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44课

脉络梳理


简略分析

一、精义要点都摄集于《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二、以比喻说明此《前行》为善说

(一)总说

(二)分说

1、比喻一:如丰美的食物

2、比喻二:如灵巧的农夫

3、比喻三:如丰年的庄稼

4、比喻四:如慈爱的乳母

5、比喻五:如心中的如意宝

三、《前行》易懂摄要义是无嗔阿阇黎

(一)特点:菩萨以俗语开示正道

(二)原因:浅慧者很难闻思修深法

(三)结论:此论是劣慧者的无嗔阿阇黎

(四)本论可遣除两种误区之一:只闻不修

(五)本论可遣除两种误区之二:装模作样

四、师教言撰著《前行》,所言无错谬

(一)作者本人角度:(因为)没有掺杂自己造作的词类

(二)其他道友角度:(因为)很多金刚道友都可以作证

(三)劝诫当时善士:(所以)应做随喜及护持

(四)劝诫未来善士:(所以)应生恭敬心及诚信心

五、回向

(一)回向曾为慈母众有情

(二)愿见诸众证果度众生

(三)愿善士法子长久住世

(四)愿令师喜恒时得摄受

(五)愿舍自身甘为老母仆

(六)愿师加持终得上师果

六、结文小字

(一)本论来源

(二)撰写缘起

(三)撰写者

(四)撰写地

(五)尊者发愿

七、会供、感言及回向

(一)传讲圆满:此次为第四次传讲

(二)荟供

(三)感言

(四)回向及发愿

 

展开分析

讲述科判位置和简述

精义要点摄集于《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一)颂词

(二)释义

(三)补充劝诫

以比喻说明此《前行》为善说

(一)总说

(二)分说

1、比喻一:如丰美的食物

1)颂词

2)释义

总说

分说

3)补充劝诫

2、比喻二:如灵巧的农夫

1)颂词

2)释义

总说

分说

3、比喻三:如丰年的庄稼

1)颂词

2)释义

总说

分说

3)补充

4、比喻四:如慈爱的乳母

1)颂词

2)释义

总说

分说

3)结论:重视前行

总说

分说

5、比喻五:如心中的如意宝

1)颂词

2)释义

总说

分说

3)补充

 

《前行》易懂摄要义是无嗔阿阇黎

(一)特点:菩萨以俗语开示正道

1、颂词

2、释义

1)略说

2)别说:并非依于声律诗韵词,而以俗语方言示正道

例说:对应并非依于声律诗韵词

A、词语本身角度:诗词不能消除烦恼

B、传讲者角度:注重口才的老师/务实的老师对比

结论:《前行》通俗易懂,这是菩萨的特点(对应而以俗语方言示正道

3、劝诫

1)闻法者角度:劝学《前行》

2)讲法者角度:应采用直接的语言,不一定非要注重口才

(二)原因:浅慧者很难闻思修深法

1、颂词

2、释义

1)闻思角度

2)实修角度

3、遣诤

1)诤:天天讲《前行》,不讲高法,太理论化了

2)遣:有了基础再讲高深法要才能真实受益,否则易生邪见

3)劝诫:要打好基础

(三)结论:此论是劣慧者的无嗔阿阇黎

1、颂词

2、释义

1)正说

2)例说

3)别说:无嗔阿阇黎

原因:别处很难找到这样的阿阇黎

结论:本论是无嗔阿阇黎

劝诫:应把《前行》作为自己的根本上师

(四)本论可遣除两种误区之一:只闻不修

1、颂词

2、释义

3、指出问题并劝诫:

1)问题:相当一部分人缺少实修

2)劝诫:

反面说

正面说

(五)本论可遣除两种误区之二:装模作样

1、颂词

2、释义

1)总说

2)分说

观空如暗投石大修者

装模作样修善之行人

自不量力冒充成就者

若见此道则如钉刺心

3)总结:如果从此改正,修行也就上去了

 

师教言撰著《前行》,所言无错谬

(一)作者本人角度:(因为)没有掺杂自己造作的词类

1、颂词

2、释义

3、补充

1)详说

2)别说:如何理解原原本本

反面说:原原本本并不是一点都不敢动

正面说:应既不违背原意,又能润色到位

A、因为:演讲和造论有区别(演讲时不见得用词圆满)

B、所以:应既不违背上师原意,又能润色到位

4、必要和劝诫

1)必要

正说

原因

2)劝诫

例说:发心中会有碰撞,不容易

结论:正当机缘时应认真发心,注意不堕两边

(二)其他道友角度:(因为)很多金刚道友都可以作证

1、颂词

2、释义

3、补充:在上师住世或圆寂不久时,将教言理成文字很重要

1)总说

2)例说

3)结论

(三)劝诫当时善士:(所以)应做随喜及护持

1、颂词

2、释义

3、补充

1)鼓励发心人员:上师将发心人员比喻为记录上师教言的华智仁波切,金刚道友们应随喜

2)论典日后广弘:很多论典当时不出名,多年后人们才知道他们的智慧和悲心

(四)劝诫未来善士:(所以)应生恭敬心及诚信心

1、颂词

2、释义

1)正面说

2)反面说

3)结论:

对法生信心:对《前行》生信心不会错

对师生信心

A、对如来芽尊者生信心

B、对华智仁波切生信心

 

回向

(一)回向曾为慈母众有情

1、颂词

2、释义

(二)愿见诸众证果度众生

1、颂词

2、释义

3、消归自心

1)随学发愿

2)发愿的必要

(三)愿善士法子长久住世

1、颂词

2、释义

3、消归自心

(四)愿令师喜恒时得摄受

1、颂词

2、释义

(五)愿舍自身甘为老母仆

1、颂词

2、释义

3、消归自心

(六)愿师加持终得上师果

1、颂词

2、释义

1)略说

别说:我们需要上师的加持

正面说:有了上师的加持,修行做事不会太困难

反面说:没有上师的加持,做什么都很困难

A、总说

B、分说

a. 应舍之行为:

发心者角度

法师的角度

b. 应取之行为:慈师之教言

C、结论:

a. 反面说:法师和道友之间不要长期耿耿于怀

别说:上师欢不欢喜,要结合密意了解

b. 正面说:应好好依止但也不必因小事恐慌

2)详说

解释前两句

解释后两句

 

结文小字

(一)本论来源

(二)撰写缘起

1、三位劝请者

1)如来芽尊者亲传弟子卓玛泽让劝请(交付笔记)

2)如来芽尊者密法传承法王子大活佛普贤胜乘金刚再三劝请(提供纸张)

3)继承如来芽尊者窍诀传承的意长子活佛利他无量仁波切劝请

2、诸多金刚道友给予安慰和鼓励

(三)撰写者

(四)撰写地

(五)尊者发愿

 

会供、感言及回向

(一)传讲圆满:此次为第四次传讲

(二)荟供

(三)感言

1、感谢及劝诫

1)感谢发心人员

2)劝诫

劝诫听闻者:好好翻阅原文及讲记

劝诫发心人员:

A、发心人员角度:继续发心,善始善终

B、其他道友角度:应给予发心人员鼓励和支持

2、感谢其他人员

1)学会发心人员

2)感谢所有三根本、护法神、天尊、地神及众多非人等有情

(四)回向及发愿

 

本课难点

所有的表达,都是为了利益对方,而不是展现自己

世间的很多诗歌,散文,文字都非常优美,展现这份优美的出发点,大多数是为了表达作者心中的感受,甚至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很多诗人,艺术家都非常关注自己的内心,他们的作品内容往往源于自己,不太会考虑观众的想法。懂者是知音,不懂者一笑置之。

看过《莲苑歌舞》人都会知道,华智仁波切本人是非常擅长词藻学的,他完全可以把上师的教言润色的非常精美又不失本意,但是为什么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原原本本记录上师的教言呢?

一方面,圣者的金刚语是具有加持,不能随意修改;另一方面,尊者悲悯我们这些浅慧者,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受益,能够懂得上师所表达的真实意义,采用平常的语言直截了当的说出来,可以让更多人直接领会其意。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两者明显的区别:世人是展现自我的,菩萨是无我的,他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已。

 

让我们一起发愿吧

本课的结尾,上师让我们跟随华智仁波切一起发愿:愿见到法王培育的四众弟子,自在往生极乐世界,利益无边众生,愿这些精彩场面,我们都能见到;愿法王的弟子,以及在他的教言甘露滋润下的高僧大德、弘法利生之士等,全都长久住世,常转法轮;现在乃至生生世世中,我都依教奉行令师欢喜,恒时得到上师摄受;愿我成为众生仆人,让他们享受佛法;愿我获得佛果之前,心中暂时生起上师加持的璀璨日光,依止静处度过此生,究竟获得无等上师的果位。

这五个发愿,我们一一诚恳的跟随作意,让心真实的转向法,转向道,今生乃至生生世世。让《大圆满前行》成为我们无始以来到今生的里程碑,转折点,为来世创造一个美好的开端。

编写师兄:定解B09、定解B11

审核师兄:定解B07、定解B06

【档案编号B05144-定解B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