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39课

本课重点

 

享用亡财当谨慎

 

(一)不具超度能力者要以慈悲菩提心来对待亡者

1、理说

(1)正面:具菩提心则有益于自他

虽然没有修法的境界,但在超度亡灵时,如果有慈悲菩提心,不牵扯自私自利的心,那么单单依靠菩提心也可能利益亡灵,同时,也不会成为自己修行的道障。

对亡者有益:作为凡夫,好心好意念颇瓦、念往生仪轨,对亡者就一定有利。

对超度、助念者有益:《地藏本愿经》、《无量寿经》等经典里都讲过,为人诵经、超度,不仅于人有利,助念者的功德更是不可思议。

(2)反面:不具菩提心则害自他

既没有一地菩萨的境界,也没有利他心,一门心思谋求一己利养,仅仅依靠口头会念诵来超度亡灵,又任意接受死者的往生马等等,这于亡者和超度者都是有害的。

2、喻说

颂云:“己未趋至解脱之干地,然却致力引导他人者,此二之理少许不相合,犹如溺水之人救溺者。”

 

(二)具超度能力者也要如法超度

具超度能力者不好好超度也会影响自他

1、生前:丹增秋佩大师重新为亡者回向

大证悟者丹增秋佩大师昔日收了一位亡人的往生马,却没有好好超度,在其转绕匝日神山期间,那位亡者出现在其境界中,从血海中露出头来,大师将自己转绕神山的功德回向给他,亡者才消失。

2、死后:杰美泰秋丹增圆寂后重新超度亡者

(1)公案

竹庆仁波切杰美泰秋丹增圆寂后,弟子迎请哲美扬炯滚波尊者念诵遗体火葬仪轨,但杰美泰秋丹增生前接受了一位罪业深重亡者的黑马供品却没为其念经回向,结果导致杰美泰秋丹增在圆寂后地道成就出现了障碍,于是哲美扬炯滚波尊者和杰美泰秋丹增不得不合力重新超度亡者。

(2)启示

这样的大上师都要受影响的话,那我们就更要注意了。不说大的供养,就是接受少量亡财,也应该念咒语回向。

 

(三)教诫:接受信财亡财后世当谨慎

1、例说

《极乐愿文大疏》:一个僧人生前接受了太多信财亡财,但却没有认真超度、回向,死后转生为一块磐石中的蛇,他的那些施主则转生为小青蛙啃食其身。

2、理说

(1)身居上师大活佛之位的人

超度不容易,因果也是不虚耗的。身居上师大活佛之位的人如果在接受亡财时,既不发心也不作回向、发愿、念仪轨等,而自认为“我是如何如何了不起的上师、大活佛,我是堪布、法师,别人供养我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实在没有什么好处。

(2)小活佛们

即使是那些被无误认定的小活佛们,也不要在过早享用信财亡财,而要稍稍将精力放在修学发心、闭关修持上面。

3、教诫:不管是个人、僧众或居士团体,承诺为亡者超度以后,就应当如实去做。

 

具三想往生法接引平凡者

(一)简要修法原理

也叫做心识上师之往生,与《无垢忏悔续》所说的“依靠临终光环声往生”的意义相吻合。

“依靠临终光环声往生”:就是在临终时刻,将自心观成一个光环明点,伴随念诵“贺嘎”、“啪的”之声,往生到清净刹土。

 

(二)针对谁

1、平凡者需要

(1)平凡者的界定

修道尚未获得稳固或者罪孽深重之人。

(2)为什么需要

即使平时也在修善,临死时也很可能会变得手忙脚乱,甚至意识也糊涂了,而一旦失去正念,那就往生无份了。

2、具有殊胜证悟者不需要

(1)理说

具有殊胜证悟的补特伽罗不需要这一修法,他们依靠法身、报身、化身往生法即能成就。

修习生圆次第等的行者完全可以在生住中阴、临死中阴、转世中阴三种不同阶段,于法报化三身中获得成就。

(2)教说:死亡让瑜伽行者小成佛

《无垢忏悔续》中说:“死亡乃分别,可引空行刹。”

续中说:“所谓之死亡,瑜伽小成佛。”

 

(三)具三想往生法之功德

1、必定解脱

(1)不堕恶趣:如果拥有这样的窍诀,那么无论他罪业何等深重也必定不会堕入恶趣,就算是造了无间罪业径趋直下的人们如果遇到这一教言,则一定不需要堕恶趣。

(2)不为罪业染:续云:“日日杀梵志,及造五无间,以此道解脱,不为罪业染。”

梵志:即志求梵天果位的婆罗门,也是修行人。

(3)生于清净刹:续中说:“九窍之上方,意念可往生,不为罪业染,生于清净刹。”

(4)必定解脱:其他续中也说:“头顶日月坐垫上,具相上师尊足前,若知趋入中脉道,造五无间亦解脱。”

2、强制成佛

(1)略说

这一深道往生法的教言,是不修便可成佛之法,也是以强制性的方法使罪孽深重者得以解脱的密道。

不修:不是说完全不修,而是说不必用三大阿僧祇劫长久、费力地去修。

(2)详说

金刚持佛说:“日日杀梵志,及造五无间,若遇此教言,无疑定解脱。”

邬金莲花生大士也说:“修持成佛法皆具,不修成佛法我有。”

3、小结

(1)那若巴:往生法关闭轮回之门

大智者那若巴说:“九门乃为轮回窗,一门即是大手印,关闭九门启一门,无疑趋入解脱道。”

(2)玛尔巴:平凡而死亦无惧

玛尔巴罗扎尊者也曾经说:“我今修持往生法,反反复复修炼已,平凡而死亦无惧,具有前修之把握。”

(3)笑金刚:往生法乃摧毁中有之向导

至尊笑金刚说:“此等往生融合[1]之窍诀,乃为摧毁中有之向导,具足此道之人可有否?命风进入中脉人安乐,彼将趋入法界唉玛吙!”

 

教诫:死路一条的我们应当重视往生法

 

(一)罪多善资少的我们前景不乐观

1、我们有什么:罪多

在我们值遇佛法之前,从小到大有意无意的杀生,乃至身口意的种种自性罪,不计其数。在学佛以后,进入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以来,烦恼深重也好,没有正知正念也好,佛制罪肯定也造了不少。

2、我们没什么:善资

凡夫人造恶业有特长,但一说到忏悔、修善,就既懒惰又无力,修不到什么功德。

 

(二)我们可以依靠什么:往生法

1、往生法的不共之处

一方面,阿弥陀佛的愿力宏大;另一方面,来自莲师乃至我们一切传承上师的教授,又有不共的加持。

2、往生法是我们死路一条命运上的转折点

在这条死路的尽头,如果你能用上这个修法,那你未来的生命就完全不同了。

3、遇到能解脱生死的如意宝不修就太可惜了

法王如意宝说:“遇到这么殊胜的修法,如果你们不修,是很可惜的。高僧大德离开世间时,心中多数都有把握,但作为一般的修行人,也可以有自己的境界,尤其是,如果能运用这一往生法,解脱是有把握的。”

 

(三)大成就者都在修,何况我们了

堪布嘎巴境界很高,虹身成就,但其生前每天晚上都修颇瓦法。像这样的大德每天都要修的话,那更何况我们呢?

 

编写师兄:定解B09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6139-定解B09-009

 

本课难点

不回向后果很严重

(一)回向的含义?

大乘修行人行持善法却不愿独自享受此善果,而是将它分给普天下所有的众生,这就是回向的内涵。

(二)没有回向的过患

1、总说

如果没有回向,那么在善根的果报没有成熟前,就有可能遭到损坏。

2、毁坏善业的几种情况

(1)发嗔恨心

在大乘佛教里,所有烦恼中最严重的就是瞋恨心。严重的瞋心可以毁掉一百个大劫所积累的善根。

(2)自诩功德

如果在行持善法后,故意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功德、修行;夸夸其谈的宣传自己如何如何了不起,这样也会毁坏自己的善业。

(3)于善生悔

行持善法过了一段时间后生起后悔心,会立即毁坏以前所积累的善根。

(4)颠倒回向

凡是以贪瞋痴为根本的回向,都叫颠倒回向。这样回向有可能成熟其所发的恶愿,而再也不会产生其它的善报。

(三)如理回向之后,善根还会被毁坏吗?

一般情况下,如法的回向,特别是在为菩提而回向之后,善根是不会被毁坏的。

 

五无间罪的解脱原理

(一)五无间罪的不同情况

1、定业不能改

(1)按照显宗的观点,无间罪属于定业,造了这种罪就必须要感受果报;

(2)汉传佛教有些经论中也说,不能改变的有三种,其中一种就是“定业不能改”。

2、励力忏悔,就能获得解脱

(1)汉传佛教有些大德说:尽管造了五无间罪,但如果即生中励力忏悔,命终也可以往生。

(2)如阿阇世王虽然造了杀父等五无间罪,但通过猛厉的忏悔,最后也获得了解脱。

(二)解脱的合理性

1、定业最怕有对治

(1)所谓的“定业不能改”,是指如果没有好好地忏悔,在没有对治的情况下,定业确实不能改;

(2)一旦遇到了对治,定业也是可以改变的。

2、认识五无间罪的本性

(1)教证说明

密宗十八金刚大笑中说:“有时候造五无间罪的人,和供养三世诸佛的人,是完全平等的……普贤如来我宣说。”

(2)分析五无间罪的本性

造五无间罪,也是一种心的迷乱、迷茫,一旦认识到心的本性,所谓的五无间罪便荡然无存,以这种方式就可以当下获得解脱。

(三)   定业如何对治?

1、菩提心为对治之根本

定业如果没有对治,来世必定会感受果报;但若遇到了菩提心,就不会堕入恶趣。

2、菩提心如何能对治定业

(1)以菩提心断除恶趣之因

依靠菩提心的力量,能将趋入恶趣的业全部断尽,相续中有了菩提心的人是根本不会堕入恶趣的。

(2)教证说明

上师如意宝经常强调:相续中如果具有菩提心,就根本不会堕入恶趣。当时所有的喇嘛以各种锐利的理证对此驳斥,后来法王依靠显宗、密宗的很多教证理证力折群雄。

《入菩萨行论大疏》中说:一刹那间生起菩提心的功德无量无边,所以即使你的罪业再大,一旦有了菩提心,就像一点盐融入大海一样,盐味马上就会被大海隐没,同样,自己以前所造的杀生偷盗等罪业,依靠菩提心不可思议的力量,全部能被摧毁无余。

《涅槃经》中说:“何人一刹那,观修菩提心,彼之诸福德,佛陀不能量。”

(四)《华严经》中的比喻总结菩提心是解脱的核心之一

1、比喻

有了明灯,千年的黑暗会在一刹那间被全部驱除;

有了龙王顶上的如意宝,所有的违缘、障碍、危害能被遣荡无余。

2、对应含义

一个人相续中如果有了菩提心,就像明灯和如意宝一样,能将堕入恶趣的一切罪障彻底断除。

 

把握好临终时的心念

(一)处理好自己的财产

1、最上等的方法——把自己的所有财产全部分配布施

或者捐给慈善学校,或者捐给福利机构,或者用于供佛、供僧、放生等等,尽量用来做善事。

2、中等的分配方式

留一部分给儿女也算是一种布施。

3、一定要断除的心态

不要贪恋不舍、紧抓不放。

对任何事情、任何人,都不能有丝毫留恋,否则就会成为往生的阻碍。

(二)不怕死亡,发起善愿

1、正面对待,不恐惧

告诉自己,虽然死亡是非常大的打击;但是生离死别、悲欢离合原本就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要面对死亡,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要面对,这样就不会带来更多的痛苦。

2、不要对罪业念念不忘

虽然平时要励力忏悔恶业,但在死亡之际切切不要把自己的罪业看得太重,认为自己恶业深重、罄竹难书,以至于担惊受怕、悔恨交加。

如果过度紧张,就不能好好观修,这样就很难用上往生的窍诀。

3、正视自己的修行成果

虽然我曾犯下了十不善业等诸多罪业,但我也做了很多善事,罪过一定会得以清净,不会那么严重了。尽量把自己的罪业看淡,静下心来从容不迫地面对死亡。

4、不忘发愿

按照《修心七要》所讲的方法发愿:但愿我生生世世能遇到大乘佛法,能发起菩提心,能遇到给我讲解大乘佛法的善知识。

(三)打破我执和爱我执

1、思维我执的过患

(1)无限的轮回

我从无始以来至今,经历了无数次生死流转,除了修持正法都对解脱往生无济于事。

(2)认定我执是轮回痛苦的根源

为什么我始终流转在轮回里?其根源就是对自己的爱和执着。

2、坚定打破我执

我终于在这一世临终前懂得了死亡的窍诀。依靠这些窍诀,我一定要打破我执和爱我执。

(四)引发力

1、保持面对死亡的觉知

当知道自己马上就要离开人世,进入死亡状态时,就要提醒自己:不久我就会进入深度昏迷当中,然后,我会从中醒过来。当我醒来看到周边的一切时,我一定要知道自己已经死了,这时我一定不要害怕,要设法找一个比较好的地方去投生。

2、引发后世的善根习气

下决心:我投生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出离心、菩提心、慈悲心,一定要把这些善根习气带到下一世。

(五)观想佛菩萨

在死亡的过程中,尽量按照传承上师所传的往生窍诀,观想往生的次第。

(六)总结

临终时的任何念头,都对死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对任何人、事,都不要怀有贪嗔痴的包袱,把万缘全部放下,轻松上路,开始新的生命旅途。

参考资料:《维摩诘经》讲记、《入行论广释》《回向殊胜——慈诚罗珠堪布开示》《如何面对死亡》。

编写师兄:定解B19

审核师兄:定解B09

档案编号B07139-定解B19-008

 


讲记脉络


本课窍诀

 

中阴与中阴身

关于中阴

1、什么是中阴

中阴在藏文中称为Bardo,是指一个情境的完成另一个情境的开始两者的过渡间隔Bar的意思是……之间do的意思是悬空被丢

2、中阴有几种

我们可以把人的整个存在分成四个实相:此生、临终和死亡、死后、再生。这就是四种中阴:

1)此生的自然中阴

包含生与死之间的整个过程。此生的自然中阴是准备死亡唯一而且最好的时间。其方法就是熟悉教法和稳定修行。睡梦中阴和禅定中阴也包含在其中。

2)临终的痛苦中阴

从死亡过程的开始,一直到所谓内呼吸的结束为止;最后是死亡时的心性显露,我们称为地光明( Ground Luminosity )”

3)法性的光明中阴

是包含死后心性光芒的体验。明光Clear Light)或光明(luminosity)将会展现为声音、颜色和光能。

4)受生的业力中阴

就是我们通称的中阴身,它一直持续到我们投胎有新生命为止。

 

3、中阴有什么特点

1)充满不确定

中阴有一个中心特色是:它们都属于极度不确定的时段。任何人只要诚实地看看生命,就可以发现我们是经常生活在一个悬疑和模糊的状态中。我们的心,总是在混乱和清明之间进进出出。让我们对生命真正感到疑惑的是:虽然混乱,有时候却又十分清明,这就显示出中阴的意义:处于清明和混乱、困惑和智慧、确定和不确定、明智和疯狂之间的一种持续性、令人气馁的游摆不安。就像我们此刻一样,智慧和混乱在我们的心中同时生起,或是所谓的俱现co-emergent)。这表示我们经常面临二选一的状态,而一切都决定于我们如何选择。

2)充满机会

A.如果深入一层去看,你将发现它的本质就是会产生间隔,在这空间有很多转化的机会正在不断出现——如果它们能够被看到和把握的话。

B.我们每一个时刻的经验都是中阴,因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个情绪都是由心性中产生,而后又回归心性。在强烈改变和过渡的时刻,我们那宛如天空般的、本初的心性将有机会显现。

C.中阴是机会,但能够让我们抓住机会的中阴又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它们都是心的不同状态和不同实相。

 

关于中阴身

1、基础:先来看看生命的周期

1)形成身体前

第一种,当我们还不是众生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形成个体,宇宙大爆炸瞬间的时候,还没有形成生命,这个阶段是光明,如来藏,佛性。在这个当中,出现生命的能力是存在的,但还不是身体的形状,然后逐渐成熟,生命诞生。

2)形成身体

第一个瞬间,从如来藏光明中出现,还只是一个生命而已,然后快速成长,我们对生命产生执著,立即形成八识当中的阿赖耶识,就是最低的意识。立即产生执著,形成第七识末那识。有了执著就形成生命的个体,有眼耳鼻舌身,比较粗大的感知也诞生了,形成人的身体还有精神,诞生成长的过程都是这样。

3)身体毁灭

最后消失毁灭的过程也是这样的,这是死。

2、死亡不是结束

1亡的是周期性的一个生命的现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我们的生命永远都不会结束的,成佛以后还是有生命的,只要能修行,我们的生命会越来越好的。堕地狱也有生命,去哪里都有生命,我们的生命不会结束。

2死亡、投胎,都是生命的一种现象而已。

3、什么是中阴身(意身)

1)先来界定一下此处所说的中阴身

受生的业力中阴中的中阴身

2)什么是中阴身

A.《佛学词典》

佛教认为已死尚未投生的中间阶段,仍有过渡的中有身,类似一般所说的灵魂。旧译作中阴。藏文译作中有,为前后二世之间,由业力可上生也可下生者

B.说个好懂的

中有身是由意识所生,是离开人的身躯之后,尚未转入六道另外一个生命之前的中间存在身。

C.打个比喻

比如说我们做梦的时候,在梦里我们感觉自己有一个身体。肉体就是躺在床上,但是这个身体,这当然是幻觉,实际上是不会走,但是通过这个身体,我们的灵魂可以走很远很远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们感觉上有一个身体的存在。那个时候我们做梦的时候从来不认为,就是有一个单独的独立的灵魂在活动,而没有载体,不是这样。有一个载体,这个身体用佛教的话来讲,这叫做意身。

 

4、中阴身有什么特点

1)六个确定的特征

A.能够穿墙

B.说话没有人听见

C.不见日月:外面的宇宙和我们的气脉明点有关,因为中阴身没有人体的气脉明点,所以看不到日月,所见世界灰蒙蒙的,只能看到灯光。

D.没有足印:去沙滩或雪地上踩,没有自己的脚印。

E.没有身影:在镜子前面去照看不见自己的身体,灯光下观察也看不见自己的影子。

F.出现神通:虽然不广大,中阴身的身体,有一点点光,像萤火虫一样,并且能够知道人在想什么,远方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他也知道。

2)五个不定的特征

A.栖处不定:中阴身的住处不稳定,就像做梦时一样,变化无常,一会在这里,一会在那里。

B.依处不定:中阴身的身体轻飘飘的,必须要抓住一样东西,不然很难固定下来。可能住在山洞、房间、树林……就像刮台风的时候,我们不抓住东西无法固定。

C.食物不定:中阴身可以看到很多好吃的或不好吃的食物,但如果家人没有布施,虽然看得到,但吃不到。

D.同伴不定:中阴身的人可以看到同类,他们有时候会和熟悉的人在一起,比如自己的亲人、乡亲、同事;见面的时候想说说话,可还没来得及说,又立即分开。

E.行为不定:坐立不安,不知道该做什么,无法控制自己各种各样的行为,非常痛苦。

F.情绪波动厉害:家人请人为他做超度时,因为有神通,如果超度的人心不专注、没有慈悲心、没有为他着想,反而会帮倒忙,因为会让他生嗔恨心堕恶趣。

3)小结

众生在活着的时候很难往生极乐世界,但在中阴身的时候却很容易往生。因为中阴身没有一个真实的身体,只有一个如梦如幻的意身——意识创造出来的身体。就像处于外太空身体失重时,稍稍一点外力,就很容易改变方向一样,中阴身只需稍加引导,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想去弥勒菩萨的净土、莲花生大士的刹土都可以,只是西方极乐世界最理想、最容易往生,而且往生后再也不会堕入轮回。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此时如果稍有一点违缘,比如生起恶念等等,也很容易堕入地狱等恶道。

 

5、我们与中阴身还要交集吗

(一)如何利益亡者

1)身体的安葬、处理

A.传统的骨灰安葬是可以的,如果想与佛教结合的话,佛教有一些咒语,例如不动佛心咒,可以打印出来放到骨灰上面,然后一起安葬,这样对他有帮助。或是由僧人在寺庙念大悲咒或不动佛心咒,念完后,用被咒语加持过的水洒在骨灰上面再安葬,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B.如果要把骨灰撒在大海里,那在亡人被火化之前,需要打印不动佛心咒与人的身体一起火化。如果没做到,那就用不动佛心咒和大悲咒加持过的水洒在骨灰上面,然后再撒到大海里面去。这是佛教的安葬方法。

C.请专门的人来为亡者做骨灰的小擦擦。

2)扫墓时的处理

扫墓当天,除了扫墓外还可以念一些佛号、佛经,比如阿弥陀佛名号,或《三十五佛忏悔文》《普贤行愿品》之类的佛经。

3)帮助亡者转生到清净刹土或更好地投胎

A.临终

a.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或悬旛盖及燃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

b.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c.是故我(地藏菩萨)今对佛世尊,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劝于阎浮提众生临终之日,慎勿杀害,及造恶缘,拜祭鬼神,求诸魍魉。

d.复次长者:如是罪业众生,命终之后,眷属骨肉,为修营斋,资助业道未斋食竟,及营斋之次,米泔菜叶,不弃于地,乃至诸食未献佛僧,勿得先食。如有违食,及不精勤,是命终人,了不得力。如精勤护净奉献佛僧,是命终人,七分获一。是故长者,阎浮众生,若能为其父母乃至眷属,命终之后,设斋供养,志心勤恳。如是之人,存亡获利。

B.去世多年

纵然父母已离开人间,我们在开法会、朝圣地时,提一提他们的名字,或者交钱请僧众加持,也是一种孝顺的表现。已故的父母为了养育你造过很多恶业,如今可能堕在地狱、饿鬼、旁生中,若依靠僧众的威力念经超度,他们也有摆脱的机会。

 

(二)常见疑问

1、祭拜时,我们是否可以带一些他们生前喜欢的烟、酒、肉什么的?我们烧的纸钱、纸房子,还有汽车、冰箱等,他们能得到吗?

亡者是得不到的。但这些亡者亲人能得到心理的安慰,这个可以理解、可以做。不过有一种专门给亡者布施食物的仪式和禅修的观想,如果有这种仪式的话,那亡者是可以得到这些东西的。如果没有仪式、观想、禅定的力量,那亡者就不一定能得到。尤其是已经去世很久的人,因为早就投胎了,所以拿食物去,他也用不上。

 

2、刚去世的亲人是不是真的会回来,一直跟着他放心不下的亲人?

1如果感觉到去世的亲人没有走,总在自己周围,这种感觉可能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实际上我们不一定能够感觉得到。

2人去世的前几天,他们是会在我们的周边,但是我们不需要害怕,因为他们对我们没有任何伤害。他们中有些人甚至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会过来给我们打招呼;他们会看到我们对他做的一些事情,哭泣、悲伤……他看到这些也会放不下。但是他们的放不下、来找我们,对我们不会有任何伤害。

3每个人死亡后都有过渡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是七七四十九天,但是有些人会短一点,有些人则会是几个月,甚至几年。过了这段时间他就会去投生,投生后人就彻底走了,他再也不会存在于这个空间。即使在,对我们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3、梦到去世多年的亲人,是他需要我帮助吗?

人去世后的一两年,家人经常梦到他,这不一定是他需要什么帮助。

 

4、有人勾招亡者的魂魄与活人对话的事情如何理解?

1)不可能

按照佛教的观点,把去世者的灵魂召来并与之对话,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死后的亡灵很快就会投生,招魂的时候亡灵既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个动物,怎么可能召回来呢?

2)勾召回来的这个魂魄可能是饿鬼道的众生

这个魂魄可能是饿鬼道的众生,它通过人的衣服、大便、小便或任何一个东西,便清楚了解这个人的所有生活细节,于是假装是亡者,找亡者家属索要东西,满足所需,活着的人以为他是去世的亲人,但实际上并不是。

 

5、中阴身能维持多久?

虽然也有经过几个月、一两年或几年、几十年才投生的特殊情况,但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人的中阴身时间不超过七七四十九天。

 

参考资料:《生命的另一面(慈诚罗珠堪布)》《如何正确面对死亡(慈诚罗珠堪布)》《意身与中阴身(慈诚罗珠堪布)》《西藏生死书(索甲仁波切)》《地藏菩萨本愿经》《禅海蠡测语译(南怀瑾)》《慧灯·问道(第二期)》《亲友书讲记》等。

 

编写师兄:定解B18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7139-定解B18-008

 

名词解释

 

焰口

原文: 现在汉地寺院做佛事,常常规定一些费用,比如,放一次焰口要多少多少钱。

 

解释:饿鬼名,因其渴望饮食,口吐火焰。向饿鬼施食,叫放焰口。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

 

地道

原文:不仅如此,即便是具有殊胜证悟的高僧大德,如果接受亡财供养以后没有念经回向等,也会成为地道的障碍。

 

解释:五地十道为菩萨修证成佛中应当经历的阶段名称。

——《藏传佛教宁玛派》刘立千著

 

夺舍

原文:有一次,玛尔巴与弟子们在河畔散步时,见到一条猎狗追赶一只鹿子,鹿子在惊慌之中跳河溺死了。这时玛尔巴要修夺舍法,便对弟子们说:你们有的去鹿的后面挡着猎狗,有的就看着我的身体。

 

解释:使死者灵魂往生净土或进入其他尸体以借尸还魂。纳若六法之一。

——《藏汉佛学词典》

 

胜乐金刚

原文:至尊笑金刚,即米拉日巴尊者。尊者在依止玛尔巴罗扎苦行很长时间以后,上师为他灌顶。灌顶时,上师让他进入坛城,指着绘制的胜乐金刚坛城说道:这是绘制的表相坛城,而真正的坛城,你看!

 

解释:胜乐金刚藏名登巧,藏名译音: 喋秋克黑如嘎,也叫上乐金刚,为双身金刚像。是藏密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时轮金刚、密集金刚、喜金刚等五部金刚大法的本尊之一。为无上瑜珈部母续本尊。胜乐金刚形相有一面二臂与多面多臂等数种,亦有金刚萨埵胜乐,胜乐文殊金刚,金刚持胜乐等不同化现,其中又以四面十二臂为主. 胜乐金刚,身青色,四面各皆三目,头戴骷髅冠,顶髻有摩尼宝,以半月为饰,下著虎皮裙,身色蓝灰。主臂分持金刚杵和金刚铃。拥抱著红色的明妃金刚亥母,明妃的双腿盘在上乐金刚的腰间。

——《诸佛图解》

 

编写师兄:定解B09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7139-定解B09-004

 

 


阅读参考

课前、课后教诫的重点、难点


(一)《前行》带我们出离幻象

1、因为迷乱我们没有认识实相

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一切事情,所见、所闻的本体其实就是万法的实相,因为众生没了解实相的缘故,所以产生了迷乱,或者说因为迷乱没有了知实相。

 

2、现前实相的方法

(1)略说方法

如果要现前实相,第一,必须要认证实相;第二,要致力于消除幻相。所以,对于现在我们见闻的一切法,首先要了解它是迷乱的自性;然后要肯定它本性是清净的自性,基本上通过这两个方面来着手的。

(2)佛法里是怎么讲实相的

佛法中有些是着重强调实相,比如说《宝性论》当中讲佛性如来藏;有些是从不应该耽著幻相的角度来宣讲,比如共同前行的主要思想就是讲幻相其实是不完美的,不值得贪著的;还有一部分进一步宣讲幻相其实也是空性的,中观中讲,一切幻相正在显现的当下其实是无自性的、空性的、不存在的;还有的讲到,一切的幻相不存在,究竟的实相是清净的佛性,如来藏的显现,这些在密乘的等净无二见中讲得非常细致,在讲解这些密乘见解时,中观所提示的一切幻相不存在叫做大等性,佛性如来藏这部分就叫做大清净,密乘的见解是基于这两个部分,依靠显宗里面最了义的、最高的见解为基础建立了密乘殊胜的观点。

 

3、《前行》带我们出离幻象

《前行引导文》是华智仁波切对他上师讲解前行窍诀的记录,帮助我们的心逐步走出迷幻的幻相,现前究竟的实相。

(1)外四加行:生起解脱的心——一定要解脱

虽然究竟实相中不存在所谓的轮回,也不存在所谓的解脱,但在第一步一定要厌恶轮回。因为,不管你知不知道、证不证悟,现在我们就在轮回中漂流,正在感受轮回中的痛苦,还在不断地积累轮回的业。所以,首先要厌离轮回的果和轮回的因,对解脱轮回、获得殊胜的证悟生起兴趣,这就是我们修持共同加行相续中要生起的、达到的一种状态。

(2)解脱利益

第五品中简单地介绍了解脱的本体,介绍了声闻乘的解脱、缘觉乘的解脱和大乘菩萨究竟的佛解脱,不管哪一种解脱都是寂静清凉的,都是寂灭的自性,不会有痛苦、烦恼。

(3)依止善知识

如果想要获得解脱必须要依止上师、善知识,在第六个引导中就讲到了怎样寻找具相的善知识,也讲了作为一个弟子应该如何依止上师善知识。

(4)不共内加行

如理依止上师之后,就会从上师那里得到对我们的相续有帮助的教言,就开始靠近于实相,接近实相的核心了,这些就叫内加行。

A. 皈依

a. 唯有三宝是无欺的皈依处

(a)其他所谓的皈依处都具有欺惑性,不是真实的皈依处。

有些是阶段性的皈依处,有些是局限性的皈依处,有些自己就具备业惑,他没办法作为其他众生的皈依处。比如暂时的房子,儿女的皈依处父母,或者父母老了之后,皈依处反过来就是自己儿女,有些老年人的皈依处可能就是能够遣除他怖畏的养老金等等。还有一些人为了自己过得好,依止一些世间天神,但是这些天神自己都具迷惑自性的缘故,所以也不是究竟的皈依。这些皈依处可以遣除众生的一些恐怖,但这些都是不究竟的。

(b)要真实解脱的话,究竟的皈依处就是三宝,三宝自性就是真实的皈依处。

三宝不欺惑:从法宝的侧面来讲,就是清净的道谛和灭谛,这里面没有欺惑的成分;佛陀已经现前灭谛了,也没有欺惑的成分;僧宝也是现证了实相,现证了道谛自性的缘故,僧宝也不是欺惑处。

b. 修皈依

(a)在修皈依的时候,皈依境就是我们的皈依处,是上师、本尊、空行的本性,或者说是佛宝、法宝、僧宝等,这些是我们皈依的对境。

Ⓐ 从修法的侧面讲,依靠这个皈依境作为我们的皈依处,念诵十万遍的皈依。

Ⓑ 从认知的侧面讲,必须要去学习有关佛功德、法宝功德、僧宝功德的经论。只有了解三宝的功德,我们的信心才会真正地从摇摆不定变得坚固,从有杂染烦恼的或杂染怀疑的信心变成清净的信心。

(b)修解脱道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对三宝的信心

修解脱道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对三宝的信心,对三宝皈依的因就是信心,皈依的本体是誓言,就是立誓绝对不舍弃三宝,这是非常清净的一种誓言。

Ⓐ 我们可能会遇到退失信心的状况

我们在修习佛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可能让我们退失对三宝信心的情况。有时候可能是日子过得太好了,慢慢就把三宝遗忘了;有些可能是过得太不好了,打击层出不穷,最后在这种接连不断的打击之下,自己的信心也就没有了,各式各样的情况都有可能让我们退失对三宝的信心。

Ⓑ 要生信心还要靠闻思三宝的功德

在皈依中有清净信、欲乐信,还有胜解信、不退转信等,越往后信心的质量越高。对于我们这些思想中还具有怀疑的有情来讲,闻思法义就是为了生起定解,越了知三宝的功德我们的信心就会越加清净。

 

B. 发心

a. 菩提心是一种愿众生得佛果的广大心行

不光自己要解脱,也愿一切众生获得解脱。通过这种修法更加靠近大乘的解脱,大乘的佛果、菩萨果的境界非常广大,心要非常广大。

b. 发菩提心只是还原我们的本性而已

不管是从佛陀现证的侧面,还是从理证的分析,我们自私自利的心全是迷乱分别念增益出来的东西,一观察就绝对不合理的一种自性。不单单说在空性中它是没有的,即便是从世俗的侧面来讲,只是利益自己,不利益众生的想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C. 念修金刚萨埵、供曼茶罗、上师瑜伽

为了扫除成佛的障碍,要修金刚萨埵、百字明;为了积聚成佛的资粮要供曼茶;后面还有一个上师瑜伽,通过具有法相的、三宝功德总集的上师的强力加持,可以在很短时间中让自己的心性现前,就是让自己获得强力加持的方便。

 

(5)正行

A. 前行成熟心相续

a. 通过这一系列的修法,逐渐我们的心就成熟了。其实每一个修法、每一步都在靠近实相。

b. 前面的修法应该认真地修,修完之后自己相续成熟了,一旦进入到正行中,就非常有希望通过密乘的一些正行修法现证实相。

B. 正行是认识心性

不共加行讲完之后,实际上应该直接进入正行了。正行是得到灌顶之后,通过窍诀的方式给你直指心性。如果你前面的修法修好了,在正行中上师直指心性时就特别容易认知。因为从有些法义来讲,心性是非常简单的一种自性。

 

(二)特说破瓦法

1、为何在正行前讲解破瓦法

上师瑜伽和破瓦之间本来是隔着正行的,只不过这个法本里没有讲正行的部分,就直接讲到了破瓦,如果今生修行没有成就,可以通过修破瓦在临终的时候获得往生。

(1)有些人修了前行,可能还没有到达正行就快死了,那么就可以直接修破瓦,把正行略过去。

(2)有些人前行修完之后,不一定愿意接受正行的训练,这样修破瓦也可以。

(3)死亡随时都会到来,在学习前行的过程中,或者在求正行窍诀的过程中,死亡都可能到来,提前把破瓦法训练好之后,不管什么时候死亡突然到来,你都能通过简便易行的方法往生到极乐世界,通过这个方式离开轮回。

 

2、大悲铁钩超度亡灵之往生

(1)真正的大悲铁钩超度亡灵之往生

一般来讲,大悲铁钩超度亡灵之往生是证悟者通过仪轨超度亡灵,还有僧团里也通过念诵破瓦的方式来帮助亡者往生到刹土中去。

(2)凡夫人助念也有利益

A. 有可能帮亡者往生净土

a. 真实来讲,最圆满的超度应该是超度到净土。如果在超度时大家的心都非常清净,亡者自己本身条件也不错——他以前修得比较多,他的善根条件还可以,这些条件具足之后,大家一助念他很有可能往生,真正获得解脱,这种情况也有。

b. 在助念的时候,如果亡者以前做过这方面的训练,就很容易回忆起以前所修的法,知道娑婆世界是痛苦的、自己已经死了、极乐世界这些刹土是很安乐的,回忆起来之后跟着助念人的提醒,他就可以发愿往生。

B. 即便不能解脱,助念对亡者也有利益

即便不能获得解脱,通过大家很清净的发心,对亡者也是有利的。

C.关键是清净的发心

在助念的时候应该有清净的心——大悲菩提心,或者对仪轨、佛号有信心——念诵的人对佛号、心咒的信心有定解,念诵人的信心越强烈,通过这种心态摄受所念出来的咒语和佛号的力量是完全不相同的。以这种心去念诵,虽然也许不能像圣者一样把亡者超度到刹土中去,但对一个漂流在中阴中的亡灵来讲,来自善法的力量最能安慰他。我们另外,这里面也讲了亡者自己的状态,引发我们的大悲心,去做一些佛事。

 

讲记中的重点、难点

(一)不具超度能力者超度亡人当具菩提心

1、原文

如今大多数徒有虚名的上师或活佛等超度亡灵,如果他们完全是在慈悲菩提心的驱使下而根本不牵扯自私自利的心,那么单单依靠菩提心这一动机也能大大地利益亡灵,同时也不会成为自己修行的道障。反之,一门心思谋求自己的利养、仅仅依靠口头会念诵来超度亡灵,又任意接受死者的往生马等等,这实在是极其下劣的行为。如颂云:“己未趋至解脱之干地,然却致力引导他人者,此二之理少许不相合,犹如溺水之人救溺者。”

 

2、有菩提心摄持进行超度对自他都有益

(1)出家人

A. 利益亡灵

即便自己没有真修实证,但是如果没有牵扯到自私自利的心,单单依靠菩提心也能够利益亡者。用菩提心摄持,藏区会念《闻解脱续》、破瓦的仪轨、伏藏品的仪轨等有很多具有加持力的仪轨,在汉地主要是通过阿弥陀佛圣号来助念,这对亡者的利益还是很大的。

B. 不会对自己形成障碍

有些修行者很担心,如果我做这些超度的法事,对我来讲可能会有些修行的障碍,有时能推就推了,就不愿意去。如果自己去了,有菩提心摄持,一方面对亡者有利益,同时也不会成为自己修道的道障。

a. 请上师或者活佛等来超度亡灵的时候,死者最好的衣服或最执著的东西,基本上都会做供养。虽然死了,但是亡者的中阴身对这些东西非常执著。他也会看,我的东西是怎么处理的,给谁了。如果给了戒律清净、证悟很高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会什么想法,然后这些上师也会帮他念经超度;如果给的人没有功德,也没有好好念,他也会生起一些不好的想法或者嗔心,有时候也会做一些障碍。

b. 往生马属于一个比较大的亡财,它是价值最重的,还有一些死者最执著的东西在里面,所以这种供养就会变得比较沉重。最好的东西都会供养地位最高或者证悟最高的人,这份供养是其中最沉重的供养。如果没有好好去作意、发心,果报也比较大。

(2)在家人

A. 虽然我们没有顶着上师或活佛的名称,我们就是修行佛法的道友,道友或者道友的家人去世了,我们去助念应该以菩提心作为动机,念《生死救度》的仪轨,这样的话对亡者有大利益,对自己也不会成为道障。

 

B. 因为自己的善心驱动,去做了帮助别人的善法的缘故,整个行为是符合大乘修法的,从发心、正行,到后行,都是和菩提心相应的,这就是完成了一次菩萨行,这样对自己的修行也有利,对亡者来讲也是有利益的。

 

(二)大成就者若不如法超度而享用亡财也会形成道障

1、原文

从前,大证悟者丹增秋佩大师在转绕匝日神山期间,他的境界中出现了昔日他所超度并收取了往生马的一个人,看到那人从血海中露出头来并且喊着大师丹增秋佩的名字说:“我该怎么办呢?”大师惊恐万分地说道:“我将转绕神山的功德回向与你。”于是那人便不见了。

不仅如此,而且即便是具有殊胜证悟的高僧大德,如果接受亡财供养以后没有念经回向等,也会成为地道的障碍。从前,竹庆仁波切杰美泰秋丹增圆寂时,弟众迎请哲美扬炯滚波尊者念诵遗体火葬仪轨。结果尊者一整天始终念诵沐浴仪轨进行勾召,反复超度,完全像对一个普通人作超度一样。诸位僧人问这样做的原因,尊者解释说:“他(杰美泰)生前接受了超度亡者的黑马供品,可是当时却没有对死者诵经念仪轨作回向,被他超度的这个亡者是一个罪业深重的人,因此对他的地道成就稍有障碍,但现在通过我们俩并肩携力已经卓有成效。”据说这位亡者名叫各洛丹增。

 

2、丹增秋佩大师重新为亡者回向的公案

(1)大证悟者怎么还会出现被亡者追着要求超度的事儿

A. 给我们示现而已:虽然从本性上来讲,这些大成就者证悟了究竟实相,但是显现上来讲他们还是在人间,可能显现上假装忘记了,然后把它示现出来,通过这个案例给大家做一个警示。

B. 真实具有菩提心、证悟的大德们不可能会有随便接受了别人的东西但不超度的情况。

 

(2)我们不要被吓到

A. 有些人是否不要去助念的担心

看到这个公案,有些人连助念也不敢去了,万一哪天我的境界里面出现了什么,怎么办?有没有境界也不好说,反正会出现一些担心。

B. 好好去助念就是了

a. 这方面我们不要堕入两个极端,既不要太担心,一点都不敢做,也不要太随便了,以玩笑或无所谓的心态去别人家里助念。

b. 如果我们去助念的话,应该对亡者有大悲心,通过小心谨慎的态度,把自己的身语意管好,然后认认真真地念诵佛经、仪轨、心咒,最后认认真真地回向,这样做很有利益。

 

3、杰美泰秋丹增圆寂后重新超度亡者的公案

(1)什么是“地道的障碍”

成为道障是说在死后的中阴状态中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道障。也就是说,如果他没有这些道障的话,很快就会融入法身,获得更超胜的证悟。如果接受亡财供养后没有念经回向,可能就出现了道障,没办法进入到殊胜的涅槃。

(2)高僧大德圆寂后遗体的处理方法跟处理一般人尸体的方法不一样

A. 对一般人超度的方法

写好一个灵牌之后,要在镜子上面做一些沐浴,就是把亡者的罪业通过沐浴清除掉,然后把他的神识勾招到灵牌里,再反复念破瓦去超度他。

B. 对高僧大德遗体的出离方法

a. 不做什么

对高僧大德不要念破瓦等超度。

b. 做什么

(a)祈祷出定:有时候要做一些唤醒,入灭之后,他们是入到一种很深的禅定中,不做唤醒的仪式的话,如果他还安住在里面,直接火化了,相当于这个人还没死,你就把他烧了。所以,对高僧大德要祈请他出定。

(b)清洁法体:要用冰片、红花和水来清洁身体,然后戴五佛冠等。

(c)祈祷转世

(d)做供养等为弟子积资净障:有时候就是念《普贤行愿品》《上师供》等,做很多的供养,主要是弟众积资净障。

(e)祈祷加持:相对于平时来讲,如果在殊胜的上师圆寂的时候,念诵上师瑜伽或者对他做祈祷的话,祈祷者更容易得到加持和证悟心性,也有这样的说法。

 

(三)具三想往生法接引平凡者

1、原文

在这里所讲的这个往生法,是平凡人具三想的往生法或者叫做心识上师之往生,这也与《无垢忏悔续》所说的“依靠临终光环声往生”的意义相吻合。这种往生法对于具有殊胜证悟的补特伽罗来说是不需要的。如《无垢忏悔续》中说:“死亡乃分别,可引空行刹。”又如说:“所谓之死亡,瑜伽小成佛。”今生今世已经证得坚地、获得生死自在的诸位补特伽罗虽然表面上现似死亡,但实际上只是像从现在的一个地方去往另一个地方一样;修习生圆次第的诸位行者,正像前面所说依靠生死、中有的三种实修法而于三身中得往生,正如所说的“往生法引导修法差者”。

因此,修道尚未获得稳固或者罪孽深重之人等需要具三想往生法的这一要诀。

 

2、“心识上师之往生”是什么法

临终的时候把自己的心识和上师的本性融为无二无别,通过这样的方式往生。密法如《文殊大圆满》等的后面也是这样讲的,把自己的心识变成一个种子字融入到上师的心间,然后上师逐渐趣向极乐世界,这样往生叫心识上师往生。

 

3、真实的证悟者不需要此种往生法

真实的证悟者不需要这三种往生,法身往生、报身往生、化身往生,这几个都不要,他已经证悟,获得坚地了,这个生死自在的补特伽罗只是表面上示现死亡、换地方而已。他很自在的,也就是世间的所谓来去自如。

(1)“死亡乃分别,可引空行刹。”

A. “死亡乃分别”

对具有殊胜证悟的人来讲,死亡就是一种分别念,就和生是一样的,生和死都是一种分别,瑜伽行者知道这是一种分别,不是真正一个实有恐怖的地方。

B. “可引空行刹”

a. 了知了死亡是分别念,通过自己证悟心性、证悟死亡的本体,了知心的分别念是空性的,这时可以引导他的心识趣向于空行刹土。

b. “空行刹”:有些地方说空行刹土是空行母的刹土,比如是金刚瑜伽母的刹土,度母的刹土。真实来讲,空行刹土就是证悟心性的实相。

 

(2)“所谓之死亡,瑜伽小成佛。”

A. “成佛”:成佛就是觉悟。

B. 对瑜伽行者来说,死亡是个“小成佛”的机会

有些人在没有死之前就成佛了,有些是在中阴身的时候成佛。中阴的时候,粗大的五蕴没有了,很多障碍自然分离,分离的时候加上他生前所认知的中阴身实相,本性实相现前,那个时候对瑜伽士来讲,是一个非常珍贵的、能让他觉悟圆满增上的机会,所以对他来讲,那时就是一个“小成佛”的机缘。

C. 瑜伽行者甚至欢迎死亡到来

a. 因为修了善业所以无畏死亡的到来

对于一个一生修佛法的人来讲,没有什么恐怖的,因为该做的他做了,他知道在死亡之前修了那么多的善法,所以,他完全有功德、有善根来面对死亡,面对中阴,面对后世。

b. 因为了解中阴、生前有所证悟所以欢迎死亡的到来

在死之前,对心性有所证悟,他知道在中阴的时候,还有一次小成佛的机会,在没死之前,修法要有很大的精进才能突破,但是死亡来临,“小成佛”阶段出现的时候,他就很容易现前那种境界,所以完全没什么可怕的,这个叫“瑜伽小成佛”。

 

(3)“今生今世已经证得坚地、获得生死自在的诸位补特伽罗虽然表面上现似死亡,但实际上只是像从现在的一个地方去往另一个地方一样”

A. “坚地”

就是很稳固、坚固的证悟,已经获得了,生死已经自在了。

B. 他们的死亡“只是像从现在的一个地方去往另一个地方一样”

对于这些圣者补特伽罗来讲,别人从外表上看,他的呼吸已经中断了,已经死亡了,但其实来讲,他只是从一个地方趣向于另一个地方,从这个身份换成另外一个身份,回来之后还是会继续利益众生,他的生死是自在的,非常自在。

 

4、修生圆次第的人也不需要具三想之往生法

修习生圆次第的诸位行者,证悟可能还没有达到坚地,生死还没有得到自在,这种情况就依靠生、死、中有的三种实修法,在“三身中得以往生”。

(1)生,在生住中阴的时候;死,在临死中阴的时候;中有,是真实进入中阴的时候。

(2)在生、死、中有三个阶段,通过三种实修法——在死之前有一种修法,临终时有一种修法,中阴时有一种修法,“通过三种实修法而于三身中得以往生”,即身往生、报身往生、化身往生。

 

5、谁需要具三想之往生法

(1)修道没有获得稳固的

道也修了,但出离心没有稳固,菩提心也没有,空性的修法也没有,所有的修法都不稳固。

(2)罪障特别深重的人

杀生偷盗邪淫、包括五无间罪都做了,像这样的人也需要三想往生。

A. 五无间罪在整个共同乘中是最重的罪业,一般来讲,死了之后没有中阴身,直接堕入无间地狱,这是非常严重的一种罪业。但即便“造了无间罪业”的人,如果遇到这个教言的话,也绝对不会堕入恶趣。

B. 罪业很深重,完全丧失广大闻思修机会的时候,如果没办法制止罪业,比如必须要杀生、偷盗,必须要做很多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眼睁睁地看着罪业增长,没有办法去对治,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按照一般的情况,可能是很危险的,但也还是有一个方法可以解脱,这就是每天串习破瓦法,临终的时候通过这个还可以往生。

 

6、串修三想之往生法的关键:信心+串习

要对这个修法有信心,经常去串习。这个很简单,破瓦法特别地简单,每天修几分钟、十分钟,每天修就能很快修成,修成之后就每天花一定时间去串习,养成习惯了。如果死亡到来,因为早已习惯了,就能自然而然地通过中脉道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一定不会堕入恶趣的。

 

(四)以教证、理证说明具三想往生法之功德

1、原文

如果拥有这样的窍诀,那么无论他罪业何等深重也必定不会堕入恶趣,就算是造了无间罪业径趋直下的人们如果遇到这一教言,则一定不需要堕恶趣。续中说:“日日杀梵志,及造五无间,以此道解脱,不为罪业染。”又说:“九窍之上方,意念可往生,不为罪业染,生于清净刹。”其他续中也说:“头顶日月坐垫上,具相上师尊足前,若知趋入中脉道,造五无间亦解脱。”

所以说,这一深道往生法的教言是不修便可成佛之法,也是以强制性的方法使罪孽深重者得以解脱的密道。金刚持佛说:“日日杀梵志,及造五无间,若遇此教言,无疑定解脱。”

邬金莲花生大士也说:“修持成佛法皆具,不修成佛法我有。”

大智者那若巴说:“九门乃为轮回窗,一门即是大手印,关闭九门启一门,无疑趋入解脱道。”

南岩玛尔巴罗扎尊者也曾经说:“我今修持往生法,反反复复修炼已,平凡而死亦无惧,具有前修之把握。”

至尊笑金刚说:“此等往生融合之窍诀,乃为摧毁中有之向导,具足此道之人可有否?命风进入中脉人安乐,彼将趋入法界唉玛吙!”

 

2、以教证、理证说明具三想往生法之功德

(1)“九窍之上方,意念可往生,不为罪业染,生于清净刹。”

“意念可往生”:我们平时要习惯性地让心识往头顶走。破瓦法就是这样的,观想中脉,头顶上有阿弥陀佛安住,让我们的神识一次一次地从中脉中往上,从头顶出去。

(2)“头顶日月坐垫上,具相上师尊足前,若知趋入中脉道,造五无间亦解脱。”

A. “头顶日月坐垫上,具相上师尊足前”:在自己头顶上观想莲花,莲花上有日轮和月轮的坐垫,坐垫上有自己的具相上师,或者在后面的修法中,把上师的本性观想成阿弥陀佛,在“尊足”前皈依或者修行。

B. “若知趋入中脉道,造五无间亦解脱”:把自己身体的正中央观想成中脉。中脉就像一个通道,它是空的。如果自己的心识从中脉往上走,进入到上师的心间,这个时候“造五无间罪亦解脱”,即便是造了五无间罪,也可以解脱。这里面没有讲到破誓言,只讲到了五无间罪,破了誓言的人不算在这个里面,因为这个是太重的罪业了,没办法了。

 

(3)强制往生:“这一深道往生法的教言是不修便可成佛之法,也是以强制性的方法使罪孽深重者得以解脱的密道。”

A. “不修”

就是不需要像其他那些修法一样修很长时间,如果在闭关修行的情况下,一般七天就可以修成,有些差一点的就多修一段时间,修行好的人可能一两天就能修成。

B. “便可成佛”

a. 通过这样的法修行的话,不堕恶趣,可以到净土,这是成佛的因,虽然不是直接成佛,但从这个层面来讲,是一种小的觉悟,是觉悟的开端,终究可以很快成佛,所以叫做不修可以成佛。

b. 如果所有因素都齐全的话,通过这个法也可以直接成佛。

C. “解脱的密道”

“密道”就是捷径,或者是非常殊胜的秘密的修法。

 

(4)“修持成佛法皆具,不修成佛法我有。”

这个法在这里指的就是破瓦,在其他地方也可能指大圆满,大圆满法基本上也是不修成佛的。

 

(5)“九门乃为轮回窗,一门即是大手印,关闭九门启一门,无疑趋入解脱道。”

A. “九门乃为轮回窗”

“九门”:九窍,是轮回的窗口。

B. “一门即是大手印”

a. “一门”

头顶的梵净穴就是解脱道。

b. “大手印”

(a)理解成解脱道。头顶梵净穴属于大手印,是代表解脱道的意思。

(b)大手印既是一种修法,也是一种果位,一种境界,比如四持明中有个大手印持明。

C. “关闭九门启一门”

临死的时候,神识不从九个门走,从头顶走,所以叫关闭九门。“关闭九门”在中脉修法中体现得很清楚,只有一个通道,就是头顶这个通道,其他的包括中脉里全是封闭的,心间也是隔断的,心神不会往下走,是往上走的,从头顶上出来,所以“关闭九门启一门”,开启一道门,就是头顶上的门。

D. “无疑趋入解脱道”

我们的神识必须通过强制性的训练,观想自己的神识从头顶趋入上方的阿弥陀佛心间,不断地训练,训练得很纯熟,然后“无疑趋入解脱道”,死的时候就完全可以趋入解脱道,可以到刹土中,证悟究竟的实相。

 

(6)“我今修持往生法,反反复复修炼已,平凡而死亦无惧,具有前修之把握。”

A. “平凡而死亦无惧”

没有获得任何境界的,没有证悟空性,还是一个平凡身份的,即便是以平凡的身份而死也没有什么可恐怖的。

B. “具有前修之把握”

因为以前已经反复修炼了破瓦,有一定的把握。所以在死之前把破瓦修好了,就没有什么恐怖的了,就不用担心了。

“前修”就是在死之前。

 

(7)“此等往生融合(将自心融合于阿弥陀佛智慧之教言)之窍诀,乃为摧毁中有之向导,具足此道之人可有否?命风进入中脉人安乐,彼将趋入法界唉玛吙!”

A. “此等往生融合之窍诀”

“融合”就是自己的心识最后融入到头顶阿弥陀佛的心间,或者某某上师的心间,叫做“融合之窍诀”。

B. “乃为摧毁中有之向导”

这是“摧毁中有之向导”,因为这主要是临终的时候修的,如果自己死的时候通过这个法,就不需要经过“中有”了,不经过中有就是“摧毁中有的向导”。

C. “命风进入中脉人安乐”

命风进入中脉就是最后要把自己的生命观想成一个风团明点,把自己的心识观想成一个种子字,从头顶上出去,进入到阿弥陀佛心间。这样修炼的人,他会非常地安乐,今生也安乐,没什么恐怖的,死了之后也安乐,因为他会趣入净土。

“命风进入中脉”:从平时圆满次第的角度来讲,所有的命风或者进入中脉,或者轮回的气进入中脉可以获得解脱、证悟空性。中脉代表法界的意思。

D. “彼将趋入法界唉玛吙”

a. “彼将趋入法界”

这个人一定会趋入法界。

b. “唉玛吙”

很稀奇,特别特别地稀有。

 

幕布链接:https://mubu.com/doc/Cdg8nl2-0

 

编辑师兄:定解B08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7139-定解 B08-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