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53课

课前引导:

1. 《大圆满前行》包括闻法方式和所讲之法。我们现在学习的是所讲之法中“共同外前行”中“轮回过患”中“分别思维六道各自痛苦”的部分。


2. 上节课宣讲“八大支分苦”中“病苦”和“死苦”,对苦状有了详细了解,若结合自身做细致的观修,则可成为对治轮回之苦的方法。


3. 本课开始宣讲“八大支分苦”中的“怨憎会苦”,了知了怨憎会苦主要的苦状、原因及过患,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知足少欲,成为名副其实的修行人。

第一次法师辅导

每个引导文对于任何一个显义的大乘修行人来讲,在相续中生起定解非常关键。


本课脉络


总说怨憎会苦

怨憎会苦的定义:所憎恶的人或事,欲其远离,而反共聚(1-2)

第一次法师辅导

怨憎会苦包含两种情况,一种不想碰到的时常相会,一种是希求的时常远离。对这些不悦意对境,学佛之人应当引发强烈的出离心。


依靠证悟空性,断除轮回痛苦(3-10)

1. 究竟上:证悟空性,通达人无我、法无我,则可断除轮回的痛苦(3-4)

1) 证悟空性,通达人无我,法无我,所有痛苦将销声匿迹

2) 未通达空性前,无论转生六道何处,都无法脱离痛苦

第一次法师辅导

学习前行过程中,一定要通过上师举的一些教证和现代生活的案例,细致入微的、透彻的观察,对每一阶段所贪执的东西都要了解其本性,不是依靠我们的分别念去了知,而是要将现在所学的内容,用在实际生活中去观察。所以要不断听上师的教言,长期串习下来,必然会逐渐懂得怎样观察人生。

2. 世俗中:放下对虚妄事物的贪著,减轻内心的痛苦(5-7)

1) 世人执著的特点:当下并不觉悟,过后恍然大悟,后悔不已

2) 放下执著的方法:了知所贪著的事物本质,无一不是虚妄(7)

A. 对无常法和人类历史有所涉猎

B. 加上自己的人生经验,以智慧分析


3. 修行人:佛教徒依次第闻思修持,以达到认识心的本性(8-10)

1) 闻思修结合:脱离了闻思的修很危险

2) 依次第实修:对大多数人的根基,需要次第性修持

3) 实修方法:好好观修六道众生的痛苦

第一次法师辅导

依靠我们的分别念很难了知本性,而且很难洞察人生本质。要把八苦放在生活观察。可惜的是很多人在当下并未觉悟,如果不了达无生,往往事与愿违,生忧恼怖畏,所以要不间断听上师教言,这样就会懂得观察人生,知道取舍。


庚五、怨憎会苦

怨憎会苦的苦状及产生原因(11-17)

1. 苦状(11-16)

1)保护财产:执著自己的财产,白天守护、夜间巡逻

2)失去财产:财产会意想不到地落入仇人手中


2. 受苦的原因:内在的精神财富越来越少,外在的奢求恶意越来越厉害

第一次法师辅导

不只是财产,名声、地位也会引发怨憎会苦。


作为修行人,怨憎会苦降临在自己身上时,会懂得这不过是轮回的本性,会产生深深的厌离心;进而懂得这是我前世造的十不善业感受的同行等流果。是否学佛,对生活的观察是不一样的。


以智慧观察,财富是一切痛苦的根源(18-42)

生西法师辅导

一方面观修痛苦,一方面要知道真实的解决之道不是在轮回的模式中,在真正开启解脱模式时才有真实的解脱道。


我们经由观察轮回中各式各样的痛苦对我们的逼迫,然后被迫做改变。在顺境中我们是没办法改变的,逼迫我们通过痛苦改变。痛苦有的是亲自感受,有的是通过观修。短短几年或者一辈子当中,把六道轮回的痛苦都去受个遍,然后生起出离,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在短短几年中把整个轮回的痛苦了知、思维个遍,完全通达轮回的自性。这是善巧方便,是佛陀告诉我们的观修方式,通过学习和观修可以达到这个目标。通过感受痛苦和观修痛苦就能达到那种作用。

1. 应取对待财富的方法:(18-19)

1)世间人通过某种因缘明白财富不会真正带来快乐,放弃对它的追求

2)修行人应恪守中道,不堕两边


2. 了知财富的过患(22-33)

1) 财富积累过程中的过患,米拉日巴尊者教言(22-25)

初:因财富而快乐,对它的希求不知餍足

中:被吝啬束缚,财富成为着魔的根源

后:因贪得无厌,钱财成为断送性命的恶魔

2) 财富在修行中的过患(26-30)

生西法师

财富从另一个角度(针对一些修行者)来讲,有些菩萨比较强调入世,会跟你说,“其实显现不是障碍,障碍的是执著。”但是这个标准何其高。的确,不管你的财富再多,它都不是真实的障碍,真的障碍是我们对它的执著,我们放不下。但是,能够放下有几人?没有几个人。

A. 若受财富的诱惑,则轮回永无出头之日

B. 财产多了,修行精力会分散,解脱遥遥无期

3)财富会带来与之相等的痛苦(31-33)

第一次法师辅导

有了财产,一系列不悦意也会过来,怨敌打劫、担忧苦、守护苦,真正的修行人不担心偷盗。贪心日益增上,菩提心、善法将下滑。


树立正确的生活追求,成为名副其实的修行人(34-42)

生西法师辅导

虽然我们现在轮回当中,还离不开这些财产、财富,但是这时我们的心态会有另外不同的、一种很清新的心态加入进来——相应于解脱道的菩提心的心态,重新来看待这个问题,那就一切和以前都不一样了。虽然还在轮回当中,还在拼搏、沉浮,但是心态完全是不一样的,有一种更高的、想要出离轮回的状态。这是来自了知之后、不断地观修之后达到的。

1. 对生活没有太多要求,唯一重视内心的自在、安乐

1) 修行人知足少欲,让生活简单化,公案:三位上师超度(34-37)

生西法师辅导

知足少欲主要的作用是让我们以更好、更多的精力去修持出离道,让我们有更清晰的智慧去认知现在这一切所带来的过患,从而将最根本的出离心引发起来。而当出离心引发起来之后,有了知足少欲会更加的幸福。


我们应在观修过程中引发出离心,以出离心来带动幸福感那就可以了。因为那是附带产生,而不是追求的,附带产生的这种思想更加超胜,带来的安乐也越来越多,这就是佛法带来的安乐,渐渐地从方方面面可以体现出来。

2)世间人要认清财富的真面目,最终舍弃所拥有的一切(38-39)


2. 身口意断除一切非法,坚持修行,不能急于求成(40-42)


总结怨憎会苦(43-50)

1. 了知轮回的本性就是痛苦,从而如理思维(43-45)

1) 不怨天尤人,不诽谤因果

2) 观察自心的同时,了解世俗的各种因缘,避免对正法生邪见


2. 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佛因缘,掌握未来光明的方向(46-50)

1)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佛因缘

A. 在人群中学佛的人很少,万分之一也没有

B. 相续中生起善念、放弃一切到清净道场修持大乘佛法的人更少

2)掌握未来光明的方法

A. 出家人唯一任务是行持正法:随学大德尽量根除对受用和亲人的贪执,无牵无挂地唯一修持正法

B. 在家人要减轻对受用和亲人的贪执:应知足少欲,尽量过一种清净的生活

第一次法师辅导

菩萨修行就是观察五道犹如牢笼一般,想方设法的解脱。


圣者七财是修行人应该拥有的财产,其他的身外财产会导致怨憎会苦,一种忧恼、四种怖畏,我们一定要将财产看破。


怨憎会苦的总结:第一,华智仁波切说了关于财产的不悦意对境;第二,关于产生一个什么样的痛苦,怨僧会苦是一种不愿意接受的痛苦。


怨憎会苦分类非常广,怨憎会苦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对应上。修行人如果贪执名声或戒定慧功德时也会由此而引发怨憎会苦,前面所讲到的病苦等一些痛苦,都可以放在怨憎会苦当中,一切受生无不是怨憎合会大苦。

生西法师辅导

我们对财富带来怨敌的怨憎会苦,这方面要认真思维,内心中要反复观修,一方面有很大的痛苦,一方面这个过程中有很大的过患。只要没有解脱,这种痛苦就一直没有远离我们,只有下定决心去修持解脱道,之后慢慢通过一世、两世、很多世的努力,逐渐从轮回当中解脱。这就是引导我们的心,从轮回的执著中慢慢向解脱道方面奋发的一种趋势。


法相名词

1. 人我:人身固执常一主宰之我有实体。谓之我之相,人我之见。由此执见而生种种之过失。

——《丁保福佛学大辞典》

2. 法我:二我之一。指于如幻假有之法上生起实有之妄执。又作法我执、法我见、法执。即执着诸色、心等法为实有体性。

——《佛学大辞典》

3. 头陀行:(术语)头陀之行法,虽有十二种,然多就乞食之一行而云。

——《丁保福佛学大辞典》


编写师兄:定解X04 X08 X14 X16 X17

审核师兄:定解X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