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略分析
结文
· 解释结文
总结引导文
一、对《前行》的十二个引导文分别作概括
(一)外共同前行的六个引导文
(二)内不共加行的五个引导文
(三)上师劝诫重视《前行》
(四)不修便可成佛之往生法
二、修行人要知道自己的身份
(一)表明态度:踏实修行,不要乱跑(以修颇瓦法为例)
(二)摆出问题:
三、《前行》涵摄一切显密修要
(一)总说
(二)其他宗派的显宗引导可包括其中
(三)念修金刚萨埵等是本派无上特法
(四)修完五加行才可以听受并修持无上密法
劝诫修行者
一、《前行》如实记录上师教言通俗易懂
(一)对上角度:如实记录上师教言
(二)对下角度:本着通俗易懂、利益内心为原则而撰写
(三)对发心人员表示感谢和鼓励
二、用《前行》的殊胜窍决对治自心
(一)从道理上明白窍诀都是针对自心
(二)依照殊胜窍诀行持对自他都有饶益
(三)总结和劝诫
三、珍惜暇满人身精进断恶行善
(一)从道理上懂得应珍惜暇满人身
(二)懂得道理后应精进修持
四、依止上师获得坚地度化众生
(一)如何获得坚地
(二)获得坚地后:必定肩负起度化众生的重担
五、把这一节课作为《大圆满前行》的广告
(一)总说:本课是本论的略义或总说,放在开头就是广告
(二)分说:
展开分析
结文
· 解释结文
总结引导文
对《前行》的十二个引导文分别作概括
(一)外共同前行的六个引导文
1、四种厌世心
1)第一,通过思维暇满难得,使闲暇之身变得有意义
2)第二,通过思维寿命无常之理,来鞭策自己精进
3)第三,通过了知一切轮回痛苦的本性,而生起出离心及悲心
4)第四,通过明确因果的差别,而如理取舍善恶
2、解脱利益,依止上师
1)第五,通过忆念解脱利益,而使自己对佛果满怀向往,并生起极大的信心
2)第六,通过依止真正的善知识,来修学上师的意行
3、劝诫:应重视如此重要的引导文
(二)内不共加行的五个引导文
1、第一,依靠皈依三宝,奠定解脱道的基础
2、第二,依靠发殊胜菩提心,树立起佛子如海行为的框架
3、第三,依靠念修金刚萨埵,通过四力来忏悔一切过患之根本的堕罪
4、第四,供三身曼茶罗,可积累一切功德之根本的福慧资粮
5、第五,一切加持的源泉----祈祷上师,可使自相续中生起殊胜智慧
(三)上师劝诫重视《前行》
1、正说:要重视前行内外十一种引导
2、原因:各方面机缘难得
1)上师对《前行》进行了广讲(难得之一)
2)广讲之目的:
①对以后重视前行的人修学有利
②稀有的因缘条件具足(难得之二)
· 具体解说:稀有难得的因缘
3、结论:要重视这些引导文
(四)不修便可成佛之往生法
1、正说
2、解释
修行人要知道自己的身份
(一)表明态度:踏实修行,不要乱跑(以修颇瓦法为例)
(二)摆出问题:
1、略说:有些道友不好好闻思,行为各种各样
2、具体说明:
1)事例:有些上师邀请某些女众去开光
2)劝诫:
①事情本身:开光都是请僧众
②当事人:年轻的女众出家人要注意
3)总结:真正的修行人要用正知正念观察
《前行》涵摄一切显密修要
(一)总说
(二)其他宗派的显宗引导可包括其中
1、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因果不虚:依靠四种厌世心可生起无伪的出离心
· 他派教证说明:宗喀巴大师《三主要道论》
2、解脱利益、依止上师:可开启诸道之门,创造圣道的缘起
· 别说:上师是最主要的缘起
1)总说
2)分说
①正面说:----法王如意宝为例
②反面说:有的人最初缘起破坏,想入正道难
3)结论:上师是学习佛法中最主要的缘起
①上师自身为例
②道友为例
3、皈依三宝、发菩提心:以皈依为基础,修学六波罗蜜多,可将我们引入真实正道
4、总结:其他宗派的显宗引导可包括其中
1)正说:萨迦派的三现分、格鲁派的三士道、噶举派的大手印等都可包括在《前行》引导文中
2)理由:法王如意宝为汉文版《前行》作的《序》
①《序》原文
②《序》作的时间及翻译时间
③别说:《序》中关键:
A、正说:祈请三根本、护法神赐予如理修行此法之具缘者加持,并普降成就甘露妙雨
B、解释前半句:祈请三根本、护法神赐予如理修行此法之具缘者加持
C、解释后半句:并普降成就甘露妙雨
3)劝诫:希望珍惜、重视这部法
(三)念修金刚萨埵等是本派无上特法
· 念修金刚萨埵、积累资粮、上师瑜伽、往生法
(四)修完五加行才可以听受并修持无上密法
1、修法次第
1)前行:五十万加行修完后才可以听闻密法
2)正行之不共前行:修持三身引导以及心识与觉性的引导后,获得直指实相觉性妙用的灌顶方可实修正行
2、劝诫:遵循次第
1)总说:应了解自己根基,遵循次第
2)分说:
①应取之行为:在修密法正行前,应先修一些密宗的不共加行
②应舍之行为:着急攀高法得不到利益
A、比喻:建筑要打地基,一层一层修上去
B、比喻对应之意义:修行也要一层一层
C、导致的结果:直接修正行得不到真正境界
3)结论:应遵循次第,好好修加行,再修正行
劝诫修行者
《前行》如实记录上师教言通俗易懂
(一)对上角度:如实记录上师教言
1、反面说:没有着重在词藻华丽、文法精湛上
2、正面说:完全依照他的至尊上师的亲口教授记录的,避免掺杂自己的言词
· 如何记录:在如来芽尊者面前,听受了二十五遍《大圆满前行》
3、旁述:上师以自身为例,说明依师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
(二)对下角度:本着通俗易懂、利益内心为原则而撰写
1、作者角度:正说(上师以谦虚的语气谈自己的讲解)
2、听者角度:有些不太情愿,有些众生确实得到了利益,发自内心的在学
(三)对发心人员表示感谢和鼓励
用《前行》的殊胜窍决对治自心
(一)从道理上明白窍诀都是针对自心
1、窍诀:《前行》罗列了许多有针对性、直言不讳揭露过失的上师教言
· 旁述:罗列不是过多的重复
2、运用:不能作为看他人过失的窗口,而作为观察自己过失的明镜
· 别说:要针对自己,重视前行(劝诫反复看《前行》)
3、教证说明此理
1)总说:阿底峡尊者的殊胜教诫:“殊胜上师为揭露罪恶,殊胜窍决为击中要害,殊胜助伴为正知正念,殊胜劝勉为怨魔病苦,殊胜方便为无有改造。”
2)分说:
①殊胜上师为揭露罪恶
②殊胜窍决为击中要害
③殊胜助伴为正知正念
④殊胜劝勉为怨魔病苦
⑤殊胜方便为无有改造
· 以水晶球的案例说明无有改造
(二)依照殊胜窍诀行持对自他都有饶益
1、归纳殊胜要诀
1)正说:窍决击中罪过要害、正法融入于自心、恒常提起正知正念而将一切错乱归于自身、包括生起一个恶分别在内的念头也绝不能放任自流,而要以正法来调伏自相续,这是殊胜的要诀
2)例说:仁钦桑波闭关立誓,体现修行决心
3)劝诫:我们要尽量忏悔行善
2、如此行持对自他有益
1)正说
2)教证说明此理:
①总说:阿底峡尊者:“殊胜饶益乃令入正法,殊胜受益是心入正法。”
②分说:
A、殊胜饶益乃令入正法
B、殊胜受益是心入正法
(三)总结和劝诫
珍惜暇满人身精进断恶行善
(一)从道理上懂得应珍惜暇满人身
1、时机的角度:此刻为关键点
1)正说
· 劝诫:应珍惜眼下机缘
2)比喻:
①以事业的关键时刻为例
②以读书的关键时间为例
2、修行者的角度:善恶在此时,要懂得珍惜
1)善恶在此时
①总说:内心向善在此时,内心向恶也在此,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②分说
A、正面说
B、反面说
2)要懂得珍惜
①正说:如今就是计划永善永恶的界限,相当于一百生世中的一次食物
②公案:
A、内容:佛陀劝诫贪玩的罗云要珍惜机会,努力修行
B、结论:
a、外缘:应有一定纪律约束
b、内缘:自我教诫是最重要的
(二)懂得道理后应精进修持
1、正说:要夜以继日精勤修法,恒时以死亡激励自己,断除追求现世利益之心,不惜生命精进修持,努力断恶行善
2、劝诫:对比前辈大德,现在应好好听受
依止上师获得坚地度化众生
(一)如何获得坚地
1、依止上师,皈依三宝
1)正说
2)要点:修皈依时应认识到,快乐是三宝的大悲所致,痛苦是往昔恶业所感
· 如是观想之功德:苦乐转为道用
2、在菩提心的基础上,精勤的积资净障,最终便以恭敬诚信、誓言清净,而使自心与传承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
· 别说:誓言清净
1)事例:有些人誓言受损,往往跟旁边的人言行不清净有关
2)结论:
①应舍之行为:不要讲他人过失,成为是非的来源
②应取之行为:真正的修行人不爱讲人过失,不爱交往是非之人,会好好修行
(二)获得坚地后:必定肩负起度化众生的重担
把这一节课作为《大圆满前行》的广告
(一)总说:本课是本论的略义或总说,放在开头就是广告
(二)分说:
1、由略至广
2、由广摄略
正确理解“各大教派圆融无违”
有谁会为了你,不惜得罪你?
本节课上师讲课时提到了“修行人要知道自己的身份”,直言不讳的劝诫当时的个别女众,不要忘记自己的出家身份,否则一有过失就很难控制了。字里行间中,看得出当事人表示,她的根本上师另有其人,可大上师却并没有因为自己不是“根本上师”不闻不问,而是冒着“得罪人”的风险,把该说的话从各个角度讲清。试想在世间,除了你的父母,真正的朋友,有谁能真的为了你好,这样直接了当的揭露你的问题,甚至不惜得罪你呢?很多人都是当面互相夸赞,背地里互相贬损,根本不会考虑你的利益,即使看到你的错误也不会跟你说,只会把它当做人前人后的谈资而已。
仅仅从世间的智慧讲,也应该懂得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对你好的人。那些只会口头上讲漂亮话的,对我们的成长并没有实际益处。反而是那些敢于指出我们过失的人,才是真正的贵人,真正的明师。正如本课中阿底峡尊者所说:“殊胜上师为揭露罪恶,殊胜窍决为击中要害。”
很多人不是不知道。只不过,能够认识并真正接纳这一点,进而真心想改变自己的,需要相当大的勇气。
走了这么久,你变了没有?
《大圆满前行》马上就要结束了,这四年的风风雨雨,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从懵懵懂懂的小白到能给一些新学员答疑解惑的“老师兄”,回头看看自己成长的路,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清楚。
我们在轮回中流浪了这么久,哪里都去过,什么都经历过,却一直没有办法解脱。直到今生上师的出现,成为我们整个轮回的里程碑,依靠五加行的修持,我们若生起了真实的出离心和菩提心,积累资粮净除罪障,那么此生真的成为了我们上去下去之关键,永善或永恶的分水岭——如果自相续已经从此转向了法,那么“自己对自己实在有很大的恩德”。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我们表面上完成了数量,但实际上狡猾的内心并没有得以调伏,只是“看上去很美”,虽然拿到了正科的入场券,但如果并没有生起真实的出离心和菩提心,纸糊的高楼大厦毕竟经不住雨水浸泡,时间一久就会原形毕露。今后的几年里,虽然有听闻的功德,但得到真正的法益也是很难的。
虽然打开宝库的大门即可过上梦寐以求的生活,但我们要知道,宝库大门的钥匙不在外面,它只在我们心中,你的心达到了哪种状态,就会解锁相应的关卡。所以,唯一深入自己的内心,和真正的上师相应,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发心师兄:定解B17、定解B18
审核师兄:定解B07、定解B06
【档案编号B07143-定解B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