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24课

本课脉络


简略分析

课前开示

一、总说:今年的目标——实地修行,生起定解

二、分说

(一)实地修行

(二)实修之果——对共同加行生起定解

正式讲课

一、学习前行的意义

二、要详细观察十六种无暇

(一)了知道理:未善加观察的过患

(二)行为取舍:了知此理后应如何做

(三)分析必要:这样观察的必要性

 

展开分析

课前开示

一、总说:今年的目标——实地修行,生起定解

(一)因为:上师广说《前行》,增加有利教言

(二)所以:弟子要实地修行,对共同加行生起定解(目标)

二、分说

(一)实地修行

1、上师角度

决定带大家修行/原因

2、弟子角度

1)目标:要以闭关方式打好基础

2)如何做:要靠自觉修行

如何达到自觉修行:了知未打好前行基础的过患(得不到真实利益/修行无法成功/难以断除轮回)

3)劝诫:要注重共同加行修法

补充:上师的要求:主要精力放在修行上,同时不间断闻思

(二)实修之果——对共同加行生起定解

1、目标

生起定解(对共同加行真正有所体会)

2、途径

如何生起定解

1)正面说:通过实修加行

心态角度:

了知实修重要性(通过口头书面和实修对比,说明实修的重要)

行为角度:每天早上观修人身难得

如何做到:正面说/反面说

2)反面说:忽视加行基础

正说:很多人高攀大法,不知道前行最重要、最根本

例说:很多人耽著项袋金刚橛,不重视前行

3)结论:

见解:前行基础好坏决定一生修行

行为:应把握好机会,打下稳固基础

3、结果:定解是什么

1)什么是定解:生起发自内心的觉受(看他人不学佛可怜/自身要精进修行)

2)定解的作用:可令此生修行稳固/生生世世殊胜缘起

补充:学佛的目的就是生起定解(反面说/正面说)

 

正式讲课

一、学习前行的意义

二、要详细观察十六种无暇

(一)了知道理:未善加观察的过患

1、略说

如果没有善加观察,表面暇满终究不能迈入正道

2、广说

1)正说:倘若没有好好观察,自认为不一般的人未必迈入正法之门

2)例说:

上师自身为例

汉地两个公案 (法爱和尚转生为牛、国清寺大德转生为牛)

3)遣疑:修行人是否更容易堕落,而世间人不会

(二)行为取舍:了知此理后应如何做

1、第一步:应仔细观察

1)两种观察:

正面说:真正的修行产生信心(一一分析后产生信心)

反面说:表面的修行容易退失(修是修了但没有感受)

2)结论:不能草率进入形象修法,必须要仔细观察

反面说:形象上的修法(剃度,办皈依证、取法名等)

正面说:法融于心表现(重视后世修法,不会忙于琐事及散乱)

3)劝诫:务必要好好观察,只说不做,修行很难出现奇迹

2、第二步:观察后的两种结果

1)若具足:应尽心尽力修持正法

略说:如今获得了如此难得的暇满人身,必须要尽心尽力修持正法

广说:

A. 如今获得了如此难得的暇满人身

B. 必须要尽心尽力修持正法

a. 为何修:只有修行才能断除烦恼

b. 如何修:不必外求,自心下功夫

旁述:凡是对修行做障碍的都是魔障

2)若不具足:全力以赴使自己具足

3、第三步:有生之年,随时随地观察

为什么:修行会受环境和时间影响

(三)分析必要:这样观察的必要性

1、正说:暇满有一种不齐全,也不具备修持妙法的缘分(比喻/对应的意义)

2、例说

1)举例:以古代烧茶为例,说明缺少一个小小因缘也无法成办

2)意义:暇满中仅仅一种不具足,也不具备真正修法的机缘(烦恼粗重为例)

3、劝诫

1)正面说:顺缘时把握机会

2)反面说:人身难得而易失

3)结论:必须实修人身难得


本课难点

不图虚名,真实的去修行

修行人这个名称,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神秘的、神圣的、不与红尘俗世为伍的。我们希望这个称号属于自己,同时也对一些我们心目中的修行人投以羡慕崇拜的眼光。可是本课中,华智仁波切却说:如果没有善加观察无垢光尊者的十六种无暇,那么在当今乌烟瘴气的五浊恶世,众生的见解、行为日趋低劣,表面上看很多人暇满无不齐全,也持有出家人或居士的外相,然而,包括高高座上的大法王、精美伞盖下的大上师、久居深山的苦行者、云游四海的舍事者等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在内,一旦落入了这些无暇的控制中,即使矫揉造作的修法,也终究不能迈入正道。

大法王、大上师、苦行者,舍事者,这几种名称听起来就是让人顶礼膜拜的对境,我们只有仰视的份儿。可是真正来讲,确实这些都是外在的头衔,内心境界究竟如何,旁人是很难判断的,即使一生处于众人的恭敬赞扬和鲜花掌声中,如果相续没有远离十六种无暇,又有什么真正的意义呢?

大人物如此,同样的,对小人物来说也是如此,虽然我们不出名,但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也不是一般人——不是一般的居士,不是一般的小组,是学霸组,是道场最殊胜组,是特殊发心人员,是重要岗位……有些名声是我们为了满足自己,给自己安立的,有些确实是公认的,但无论如何,名声本身只是一个标签而已,但麻烦就麻烦在人往往为它所累,真的以为名就是我,我就是名,与特殊发心人员”“学霸组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境界……

喜欢给自己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位和头衔以证明自己,本身就是我执的一个圈套。我们要警惕那些惯有的心态,飘飘然和满足感对自己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好处。通过认真的闻思后,养成随时仔细观察内心的习惯是相当重要的,我在想什么,我这个念头算什么,是贪心吗,是否属于五毒粗重,会逐渐扩大影响以后的修行?真正一一对照自心,不图虚名,才会真正踏入真实的正道。因为,所谓的正道不在外面,它只存在于我们内心之中。

少了一个铁钉,亡了一个国家

本课的最后,华智仁波切从因缘聚合的角度告诉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随时随地仔细观察自相续是否全部具足这些暇满。拿烧茶这样一件简单的小事来说,需要具足种种条件才能真正成办,仅仅是其中一个小因缘不具足——比如火绒被打湿了,就只能从根本上放弃烧茶。修行也是同样,本来各种条件具足,但忽然跟道友吵架了,互看不顺眼,这个组就呆不下去了,只能转自学或者转组,之后被种种因缘所牵,新组不适应,或者自学后被世俗种种琐事打扰,修行也只能不由自主地放下了。

所以,不要轻视小小的因缘,一个看似非常小的事情,或者微细的心念,都有可能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就像一首民谣中所说:

少了一个铁钉,掉了一个马掌;

掉了一个马掌,失了一匹战马;

失了一匹战马,丢了一个国王;

丢了一个国王,输了一场战争;

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

了解了这个道理,从内心深处认可并畏惧因小失大,我们就会养成时时刻刻谨慎观察自相续的习惯。有了这个好习惯,就是修行路上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编写师兄:定解B06  定解B06

审核师兄:定解B06 定解B06

档案编号B02024-定解B06-001



隐藏窍诀

 

没有《前行》基础,难以断除轮回之根

倘若没有打好前行基础,表面上修任何法,暂时可能有一些验相、些许成就,但在今生来世的重大问题上,由于你相续与四加行不相应,故很难得到真实利益。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毕竟我们学佛那么长时间了,就我个人而言,虽说不是真正的修行人、大成就者,但对佛教经论、尤其是宁玛巴教法,算是比较了解的,有时候也观过心。通过长期的经验和观察,我切实体会到,若没有真正了解前行法,长时间串习每一个道理,修行不可能圆满成功。如果离开了前行,你依止多少上师、看过多少法本、学了多少宗派,也只是在自相续种下善根而已,要断除轮回之根非常困难。

 

修持人身难得应达到的量和它的作用

在修的过程中,大家要真正生起一种觉受,明白人身确实难得,这不是假装的,要从心坎深处有感而发。若能产生这种感觉,看到芸芸众生不学佛时,就会觉得他们很可怜,自己也会利用这个人身精进修行,不会让它白白空耗——这就是我的目标。我自己是低劣的凡夫人,不敢承诺你们修了前行后,几百人会当下开悟,马上成为一地菩萨。再说末法时代,果期早已经过了,也不可能如此。但只要每个人打下扎实的基础,修行在有生之年就不会变来变去、退来退去,这对生生世世也是极殊胜的缘起。

 

《前行》的功德

学习这部《大圆满前行》,将会令我们在对治烦恼、断除我执方面,更具有实修性窍诀。同时,依靠传承上师的无形加持,因缘聚合之时,我们相续中必定会生起慈悲、智慧等一些暖相。

 

分析人身难得,就是真正的修行

要知道,如果没有生起人身难得之心,就会牵扯到后面的修行,乃至延误生生世世的重大问题。所以,我们首先慢慢去观察很重要,对前面讲的十八种暇满,应像小学生做作业那样一一分析,看这个具不具足、那个具不具足……这就是所谓的修行。有些人这样修时,好像感觉不到什么,这说明你没有专心。假如你将每个道理与自相续逐一对应,必定会对佛法产生信心。所谓的修行,并不是闭着眼睛,非要看到有面有相的本尊,刚才讲的就是真正的修行。

 

法融入内心的表现

因此,希望大城市里的人,通过这次学习要真正认识到,自己有些修行不过是形象而已,法并没有融入于心。其实,法融入于心的感觉,与只追求表面形式完全不同,这一点从很多大德身上也看得出来。他们一旦生起人身难得的理念,无论是说话、做事、言谈举止、日常威仪,对后世的修法相当重视,根本不会忙于世间琐事,也不可能爱看电视、电影、动画片,对他们而言,这些散乱的形象完全是骗人的,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正法不必外求

因此,大家要发自内心对修行有强烈意乐。华智仁波切说过,正法就在身边,不必外求。有些人修法始终不成功,到这个上师那里去、到那个上师那里去,今天在这个寺院求法、明天又到那个寺院求法,有时候听他们的故事,我只能默默地笑。为什么呢?因为他基础没有打好,从来也没有向内观,只是一味向外求法,那不管到哪里去,肯定都没办法修成。其实,每个人修行都能成功,关键要看能不能下功夫。比如,你对观修人身难得,下了一定的功夫,那么再过几十年,修行若仍能保持稳定,没有什么法是修不成的。但如果你修行马马虎虎,修一点点就半途而废,平时没有耐心、恒心,那修什么也修不好。

 

什么是魔障?

尤其在闻思修行的过程中,故意断传承,或者不愿意修行,就是所谓的魔障。以前莲花生大士对空行母益西措嘉传过一个殊胜教言:凡是对修行做障碍的,不论影响内心也好,制造外缘也罢,都是魔障。譬如,你本想听一个传承,有人劝你不要听,应该离开这个地方,这就是一种魔障。魔障不一定非是面目狰狞的恶魔,有时候它也会显现为语言亲切的道友,或者慈悲体贴的上师,表面上对你非常关心,你听到他的话语后,三四天都睡不着觉,心里非常舒服、温暖,一闭眼就浮现出他的音容笑貌。但如果对你的修法造成违缘,那不论他是什么形象,按照莲花生大士的教言,都叫做魔障。道友们对此理当谨慎!

 

很多人修行不成功的原因

现在有些人修行不成功,就到处打卦算命:为什么我最近修不上去?验相出不来?本尊不现前?实际上,这是因为你因缘不俱全,而在所有因缘中,三十四种暇满是最关键的,假如其中一种不具足,你的修行因缘也会中断。因而,你没必要问东问西,问题肯定出在这上面,如果这上面没问题,那你修行绝对顺利。所以,掌握这些窍诀也很重要。

 

编写师兄:定解B28

审核师兄:定解B06

档案编号B02024-定解B06-004

 

名词解释

 

验相

由修持所生的功德。《佛学词典》(杂语)灵验之相貌。——《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编

 

暖相

我执、烦恼、分别念等日趋减少,是上、中、下三种根基者的真实暖相。暖相,在这里泛指成就相。很多人喜欢看成就相,看有没有发光?”“是不是彩虹?”“这是什么声音?”……但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对修行人而言,这些有也可、无也可。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看烦恼是否减少了。这种相,别人不一定看得到,但对修行人来说,这的确是很大的进步。——摘录:《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一百一十三课

 

舍事者

放弃世间八法的人,称为舍事者。把精美的饮食、好的衣服、随从眷属等所有的世间琐事都舍弃了,一心一意地行持法义,就称为舍事者。——摘录:生西法师辅导第二十四课

 

四法印

小乘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加上大乘的诸法实相印,合称为四法印。——出处:《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末法

梵语saddharma-vipralopa。正法绝灭之意。指佛法衰颓之时代。与末世末代同义。乃正、像、末三时之一。教法住世有正法、像法、末法三期变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之本以教(教法)、行(修行)、证(证果)之具足或不具足,配于正、像、末三时之说,谓如来灭度后,教法住世,依教法修行,即能证果,称为正法。虽有教法及修行者,多不能证果,称为像法(像,相似之意)。教法垂世,人虽有秉教,而不能修行证果,称为末法。末法之世即称为末世。——出处:《佛学大词典》

 

缘起

事物之待缘而起也。一切之有为法,皆自缘而起者。中论疏十末曰:缘起者体性可起,待缘而起,故名缘起。法华经方便品曰:佛种从缘起。俱舍论九曰:诸支因分,说名缘起,由此为缘能起果故。诸支果分,说缘已生,由此皆从缘所生故。维摩经佛国品曰:深入缘起,断诸邪见。大日经三曰:缘起甚深难可见。【又】事物之起因。辅行一之一曰:述此缘起,凡有十意。【又】述事起由来之书名。如显戒论缘起。付法藏缘起。三国佛法传通缘起等。——出处:《佛学大词典》

 

我执

梵语atma-graha。又作人执、生执。执着实我之意。盖众生之体,原为五蕴之假和合,若妄执具有主宰作用之实体个我之存在,而产生我所等之妄想分别,即称我执。《俱舍论》卷二十九,谓我执有五种之失,即:(一)起我见及有情见,堕于恶见趣;(二)同于诸外道;(三)犹如越路而行;(四)于空性中,心不悟入,不能净信,不能安住,不得解脱;(五)圣法于彼不能清净。小乘将我执视为万恶之本,为一切谬误与烦恼之根源。《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亦载,烦恼障之品类众多,以我执为根,生起诸烦恼;若不执我,则无烦恼。——出处:《佛学大词典》

 

三昧耶戒

又作三摩耶戒、秘密三昧耶戒、佛性三昧耶戒、秘密戒、三世无障碍智戒、无为戒。略称三戒,即住于三三平等之理,以本有之净菩提心为戒体,法界无量万德为行相之秘密真言戒。此戒能成就如来清净之智,三世诸佛由此证得菩提。故又称三世无障碍智戒。其戒相为不应舍正法、不舍离菩提心、不吝悭一切法、莫不利众生行等四重禁。此戒系密教修行之指针,真言行者必须受持,入坛行灌顶之前先受此戒,方得入坛。——出处:《佛学大词典》

 

本尊

密乘的不共依怙主尊佛及菩萨。即为自己信奉之神、应皈依之神(不包括六趣之神),此为佛陀幻化的各种和平、忿怒之本尊。在西藏有各教派一致承认的本尊,也有各教派自己的本尊。——出处:《红史》

通常修习密宗的人,都有一位根本本尊,即专修这位佛或菩萨的法门。每一仪轨法本,都有一位佛或菩萨作为主名,是即为该法的本尊。——出处:《密宗百问》 谈锡永著

 

因缘

梵语hetu-pratyaya。为因与缘之并称。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依此,因缘又有内因外缘、亲因疏缘之称。广义而言,因即意谓因与缘,包含内因与外缘。一切万有皆由因缘之聚散而生灭,称为因缘生、缘生、缘成、缘起。因此,由因缘生灭之一切法,称为因缘生灭法;而由因与缘和合所产生之结果,称为因缘和合。一切万有皆由因缘和合而假生,无有自性,此即因缘即空之理。若以烦恼为因,以业为缘,能招感迷界之果;以智为因,以定为缘,则能招感悟界之果。——出处《佛学大词典》

 

本课教证

 

1、《三十忠告论》:呜呼虽知无修自欺自。2P41

虽然自己也依止过上师,也听过很好的教言,也看过特别好的一些经典和续部,同时也反观过自己的心,但是虽然已经明明知道,却没有很好地修行,自己欺骗了自己一样。——《三十忠告论》略释

 

2、《中观宝鬘论》:由信离无暇,依戒生善趣。2P42

这个人身的确非常难得,从因方面来说,需要守持清净戒律、具足清净信心。

3、世亲论师:为得善趣戒重要,为离烦恼修重要。2P42

要想来世转生善趣,则要护持清净戒律,而要断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烦恼,就一定要修行。

 

4、华智仁波切:正法就在身边,不必外求。2P42

 

5、莲花生大士:凡是对修行做障碍的,不论影响内心也好,制造外缘也罢,都是魔障。2P43

 

6、《入中论》:若时自在住顺处,设此不能自摄持,堕落险处随他转,后以何因从彼出?

如果在自由自在、具足人身顺缘的此时,没有以正知正念摄持根门、调伏烦恼而精进修持,一旦堕入地狱、饿鬼、旁生之险处,到时全然随他力所转,又将以何因缘从中度脱出来呢?

 

7、如经云:人身难得而易失,光阴易往而难追。

一旦浪费了这个人身,或者以此人身造下恶业,今后想重新获得则难如登天。

 

8《梵网经》: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如果没有把握好时机来修法,就很容易失掉人身。在失去人身后,想再次获得非常难,能够修持正法就更难。

——希阿荣博堪布《普贤上师言教》浅释

编写师兄:定解B28

审核师兄:定解B06

档案编号B02024-定解B0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