向发愿。如果这样的因缘有足够的力量、在死的时候占上风,那么来世又会得到暇满人身;如果这个力量不够,其它的因缘就会成熟。
(2)是什么导致前世的修行人转世之后就没有修行的因缘了?
是因为他修学佛法的善根比其它的因缘先成熟了,所以暂时就没有修行的意乐了。
(3)为什么有些人一辈子都不学佛,或者对佛法没有信心,但临终的时候别人劝他念佛,他就开始念了?
因为一辈子中被其它成熟的因缘占据了,念佛的因缘就没有先成熟,但必定有这个因缘。因此在临终的时候别人劝他念佛往生,他这个因缘一下子就苏醒了。
3、启发
(1)像六祖和神秀大师,虽然之前不学佛,但因缘成熟,善根苏醒之后立刻就可以奋起直追,所以我们不要妄断别人的根基,要尊重每一位众生。
(2)在自己有幸遇到上师的时候,好好珍惜每一分钟学习的机会。
编写师兄:定解B19
审核师兄:定解B09
档案编号B07158-定解B19-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