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2课

本课重点


一、顶礼如来芽尊者

(一)顶礼偈颂

观音自在显现上师相,说法结缘令入解脱道,随机调化事业无边者,大恩根本上师前敬礼。

(二)释义

1、“观音自在显现上师相”

如来芽尊者是观世音菩萨以善知识的形象,来到人间度化众生,故被人们称为“观音化身”。

2、“随机调化事业无边者”

如来芽尊者针对众生不同的根基、意乐、界性,能施以不同的调化,度生事业无比广大,教下弟子遍布天下。

3、“大恩根本上师前敬礼”

在如此殊胜、具有三恩德的大恩根本上师面前,华智仁波切以三门恭敬的方式顶礼。

(三)分析:对传承上师应恭敬虔诚地祈祷

1、有何功德:以祈祷如来芽尊者为例

后代弟子听到尊者的名号、学习他的教法,自然会得到不共的殊胜加持,从而获得觉受、开悟,甚至持明果位。

2、如何祈祷

(1)以何祈祷:如果不会念其他祈祷文,念前行的这几个顶礼句也非常好。

(2)求何种果:作为佛教徒,但最关键的,应该是寻求内在的证悟和无形的加持,而不是一味地以学术研究的方式去研究传承上师的生平历史。

 

二、全论概要

(一)全论概要偈颂

圆满教法遍知传承论,窍诀精要即生成佛法,正道前行内外共不共,教言分支捷径往生法。

(二)释义

1、“窍诀精要即生成佛法”

(1)“窍诀精要”

《大圆满前行》涵摄了无垢光尊者和智悲光尊者论典的精华窍诀。

(2)“即生成佛法”

本论是一切佛法的精要、一切佛法的总纲,依靠它,今生就能获得圆满正等觉佛果。

2、“正道前行内外共不共”

本论归纳起来分为三部分:共同前行、不共前行、往生法。

(1)共同前行之内容:又名共同外加行,其内容是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解脱利益、依止上师。

(2)不同前行之内容:又名不共内加行,宣说了一切佛法之根本的皈依、利益一切众生的菩提心、遣除罪障的金刚萨埵修法、积累资粮的供曼茶罗、加持融入自心的上师瑜伽。

(3)往生法之内容:正行无上密法的捷径——三种往生法。

 

三、立誓句

(一)偈颂

显而易懂义深极稀有,无等上师无谬之口传,依照自心定解此宣说,愿师本尊加持我相续。

(二)释义

1、“显而易懂义深极稀有”

(1)“显而易懂”

本论内容通俗易懂。

(2)“义深”

本论涵义相当甚深,纵然是闻思多年的格西、法师,也有许多不懂之处,个别内容很难以解释。

(3)“极稀有”

从文字上虽然好懂,但它的意义极为甚深,越思维越觉得它深奥,这就是圣者金刚语的特色。

2、“无等上师无谬之口传”

本论所有内容均是如来芽尊者的无谬口传,华智仁波切在其座下听闻二十五遍以后汇集而成。

3、“依照自心定解此宣说”

华智仁波切再三听闻之后,得到相当稳固的定解,遂将自己的觉受和窍诀如实落在文字上,这即是《大圆满前行》的由来。

4、“愿师本尊加持我相续”

在写的过程中,华智仁波切祈愿根本上师、传承上师以及本尊、空行、护法加持自己,愿这部法世世代代地流传下去,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

(三)分析

1、闻法修不应得少为足

(1)大德们是怎么做的

A. 华智仁波切在如来芽尊者座下听闻二十五遍以后汇集了《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B. 蒋扬钦哲旺波尊者一辈子听法有七百多函。

(2)当代有智慧的人是怎么做的

一位厦门大学的教授已经看了五六遍前行,还觉得不够,发愿每年都看一遍。

(3)我们是怎么做的

听三四遍就不耐烦了,只是学了《入行论》《亲友书》,就担心自己闻思过多!

(4)我们应该怎么做

A. 世间法:若是世间的妙欲,大可知足少欲,没有必要贪太多。

B. 佛法:不能得少为足:学佛应该有强烈的渴求心,不能得少为足,欲望越大越好。

2、不要忘记祈祷上师

(1)为何要祈祷上师

一旦上师的加持融入你的心,闻思修什么法、办什么事都比较容易,不然,做很多事情难如登天。

(2)如何祈祷

A. 求什么

随学菩萨的发愿:“愿我生生世世具足利益众生的力量,拥有度化众生的勇敢之心”

B. 不求什么

不求其他人天福报,没必要希求加持自己活得长一点,或者晚年时退休金全部拿到手里。

 

四、日修闭关要诀

(一)要诀简介

1、心滴派的修行人非常重视入座修行,此为华智仁波切和堪布阿琼的教言精华。

2、主要是闭关的明确修法,这可以归纳为一天的修要,即一个人从早上到晚上该怎么修行。

3、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入座分为两座、三座、四座、六座等许多层次。

4、关键点在于信心:只要有信心,时间和环境都可以空出来!

(二)具体介绍日修闭关修法

1、晨起修行

(1)醒来

早晨首先观想,诸佛菩萨和传承上师通过摇动金刚铃和手鼓的声音,让自己从无明烦恼的睡梦中醒来。

(2)醒后

A. 祈祷上师或忏悔罪业:醒来之后,马上念“喇嘛钦、喇嘛钦……”,祈祷上师垂念自己,或者念21遍百字明。

B. 观察梦境:在床上安住一下,观察昨晚做的是恶梦还是善梦,做恶梦则谴责自己,做善梦则随喜和回向。

C. 磕头:起床以后,最少要磕三个头。

D. 世间琐事:洗脸、刷牙、方便等,做一些日常琐事。

E. 安置佛堂:尔后打扫佛堂,在佛像前供水、供香等。

2、日间正式修行

(1)前行

A. 身要

a. 于坐垫上稍加休息

b. 毗卢七法

(a)双足金刚跏趺或半跏趺坐。

(b)双手结定印: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拇指相触,放于脐下。

c)脊背端直:身端直则脉端直,脉端直则心端直,心端直则觉性自然现前。

(d)颈部稍向前屈。

(e)臂膀后展放松。

(f)双目垂视鼻尖,不能睁得太大。

(g)舌抵上颚。

B. 语要

a. 排九次垢气

(a)排出自他一切众生嗔心所作恶业

Ⓐ 动作:右手握金刚拳,压在右大腿根的动脉上。左手以三股金刚印按住左鼻孔,从右鼻孔中排三次垢气。

Ⓑ 观想:无始以来自他众生以嗔心所造的一切罪业,以白色气体的形象往外排出。

(b)排出自他一切众生贪心所作恶业

Ⓐ 动作:左手握金刚拳,压在左大腿根的动脉上,右手以三股金刚印按住右鼻孔,从左鼻孔中排三次垢气。

Ⓑ 观想:无始以来自他众生以贪心所造的一切罪业,以红色气体的形象往外排出。

(c)排出自他一切众生痴心所作恶业

Ⓐ 动作:双手都握金刚拳,压在两大腿根的动脉上,从两鼻孔中同时排三次垢气。

Ⓑ 观想:无始以来自他众生以痴心所造的一切罪业,以黑色气体的形象往外排出。

b. 其他念诵

排九次垢气之后,念元音咒、辅音咒、缘起咒,如果实在不会念,也可直接念“嗡啊吽”,依靠诸佛菩萨三金刚的加持,使自己的语言得以清净。

(a)元音咒:嗡 阿阿俄俄 呜呜 热热 乐乐 诶诶 沃沃 昂阿索哈。

(b)辅音咒:嗡嘎咔噶噶昂匝擦匝匝酿札叉札札那达塔达达那巴帕瓦巴玛雅拉瓦夏卡萨哈嘉索哈。

(c)缘起咒:嗡耶达玛黑德抓巴瓦黑顿得堪达塔噶多哈亚挖达得堪杂哟讷若达诶望巴德玛哈夏玛呢耶索哈。

(d)三金刚:金刚身、金刚语、金刚意。

c. 必要性

正式观想之前,将相续中的垢染通过排气的方式来净除相续中的贪嗔痴垢染。

C.心要

a.发心

(a)应取

出世间善心中大乘菩萨之发心:菩提心——为利益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圆满正等觉佛果而修行。

(b)应舍

Ⓐ 恶心

Ⓑ 无记心

Ⓒ 世间善心

救畏心:害怕怨敌、病魔等损害,而渴望远离这种怖畏的发心。

善愿心:希求发财、健康、漂亮、工作顺利等人天福报的发心。

b.祈祷

(a)对境

在前方虚空大概一尺高的地方,观想自己的上师,坐在千瓣莲花狮子宝座上。

Ⓐ假如对上师信心特别大,则可观想上师现在的样子。

Ⓑ如对上师的信心没有那么大,则可将上师观为观音菩萨、释迦牟尼佛、莲花生大士等圣尊形象。

(b)祈祷

Ⓐ “十方诸佛菩萨的智慧总集根本上师如意宝您,请一定要垂念我、加持我!让佛法融入我的心,遣除所有的迷乱分别,让我修行圆满成功,最终获得无上证悟。”

若修人身难得:“愿我像上师您一样,人身难得的境界在相续中生起”

修寿命无常等:祈祷在自相续中生起与上师无二的所修内容之境界。

Ⓑ 念诵祈祷文

在上师面前念7遍或21遍祈祷文。

Ⓒ 融入

祈祷完之后,观想上师化光融入自身,自己的心与上师的智慧变成无二无别。

(2)正行

A. 将上师瑜伽作为正行来修

一边祈祷上师一边磕头,将此作为一个座间,最后作回向就可以了。

B. 将上师瑜伽作为前行来修

a.何为正行

就是观修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等。

b. 正行修多久

(a)共同四加行:从“人身难得”到“菩提心”之间的修法,至少需要146天来修习。若与《大圆满心性休息》的前行修法结合起来,共同四加行起码也要修100天

(b)每一座:利用半个小时或一两个小时修完一个引导文。

(3)后行

A. 何时回向

每一座修完之后,要将这一座的观修善根进行回向。

B. 如何回向

(a)有能力安住:安住于无缘中。

(b)无能力安住:可观想“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亦如是普皆回向”,有时间的话,念一遍《普贤行愿品》;没有时间的话,就念“文殊师利勇猛智……”两偈作回向。

 

3、晚睡修行

(1)收供品

晚上把供佛、供护法的供品全部收了。

(2)磕头

临睡前先磕三个头。

(3)观察一天的修行

坐在床上认真观察一天的修行,修得比较好就随喜自己,并回向给众生;修得比较差就呵责自己、谴责自己。

(4)入眠

A. 姿势:夜不倒单或作狮子卧。

B. 观想

a. 方式一:观想上师化光融入自己心间的四瓣莲花,于上师所发出的无量光芒中入眠。

b. 方式二:观想上师发光,整个器情世界全部融入自己,自己再融入上师,上师化光消于法界,在这种无缘境界中入于光明梦境。

c. 方式三:如果光明梦境没有修过,就在无有执著的境界中入眠。

d. 方式四:晚上睡觉一直念“喇嘛钦、喇嘛钦……”,在上师的智慧与自己的心无二无别的境界中入眠。

 

五、课后之教言

1、这种修法是窍诀的实修法

(1)这种日间闭关要诀是堪布阿琼的窍诀,同时也结合了法王如意宝传讲的教言,以及大圆满心滴讲义中的法义。

(2)上师自己一直沿循这样的修行道路完成了自己的前半生,而且表示后半生肯定也只有这一条路。

2、修什么法都不要离开上师瑜伽

修任何一个正行引导文之前,首先都要修上师瑜伽,否则,与心滴派的传统不符合。

若能一直不离这种强烈的祈祷,修行必定会得以圆满,这是传承上师的教言。

 

3、叮嘱以此度过一生

上师自己是在一个修行窍诀上完成一生的,诸传承上师的修行都是这样,上师所认识的上师也是这样,希望我们后学者也能够如此。

 

编写师兄:定解B09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1002-定解B09-009



本课难点

 

观世音菩萨的化现――如来芽尊者

(一)生平

藏历第十三绕迥木鸡(1765)年,无畏如来芽尊者诞生于石渠山谷格泽牧区。父亲是曼格氏族的邬金扎西,母亲是扎西吉。尊者自幼具足出离心,十二岁时开始学习读写,十四岁去拉萨、桑耶朝圣。归来后开始闭关实修。后尊者再次到青朴时,遇到第一世多智钦,在他的建议下,到泽仁迥拜见了晋美林巴,获得了令他心相续成熟的大圆满法实修窍诀。遵照上师的教诫,尊者来到嚓日神山闭关九个月。出关后,又尊上师教诫,来到邬金林隐修苑闭关苦行六个月,获得殊胜成就。1804年,尊者在石渠的扎玛砻定居下来,二十年间,一边修持一边为大众传法灌顶。1843年,尊者圆寂,世寿七十九岁。遗骨被保存在石渠的匝迦寺内。

 

(二) 上师

智悲光尊者有两位大弟子,一位是第一世多竹钦仁波切,第二位就是如来芽尊者,一方面显现为智悲光尊者的弟子,一方面也是第一世多竹钦仁波切的弟子。遵从上师晋美林巴的教诲,尊者将后半生全部奉献给了弘法事业。

 

(三)弟子

如来芽尊者有如日月般的两大弟子,即如太阳般的蒋扬钦哲旺布及如月亮般的华智仁波切。

 

(四) 法脉

如来芽尊者的法脉非常兴盛。他的几个大弟子凭着发心和证悟功德的缘故,把龙钦心髓的法要不单单在藏区弘扬,很多传记中都讲到,他们把这个法要传到了大海的边缘,即在有陆地的地方都有龙钦心髓。

 

(五) 功德

有关历史和授记中说,如来芽尊者是观世音菩萨以善知识的形象,来到人间度化众生,故被人们称为“观音化身”。诸多伏藏品和经论中记载,凡与如来芽尊者直接或间接结上善缘的众生,都能趋入解脱道,往生清净刹土。同时,他针对众生不同的根基、意乐、界性,能施以不同的调化,度生事业无比广大,教下弟子遍布天下。

 

立誓句的必要性

(一) 什么叫做立誓句?

作者为了造论不出任何违缘,善始善终、圆满结束,在这之前所立的一种誓言。

(二)立誓句有什么必要?

1、 传统沿袭

一般来讲,不管是印度的高僧大德,或是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自古以来都有作立誓句的传统。

2、 造立誓句有两方面必要

1) 一个是具有智慧的人中间不会退转;

2) 另一个是如果下了极大的决心,就不会出现其他的违缘。

 

闻思多了只会增加分别念?

(一)什么是分别念?

1、 略释

顾名思义,以分别心产生的念头。

2、 以比喻说明分别念的本性

(1) 本性

众生心中无穷无尽的分别念无丝毫的实义,它们全都是烦恼和痛苦的本性。

(2)比喻

就像水中的波纹一样,如果不善加对治,而让它自然生起,那永远也没有尽头。

就像孩童用木块和沙石做游戏,始终没有满足,永远不会舍弃,就这样在无意义的分别念当中一直散漫着。

(二) 分别念也分好坏

1、 最可怕的分别念

贪嗔痴和世间八法的分别念才是最可怕的!

2、 不会导致痛苦的分别念

对释迦牟尼佛甚深广大法门详细分析的分别念,不会导致痛苦。

3、 针对“分别念”的辨析

(1)错误的观点

有些人自己给自己增加分别念,认为学中观增加分别念、学因明也增加分别念、学俱舍也增加分别念……不如天天专修。

(2)这种观点的危害

如果不懂窍诀就去专修,是特别特别危险的行为!

(3)正确的观点

应该先好好闻思,闻思的过程中,可能没有在很快时间中出现明显的成就,但是见解比较可靠。

因为人的分别念越接近于智慧,行为也会越来越如法。

(三)闻思的重要性

1、 闻思是修行的基础

(1)教证说明

萨迦班智达云:“无闻之修行,如断臂攀岩。”

没有闻法的修行就像失去手臂的人攀爬山岩一样,根本不可能。

(2)教义结合分析

攀岩要用手抓着上去,没有手,是做不到的。

同样,没有闻思是修不起来的,所以,一定要先以闻思断除增益。

2、 不闻思的过患

(1)盲修瞎练

没有任何闻思的修行是一种愚笨的盲修瞎炼,在这种人的心中所能生起的可能仅是一种暂时的寂止,就像是旱獭的境界(冬眠)而已。

(2)生不起佛法见解

他的相续中肯定不会生起与佛法相应的深刻正确的见解。

(3)以教证说明

喇拉曲智仁波切说:“对讲闻佛法不满或是不愿意闻思的这种人,即生得不到解脱;而对闻思作诽谤的人,要想得到暂时和究竟的解脱,这犹如石女希望得到儿子一样,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无垢光尊者指出:“在我之后,只有闻思究竟的人才能证悟无上的大圆满。”

3、 闻思修相辅相成

(1)如果不断地闻,思所智慧会越来越增加,思所智慧增长以后,修慧自然而然也会增长。

(2)《札嘎山法》中说:闻思修三种智慧相辅相成。

(四)我们应该怎么做?

仅仅口头上、形象上的闻思修行远远不足够,一定要将佛法的道理融入到自己的内心。

1、 观察自心,自然安住

(1)总说

我们要全部断尽无实义的分别念,必须观察自心,然后自然安住。

(2)以正反两方面宣说

若心真正能安住,那所有的分别念就会消于法界;

我们若没有认识其本性,那分别念就会越来越强大。

(3)应如何去做

要像调驯野马一样,通过各种方法逐渐调伏自己的心,经常要以正知正念来守护自己的心,努力使自己现前无有分别的无二智慧。

2、长期闻思修行,互不脱离

将闻思修不脱离而行持,这是最稳妥的。

如果只顾闻思、不重视修行,或者只在意修行、不重视闻思,就会有失偏颇。对大多数人而言,闻思修兼顾是很重要的。因此,一定要长期闻思、长期修行,闻思修不脱离,这样才会有真实的利益。

(五)以教证总结

《大乘智印经》中说:“十方世界诸众生,闻已思惟正修作,摧伏一切烦恼热,如饮甘露心清凉。”

 

四、上师和根本上师

(一)何谓上师?

1、 “上师”

(1)在藏语中称为“喇嘛bla-ma” “喇嘛”这个词,是早在公元前1136年之前就存在于藏地的一个称号。

(2)这个称号不能用在普通人与凡人的身上。

2、 喇嘛

(1)“喇”指的是轮回和涅槃的怙主,具有无上智慧者的意思;

(2) “嘛”指的是对一切众生如生母对独子一般的慈爱和悲心者,具有大慈大悲者的意思。

 

(二)何谓根本上师?

1、 如何界定根本上师?

(1)出处

根本上师的概念是密续里特有的,在大乘里找不到,在声闻乘里也找不到。在金刚乘里,有根本上师这个术语和现象。

(2)如何理解

“根本上师”,理解是不一样的:

有时把在修行当中最有信心的最主要的上师,作为根本上师。我根本的,听教言、得加持、祈祷的对象,从这个角度来安立的根本上师。

还有一种真实意义上的根本上师——让你证悟心性的人就是根本上师。

2、 根本如何而来?

我们有属于某个佛部的倾向——莲花佛部、珍宝佛部、金刚佛部、事业佛部和如来佛部,这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烦恼和元素。虽然五部佛不能完全分开,但其中之一可能较为突出或起主导作用,那个就成为你修行的根本佛部。因此,所有的“根本”就从这里开始了——根本上师、根本本尊,等等。

3、 根本上师只有一个吗?

(1)不一定

(2)举例说明——比如华智仁波切

让他证悟心性的,显现上第一位是如来芽尊者,这是他的根本上师;

第二位是多钦哲仁波切也是让他证悟心性的上师。

他的证悟显现上有两次或好几次,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有多位根本上师。

(3)总结

有些时候对这个上师信心也大,对那个上师信心也大,这样也可以有多位根本上师。

 

(三)祈祷上师非常重要!

一旦上师的加持融入你心,闻思修什么法、办什么事都比较容易,不然,做很多事情难如登天。

因此,要经常祈祷传承上师,愿他们的大悲、智慧和利益众生的不共能力,全部融入自己相续,让自己将来像他们一样,在利益众生方面显出特殊的力量。

 

(四)我们应该怎么做?

《华严经·入法界品》云:善男子,汝求善知识,不应疲倦;见善知识,勿生厌足;请问善知识,勿惮劳苦;亲近善知识,勿怀退转;供养善知识,不应休息;受善知识教,不应倒错;学善知识行,不应疑惑;闻善知识演说出离门,不应犹豫;见善知识随烦恼行,勿生嫌怪;于善知识所生深信尊敬心,不应变改。何以故?善男子,菩萨因善知识,听闻一切菩萨诸行,成就一切菩萨功德,出生一切菩萨大愿,引发一切菩萨善根,积集一切菩萨助道……

 

参考资料:《自我教言》《俱舍精钥》《赞戒论讲记》《八万四千问》《入行论讲记》

 

编写师兄:定解B02

审核师兄:定解B09

档案编号B01002-定解B02-006

 


讲记脉络


一、《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的殊胜性

l  每个人都能各取所需

l  这个法汇集了各大传承上师的教言,犹如装满宝藏的仓库般,只要一开启,每个人均能各取所需,得到与自己相应的调伏烦恼之法。

 

二、学习前行的要求

(一)要求

1、听闻:圆满传承

明白《大圆满前行》从头到尾到底讲了什么,每个词句的含义是什么,它所表达的意义自己能否做到,以闻思通达逐字逐句的内容。

2、修行:调伏自心

要修持《大圆满前行》,把它的内容贯穿于心,通过修共同加行和不共加行来调伏自己,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修行人。

(二)如何实现这两个要求

1、发大心、发大愿

发大心、发大愿,心要坚强,克服一切困难。

2、祈祷三根本和三宝

时时以虔诚的信心祈祷本传上师、三根本及三宝:“请赐予我加持,愿我学这个法传承圆满,自相续与法完全相应,与往昔持明传承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

三根本:上师、本尊、空行。

3、思想要开放

(1)学习过程中,不要束缚于“这是藏传佛教的法,我们汉传佛教的没必要学”或“这是宁玛派的法,其他教派的人不用学”等宗派之见,须知各宗派的教义互不相违。

(2)很多上师对各大教派的法义均能融会贯通。

A.蒋扬钦则旺波既是宁玛派的也是萨迦派的,一生中接受了藏传佛教的各派传承,被公认为“七大教派之传承祖师”。

B.法王如意宝对萨迦派、格鲁派、噶举派、宁玛派的教法,也都闻思过、修行过。

 

三、法王如意宝之序言

(一)《前行》涵盖了各宗派之教义

1、涵盖藏传四大教派的修法引导文

萨迦派的《三显三续引导文》、格鲁派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噶举派的《解脱庄严论》、宁玛派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2、也包含了汉地不同宗派的教义

如以《弥陀经》为主的净土宗、《华严经》为主的华严宗、《金刚经》为主的禅宗、《法华经》为主的天台宗,其教义也包含在这里面。

(二)《大圆满前行》能利益三时各地的信众

1、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地各教派的弟子都在学习《前行》。

2、对于这一部法,各大教派的上师过去一直在传授,现在也在极力弘扬,未来仍会继续这样。

(三)《大圆满前行》的教法圆融

对一个佛教徒而言,最初发菩提心、中间积累福慧二资、最后现前色身和法身,这方面任何教派都没有什么差别,所有纯洁清净的教法在究竟观点上是圆融的。

 

四、题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文

(一)正标题

1、题目释义

(1)大圆满

A.谁能通达轮涅所摄的万法摄于自己心中,光明的心与空性的心无二无别,谁就证悟了大圆满。

B.名称:大圆满的境界又称为“明心见性”、“无二智慧”、“大手印”等等。

(2)龙钦宁提

A.大圆满的分类之一,是将布玛莫扎的《布玛心滴》、莲花生大士的《空行心滴》归纳起来的甚深窍诀。

B.摄集《四心滴》、《七宝藏》的一切精要,是藏传佛教真正的如意宝。

(3)前行

趋入正行前必须具备的最初前导。

(4)引导文

A.何为引导文

要想修持前行法门,则需依靠本论文字作指引,通过学习它的词句和内容,找到真正的解脱方向。

B.本引导文具殊胜加持

a.传播范围广,具殊胜加持

《大圆满前行》的传播范围非常广,在国内外请购数量都非常大,就连汉地很多人,对它的信心也特别大,这就是作者和传承上师的加持。

b.谁看谁得益

(a)《前行》的内容是华智仁波切以殊胜智慧立成的文字,谁看了,都能得到不可估量的利益。

(b)金旺堪布:“且不论《大圆满前行》的所有法句,哪怕是短短一页内容,无论是依止上师、轮回痛苦,看起来虽是普普通通的语言,但其法义的加持不可思议,看后定会融入你的心,令你的相续迅速转变。”

c.谁修谁得益

(a)正面

Ⓐ喇嘛罗珠和法王如意宝都视前行为终生最重要的功课,其传承下的老弟子,在任何违缘和障碍面前,都不会随随便便地改变。

许多长期在法王如意宝前听法的老弟子有比较扎实的基础,虽然他们表现得很谦虚,但实际上他们内心的修证深不可测,正行的境界也全部证得了。

法王如意宝的很多弟子弘法利生的能力如是强,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上师合格的传承弟子很谦虚,一切如法的言行举止,归根结底来源于前行的修持。

在修加行或发心的过程中,法王如意宝偶尔也会严厉批评不重视、不认真修加行的弟子。

Ⓑ意科喇嘛十分注重让弟子修加行,对不重视加行的弟子严厉批评,被批评过很多次的人,最终证悟境界比较高。

(b)反面

有些上师直接传讲大圆满正行,通过直指让弟子体悟心性。依靠上师的加持,有些弟子似乎通达了密法或禅宗的最高境界,但由于没有稳固的前行基础,尤其是缺乏共同加行中的看破今世,以至于处处贪图暂时的名闻利养,这样下来,修行并不长久,最后有些出家人还俗了,有些居士生邪见了,很容易误入歧途。

(二)副标题:普贤上师言教

1、释义

(1)普贤上师

华智仁波切对自己的根本上师如来芽尊者有极大信心,认为上师与普贤王如来无二无别。

(2)言教

此引导文是依如来芽尊者口传教言,不增不减记录下来并汇集成文,是前行教言的一个备忘录。

2、想开悟,有捷径

只要将传承上师的加持与自己的祈祷相结合,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开悟。

(1)大多数修行人一边念《龙钦宁提前行仪轨》一边修加行,通过这种方式即能得以开悟。

(2)按照法王如意宝的传统,则是一边念《开显解脱道》一边修加行,这样便可认识心的本性。

 

六、作者:华智仁波切

(一)华智仁波切是寂天菩萨、观世音菩萨、夏瓦热大成就者三者无二无别的化身。

(二)通过《入行论》来弘扬显宗,通过宁提教法来弘扬密宗。

 

七、译礼:敬礼一切三根本!

译者在翻译之初,为了遣除一切违缘、增上一切顺缘而作的顶礼句。

 

八、顶礼句

(一)总顶礼

1、内容

顶礼一切具无缘大悲之至尊上师!

2、释义

(1)解释一:华智仁波切的所有上师具足通达一切万法的智慧与利益一切众生的大悲,于这样的上师足下恭敬顶礼。

(2)解释二:“无缘大悲”代表观世音菩萨,这些上师与观世音菩萨无二无别,作者对他们恭敬作礼。

(二)顶礼三大传承上师

1、顶礼句

如来密意持明表示传,补特伽罗人中成善缘,循胜士迹究竟二利者,三大传承上师前敬礼。

2、释义三大传承

(1)如来密意传:佛陀以无言语、无表示的方式传授诸法,使如海眷属现前了实相密意,断证功德与本师成为无别。

A.密宗:大圆满的十二大本师对眷属进行意传加持,最终令其完全开悟。

B.显宗:如在佛陀时代,佛陀相续中的戒体,极个别特殊弟子自然而然得到,这也是佛陀以意智慧而传授的。

(2)持明表示传:持明上师不通过语言、文字来传法,仅仅以身体的表示,比如直指虚空等,就能使弟子证悟法性,上师的境界全部融入弟子心中。

(3)补特伽罗耳传:莲花生大士来到藏地之后,依靠语言、文字来口耳相传,令弟子领受法义,依此实修而成就。

3、当对三传承上师生信心

自宗传承清净、圆满,后学者当对三传上师生起信心。

(1)自宗传承清净、圆满

A.如来芽尊者曾说:“除了我之外,我以上的传承上师全部都是佛和菩萨的真实化现。”

B.法王如意宝讲也说过:“除了我之外,我以上的传承上师都是住于持明果位的大成就者。”

(2)后学者当对三传上师生起信心

A.没信心的话就别想开悟了

没有信心的话,开悟根本谈不上。理论上讲得漂亮,可内心中没有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也没有对众生的悲心、对整个轮回的出离心,这样的话,临死时也不一定起作用,只不过是种下解脱种子而已。

B.如何判断自己对传承上师是否有信心

a.如果你看上师传记时,始终热泪盈眶,对上师有无比的感恩之情,那说明法的加持入于你心中,这样继续下去有一定希望。

b.如果上师的传记、传承上师的事迹在你耳边听了一两百遍,仍是一点感觉都没有,那你的修行前景堪忧。

(3)当对传承上师有感恩心

A.传承上师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今生的快乐,而且是生生世世的快乐,有远见、有智慧的人要有强烈的感恩之心。

B.磕头时应该把上师观为三大传承上师的总集来顶礼。

(三)顶礼无垢光尊者(龙钦巴)

1、顶礼句

法性界中证法身密意,光明界中见报身刹土,所化者前现化身利众,遍知法王尊者前敬礼。

2、释义

(1)“法性界中证法身密意”

从法身的角度,在无可言表的法性界中,无垢光尊者早已证悟了诸法不生不灭的法界密意。

(2)“光明界中见报身刹土”

从报身的角度,在显现的光明界中,无垢光尊者现见了具有五决定的圆满报身刹土。

(3)“所化者前现化身利众”

从化身的角度,在所化众生面前,无垢光尊者示现普通出家人形象,通过闻思修、讲辩著的方式度化无量有情。

3、后学者当恭敬、顶戴无垢光尊者

(1)全知无垢光尊者对整个藏传佛教的贡献不可磨灭,对所有众生的利益无法估量,他被称为“法王”当之无愧。

(2)仅就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来说,

(四)顶礼智悲光尊者

1、顶礼句

明智照见一切所知性,大悲光明现于所化界,开显深道顶乘教法者,持明无畏洲师前敬礼。

2、释义

(1)“明智照见一切所知性”:尊者的智慧,对一切世俗法和胜义法通彻无碍。

(2)“大悲光明现于所化界”:尊者的大悲光明,普现于一切所化众生界。

(3)“开显深道顶乘教法者”:尊者以其不共能力,开创了甚深密法的顶乘深道——“龙钦心滴”。

(五)小结

1、要经常祈祷上师

如果你没有其他祈祷文,可以念诵这几个顶礼偈,不断地祈祷三大传承上师、无垢光尊者、智悲光尊者。

2、祈祷之功德

相续中的烦恼通过上师加持即可遣除,智慧和大悲无形中会自然出现。

 

参考资料:《前行广释.第一课》

【档案编号B01001-定解B16-002】


名词解释

 

原文:诸多伏藏品和经论中记载,凡与如来芽尊者直接或间接结上善缘的众生,都能趋入解脱道,往生清净刹土。同时,他针对众生不同的根基、意乐、界性,能施以不同的调化,度生事业无比广大,教下弟子遍布天下。在如此殊胜、具有三恩德 的大恩根本上师面前,作者以三门恭敬的方式顶礼。

伏藏:从地下掘出的佛教经文。佛学家莲花生等人,因时机未到不宜宣示,而留待后世有缘者获取,特将密宗秘诀埋藏于山岩、水边、森林等处嘱托空行暂为守护以待未来成就者发掘,而后转述为文字的极密经文。

——《藏汉佛学词典》

界性:有的很聪明,有的比较笨,又有的在世间法上很聪明,有的在出世间法上很聪明,这些属于界性。

——《现观庄严论释》

三门:指身、语、意。即表现在身体上,语言上,意识上三方面。

—— 《土观宗派源流》

 

原文:后来他前往石渠的扎恰玛隆(托嘎如意宝建立道场的附近),在那里闭关修行21年,现见了一切觉性本体,完全证悟了大圆满,是历史上公认的大成就者。

觉性本体:离一切迷妄之觉悟自性也。【又】觉知之性。谓心识也。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

本体:佛书译为自性、真性、体性。

——《藏汉佛学词典》

 

原文:藏地,与华智仁波切比起来,如来芽尊者不一定那么出名,但后代弟子听到他的名号、学习他的教法,自然会得到不共的殊胜加持,从而获得觉受、开悟,甚至持明果位

觉受:由修持所生的功德。

——《佛学词典》

持明果位:修持密乘、证得成就者。明谓密乘本尊大乐智慧,深入修持此智慧者,称为持明。

——《藏汉佛学词典》

 

原文:他接近圆寂前,把自己的指甲交给华智仁波切,说:你以后在扎嘉寺为我造一尊像,把我的指甲用来装藏,这像将与我无二无别。

装藏在塔像中装入咒文经卷等。

——《藏汉佛学词典》

 

原文:他还说:九乘佛法皆居此。所有九乘次第的佛法都居于《心性休息》中。这么殊胜的《心性休息》,我有时间就翻一翻,看到它就非常欢喜。

九乘佛法:

世间乘分二:一为外道乘;一为人天乘。

出世间乘分二:一为共乘,一为不共乘。

共乘分三: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不共乘分六:事密;行密、瑜伽密,此三者称为外密;摩诃瑜伽密、阿努瑜伽密、阿底瑜伽密,此三者称为内密

出世间共九乘,是为九乘佛法。上列各乘,排列于后者,胜于前者,故以阿底瑜伽密最为殊胜。

——《密宗百问》(谈锡永著)

 

原文:故本论是一切佛法的精要、一切佛法的总纲,依靠它,今生就能获得圆满正等觉佛果。

正等觉梵音译作三藐三菩提。如来殊胜功德之一类:真实如理,无有颠倒为正;证大涅槃,不住二边为等;二障永净,慧莲广开为觉。梵音三藐为正,三为等,菩提为觉。

——《藏汉佛学词典》

 

原文:在座的很多道友也是依靠这个法本,解决了今生乃至生生世世的大问题,通过传承上师的加持,相续中才有了圣者的无漏圣财

无漏:清净没有烦恼的意思。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

圣财:即:信、戒、闻、舍、惭、愧、慧。佛说此为众生赖以成佛的七种资财。

——《佛学词典》

 

原文:这样排垢气,表面上只是一般的瑜伽,而实际上,我们相续中的贪嗔痴垢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全部排出。

垢染以染身之垢喻烦恼之心也。无量寿经下曰:犹如净水。洗除尘劳垢染故。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

 

原文:或者观想上师发光,整个器情世界全部融入自己,自己再融入上师,上师化光消于法界,在这种无缘境界中入于光明梦境。

法界梵名达磨驮都Dharmadhātu,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实相。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

无缘无系属之关系也。无心识之攀缘也。止观一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缘。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

 

编写师兄:定解B21

审核师兄:定解B09

档案编号B01002-定解B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