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一
法师辅导二 (智诚堪布)
法师辅导
一 课前教诫的重难点
(一)为何祈祷度母能得到加持
1、我们的佛性也是度母的佛性
从究竟来讲,我们的佛性也是度母的佛性,我们的本性也是度母的本性。
2、我们的佛性跟度母一样,为何还要祈祷度母
(1)通过祈祷外在度母来现前我们相续中内在度母的自性:虽然本具,但让它现前的因缘必须要我们去创造。
(2)内在度母的自性可以体现成“菩提心的自性”(这就是度母的本体),一个是慈悲,一个是智慧。智慧其实也是度母的本体。
(3)在学习佛法和祈祷度母的过程中,如果所有的因缘齐全了、垢障远离了,究竟的无缘大悲、空性的智慧或者究竟的佛性都会呈现,这也是了义的或者圆满的度母功德。
3、影响现前度母自性的因素有哪些
(1)精进
越精进或者越能够掌握到核心的关要,现前的速度就越快。
(2)方法正确
A. 靠谁的方法:我们的分别念一般靠不住,所以要依靠已经现证佛性的佛陀、菩萨大德们的教言来走。
B. 靠哪些方法:对佛法的闻思修行。关要就是菩提心、空正见、密宗的等净无二见等。
a. 如果在念诵、观修之前,对这些教法不熟悉,那必须要闻思,通过听闻、思维来产生定解,带着定解去祈祷、去观修,就可以逐渐显示正法的威德力和利益。
b. 不管有没有等净无二见、空正见,如果有信心、每天对度母祈祷,就可以得到度母的加持。
(3)恭敬心、信心以及为了利益一切众生的慈悲心
(二)如何看待感应
1、什么是感应
(1)比较“直观”的感应
我们在轮回中流转,违缘、障垢特别多,通过自己的力量一个都难以解决,但是,如果有了度母的加持,很多比较大的问题以很轻松的方式就可以得到解决,这就叫作“感应”。
(2)真正的感应
真正比较深的感应是通过度母的加持,内心生起了和道相应的部分。生起了出离心或者对因果正见更诚信,对空性、本性有更清晰的了知,这是比较深层次的感应。
2、如何看待感应
不要刻意地排斥感应,也不要特别追求感应。专门追求感应固然不对,刻意排斥也不对。有就有、生起了就生起了,有暂时的感应也挺好,但关键是内心对佛法的受用、和道相应的这部分更要有。
(三)持续缘佛法闻思修的重要性
1、持续闻思修是心逐渐趣入正法的必要条件
为什么上师老人家经常告诫我们要缘法义对佛法经常闻思修行?就是要我们多接触这方面的因缘,让这些因缘来改变我们的心。如果经常闻法、思维、观修,心就在缘法义而转;道友之间相互讨论时,也在缘法义而转。这样不知不觉当中,我们的心就会被法义所影响,法义可以入心,逐渐达到法的状态。
2、小因缘持续积累就会产生大改变
(1)前期闻思可能看不到明显的变化
世间法的因缘没有停止,还在不断地影响着我们,而法义对我们的影响很少,这时不管有没有得到所谓的进步,有没有明显的改变,必须经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做法义方面的闻思修行。
(2)小因缘持续积累就会产生大变化
如果我们经常植入这些因缘,虽然现在每天好像没有什么改变,到了一定时间,一旦因缘成熟或者力量到达一定程度,就会有大的改变。
(四)佛菩萨之间本体无别
1、佛菩萨应众生根机意乐而显现不同身相
因为人的根基、因缘、意乐都不一样,佛菩萨也变现了各种各样的身像,有各种各样的愿力,呈现不同的形像。
2、佛菩萨本体无别
每个人因缘不同,有些人遇到违缘时,更习惯祈祷莲花生大士;有些道友可能与度母的因缘更深一点,觉得呼唤度母更能相应。这样也可以,他们的本性都是无二无别的
3、到底应该祈祷谁
佛菩萨的本体都是一样的,至于祈祷哪一尊,要看自己的因缘,或者每一尊都做一些修持也是有必要的。
4、我们认为有别是因为我们有实执
诸佛菩萨、度母的本性是一样的,她既可以是白度母、也可以是颦眉度母、绿度母、其他的度母。我们自己实执很严重,就会有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想法,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就不能是度母的化身.实际上,万法是没有本性、没有固定的。证悟万法实相的圣尊什么都可以示现,寂静的、忿怒的,都可以,都与他的本体无二无别。
(五)信心,信心
1、信心是加持入心的必要通道
对修行人而言,信心特别珍贵,如果有了信心,很多加持会自然而然、源源不断地流入相续;如果没有信心或者信心退失,很多加持就不一定那么顺利地获得。
2、对治凡夫心凡事图新鲜的特点
(1)凡事图新鲜的表现
A. 对待闻思修
刚开始很新鲜,对祈祷佛菩萨、闻思修的殷重心比较容易生起来,时间长了之后,这种殷重感就会慢慢消退,觉得每天都在听闻学习教言,慢慢感觉就不强烈了。
B. 对待法宝
刚刚学佛的时候,碰到经书的时候特别珍惜,或者有些印刷得稍微精美一点就宝贝得不得了。后来印刷精美的经书越来越多,有时就发愁怎么办,想着能不能稍微送掉一些,变成一个负担了,这样不好。印刷精美也好不精美也好,虽然不是真正的法宝,但它是法宝的代表,应该把它当成真实的法宝一样看待。
(2)普遍不等于合理
刚开始很珍惜,后面慢慢就不珍惜了,这是凡夫人的通病,凡夫人有这种心态可能是正常的,但是要往上走,要向佛菩萨看齐的时候,这种心态要改正。应该生起殷重心,把他当做殊胜对境看待,这样就能提升我们的境界。
(3)我们有无限的潜力,不用担心标准定高一点自己做不到
A. 我们有无限的潜力
我们的心潜力非常大。我们的佛性和释迦牟尼佛的功德一模一样。
B. 问题是我们得相信自己有无限潜力
a. 要多想、多想
我们要经常想,我们的佛性如来藏和释迦牟尼佛、度母、文殊菩萨、以及上师的本性一模一样。经常这样想,就可以把过度自卑的心提升起来。心力提升后很多违缘自动就消除了。因为有些违缘是因怯懦心产生的,比如觉得自己不能胜任。所以要多想这些方面的功德,即使没有佛菩萨的功德,但佛性这一点是有的。
b. 依靠学习来增上自己对自己的信心
三转了义的经论如《宝性论》,把每个众生本具大无为法的佛性讲得特别清楚。如果能学习这方面经论,就能帮助我们生起我们本具佛性的信心,这是最殊胜的信心,比外在对释迦牟尼佛生起信心还要殊胜。
C. 相信我们本具佛性有什么好处
对内在的佛性、对大无为法的如来藏完全生起信心是离觉悟最近的因缘,会直接成为修道的因缘、直接相应证悟的法。
a. 依止外在的三宝也是一个觉悟的因缘,但是相对而言,这个因缘对觉悟来讲远一点,它是引导我们入门。
b. 对外在的三宝、外在的佛生信心当然特别有必要,但是如果能对内在的三宝,也即对自己本性中本具佛性生起信心,这就不单单是入道的问题了,而是基本要谈觉悟了。
D. 直接学习讲内在佛性的经论是不是比较好的选择
初学者还不能学这些靠近佛菩萨的智慧,刚开始学的是要靠近分别念的东西,才容易去理解、安住。慢慢修到一定程度、福智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就可以学空性或佛菩萨的智慧,来打破种种戏论、执著。
二 正文中的重难点
(一)顶礼颦眉圣度母
1、偈颂
顶礼颦眉圣度母,手掌压地足踩踏,面露怒容发吽声,击破七重一切处。
2、分析
(1)关于颦眉圣度母的身相和法器
A. 降伏印压:通过这种方式压伏一切的魔众。
B. 左手手持的莲花上有燃烧的金刚杵:表示能摧毁一切的魔障。
C. 如何看待这些身相、法器:这是把法义形象化了,通过度母的姿势、形象等表示来凸显她内在殊胜的智悲力、愿力和功德。
(2)“击破七重一切处”
A. 什么是七重一切处
“七重一切处”即三恶趣、人、欲界天、色界、无色界的所有魔军。
B. 为何度母可以“击破七重一切处”即三恶趣、人、欲界天、色界、无色界的所有魔军
a. 七重一切处众生的特点
三恶趣的众生、欲界天、色界、无色界等等(如果无色界有的话),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我执未净、烦恼未净。烦恼障所知障未净会影响他的能力,他的力量不可能大到无边无际的程度。
b. 度母的特点
度母致力于修持不可思议的善法,也相应现前了佛性的智慧,这种相应于大无为法的能力是无法比拟的,远远超胜三界。
C. 我们如何启用颦眉圣度母“击破七重一切处”的功德
a. 观想:经常把度母观在头顶、心间或者右肩。
b. 呼求:比较从容时,把供品摆好,再开始念颂词。但比较危急时是想不起颂词的,就简单地祈祷、发自内心去呼唤,“度母度母请帮助我、加持我。” “度母度母,圣者度母”,这样就足够了。
(二)顶礼安乐柔善母
1、偈颂
顶礼安乐柔善母,寂灭涅槃行境性,真实咒语嗡娑哈,摧毁一切大罪恶。
2、分析
(1)“顶礼安乐柔善母”
A. “安乐”:指果位上的无漏,简别了世间的安乐,它不是世间安乐,是在无漏的果上安立的状态,所以叫作果位上的无漏。没有任何痛苦的自性。
B. “柔”:没有业和烦恼的粗暴。
C. “善”:在因地的时候完全安住在善业中。
(2)“寂灭涅槃行境性”
因为具备安乐、柔、善等特点的缘故,度母对于一切万法无碍通达,安住在寂灭涅槃的行境当中。这是法身的境界。
(3)“摧毁一切大罪恶”
A. “大罪恶”
世间中比较严重的罪,比如从自性罪的侧面来讲是五无间罪、近五无间罪、破四根本罪,平时的杀生、偷盗、邪淫等完全可以通过度母的咒语清净。
B. 忏悔罪业不要堕两边
a. 两个极端
(a)罪业不像世间人讲的那样无所谓
佛弟子或者世间人没学习佛法之前,根本不在乎罪业,随便造罪无所谓,这是一个极端。
(b)罪业也不是忏悔不清净
学佛法之后,特别重视罪业,感觉怎么忏悔都忏不清净,这是另外一个极端,这个也不对。
b.方法得当就能忏情罪业
(a)罪业的特点:没有自性,非实有。
(b)要对佛宣讲的善法有信心:虽然罪业肯定不太好忏,但是佛陀也讲了能够让罪业清净的方法,比如专门忏罪的金刚萨埵百字明、金刚萨埵心咒、度母心咒、阿弥陀佛圣号、释迦牟尼佛心咒等,比如四对治力,如果按照四对治力去做了,罪业肯定会清净的。所以说佛菩萨的咒语是一个大的对治罪业的善法,我们一定要相信依靠它能清净罪业。
(三)顶礼明觉吽度母
1、偈颂
顶礼明觉吽度母,众会围绕极欢喜,怨敌之身悉击碎,十字庄严明咒吽。
2、分析
(1)“众会围绕极欢喜”
A. “众会”:很多的圣众和眷属,是成就了谛实语、成就了等持、成就了无量辩才的圣众。
B. “极欢喜”:因为内心中没有不悦意、极其欢喜的缘故,所以引发身体发出很大的光芒。
(2)“怨敌之身悉击碎,十字庄严明咒吽。”
A. “十字”:指莲花上的金刚杵。
B. “庄严明咒吽”:在明觉吽度母的身体里面有一个被咒语“嗡达热德达热德热娑哈”所庄严的“吽”字,放出无量光芒(可以摧毁魔众和怨敌)。
(3)关于上师讲记中提到的智慧丸的相关注意事项
A. 甘露丸也叫法药
如果来源清净的话,这些度母的仪轨做成的智慧丸可以增上修法和智慧,去掉疾病,有很多功能,这个叫法药。
B. 来源一定要清净
如果来源不清净、或者中间被一些破誓言的人摸过,或者做丸子的人本身就有问题,就不能吃,甚至于放生都不能用,因为即便是用于放生,对众生的伤害也很大。
(四)顶礼震撼三界母
1、偈颂
顶礼震撼三界母,足踏吽相为种子,须弥玻雪曼达拉,三世间界皆摇动。
2、分析
(1)分析科判“以守护怨敌恐怖而赞颂”
怨敌恐怖都有哪些:现在我们遇到的是有很多怖畏存在的环境,有时候是外在的地震、火灾、水灾等恐怖;有时候是一些地方有战争、有瘟疫等恐怖;有时候是有怨敌的恐怖。
(2)“顶礼震撼三界母”
震撼三界度母也叫无量镇压度母。她镇压的是罪障和通过罪障显现出来的违缘、怨敌等,她通过自己的善巧方便,化解掉很多怨敌的恶心和恶行,却不会伤害众生。
(3)“足踏吽相为种子”
“吽相为种子”:指的是她的种子字是“吽”字。
(4)“须弥玻雪曼达拉,三世间界皆摇动。”
A. 身体放出无量光芒,震动须弥山、玻雪山、曼达拉山在内的所有的三世间界。
B. 须弥山:是山王。
C. 玻雪山:按照《俱舍论》的观点,可能是铁围山或者是七个金山,玻雪、曼达拉可能是指这些,但不是特别确定。
使用建议:
大部分上师讲记中的内容在法师辅导中没有呈现,建议您配合本课的“讲记脉络”笔记一起使用本内容。
使用说明:
本笔记参考生西法师《二十一度母赞释》辅导笔录梳理、整理而成,若希望阅读法师辅导笔录原文请自行在网络搜索。
编写师兄:定解B23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7158-定解B23-007
名词解释
原文
如果我们经常念诵这首赞文,一定会得到自己希求的一切悉地。
悉地
译曰成就,但成就有所成能成之别,通于世出世之法,三密相应,因而成就之妙果,以梵语谓之悉地,为成就其妙果,使三密相应之因行,以汉语谓之成就
——《佛学大辞典》
原文
颦眉度母双足踩踏大地,面露怒容,口中发出“吽”的咒音,以此击破三恶趣、人、欲界天、色界以及无色界的一切魔军。
吽
此字原出于牛、虎之吼声,乃古代吠陀仪式所用之真言,有疑惑、承诺、忿怒、恐怖等义。密教以其为摧破、恐怖等声,系金刚部之通种子,又三部中,诸天为金刚部之所属,故吽字亦为诸天之总种子。吽字由贺(诃)、阿、污、么四字合成,为一切如来菩提心之种子,一切如来不共真如妙体恒沙功德,皆从此生。
——《佛光大辞典》(第三版)
原文
如果依止佛教的殊胜本尊,完全可以解决很多麻烦。
本尊
本有而于出世间为最胜最尊,故名本尊。又于诸尊中以其尊为本而尊崇之,故名本尊。
——《佛学大辞典》
编写师兄:定解B16
审核师兄:定解B09
档案编号B07158-定解B1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