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
(一)平时就应该串修颇瓦法
1、关于颇瓦法
(1)名称:“颇瓦法”也有称“往生法”的。
(2)意义:本意是迁识,就是通过修行将神识迁移到别处。
2、颇瓦法对临终和后世非常关键
(1)离开世间时最需要的就是颇瓦法
离开人间时,生前的亲友、名声、财产等都带不走,也不是依靠处,唯有能依靠对来世最有利的修法。
(2)颇瓦法是永离痛苦之保证
想在来世、在生生世世中不痛苦,就一定要往生清净刹土,而要往生清净刹土就要学习、串修颇瓦法。
(二)平时如何串修颇瓦法
1、平时如何串修
(1)未出验相之前
世间人为了眼前温饱的利益尚且早早就起来做工,我们为了来世就更应该在颇瓦法修出验相前精勤串修。
(2)修出验相以后
修出验相以后,平时偶尔修一修就可以,到用的时候,立即把从前所观修的都用上,直接往生。
2、平时串修和死前应用的差别
(1)理说
A. 平时依靠此法往生困难:现在自身的风脉明点全然无有衰退,正处在旺盛时期,依靠往生法直接往生稍有困难。
现在可以修,可以熟练它,但不到临死的时候,要实现往生,是不容易的,所以不要用往生法“自杀”。
B. 临终依靠此法往生容易:真正到了临死之时或极为腐朽年迈之际就比较容易往生。
寿命已尽的时候,稍微观一下,就修成了。
(2)喻说
打个比方来说,果实等在夏季正值茂盛繁荣之时难以采摘,等到了秋季瓜熟蒂落的时候,衣边稍微接触便会坠落。
(三)教诫:临终能否用上取决于生前串修
1、理说
(1)平时不串修
平时不珍惜也不串修,临终时,心识本来就混乱,再加上后世的迷乱景象一现,要想起往生法,恐怕有一定的困难。
(2)平时串修
依靠串习的力量,死时不仅想得起,而且能运用自如。
2、比喻教诫
(1)比喻
上战场之前,先要把武器运用自如,上舞台之前,先要把动作、台词弄熟练,上运动场之前,先要把运动项目训练好。
(2)意义
死亡来临时,心识将放下熟悉的一切,独自前往陌生之地,在那种恐惧和焦虑之下,唯有往生法能派上用场。
运用
(一)何时运用
1、何时用
自己出现死相,知道无论如何也无法避免死亡并出现了隐没次第等的时候,就该修往生法了,而除此之外的时间里一律不可以依靠这种方法来往生。
2、其他时间运用的过失
(1)等于自杀
A. 从佛教智慧的功德来说:西方人把西方哲学应用于心理治疗时都能拯救很多人,对比之下,有了佛法智慧的人选择自杀是不应理的。
B. 从人身的价值来说:人生当用来为后世修积资粮、生前串修往生法等,而若依靠自杀失去人身,一方面迎接自己的可能是恶趣,另一方面再得到就人身遥遥无期了。
(2)有杀本尊的过失
续中说:“时机成熟当往生,非时往生杀本尊。”
(3)犯堕罪
戒律中说,比丘自尽犯堕罪。
(二)临终中阴的隐没次第
1、界定死相——修往生法的时机
所谓死相,就是人在接近死亡时所出现的相,也叫隐没次第。
2、隐没次第
(1)五根隐没次第
A. 五根隐没次第
a. 耳识灭尽
如若自己枕边有僧人在念经,只是听到一片嗡嗡的声音,而听不清字字句句,这时表明耳识已经灭尽。或者虽然没有那样,但别人的交谈等对他来说也好像是从远处传来的声音一样,仅仅能听到声音却听不清楚说的什么。
b. 眼识灭尽
眼睛看色法时,也只是模模糊糊,看不清究竟为何物,说明此时眼识已经灭尽了。
c. 鼻、舌、身识灭尽
鼻根嗅香气、舌根品味道、身体接触到所触时,没有丝毫的感觉,那这就是最后的隐没次第了。
B. 此时为重要解脱机缘
a. 千佛灌顶
旁边有善知识的话,可以请求为自己做个千佛灌顶。
b. 直指心性
如果得过大圆满灌顶,也修持过,甚至对本来清净有一些认识,只是此时自己观不起来,可以请上师或誓言清净的道友,为自己直指心性的本来面目。
c. 念颇瓦或超度
这也是超度的最佳时刻。
(2)四大隐没次第
A. 肉界融入地大
感受:身体出现如堕入坑中或被山所压一样的沉重感,比如,有些临终的人口中喊着“向上拽我”或者“将我的枕头垫高”等等。
B. 血界融入水大
融入时,会无法控制地流出口水或鼻涕等。
C. 暖界融入火大
口鼻全然干燥,体温从边缘向内收,这时有些人从头顶突突地冒出蒸气。
D. 气界融入风大
上行风、下泄风、平住风、遍行风全部收在持命风当中,以致于吸气困难,气息从肺部经过黑白咽喉而剧烈地向外呼出。
E. 外气中断
体内的所有血液收集在命脉中,心间依次流出三滴血,于是长长地呼出三口气,外气骤然中断。
(3)明增得隐没次第
A. 明相
a. 内外相
从顶部来自于父亲的白明点快速下降,外相就好似月光普照朗朗晴空一般出现白光;内相出现明的觉受。
b. 何种烦恼灭尽
灭尽了三十三种嗔心分别念。
c. 心识如何变化
五根识融入意识。
B. 增相
a. 内外相
从脐部来自于母亲的红明点快速上升,外相如同日光普照朗朗晴空一般出现红光,也如同红色的闪电;内相产生了大乐觉受。
b. 何种烦恼灭尽
灭尽了四十种贪心分别念
c. 心识如何变化
意识融入于染污意识(第七识)。
C. 得相
a. 内外相
白红二种明点在心间相遇,神识进入到它们的中间,外相犹如黑暗遍布清净虚空一般出现黑光;内相生起无分别念的觉受,然后漆黑一片,突然间昏迷过去。
b. 何种烦恼灭尽
灭尽了七种痴心分别念。
c. 心识如何变化
染污意识融入阿赖耶识。
D. 近得
a. 基光明出现
后来稍微苏醒过来,出现了犹如远离(云、雾、尘)三垢的清净虚空般的基位光明
b. 心识如何变化
阿赖耶融入法界光明。
c. 此时为重要解脱机缘
(a)不经中阴直接成佛
Ⓐ 利根法身往生:如果以前修得非常好,就可以认识自性本面而入定,于法身位解脱。
Ⓑ 于报身位解脱。
Ⓒ 于化身界自由幻化:将心识观成“德”、“吽”等种子字,于化身界自由幻化,度化众生。
(b)往生
此时,以你善愿力的感召,阿弥陀佛会现前来接引你往生极乐世界。
(三)运用窍诀强制往生
1、修往生法最佳时机
对于缺乏修道经验的人来说,运用往生法的最佳时刻,就是在隐没次第开始出现的时候。
2、要怎么做
(1)忏悔
忏悔自己以前所作的一切罪业,可以在内心中忏悔,如果有机缘,也可以在僧众或道友面前忏悔。
(2)断除对今生的一切贪执
此时一定要放下一切,没什么可耽著的。
(3)一心求往生
专心意念:“我即将死去,现在依靠上师所传的窍诀,将如同勇士射出的箭一样飞往清净刹土,我该多么高兴。”充满自信,满怀勇气。
(4)可借助助缘
如果自己明观往生法的所缘境有困难,也可以请有能力的道友助念。
(5)一定要借助颇瓦法求得往生
临终时不管是自己明观还是借助道友助念,一定要依靠以往所修炼的深道往生教授强制性地往生。
A. 何为强制性往生:强制就是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依靠你自己清净的善愿力,只要修持它,就会像被抓住头发拽走一样,必定往生极乐世界。
B. 安排好助缘——创造安静的环境:让亲朋好友不要哭,除了念经以外,最好不要有嘈杂的声音。
幕布链接:https://mubu.com/doc/1w-5hGG_h0
编写师兄:定解B09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7140-定解B09-009
往生法修炼要点补充
(一)座上
在没有出现验相前要一直修炼,之后也要每天念诵往生仪轨,没有念诵至少也要不间断观修一遍。
(二)座下
吃饭、睡觉、行走、安坐等随时随地要具足三想“祈祷佛陀无量光,加持往生极乐刹”,恒常心识专注头顶修炼。
中阴简述
(一)何为中阴
1、中
前一世的身体已经没有了,后一世的身体还没有找到的中间过渡阶段。
2、阴
(1)现在与来世的身体称为“阳”;与之相对,前世的身体失去了,后世的身体还没有得到的中间阶段,称为“阴”。
(2)类似于在梦境中非物质构成的意形身,就叫“阴”。
(3)广义“中阴”是“二者之间”、“间隔”的意思。
(二)中阴的分类
1、临死中阴
从发病开始,逐渐走向死亡,直到死后法性中阴出现之前的过程。
2、法性中阴
经过临死中阴后,看到强光、听到嘈杂的声音、出现很多愤怒本尊等景象的过程。
3、转世中阴
寻找身体以及开始投胎的过程。也称为有中阴、轮回中阴、受生中阴。
4、生处中阴
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5、睡梦中阴
从入睡到醒来的这段时间,称为 “睡梦中阴”。
(三)略述死亡过程
1、临终征兆
人依靠气脉明点的能力而生存,临终时气脉明点内外能力逐渐消失的过程就是隐没次第。隐没次第出现后,就要准备忆念修持中阴法门。
2、隐没次第
(1)五根、四大
这个阶段是外在的隐没次第,一般情况下临终者的眼耳鼻舌身会依次退休。首先是眼前一片漆黑,看不见东西,还可以听到声音;之后耳朵也停止工作……五根都停止工作后,四大也依次隐没。
(2)明增得
五根隐没后几分钟或几秒钟,意识也停止工作。
这个过程分三个阶段:明相、增相、得相。
最后进入一种深度不可逆转的昏迷状态,什么也不知道,就是所谓的死亡。
A. 明相时,五根识融入意识;
B. 增相时,意识融入染污意;
C. 得相时,染污意融入阿赖耶;
D. 近得相时,阿赖耶融入光明。
(3)近得——上等根基的解脱时机
之后会出现基光明,这是生命最原始的状态。当所有的杂念都消失后,就会回到这个最原始的状态当中。
上等根基的人,将生前所证悟的道光明或子光明,与死后的基光明或母光明融合在一起,就是基道合一或母子光明合为一体。若此时能证悟,就不会再流转轮回。
基光明出现极为短暂,若对光明、空性或大圆满的境界没有任何概念,此时很难证悟。
3、另一个解脱时机
若没有在光明境界中获得解脱,则会因为没有断除烦恼而在基光明中又产生意识。从产生意识到法性中阴出现之前,也有一段比较安静的时间,是一个可以解脱的机会。此时产生的身体并非实质的色身,很多人仍可以看到自己从前的家和亲人,有些人因此意识不到自己已经死亡而错过解脱的机会。
临终的准备
(一)忏悔罪业
忏悔无始以来所积累的一切自性罪和佛制罪,尤其是与上师、金刚道友发生矛盾,一定要忏悔。
忏悔后对罪业起轻微想、清净想,以免引发后悔、紧张等情绪,无法安住修中阴法门。
(二)回向善根
将所做善根回向大菩提,发愿生生世世遇到大乘佛法和善知识。
(三)断除贪执
完全断除对一切人事妙欲的留恋,以免牵引再入轮回。
(四)心生欢喜
对死亡不要恐惧,要心生欢喜,思维:“我在这以前曾无数次历经生死,这一回完全不同,我如今得到了暇满人身,幸遇具相上师,得受了甚深教授,拥有往生的窍诀,所以具备前往清净刹土的教言,现在该值得高兴,鼓足勇气。”
(五)生起强烈的希求心
生起极度渴望往生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希求心。
(六)如往常修法
接着就修自己平时修的法。如:平时修菩提心,此时就修自他相换等法;平时修金刚萨埵或上师瑜伽,此时就照样修。在修法中停止呼吸最好,若不能停止呼吸,就要反复修,直到呼吸停止。
(七)密宗的特殊方法
1、受戒和灌顶
若能在临终前得到灌顶或者补授之前失坏的戒体,肯定不会犯密乘戒,戒体会非常清净,有利于死后的去向。
2、狮子卧
临死的时候,应保持释迦牟尼佛圆寂时候的卧姿。头朝北方,脚朝南方,身体右侧在下,左侧朝上,右手放在头下,可以用无名指摁住右边的鼻孔,用左鼻孔呼吸。
无论是否信佛,死亡时仅仅依靠狮子卧,也能保证后一两世绝对不堕恶趣。
3、念破瓦法
请上师给自己讲死亡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如果没有上师,就请比较亲密的、学过修法的金刚道友;
如果金刚道友也找不到,就找密乘戒清净的密宗修行人给自己做中阴提醒。
法性中阴
(一)认识法性中阴
1、何时显现法性中阴
中阴的天空没有太阳和月亮,像秋天的凌晨,微微透出一点光。踩不出脚印,也看不见身影。因为看到自己的尸体、生前的房间、亲友哭泣等,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死了。有的人此时会对着亲友大喊,但是他们听不见,死者会因此生嗔心。
此时,法性中阴的景象开始显现。
2、法性中阴发出的声音
出现地水火风四大种的恐怖声:
A. 水声——如汹涌的海涛;
B. 地声——如同整座山崩塌下来;
C. 火声——像大森林在燃烧;
D. 风声——犹如一连串的巨雷。
E. 或感觉自己身处一个大型音乐厅里,周围传出各种各样非常强烈而异常的音乐声;
F.或是听到有人说话、唱歌,而且声音异常。
3、法性中阴显现什么景象
听到声音之后出现红、黑、白三种悬崖,这是贪嗔痴的现象。但很多人会因为不了知这一点,而生起极大的畏惧。
继而,会出现寂静本尊、五方佛、忿怒金刚。
(二)法性中阴的窍诀
如果没有学过密法,虽然可能学过显宗经典,但是因为没有密宗窍诀,此时会非常惧怕而错失解脱的机会。
1、断除恐惧
当四大种恐怖声音、三种悬崖、四十二尊寂静本尊、五十八尊忿怒本尊出现时,绝不能惧怕;
要了知这一切都是心的幻现,没有任何危害。
而且自己现在这个梦幻般的身体不可能受到外境的影响,所以无需害怕。
2、认识本尊
中阴时本尊一定会显现,因为这些是我们心的化现。所以生前就应该要多看本尊的图像,对每一位本尊的法器、面相、身形都要熟悉。尤其是忿怒本尊,以免中阴见到心生恐惧。
(1)基本窍诀
认识本尊,并知道他们都是自己心的本性,祈祷本尊加持自己在中阴时能及时认出本尊从而得到解脱。
(2)高阶窍诀
知道本尊是自己心的本性,安住在大圆满的境界中,外在本尊会逐渐融入心的本性中。
如同修金刚萨埵时,最后要化光融入空性一样,中阴时也会有这样的次第。
3、结合平时修行
(1)平时修生起次第的人,如观想金刚萨埵等本尊。中阴时,可将见到的一切景象,山河大地乃至四种可怕声音和三种悬崖,都观想为本尊的坛城,以此可以获得解脱。
(2)平时修圆满次第的人,要知道一切都是心的本性,安住在本性的光明中。
转世中阴
(一)转世中阴的开始
在五方佛及忿怒本尊等都现前后,开始进入转世轮回中阴或称有中阴。
(二)投生的前兆
此时会出现很多投生的前兆——
1、遇到被很多人或动物追赶。
2、遇到下雪、冰雹、暴风雨,为了躲避寒冷而进入不清净的山洞、窑洞想取暖,这基本上是投生恶趣的征兆。
3、进入像一条黑暗的隧道,或走入一条黑色的路,是堕入地狱的征兆。
4、看到楼阁亭台花园宫殿等殊胜庄严之处,且想要进去,是投生到善趣的征兆。
(三)转世中阴的窍诀
虽然已经到了中阴后期,但如果利用窍诀还是有可能避免投生而获得解脱的。
投生时,会看到男女交合。对女性生贪心会投生为男性,并对男性生嫉妒、嗔恨心;对男性生贪心会投生为女性,则对女性生嫉妒、嗔恨心。
这时要观清净心,断除嫉妒、嗔恨心;提醒自己:这是如梦如幻的,这只是表明自己要投胎了。
1、将男女观想为上师佛父佛母,向他们祈祷、顶礼、做意幻供养、求法。
2、若已经无法避免投生
(1) 就把上师佛父佛母观想为任何本尊佛父佛母或大悲观世音菩萨,做意幻供养,并猛厉祈求以获得加持和成就。
(2)坚决断除对男女的贪心。
(3)忆念思维所有中阴显现都是自己内心的幻化,是如梦如幻的假象,不必执著。
(4)忆念思维一切显现唯心,心性本来清净自性光明,并专注于光明的境界中。
(四)投生人间的预备法
如果没能往生到极乐刹土,想投生人间获得暇满人身,就要有所准备。
1、发心
一定要投生到人间有佛教信仰、修行条件比较成熟的家庭中。发愿出生后一定要弘扬佛法、度一切众生。
2、祈祷
“愿我不投生到最富裕的家庭,也不要投生到最贫穷的家庭,而要投生到中等家庭。愿我出生后,能有机会出家、修行。”祈祷佛菩萨加持自己能够如愿。
3、密宗窍诀
(1)若希望成为智慧卓越的人,就将自己的心识观想为文殊菩萨的种子字,藏文“德”再投生;
(2)若希望成为慈悲超群的人,就将自己的心识观想为观世音菩萨的种子字,藏文“舍”再投生;
(3)若希望有弘法利生的能力,就将自己的心识观想成藏文的“吽”字再投生。
参考资料:《前行备忘录》《慧灯之光》《中阴是指亡者灵体,为何活人却有六种中阴?》等
编写师兄:定解B13
审核师兄:定解B09
档案编号B07140-定解B13-008
整理师兄:定解B09 审核师兄:定解B01
阅读建议:请使用电脑打开以获得较好阅读体验。
科判定位
甲二、所讲之法
乙三、修持正行支分捷径往生法
丙二、往生修法
丁一、修炼
丁二、运用
正文脉络
一、修炼
(一)平时就应该串修颇瓦法
1、关于颇瓦法
(1)名称
“颇瓦法”也有称“往生法”的。
(2)意义
本意是迁识,就是通过修行将神识迁移到别处。
2、颇瓦法对临终和后世非常关键
(1)离开世间时最需要的就是颇瓦法
离开人间时,生前的亲友、名声、财产等都带不走,也不是依靠处,唯有能依靠对来世最有利的修法。
(2)颇瓦法是永离痛苦之保证
想在来世、在生生世世中不痛苦,就一定要往生清净刹土,而要往生清净刹土就要学习、串修颇瓦法。
(二)平时如何串修颇瓦法
1、平时如何串修
(1)未出验相之前
世间人为了眼前温饱的利益尚且早早就起来做工,我们为了来世就更应该在颇瓦法修出验相前精勤串修。
(2)修出验相以后
修出验相以后,平时偶尔修一修就可以,到用的时候,立即把从前所观修的都用上,直接往生。
2、平时串修和死前应用的差别
(1)理说
A.平时依靠此法往生困难:现在自身的风脉明点全然无有衰退,正处在旺盛时期,依靠往生法直接往生稍有困难。
现在可以修,可以熟练它,但不到临死的时候,要实现往生,是不容易的,所以不要用往生法“自杀”。
B.临终依靠此法往生容易:真正到了临死之时或极为腐朽年迈之际就比较容易往生。
寿命已尽的时候,稍微观一下,就修成了。
(2)喻说
打个比方来说,果实等在夏季正值茂盛繁荣之时难以采摘,等到了秋季瓜熟蒂落的时候,衣边稍微接触便会坠落。
(三)教诫
1、临终能否用上取决于生前串修
(1)理说
A.平时不串修:平时不珍惜,也不串修,临终时,心识本来就混乱,再加上后世的迷乱景象一现,要想起往生法,恐怕有一定的困难。
B.平时串修:依靠串习的力量,死时不仅想得起,而且能运用自如。
(2)比喻教诫
A.比喻:上战场之前,先要把武器运用自如,上舞台之前,先要把动作、台词弄熟练,上运动场之前,先要把运动项目训练好。
B.意义:死亡来临时,心识将放下熟悉的一切,独自前往陌生之地,在那种恐惧和焦虑之下,唯有往生法能派上用场。
2、串修往生法当精勤
世间人为了一点荣誉,幕后、场下都要经过千百万次的训练!对比之下,我们的目标更宏远有意义,但付出的努力却令人惭愧。
二、运用
(一)何时运用
1、何时用
自己出现死相,知道无论如何也无法避免死亡并出现了隐没次第等的时候,就该修往生法了,而除此之外的时间里一律不可以依靠这种方法来往生。
2、其他时间运用的过失
(1)等于自杀
A.从佛教智慧的功德来说:西方人把西方哲学应用于心理治疗时都能拯救很多人,对比之下,有了佛法智慧的人选择自杀是不应理的。
B.从人身的价值来说:人生当用来为后世修积资粮、生前串修往生法等,而若依靠自杀失去人身,一方面迎接自己的可能是恶趣,另一方面再得到就人身遥遥无期了。
(2)有杀本尊的过失
续中说:“时机成熟当往生,非时往生杀本尊。”
如果你用往生法离开世间,就有杀本尊的过失。
(3)犯堕罪
戒律中说,比丘自尽犯堕罪。
(二)临终中阴的隐没次第
1、界定死相——修往生法的时机
所谓死相,就是人在接近死亡时所出现的相,也叫隐没次第。
2、了解隐没次第的重要性
缺乏了解的话,到时候或许就来不及了。
3、不是所有的死亡都会出现隐没次第
(1)横死不会出现隐没次第
如果是横死,就不会出现这种次第,神识在瞬间就要离开,那时候最好用刹那往生法。
(2)睡梦中死去等情况
睡梦中或是边念经,边吃饭,在和平常一样中死去。这种死亡虽然没有痛苦,但可能没有观想的准备。
4、隐没次第的分类
(1)略说
本来隐没次第多种多样,但从浅显易懂的角度来讲,包括五根、四大、明增得这三种隐没次第。
(2)详说
A.五根隐没次第
a.五根隐没次第
(a)耳识灭尽
如若自己枕边有僧人在念经,只是听到一片嗡嗡的声音,而听不清字字句句,这时表明耳识已经灭尽。或者虽然没有那样,但别人的交谈等对他来说也好像是从远处传来的声音一样,仅仅能听到声音却听不清楚说的什么。
(b)眼识灭尽
眼睛看色法时,也只是模模糊糊,看不清究竟为何物,说明此时眼识已经灭尽了。
(c)鼻、舌、身识灭尽
鼻根嗅香气、舌根品味道、身体接触到所触时,没有丝毫的感觉,那这就是最后的隐没次第了。
b.此时为重要解脱机缘
(a)千佛灌顶
旁边有善知识的话,可以请求为自己做个千佛灌顶。
(b)直指心性
如果得过大圆满灌顶,也修持过,甚至对本来清净有一些认识,只是此时自己观不起来,可以请上师或誓言清净的道友,为自己直指心性的本来面目。
如同国王吩咐下人,临终之人对旁边上师或道友为他提醒的观想次第会仔细听受,并清晰记忆。
(c)念颇瓦或超度
这也是超度的最佳时刻。
B.四大隐没次第
a.出现时机
在五根隐没之后。
b.四大隐没次第
(a)肉界融入地大
Ⓐ感受:身体出现如堕入坑中或被山所压一样的沉重感,比如,有些临终的人口中喊着“向上拽我”或者“将我的枕头垫高”等等。
Ⓑ修行人与不修行人此时差别很大:普通人这时会害怕的,修行人则不害怕也不痛苦。
米拉日巴尊者说:“吾初畏死赴山中,数数观修死无定,已获无死本坚地,此时远离死畏惧。”
(b)血界融入水大
融入时,会无法控制地流出口水或鼻涕等。
(c)暖界融入火大
口鼻全然干燥,体温从边缘向内收,这时有些人从头顶突突地冒出蒸气。
(d)气界融入风大
Ⓐ略说外五风
ⓐ上行风住于上身,起到呼吸的作用。
ⓑ下行风住于下身,起到排泄等作用。
ⓒ平住风住于中间,起到受持体温、分辨饮食等作用。
ⓓ遍行风主运动,身体上上下下的活动,全部由遍行风操作。
ⓔ持命风,就是执持生命的风。
Ⓑ气界融入风大
上行风、下泄风、平住风、遍行风全部收在持命风当中,以致于吸气困难,气息从肺部经过黑白咽喉而剧烈地向外呼出。
(e)外气中断
体内的所有血液收集在命脉中,心间依次流出三滴血,于是长长地呼出三口气,外气骤然中断。
西医所说的死亡。
C.明增得隐没次第
a.明相
(a)内外相
从顶部来自于父亲的白明点快速下降,外相就好似月光普照朗朗晴空一般出现白光;内相出现明的觉受。
(b)何种烦恼灭尽
灭尽了三十三种嗔心分别念。
(c)心识如何变化
五根识融入意识。
b.增相
(a)出现时间
明相结束以后。
(b)内外相
从脐部来自于母亲的红明点快速上升,外相如同日光普照朗朗晴空一般出现红光,也如同红色的闪电;内相产生了大乐觉受。
(c)何种烦恼灭尽
灭尽了四十种贪心分别念
(d)心识如何变化
意识融入于染污意识(第七识)。
c.得相
(a)内外相
白红二种明点在心间相遇,神识进入到它们的中间,外相犹如黑暗遍布清净虚空一般出现黑光;内相生起无分别念的觉受,然后漆黑一片,突然间昏迷过去。
(b)何种烦恼灭尽
灭尽了七种痴心分别念。
(c)心识如何变化
染污意识融入阿赖耶识。
d.近得
(a)基光明出现
后来稍微苏醒过来,出现了犹如远离(云、雾、尘)三垢的清净虚空般的基位光明
(b)心识如何变化
阿赖耶融入法界光明。
(c)此时为重要解脱机缘
Ⓐ不经中阴直接成佛
ⓐ利根法身往生:如果以前修得非常好,就可以认识自性本面而入定,于法身位解脱。
ⓑ于报身位解脱。
ⓒ于化身界自由幻化:将心识观成“德”、“吽”等种子字,于化身界自由幻化,度化众生。
Ⓑ往生
此时,以你善愿力的感召,阿弥陀佛会现前来接引你往生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的接引,在隐没次第开始到昏厥之间,是有一些,但一般来讲,就在这个时候。
(三)法性中阴与转世中阴
1、此处不讲
基位光明过后,会依次出现法性中阴与转世中阴,这些是正行的支分,故在前行中不做宣说。
2、哪里讲了
《六中阴》《上师心滴》《杰珍大圆满》等对中阴或闻解脱法要讲得特别细致。
(四)运用窍诀强制往生
1、修往生法最佳时机
对于缺乏修道经验的人来说,运用往生法的最佳时刻,就是在隐没次第开始出现的时候。
2、要怎么做
(1)忏悔
忏悔自己以前所作的一切罪业,可以在内心中忏悔,如果有机缘,也可以在僧众或道友面前忏悔。
(2)断除对今生的一切贪执
此时一定要放下一切,没什么可耽著的。
A.贪执引发转生:此时你贪恋什么,后世很可能就转生到那里。
B.不光彩:修行人临死时交代财物,是最不光荣的事,因为就是耽著才会谈。
C.活着的时候就得训练思维:要想在那个时候毫无贪恋,最好是活着的时候就经常思维这些,调伏内心。
(3)一心求往生
专心意念:“我即将死去,现在依靠上师所传的窍诀,将如同勇士射出的箭一样飞往清净刹土,我该多么高兴。”充满自信,满怀勇气。
(4)可借助助缘
如果自己明观往生法的所缘境有困难,也可以请有能力的道友助念。
(5)一定要借助颇瓦法求得往生
临终时不管是自己明观还是借助道友助念,一定要依靠以往所修炼的深道往生教授强制性地往生。
A.何为强制性往生:强制就是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依靠你自己清净的善愿力,只要修持它,就会像被抓住头发拽走一样,必定往生极乐世界。
B.安排好助缘——创造安静的环境:让亲朋好友不要哭,除了念经以外,最好不要有嘈杂的声音。
哭泣对亡者无义;若是生前有修行的人,那时候他正要进入光明,所以要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3、教诫
佛教徒一定要先懂得道理;懂了道理以后,一定要实地去修,如此才能对自他有利。
4、特说助念
(1)助念是我们的责任
A.是责任
如果是其他道友到了临终时,我们要自觉自愿去助念,不图什么功德,这是我们的一种责任
B.有违菩提心
a.反面:明明有能力,而可怜的众生就在身边死去,你却不去超度,不为他助念,这对菩萨戒是有违犯,过失很大。
b.正面:如果能放下自己,而把他人的解脱放在心上的话,会理解这份责任。
(2)依靠什么念
A.《助念往生仪轨》
a.里面是什么:里面所收集的诸佛菩萨名号以及各种经典,显密都有。
b.有何功德:多个城市,多人、多团体、多道场应用后,用这个仪轨助念以后,常常呈现瑞相,亡者脸色的变化、家人或现场的感应等非常多。
c.有如此功德的原因:与上师如意宝等传承上师及诸佛菩萨的加持息息相关。
B.其他
《地藏经》、《金刚经》,净土道场的或其他的佛教仪轨都可以。
(3)给谁念
A.亡人
B.动物
见到正在被宰杀的动物时,假使不能放生,也应该当下念几声佛号,像“南无宝髻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药师七佛”,或者念七大如来的真言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就可以令这些可怜众生不堕恶趣。
(4)有何利益
除了对亡者的利益之外,对亡者的亲友也有利益,很多亡者的家人被助念者的奉献所感动而皈依三宝。
(5)让助念成为传统
A.藏地有助念的传统
从高僧大德到平常的百姓,人人都需要助念这种传统。
a.大僧大德:助念只是提醒一下,如根登群佩大师临终要弟子给自己念《缘起赞》及《大圆满愿词》。
b.普通人
(a)不论是谁,一听到死讯,或者哪怕见到一只老鼠死了,一只蚂蚁被踩死了,就会马上念几句“嗡玛呢巴美吽”。
(b)藏地的人死时,家里再穷、条件再不好,也要请僧人念七天经。
B.汉地也要形成助念的传统
a.有能力的话要形成团体
如果有能力,就在全国各地组成助念的团队,这样不仅对亡者有利益,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修行。
b.形成传统会利益很多人
(a)亡者可怜:亡者很可怜,在他离开时,也许没有任何善事可以伴随,只有跟着恶业往下堕。
(b)形成传统会利益很多人:如果为他念点经,那他就不会堕入恶趣,甚至意识一转,也有解脱的机会。
C.对我们的提醒
应该在佛教的声音中离开,这对我们的来世很有帮助。
如果得过大圆满的四灌顶,修过本来清净的教言,也可以在临终时,请道友为自己念《一子续》、《大圆满愿词》等特殊的教言。
参考资料:《前行广释.第一百四十课》
【档案编号B07140-定解B09-002】
世间事除了生死,都是闲事!望各自珍重!
参考资料:《禅定的修法(慈诚罗珠堪布)》
编写师兄:定解B11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7140-定解B11-008
原文: 在汉传佛教,《观经》里是讲了九种根基的往生,但是在这之上,最利根者安住自己本位、直接解脱的窍诀,却并未宣说。
本位
解释:本来的位子,也就是本来的真身。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原文:当自己出现死相,知道无论如何也无法避免死亡,并出现了隐没次第 等的时候,就该修往生法了。而除此之外的时间里,一律不可以依靠这种方法来往生。
死相
解释:人死亡的相状。由这种死亡时的相状,可以验知其人将来投生之处。瑜伽论立死相有六验,即:
一、若作善之人将死时,先自足冷至脐,脐上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人中;
二、若作善之人,头顶皆温,而后气尽者,即生天上;
三、若自顶冷至脐,腰下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饿鬼中;
四、若自顶冷至膝,膝下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畜趣中;
五、若自顶冷至足,足底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地狱中;
六、若罗汉圣人要入涅槃,或心或顶数日皆温。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原文:时机成熟时才能往生,其他时间里,如果你用往生法离开世间,就有杀本尊的过失。戒律中也说,比丘自尽犯堕罪。
本尊/堕罪
解释:【本尊】密乘的不共依怙主尊佛及菩萨。即为自己信奉之神、应皈依之神(不包括六趣之神),此为佛陀幻化的各种和平、忿怒之本尊。在西藏有各教派一致承认的本尊,也有各教派自己的本尊。
——《红史》
【堕罪】由作恶事而堕诸恶趣的犯戒过失。
——《佛学词典》
原文:本来隐没次第多种多样,但从浅显易懂的角度来讲,包括五根、四大、明增得这三种隐没次第。
五根/四大
解释:【五根】指眼等之五根,眼根能生眼识,耳根能生耳识,鼻根能生鼻识,舌根能生舌识,身根能生身识。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大】俱舍论所说,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故名四大。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原文:后来稍微苏醒过来,出现了犹如远离云、雾、尘三垢的清净虚空般的基位光明,按《上师心滴》等教言,这叫近得。
基位光明
解释:1、死有光明,死位光明。2、一切众生心之本性,元始清净,自然光明,即因位如来藏。
——《藏汉佛学词典》
原文:当然,这对我们来讲可能很困难,但如果你得过大圆满的四灌顶,修过本来清净的教言,也可以在临终时,请道友为自己念《一子续》、《大圆满愿词》等特殊的教言。
四灌顶
解释:宝瓶灌顶、秘密灌顶、智慧灌顶、句义灌顶或第四灌顶。
——《藏传佛教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原文:对我们自己而言,学了这个往生法以后,到时候不管是自己明观所缘,还是道友助念,都必须依靠这一深道往生教授强制性地往生。
所缘
解释:缘是攀缘的意思,心识所攀缘的境界,叫做“所缘”。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编写师兄:定解B09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7140-定解B09-004
编辑师兄:定解B08 审核师兄:定解B01
阅读建议:使用电脑打开可获得较好阅读体验。
一、课前、课后教诫的重点、难点
(一)共不共加行的目标
1、共同加行:要通过修持共同加行让心和解脱道相应
(1)共同加行要致力于生起出离心:共同前行是让所有的修行者了知正在安住的轮回的过患和解脱的必要,从而生起出离心,从轮回中解脱,一定要发自内心地生起这种意乐或者觉受。
(2)生起出离心之后,我们还没有解脱轮回之前,毫无疑问肯定还会在轮回中生活、工作,继续要住一段时间,但是我们的心可以不再耽著轮回了,目标是解脱轮回,二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抵触。
2、不共加行:通过修不共加行让心和大圆满的方向相应
如果我们认真地把大圆满不共前行修好的话,在修大圆满正行的时候就有一个很好的基础。
(二)我也学了法,但面对烦恼还是很无力,怎么破?
1、现象
有人说:修了这么多法,学了这么多法,面对烦恼、面对环境的时候还是感觉很无力。
2、原因
(1)这就是典型的法没有入心,正法中的境界在你心中没有生起来。你的想法还是轮回的思想,法还没有改变你的心。
(2)修法主要是调伏我们的心,让法入于心,如果法入于心,那么你的心就和法完全一致,你的心就变成法了。那时,你的思想和现在的思想就完全不一样了,很多以前面对不了的问题、矛盾、冲突、纠结,当法入心之后都不存在了。
3、破解方法
(1)首先要学习,学习之后要思考生起定解,生起定解之后要观修,通过闻思修,逐渐我们的心就和法相应。
(2)现在我们的心是心,法是法,心和法之间就像水和面粉之间的关系。
A.第一个阶段就是听法闻思——把面粉倒在水里或把水倒到面粉上,二者之间没有融合。
B.第二个阶段,必须要去思维,要不断地闻、不断地思维、不断地观修。这就是手在不断地和面的过程,可能旁边的师父会指点你用什么样的技巧;修法过程中上师也会说,会指点。最关键的还是自己要去不断地努力精进,这样,随着时间的增长正法一定会入于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就完全可以被调伏。
C.修共同加行和不共加会有这样一种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的心逐渐就可以调伏。
二、讲记中的重点、难点
(一)修炼
1、往生法修出验相前当反复串修
(1)原文
如今自己求得往生引导以后,反反复复加以修炼,在没有出现验相之前一直精勤努力。
(2)颇瓦法修成的验相有哪些
梵净穴修开之后头顶上可以插入茅草,或者虽然没有插茅草,但是头顶上会流出黄的水珠,有些时候头顶发痒等,有很多不同的验相。
(3)有了验相也不是自此就可以不修了
A.修成了之后,虽然不需要像修成之前那么反复地精进,但还是需要几天修一次或一天修一次,要不断保持这个修法的相续,自己不要中断。
a.保持修成的验相
修成之后还要串习是为了保持头顶一直是打开的状态,因为修开之后,如果长时间不修的话梵净穴又会闭合。
b.不断串习也是不断地忆念,把这个修法修得越来越纯熟。
(a)如果每天都串习或者几天串习一次,就会很熟悉,就有这种意识,假如出现一些横死的因缘,出现一些紧急情况,很自然就想得起来这个修法。
(b)很多教言讲,在临终的时候能不能使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死亡之前对这个法的训练是否纯熟。
B.不要把宝押在临终
a.有临终一念成功者,但我们不要这样押宝
临终虽然是一念往生,在很快的时间中,如果你做好了你可以往生。但我们绝对不能把这个宝押在最后的临终一念上,虽然有些传记、公案中,某某铁匠、某某屠夫一辈子都没念佛,临终的时候念一句佛号就往生了——这个是我的榜样,我应该学他。他往生了是他的事,你能不能往生还要打个问号。如果我们押宝押在这儿的话那就是太过于冒险主义了,那是不可取的。
b.平时就要串修
最好平时就训练,现在还有时间、还有自在的时候多串习、多训练。如果把你的心训练得很好,临终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就会相应佛法,不管是往生,还是安住空性,还是修自他相换的菩提心,都可以比较自在地安住。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到这一点,绝对是需要一辈子精进修行的,到了那时才会出现这种验相,在这之前一定要不断去训练。
(a)训练得越熟,到临终的时候,成功使用它的机率越高。
Ⓐ如果平时习惯训练破瓦,即便这辈子中没有很多时间去做大量的闻思修行,但自己每天空出几分钟、十几分钟的时间修破瓦,每天串习,把这个法修得很纯熟,一直这样串习的话,到死亡的时候还是有把握的。
Ⓑ比如说你一辈子修破瓦,每天都在训练轮回就是如梦如幻的。如果这些方面训练比较多,而且完全深入到内心中的时候,那么到临终的时候也会起作用——真正要舍弃一切的时候,他内心中就可以不挂碍,然后按照他自己平时准备好的方案、以前训练过的,要不然祈祷阿弥陀佛,要不然就安住在心性中,要不然就修破瓦,该做什么做什么,这样就不会有什么违缘,然后很自然地就会成功。
Ⓒ有些人只是借口没有时间,其实如果你想修的话,还是能找得到相应于自己的一种方法。修法不在于你有没有时间,关键是有没有想法、意乐。
要生起这个想法,还要通过一定的闻思或者接触一些善道友,要知道这个修法的必要性,知道轮回很苦,没什么可耽著的。
(b)要串习不耽著轮回
Ⓐ因为临终时最大的违缘就是耽著轮回,耽著轮回中的亲人、财产等很多东西。如果心在这上面挂碍的话,那时候想成功往生是很困难的。
Ⓑ平时要通过出离心、大悲菩提心,尤其是通过空性的正见,了知轮回中所有的法都是如梦如幻的,没有什么可以耽著的。
(4)修行获得成功的验相
A.突发情况
a.情况突然发生之后你能不能够马上安住在法义中,这就是一种检验。
b.突然发生一个情况,没有你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时就看你的条件反射是怎么样的,如果佛法训练得比较多,可能就会自然而然以正法或者自己的境界来作反应。
B.比较严重的事情
如果事情不是很严重,你可能扛过去或者觉得没什么,但如果是世间中类似于致命打击那种比较严重的情况,这时候就看出你的修行到底怎么样。这是装不了的,完全来自于你平时的串习和训练。
C.小结
如果平时串习训练很过关,那么根本不在乎,突发情况也好,严重的情况也好,因为你的心早就训练好了,这些都不能影响你,你自然而然还是一直安住在正法的状态中。
2、平时串修和临终应用之差别
(1)原文
现在自身的风脉明点全然无有衰退,正处在旺盛时期,依靠往生法直接往生稍有困难。真正到了临死之时或极为腐朽年迈之际就比较容易往生。打个比方来说,果实等在夏季正值茂盛繁荣之时难以采摘,等到了秋季瓜熟蒂落的时候,衣边稍微接触便会坠落。
(2)“现在”是什么时候
当我们还身强体壮的时候,自身的风脉明点没有衰退,或者虽然不是身强体壮,但还没有处于要死亡的阶段;虽然过了壮年,风脉明点开始有一点衰退了,但是还没有到那种完全要毁灭的时候;虽然逐渐在走向衰败,但是相对死亡来讲,还是属于比较旺盛的时期。
(3)“风脉明点”是什么
风脉明点就是我们身体的元素,产生肉身、呼吸、语言的三大要素。
(4)“现在”能干什么
A.不能干什么
如果身体方方面面还没有衰退,处在旺盛时期,通过破瓦法直接往生是比较困难的,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有自杀或杀本尊的过失。
B.能干什么
a.一边在轮回中感受痛苦,生起出离心,一边为了自己或为了和自己一样痛苦的有情去积资净障,好好地修学佛法,这个才是可取的比较积极的态度。
b.现在一直要训练、串习往生法,而且要不断地串习出离心,串习要往生的必要性。如果不串习,乃至于到初地之前,我们凡夫的这个贤劣的心都不可靠。现在我们可能很想往生,很想解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再过几年或者十几、二十几年,这期间会经历各式各样的很多因缘,内因外缘变化,经历这么多风雨之后,那时候你心中还有没有想往生的心,要打问号了。如果你都没有想往生的心了,那个时候你肯定不会修了。
(a)第一个,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便来维护我们这个想要往生的心,每天要修。
(b)第二个,自己要经常缘法义闻思修行,法义中讲了必须要解脱的很多根据,需要不断地学。
Ⓐ虽然学了这么多东西,但不一定学的东西都能用得上,但所有法义对你这颗想要解脱的心来讲,是最大的保护。大空性等修法虽然没办法直接调伏你的烦恼,但可以保护你这颗想要解脱的心、想要利益众生的心、想要往生的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会变化。到了临终的时候,想往生的心还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借着往生法获得解脱。
Ⓑ千万不要想,学几年我就不学了!这个想法很危险。现在想修是因为我们学了这个教法,产生了想要修法的心,如果延续一段时间,不再听法了,这个推动力就会逐渐地减弱,减弱之后,如果没有通过其他因缘让修法的心延续下去,比如没有产生觉受,闻思又断了,那么这个时候拿什么来推动我们继续修行的心呢?没有想修的心了,修行的想法就会逐渐淡下来,最后就会回到世间人的状态。
(二)运用
1、运用往生法的时机
(1)原文
自己出现死相,知道无论如何也无法避免死亡并出现了隐没次第等的时候,就该修往生法了,而除此之外的时间里一律不可以依靠这种方法来往生。如续中说:“时机成熟当往生,非时往生杀本尊。”
(2)关于“死相”
A.有观察死相的方法
在《上师心滴》,还有大圆满的正行中,讲了如何观察死相。在还活着的时候,通过很多种征兆来观察自己的寿命是不是要终结了,如果要终结了,自己的修法还没有修好的话,怎么通过一些赎死的方法、修行来赎死,但这是正行里的分支。
B.得有观察死相的机会才能观察
a.缓慢死亡来得及观察
在往生法中,“出现死相”是到了临死的时候。这里讲的主要是逐渐地、缓慢地死亡,比如说一直在生病,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可能就有一个比较从容的时间去观察。
b.还有来不及观察的状况
死亡有很多种方式,有些是突然出现因缘死亡的,比如说地震、车祸等事情,这时可能不一定能按照这里所讲的次第,也没有从容的时间去观察。
(a)利用刹那往生法:如果是突然死亡的,最好能用剎那往生法,通过剎那往生法须臾往生。剎那往生法就是习惯性地把自己的思想放在头顶上去训练,死亡突然到来的时候,自己的思想就会自然而然地往头顶上观,引导自己的神识往上走,往生。
(b)依靠生前的资粮:如果连刹那往生法也忘记了,临终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来得及修,那么就看你在世时的发愿,往生的方向、途径以及你所修的资粮是怎么样的了。如果平时修得很好,即便是临终时,没有按照这个步骤往生,按照你平时修行的方向、力量,你所修善业的方向,也会自然而然地朝这个方面去成熟。这类似成就一种定业,一种决定的业。
决定业,比如在世的时候,你每天不断地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每天在回向、发愿,到临死的时候,这股力量就自然而然地牵引你往极乐世界这个方向走。趋向其他地方的途径,已经通过你在世时种种的修法阻断了,你的思想是一门心思地求解脱、求往生,那么所有的善根都是朝这个方面集聚,当然就没有其他的道路了。
(3)比临终窍诀更重要的是现在
A.先了知两个规律
a.对我们来讲,现在是比较自在的时候,不管你现在训练什么法,都会成为临死时的一个方向。
b.重业先成熟。
B.好好把握现在
a.临终的影响因素
(a)临终的状况很大程度取决于自己生前积累善恶业的力量
Ⓐ如果现在串习的恶业比较多,比如十不善业变成重业了,或者串习的都是世间法,不改变的话,那么到临终的时候,在正常情况下,这个重业是会率先成熟的。虽然你也造了善业,但按照次序来讲,这个善业没有排在第一位,不会率先成熟。
Ⓑ如果我们把佛法、把解脱道这方面修成重业,那么即便没有超度,或者说你在某个地方找不到超度的人,你也没有按照这个步骤往生,但相续中的重业会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按照你平时修行的方向、力量,你所修善业的方向,善业会自然而然地朝往生的方向去成熟。这类似成就一种定业,一种决定的业。
(b)有些因缘会影响临终的走向
临死的时候,如果有善知识、上师引导的话,亡者也能受这个因缘影响,虽然这个善法可能不是重业,但是因为影响的缘故,还是可以往生的,所以临终时候的助念很重要。
b.积极积累对临终有利的因素
(a)自己修
多下功夫把临终的这些窍诀、次第搞纯熟。最好每天晚上睡觉前把法本里面讲的隐没次第在脑海里面过一遍,串习一下破瓦。睡午觉来得及的话过一遍,来不及的,就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过一遍。把这个串成习惯之后,它一旦出现的时候,你马上就会知道:这个就是隐没次第。这样,就不会慌张,就会有条不紊地按照自己平时训练的去做。
(b)帮别人助念
有机会的时候,给道友或者其他人做些助念,因为通过这个善业力,这样因果的缘起力,在你自己死的时候,可能大家给你助念的机会要多一些。
Ⓐ带着这个思想去助念的话也好,但不是那么纯净。这是一个规律,你想不想都会成熟的,如果你这样想了,可能会被这个思想染污一点点。
Ⓑ如果说带着“亡者需要帮助,道友、道友的亲属需要我的帮助”的心去,以对佛菩萨的信心,念仪轨、念咒语、念佛号,这样去帮助他。你心很纯净的话,就可能积累大量的善根,对自己的往生也有帮助。死的时候,更容易找到更多的助念。也许你家里不相信、不学佛,但因为你平时特别纯净,到了那时,你家里人也许就会同意来助念。
(4)这是最佳的修往生法的时机
抓住时间节点很重要,最佳时间就是这个时候,这时是最容易往生的,出现隐没次第的时候就该修往生法了。
(5)如何理解“时机成熟当往生,非时往生杀本尊。”
A.释义
a.“时机成熟”
就是隐没次第等等出现的时候。
b.“非时往生”
除时机成熟、临终之外的时间中往生。
c.“杀本尊”
(a)有类似于杀本尊的过失。
(b)本尊是杀不了的,他是大无为法的自性。此处是说有类似于杀本尊的过失,就是说明这个过失特别地严重,并不是说你真正地把本尊杀掉了。
B.如何理解“非时往生杀本尊”
a.解读方式一:自杀过失很大
(a)显宗
小乘别解脱戒律的根本戒,其中杀人戒律的标准就是杀其他人相续的命根。如果是自杀的话,虽然不犯根本戒,不会破戒,但也犯比较大的堕罪,相当于比较粗重的支分罪。
(b)密宗
《米拉日巴尊者的传记》里,米拉日巴尊者的上师最后一次调化的时候,他真的很绝望,觉得这辈子肯定是听不到法了,就想要自杀。俄巴上师就劝他不要自杀,说密乘三昧耶戒里没有比这个更重的罪业了,显宗里面也是很重的罪业,千万不要自杀等等。
b.解读方式二:从生圆次第角度
在续部里,密宗的修法要求把自己观成清净的本尊身,所以非时往生的话,类似于把已经观好的本尊杀掉,类似于有这种过失,这是比较大的一种过失。
(a)平时上座修生起次第的时候,把自己观成本尊,比如修的是观音菩萨,在座上修生起次第,把自己观成观世音菩萨的样子,下座之后,还要观想自己是如梦如幻的本尊身,一切当中都是刹土。这样,如果你自杀的话,就相当于杀本尊。
(b)在玛尔巴尊者的传记里,有弟子要让他示现夺舍法,他说现在正安住在生起次第中,正在观修本尊的时候,不能修夺舍法,这时如果要修的话,就有类似于杀本尊的过失了;如果我安住在圆满次第的时候,圆满次第是观空,观空性的时候,本尊已经摄受在空性中,那时修夺舍法就可以了。
2、略说隐没次第之分类
(1)原文
本来隐没次第多种多样,然而从浅显易懂的角度来讲,包括五根、四大、明增得这三种隐没次第。
(2)五根、四大、明增得这三种隐没次第是由外而内的
五根、四大、明增得这三种是从外而内的,有次第性的,先由外在的根,根比四大要粗,四大隐没之后,内在的心识、感觉方面隐没。
A.四大隐没次第:四大分解是在内在分解,别人不一定知道。但在外面还有一些征兆、形迹可寻的,无论是头顶突突冒热气或者说向上拽我、体温开始消失等等,别人都可以通过这些进行观察。
B.明增得隐没次第:是在呼吸中断之后纯粹内部的隐没次第,这就是自己的感觉。还有一些具有神通的圣者、大德可以观察得到,一般来讲,其他人是看不到的。
3、详说隐没次第
(1)原文
其中五根隐没次第:如若自己枕边有僧人在念经,只是听到一片嗡嗡的声音,而听不清字字句句,这时表明耳识已经灭尽。或者虽然没有那样,但别人的交谈等对他来说也好像是从远处传来的声音一样,仅仅能听到声音却听不清楚说的什么。同样,眼睛看色法也只是模模糊糊而看不清究竟为何物,说明此时眼识已经灭尽。以此类推鼻嗅香气、舌品味道、身体所触等都没有感觉的时候也就是最后的隐没次第,这时候,上师需要为他直指心性的本来面目,也是作超度的最佳时刻。
四大隐没次第:在此之后,肉界融入地大之时,身体出现如堕入坑中或被山所压一样的沉重感,比如,有些临终的人口中喊着“向上拽我”或者“将我的枕头垫高”等等;随后血界融入水大之中时,流出口水或鼻涕等;接着暖界融入火大的时候,口鼻全然干燥,体温从边缘向内收,这时有些人从头顶突突地冒出蒸气;气界融入风大之中时,上行风、下泄风、平住风、遍行风全部收在持命风当中,以至于吸气困难,气息从肺部经过黑白咽喉而剧烈地向外呼出。体内的所有血液收集在命脉中,心间依次流出三滴血,于是长长地呼出三口气,外气骤然中断。
明增得隐没次第:在当时,从顶部来自于父亲的白明点快速下降,外相就好似月光普照朗朗晴空一般出现白光;内相出现明的觉受,并且灭尽了三十三种嗔心分别念,这就是所谓的明相。从脐部来自于母亲的红明点快速上升,外相如同日光普照朗朗晴空一般出现红光;内相产生了大乐觉受,灭尽了四十种贪心分别念,这是所谓的增相。接着白红二种明点在心间相遇,神识进入到它们的中间,外相犹如黑暗遍布清净虚空一般出现黑光;内相生起无分别的觉受,然后漆黑一片,突然间昏迷过去,这是所谓的得相。后来稍微苏醒过来,出现了犹如远离(云、雾、尘)三垢的清净虚空般的基位光明,如果在这时能够认识自性本面而入定,就称为利根法身往生,不经过中阴而成佛。随后依次出现法性中阴与转世中阴,这些是正行的支分,所以在此不广讲。
(2)五根隐没次第
A.临终时人的头脑很混乱
临死时,人的头脑不像现在这样清楚,如果像我们现在这样清楚的话,自己也可以自主地去忆念。但临死的时候,除了大修行者可以保持证悟境界之外,其他人各式各样的习气、业都会成熟,甚至有些地方说,临死的时候,一生的境界都会在眼前浮现,甚至在哪个地方扔过一个纸团,吐过一口口水,这些都会想得起来,全部的境界都会浮现出来,像演电影一样,是比较乱的场景,那时去忆念正法就比较困难。
B.五根隐没次第的重要性
a.可以直接
(a)在五根隐没的时候,有经验的上师会观察,知道这是五根隐没的时候,这时就会给亡者做直指心性。如果以前被直指过心性,听过大圆满正行的人,就知道这个是我修过的,通过他的语言,我去安住,这个时候是很好的证悟机会。
(b)上师不在的话,也可以请同行的金刚道友——都得过大圆满法的,在耳边给他念诵有关直指心性的词句,类似于提醒亡者。
b.是超度的最佳时刻
也可以在这个时候做超度,念颇瓦。
c.是修颇瓦的最佳时机
这时是是自己修破瓦的最佳时机。
C.疑问:耳根隐没了怎么能听到直指或念经呢
那时候在亡者耳边使劲地喊,很大声地喊,那样他能听清楚。因为按照一般的情况,在他耳边念经,他只能听到嗡嗡声,但如果凑近耳边很大声地给他说的话,他还是可以听得到的,还没有到那种完全隐没的时候。
D.错过了这个时机怎么办
过了这个时间,只能通过法的加持力去引导他了。
(3)四大隐没次第
A.何为四大
四大就是地水火风。在我们身体里,有肉界、血界,还有风界(呼吸),有暖界(就是温暖)。身体里四大都会融入地水火风,二者之间都有关联的。
B.四大隐没次第
a.肉界融入地大
(a)肉界就是肌肉,地大的成分比较多,显得比较坚固一点。
(b)“身体出现如堕入坑中或被山所压一样的沉重感”是自己的感觉,别人可能看不到。
b.血界融入水大
有些生病比较重的人也会流口水,控制不住口水、鼻涕,但临终的时候是很多,各种各样的情况同时或次第出现,四大隐没和平时生病时出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c.暖界融入火大
(a)不是所有人都会“从头顶突突地冒出蒸气”,有些人头顶上很明显的、像蒸馒头一样,冒出很多的水蒸气来。
(b)“从头顶突突地冒出蒸气”也有很多情况:有些人说瑞相出来了,你看他头顶在冒热气;有些说可能是超度之后的瑞相;有些说是暖界融入火大,暖界入火大头顶也会冒热气。
d.气界融入风大
(a)上行风:管呼吸的。
(b)下泄风:主要管排泄。平时是下泄风控制大小便的排泄,人死的时候,下泄风收摄了,收摄之后它的力量就没有了,所以,这时候就会出现大小便就。
(c)遍行风:周遍全身的。是因为身体里有遍行风,所以有活动、走路、跑步等这些动作。
(d)持命风:根本的风叫做持命风,它是守持生命的,守持命根的风。
e.外气中断
(a)医疗上认定的死亡
脉搏停止、心跳停止、呼吸中断,这是普遍认定的死亡、医学认定的死亡。
(b)佛教叫外气中断
Ⓐ在佛法中,这时候叫外呼吸中断,内呼吸还在,神识还在心识里没有离开。
Ⓑ所以,有些看起来已经死了的人,几天之后突然又复活了。从这个侧面讲,这是他的神识还没有真正离开,因缘聚合的时候,还有可能重新恢复身体机能。虽然这种情况不多,但是也会有。
C.四大隐没次第是很痛苦的过程
a.四大分解的时间、痛苦的程度受生前善恶业影响
如平时造恶业比较重的人,四大分解的过程会非常长,痛苦很剧烈;如果恶业不重的人,或者平时修的善法很多,这些善业比较强劲的修行者临终的时候,四大分解就会特别快,时间很短,程度也很轻微。或者说临死的时候,阿弥陀佛就来了,阿弥陀佛来了之后,你直接就走了。
b.四大分界很痛苦
一般来讲,四大分解很痛苦,或者说神识从身体里脱离的过程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在有些教言中讲,四大分解或者心识离开肉身的过程,就像把一只乌龟活生生地从壳里面拖出来一样,类似于那种痛苦。
D.死亡不会欺骗你
精进修行佛法和不精进修行佛法的差别平时看不出来。但自己所有的修行,在临终的时候会体现出不同的功用,造恶业、不修善法会有它的功用;修善法也有它的功用,因果是不虚的,做了什么都会浮现
在世的时候精进修行,在死的时候隐没次第很快或者痛苦的程度比较轻微,解脱的机会是很大的,充满了欢喜;而且修了一辈子的佛法,也不会有什么觉得恐怖或值得后悔的。
(4)明增得的隐没次第
A.此时贪嗔痴的灭尽是依靠法性力
在明增得的隐没次第过程中,贪嗔痴会灭尽,虽然没有修,但是也会灭,这是从法性缘起力的方式灭尽。
B.此时是利根法身往生的时机
假如以前修过大圆满,对觉性有所认知,可能还不圆满,会在这个时间中认识到然后入定,这就被称为利根法身往生。
C.此时也是阿弥陀佛接引的时机
a.此时是阿弥陀佛接引的时机
如果平时善业修得多,净土资粮修得比较多,在这个阶段会出现阿弥陀佛,生起信心以后,跟着阿弥陀佛就往生了。
b.整个中阴的阶段都是比较容易往生的
(a)有些人是在断气之前,在他还清醒的时候,阿弥陀佛来了,一断气就走了,这些隐没次第就跟他没关系了。
(b)已经进入中阴身了还有机会,如果那时候祈祷阿弥陀佛也容易往生。
(5)睡眠中也有类似明增得的隐没次第
A.临死时
明增得隐没次第的过程中,也会由心识到最后现前法界实相,就是法性现前的过程。
B.睡眠中
a.在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出现一次法性。
睡眠的时候,五根识灭了,五根识灭了之后,内在是五根识入意识,意识入于染污意,染污意入于阿赖耶,阿赖耶会入于法界。通过法界缘起力,那时所有的心识都会隐没,出现一次光明,自己内在的佛性就会浮现一次,这就是觉性、真正的佛性。然后再从法界中,重新显现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中出现意识,意识中再出现梦境。也就是说在每天梦境之前的酣睡阶段,就是从睡着到梦境之间,会有一个阿赖耶识入于法界的过程。
在梦境中没有根识,就是阿赖耶识上的习气再加上意识配合起来,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梦境。
b.训练过的人会认识
如果修炼过实相的人,或者修炼过梦修的修行者,每天晚上在觉性显现的时候,他会做一次安住,时间长了之后,他在梦境中就能证悟。
C.参考建议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的第四品会讲这个问题。
4、一定要依靠颇瓦法往生
(1)原文
对于缺乏修道经验的人来说,运用往生法的最佳时刻就是在隐没次第开始出现的时候。此刻,自己务必完完全全断除对今生的一切贪执,而要专心意念:我即将死去,现在依靠上师所传的窍诀将如同勇士射出的箭一样飞往清净刹土,我该多么的高兴。充满自信,满怀勇气。如果自己明观往生法的所缘境有困难,也可以请有能力的道友助念,不管怎样此时此刻都必须依靠以往所修炼的深道往生教授强制性地往生。
(2)死亡时不能自主的因素很多
在临死的时候,以前没有的想法可能会出现,再加上出现其他不确定的因缘,都会使往生变得困难。
A.如果自己是死在寺院、道场,身边的人都是道友,肯定会给你安排一个如理如法的超度。
B.如果死在医院或者家里,环境就比较复杂了。抢救的抢救,哭的哭,闹的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心不一定能专注。
C.有些人在世的时候,写好了遗书,死的时候一定要怎么安排,但死了之后,就不算数了,家里根本不执行,这也没办法的。如果福报大的人,在世、临终和死后的修行都是比较圆满的;如果福报不够的人,可能不一定能这样安排。
(3)此时一定要断除贪执
A.这个机会很难得
a.这一世之前,我们已经平庸地死了无数次,现在有一个机会,在这一世中,我们可以和轮回做一个了断,这方面就看你现在的决心大不大,毅力大不大。
b.如果这个时候做好了,在临终的时候就会不耽著。不管怎么样,轮回就是一个骗人的把戏,我不再耽著它了,一心一意地求往生,往生之后,就真正解脱了,不会再受轮回中的任何痛苦,在极乐世界成为了一个圣者,以后可以以圣者的身份回来利益有情。
B.现在就要多思维、多练习
a.对自己来讲,现在就要多串习、多训练,临死让我们突然放下,可能有些人可以。如果平时不训练的人,临死的时候,说你现在要放下了,根本做不到。
b.平时一定要多思维、多对比。思维得越多,自己越容易放下对轮回的耽执,越容易在关键的时候,做出正确的抉择。这个正确的抉择,不是碰运气,都是看你的习气是善习气还是恶习气。
C.推荐阅读
丹增活佛写的《探索梦的奥秘》,讲了很多选择胎门投生方面的案例和道理。
(4)此时要有欢喜心:“我即将死去,现在依靠上师所传的窍诀将如同勇士射出的箭一样飞往清净刹土,我该多么的高兴。”
A.刹那就可以到达极乐世界
经典里讲,极乐世界是从这个地方往西方过十万亿刹土,十万亿个刹土的距离是非常远的,但一刹那就可以往生,一方面神识是很快的,一方面是依靠阿弥陀佛的加持力。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和自己心识的力量,一刹那就往生了。
B.往生后的诸多功德
a.往生以后,真正永远远离了身心的困扰,还有种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还有对于恶趣的恐怖。
b.以前一直不敢松懈,到了极乐世界终于可以放松了。有时候也不想放松,被极乐世界净土、阿弥陀佛、大菩萨的加持力所笼罩,自己对正法会特别欢喜。那时对世间八法根本没有任何兴趣,心自然而然就转变了。
c.有些人善根很强,往生之后,花开见佛就登地了。有些人可能一下子登不了地,也是很快就会登初地。前一刹那还是凡夫,后一刹那就是圣者了,就是这么快。
(5)此时要有信心:“充满自信,满怀勇气。”
A.一定要有自信
对自己所修的法有自信,对能够往生有自信,还要有一种舍弃轮回的勇气。
B.怎么才能有勇气和自信
a.如果彻底产生了出离心,发自内心认识到这个轮回没有什么可依靠的,没有什么可留恋的,生起了厌离的话,可能就会对解脱产生很坚实的信心,那个时候抛弃轮回就会义无反顾,就像《极乐愿文》的发愿文说的一样,义无反顾的往生,没有丝毫的犹豫、留恋,一心一意地发愿往生净土。
现在我们多学习多串习,能加固保护这个心,一定要不断地学、不断地学。不管你以后能否弘法,你不讲法也好,讲法也好,多学习不但能够保护这颗道心,而且还会坚固它。
b.就像有些人在监狱里面待久了,习惯了监狱里面的生活,开始爱上了监狱,让他出去反而不习惯了。我们在轮回里待久了之后,即便我们对别人说净土里的种种利益、好处,他给你来一句“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就是不愿意去,你拿他也没办法。因此我们还是要多去串习,轮回的习气越来越淡、越来越弱,对净土的真正解脱产生信心,这样就会满怀勇气。
【档案编号 B07140-定解 B08-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