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52课

课前引导:

1.    《大圆满前行》包括闻法方式和所讲之法。我们现在学习的是所讲之法中“共同外前行”中“轮回过患”中“分别思维六道各自痛苦”的部分。

2.    前面已经宣讲“八大支分苦”中“生苦”“老苦”的部分,上节课通过对“老苦”苦状的细致入微的描述,告诫修行人应以佛法自利利他,引导老年人修学佛法,对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产生定解,从而从容面对衰老。

3.    本节课宣讲“八大支分苦”中“病苦”和“死苦”,我们应通过对苦状的详细了解,结合自身,做细致的观修,以修行佛法成为对治轮回之苦的方法。

 

本课脉络

庚三、病苦

一、总说病苦(2-8)

生西法师辅导

·       首先对病苦产生深刻的认知,然后把病苦放大到人道中,人道的痛苦再放大到轮回痛苦中。只要在轮回中,永远甩不掉生老病死的痛苦。

·       只要我们在轮回中,哪怕再怎么厉害,比如有些外道修到非想非非想,看起来好像只差一点点,但差一点点也出离不了轮回。一旦最初的因缘没有,即使到了最高的有顶,还是要下堕,因为高际必堕,必须又返回到欲界,返回到这些很可怜的状态中,这个是不可靠的。

1. 病苦的特点:人的身体,当四大不调的时候,遭受各种疾病折磨(2)

2. 种类

1)由贪、嗔、痴三毒产生风、胆、涎三种根本病

2)广说:八万四千种,四百零四种

3. 成因

1)中医理论:外因六淫、内因七情、不内外因

2)三种致病因素:四大诸根因素;饮食时节因素;四季时令因素。《金光明经》

第一次法师辅导

杂病是因水、因风、因热等四大都不调了,还有一种是克病,即我们通常所说因外缘而得的病。

4. 治疗

1)治愈情况

 A. 有的可以治:通过医药、佛菩萨明咒

 B. 有的很难彻底根除

2)如理思维对待无法根治的疾病

 A. 了知治愈之因

 a)远因:前世乃至无数劫前三毒所造的业,一直留在阿赖耶上

 b)近因:风、胆、涎三者过多或过少

第一次法师辅导

·       远因:前世所造的业,比如杀生、伤害众生,杀生感得今生就是短寿,在前世就算没有杀生,但不断伤害众生,感得今生就是会生病,四大不调。

·       作为佛教徒要明白生病有远近两种因素,既不能一概强调远,所有生病都是业障,也不能完全没有前世的因缘,应当将两者结合起来。

 B. 有效的方法

 a)行为:观察、思维病苦的因果关系,转为修行道用

 b)利益:身、心面对任何违缘都可以安之若素

 C. 不一定有效的方法

 a)完全依赖外在医疗、药物的力量,有时也办不到

 b)一心一意祈祷诸佛菩萨,也未必立竿见影

 i. 业障深重者,只能作作加持而已

 ii. 通过加持,病体痊愈的也不在少数

通达大乘佛法,将病苦转为道用,坦然面对病苦(9-25)

1. 病苦表现

1)身体:身衰力竭,无精打采,甚至是卧床不起,稍作运动也很困难

第一次法师辅导

·       许多高僧大德说:你在白天十分的功夫,晚上做梦才有一分;晚上做梦有十分功夫的话,生病的时候才有一分;生病的时候你有十分功夫,就是修行非常得力,等到临终的时候才有一分。确实值得我们警醒,不要把修行一直往后推,我们想一想,就是通过自己平时生病的时候,有没有这种心力我今天在念佛,有没有这种心力,我去拜佛,那就可想而知了。

·       想要没有病的话,在经典当中说有两种因缘,哪两种因缘呢?一就是怜悯众生,第二个就是给施病者医药。

2)讲话:无迅速回答的能力,讲话有气无力、奄奄一息

3)睡眠: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4)治疗:食欲不振又不得不服用药物,并感受治疗的痛苦

5)内心:想到死亡来临,胆颤心惊、坐立不安

 A. 梦中或者白天有许多迷乱现象,身心不能自主

 B. 有人因此自寻短见、自杀身亡

第一次法师辅导

作为一个学佛的人,在即生中生病了一方面要懂得是在消业,另一方面大乘行人在生病过程中也可以修自他相换,尽量依靠佛法来作为对治。

6)重病者

 A. 活着和死了没有两样,甚至被逐出人群

 B. 生活不能自理,暴躁易怒,性格比过去固执得多

生西法师

我们经历的时候,并没有把生病和轮回的痛苦、出离轮回、出离心做联系。如果我们还是不联系、不主动修行,那病苦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我们身上上演,无法避免。

2. 如理思维修行,对治病苦

1)对轮回苦的本性深入思维,并与实践结合长期观修,从而坦然面对病苦

2)了知病苦的种类,多跟自己前世所造业有关,公案:老比丘长期卧病

第一次法师辅导

悲田当中,像乞丐,还有生病的病人,依靠照顾悲田的话,也会有相当大的功德。

3)活着时,好好忏悔前世或今生殴打众生的罪业

4)护理者应该理解病人的行为;病人也不能太过分,要求太多

5)随学噶当大德,发愿代受一切众生的病苦

第一次法师辅导

·       如果没有依止大恩上师,系统地次第修行,依靠自己去看一些佛经,学习佛法,很容易误解佛法,也会以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误导众生。

·       生病时,大乘修行人要修自他相换,修自他相换时内心要有一种信心,这个时候确实有些因此发大悲心悲悯众生,自己的不治之症反而迅速好转的。

 

庚四、死苦

生西法师辅导

不管你想还是不想都是这样的。但是主动想和被动想,或者逃避不想是不一样的。思想、态度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如果你真的开始主动观想死苦,就意味着可能你是想做一些改变了,真实在死亡到来之时对我们有用的,还是尽量地修持善法、修持解脱道,这才是真实对我们有用的。

总说死苦的苦状及对治方法

1. 苦状

1)临终之时的痛苦(26-28)

 A. 不能起身,见到饮食、美景甚至别人的玩笑都毫无反应

 B. 以往的胆识、力量消失殆尽,等待前面的唯有迷乱显现

第一次法师辅导

《大般涅槃经》所谓死的话,就是舍弃自己所受的五蕴身,五蕴身终结叫死。它说有两种死,一个就是自己寿命尽了而死,第二个是寿命没有尽----是一种横死,外缘而死。所谓命尽死,一指有些命尽不是福报享尽而死,是一种寿终死;还有些是福报已经享尽而死;还有福也尽了,命也尽了,这样导致死亡的。外缘死,有自身导致的外缘而死,还有自己的冤家把自己杀死----横死,还有就是这两种情况都有的一种死亡。

2)大限来临之际的痛苦(29-30)

 A. 纵然亲友团团围绕,也不可能延缓自己的死期

 B. 唯有自己一个人感受气息分解的痛苦

生西法师辅导

死亡到来做法事,一次两次暂时可能延缓,但不是真实地延缓、加长的意思,横死的因缘可以遣除掉,但是真正大限到来那一天,药师佛降临也没有办法延迟或解救快要死亡的生命,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C. 财产、眷属再难割舍,也无法随身而行

2. 让法融于心,为临终做好准备(30-31)

1)活时尽量行持善法

2)不贪著毫无用处的亲友、财产、地位

3. 未为临终做准备的过患(31-35)

1)临死才恍然大悟,明白财产的确只能留在时间,亲友也帮不上忙

2)相信因果的人,忆起往昔所造恶业,想到恶趣的痛苦,会异常恐惧

3)罪孽深重的人,害怕堕入恶趣,在对未曾修持善法追悔莫及中死去

第一次法师辅导

·       任何一个世间人在面对死亡和灾难时也是无法避免,原因就是有贪嗔痴、执著我慢这些内外过患,相应感得外在就会面对死亡的迷乱显现;而作为菩萨内外过患全部消尽,所以死苦对于有修行的瑜伽士也是无可奈何。

·       死亡如同金翅鸟一般,它能够吞噬一切众生,唯独吃不了菩萨。金翅鸟吃龙王,但皈依的龙王却不吃。

铭记中阴窍诀,在中阴期获得解脱(36-40)

1. 苦状

1)恶趣使者已经到来,所有显现景象都十分恐怖,一切感受都唯生痛苦

2)四大内收,呼吸窘迫,肢体颤抖,意识迷乱,白眼上翻、直直不动

生西法师辅导

·       佛经当中讲,如果在死亡到来之前,发菩提心、修很多忏悔、罪业很轻微的话,过程就很短,一下子就分掉了,之后就投生。

·       医生诊断已经死亡,外面看起来没有呼吸了、脉搏停止了,脑死亡或者呼吸终止,这叫外相死亡、外死亡。但他内部的四大分解是没办法测量得到的,尸体躺在这,说这个人死了,但是内部四大分解还在进行,神识要从身体、四大中出来重新去投生。这个过程非常难受、难忍,如果罪业深重,过程就很漫长,罪业很轻微就很快。

2. 以密宗中阴窍诀获得中阴解脱

1)解脱时间:四大隐没,迷乱显现时

2)解脱方法

 A. 活着时铭记善知识讲授的窍诀

生西法师辅导

死亡真正到来的时候,自己在世时犯的一些罪业来不及忏悔怎么办?上师说过如果那个时候想:从今以后永远不再造这些罪业,发起一个再不犯戒律的誓愿,也会阻止自己堕落恶趣,在临终发一个善愿就可以;或在临终时想:我这一世修了很多的善法,把自己安住在善法意乐中,也可以让自己不堕恶趣。上师在很多讲记当中讲过这个问题,临终发善愿“从今以后不再造罪业,从今以后不再犯戒律”,如果有这种善愿,是不会堕落的,是有说法的。

 B. 当死亡各景象出现时,能够一一认识,并行持相应的修法

3)密宗中阴窍诀的殊胜性

 A. 净土宗主要观修阿弥陀佛,中阴窍诀不太多

 B. 众生根基不同,现前的未必都是阿弥陀佛,密宗有适合不同根基的各种中阴窍诀

第一次法师辅导

有很多人看不起前行,只对大圆满和禅定有兴趣,这是一种非常颠倒的心态。如果我们懂得修行次第,懂得上师苦口婆心,在相续中对弟子的期望,其重点关键就在共同外前行中,我们真实修好五十万共同外前行,之后进一步接受不共的密法,那么修行的证相、验相会不断增进,会奠定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三、随学成就者,为死亡做好准备,对来世胸有成竹(41-49)

1. 大成就者:不受烦恼束缚,死亡何时降临,都无所畏惧

2. 凡夫

1)如理思维(42)

 A. 谁也不能保证死亡今天不会临头

 B. 死亡来临,除了正法以外,没有可以仰仗的对象

第一次法师辅导

世间人他会不自在的离开人间,迈向中阴长道,但有了中阴窍诀的人,就像已经熟悉道路的人,会把握机会,获得中阴的解脱。

2)准备方法:时时忆念观修佛法(43-49)

 A. 胎教:母亲常去寺院、做善事,积累外在的行善因缘

生西法师辅导

最好是从母胎开始就忆念正法了,如果真正自主地在母胎中忆念正法基本上就是转世者、活佛了。一般人进入母胎就迷失、忘记了。如果能够在母胎中忆念,就说明此人前世修行很好。但是即便忘掉了也不要紧,做佛法的胎教是有必要的。

 B. 孩子降生后:从小培养死亡的无常观

 a)不论老幼,死亡都可能突然降临

 b)必须做善事、积福德,修持对命终有益的正法

 C. 抓住机会精进修行,不被无有实义的世间贪嗔痴迷惑

 D. 对世间的一切看淡、放下

生西法师辅导

可以追求吃、穿、住等,关键是在追求的过程中不要忘了一切万法的本相,轮回的本性是什么?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得到人身最主要要做的是什么?忆念着这些,工作、挣大钱或者其它都可以,没有问题。但是假如说全都是为了这些,而对于真实有用的正法完全不思考,完全不知道这一切事的本性是什么,那就会以贪,嗔,痴,蹉跎岁月,浪费光阴了,这样看起来的确是令人感到遗憾。

 

法相名词

1.    阿赖耶:心识名,八识中的第八识,华译为藏识,藏字有三义,即能藏、所藏、执藏。能藏谓阿赖耶识能含藏一切法的善恶种子;所藏谓阿赖耶识为前七识熏习的杂染法所覆藏;执藏谓阿赖耶识为第七识所执为自内我。又译作无没,即含藏诸法种子而不没失。又虽在生死而不没失,故名无没。
——《佛学常见辞汇》陈孝义编

2.    中阴:又名中有,即人死后尚未投胎之前,有一个由微细物质形成的化生身来维持生命,此化生身即是中阴身。此中阴身在最初的四十九天中,每七天一生死,经过七番生死,等待业缘的安排,而去投生。
——《佛学常见辞汇》陈孝义编

 

编写师兄:定解X05 X14

审核师兄:定解X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