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61课

 讲记脉络


课前引导

1、《大圆满前行》包括闻法方式和所讲之法。我们现在学习的是所讲之法中共同外前行因果不虚所断之不善业身恶业的部分。

2、上节课宣讲了身恶业第一部分——“杀生。对造下杀生罪业或染上杀生过患的情形进行了详细了解,我们应该以这些理论,反观自己的所作所为,戒杀放生,励力忏悔,并发誓绝不再做。

3、本课开始宣讲身恶业第二部分——“不与取。尤其针对欺诳不与取中在家人以及出家人经商所带来的过患进行了大篇幅的开示,教诫我们要合理地获取并分配财务,远离不与取的四支。

生西法师辅导

看到别人的过失,要知道是因为我有过失才看到别人的过失,以此调伏自心。看到别人的功德,也是通过随喜的方式调伏。

业因果的三个条件——未做不遇:如果没有做一定不会遇到;已做不失:已经做了的业,它的果不会丢失;业性增长广大:做了一点点的业,成熟的时候果会大得多。以杀生来讲,单单没有杀不算

是善业,只不过是没有造杀生的罪业。同样是不杀,如果发愿不杀,就变成了善业。

本课脉络

己二(不与取)分三:一、权威不与取;二、盗窃不与取;三、欺诳不与取。

总说三种不与取(2-15

庚一、权威不与取(2-4

1、定义:像国王之类势力强大的人,不依合法税收,以非法暴力明目张胆地掠夺,又叫势力不与取

2、分类

1)大的权威不与取”——国家对国家的掠夺

2)小的权威不与取”——强者夺取弱者的财务

3、不与取的戒条严格,特别容易犯

生西法师辅导

不与取在很多罪业当中,是比较容易犯的,主要是由于对财富等执著过度。如果对钱财很执著,就会想方设法去不与取,去偷盗。如果我们通过观察业因果,知道财富只是暂时的受用而已,得到之后也不保证永远能够拥有,为了避免长久的痛苦,不去偷盗,不去做不与取。

庚二、盗窃不与取(5-10

1、定义:诸如盗贼一类的人,趁着主人没有看见时,偷偷摸摸地窃取饮食、财物等

生西法师辅导

逃票;别人存放在你家的东西你不归还;逃税;在路上捡到钱,以贪心执为自己的东西,都是不与取。对待捡到的财物,如果金额很小又找不到失主,可以发心拿去为失主做放生等善事,如果数额巨大,则一定要寻找失主。

业因果不是不知者无罪,它是自性罪。所以现在知道了不与取的后果并感到害怕是一件好事,在恐怖害怕中忏悔,比假装没有、不知道就是没事要强无数倍。

2、产生的原因:(6-7

1)学校里老师没有灌输正确的教育

2)由于个人的不良习气

3、过患:(8

1)对盗窃者:恶业将如大火般焚烧自己

2)对被盗者:非常痛苦,哭泣懊恼

4、对治方法:(9-10

1)表面:安装防盗门等,但都没有安全感

2)真相:社会风气差,内心的伦理道德下滑

A. 避免颠倒教育

B. 懂得取舍之理

生西法师辅导

佛法的教育就是因果观,必须深入到我们的骨髓当中去。没有因果观,佛法修不了。以前我们讲了,整个佛法其实都是在因果观上建立的。有些是轮回的因果,有些是解脱的因果。我们不重视的话,修不了佛法,所以必须把因果观完全深入地植入到我们的骨髓里面,我们的阿赖耶识上面。

庚三、欺诳不与取(11-13

1、定义:在经商贸易等过程中,用谎话连篇、短斤少两、 非法秤斗等手段,欺骗对方,以获取他人的财物

2、过患:不择手段唯利是图,只能使人类自己毁灭自己

1)生意场合中极为常见

2)救死扶伤的医院也无法避免

3)食品的质量越来越差

生西法师辅导

在不与取、偷盗的罪业当中因为对境不一样,罪业也有轻重的差别。一般偷人的东西比偷旁生的东西罪业要重一点。修行人和一般人相比,偷修行人的东西罪业重一点。偷父母的钱财过失很重,如果偷盗三宝的财物,则过失远胜偷盗世间的财物。

3、产生的原因:(13

1)被强烈的贪心驱使,无恶不作

2)没有惭愧心、因果心、善良心,一味只想谋取利益

4、对治方法:守持佛教三皈五戒(14-15

1)世人若能受持佛教最基本的三皈五戒,一定会社会和谐,国家稳定,对自他都有利益

2)佛教的戒律,与世间伦理道德并不相违

详说欺诳不与取

1、在家人经商:(16

1)错误的认知:没有偷东西,只是以欺骗手段赚钱,并无过失

2)过患:通过欺诳手段经商,无论不论赢得多少利润,都与直接偷盗没有区别

2、出家人经商:(17-31

1)如理思维

A. 将毕生精力放在经商上是十分颠倒的行为

B. 没有比僧人经商更毁坏其相续了

2)应取之行为

A. 看破世间琐事,利益一切众生

B. 依靠道场闻思修行、弘法利生

a)对于上等修行人的境界,即便自己达不到,也一定要随喜

b)因缘具足的时候,修建道场,让佛法与众生结缘

3)经商对修行的影响:不但不能利益众生,自己的修行也不会成功,公案:形象修行人夜晚盘算杀牛(24-29

A. 忘失该做的闻思修行,没有求学修行的机会,逐渐跟世人同流合污,失去良心

B. 会断绝信心、出离心、慈悲心等的根本

C. 在散乱中荒废光阴,在迷乱的状态中死去

4)应断之行为:把经忏当做赚钱工具(30-31

A. 修行人,除了维持基本衣食以外,精力应放在利益众生、修学佛法上

B. 道场住持,应关注寺院有没有闻思修行,而非专门赚钱的单位

3、总说经商所造成的过患(32-42

1)通过经商令十种不善业几乎全部具足(32-40

A. 妄语:虚报商品成本

B. 离间语:在买卖双方制造不合

C. 恶语:与客户争吵

D. 绮语:不买商品也讨价还价

E. 贪心:觊觎别人的财物

F. 害心:希望他人生意失败

G. 杀生:杀羊杀鱼等买卖

H. 邪淫:谈生意时出入不正当场所

I. 邪见:失坏闻思修,对三宝起邪见

J. 嗔恚:贪著别人的财产,数数生起嗔心

2)只要经营便造下罪业:

A. 经营不顺利,可能会倾家荡产,使大家深感痛苦,损人害己

B. 经营顺利,则贪得无厌无有满足

3)经商对今生来世的过患:

A. 忙碌散乱中无法行持善法,造恶无数,临终时堕入恶趣

B. 生意人出家,恶心无法扭转,对三宝的财产不知取舍,使无边的恶业一增再增

圆融理解经商行为(43-46

1、开许经商的情况

1)出家人:若是为了利益众生、护持僧众可以做生意

2)在家人:可以无有颠倒的,依靠务农、经商、做官维生

2、在家人正确对待财务的方法:

1)合理分配财务:一份自己使用,两份用于投资,最后一份储存起来,教证:《杂阿含经》

2)合理获取财务:

A. 求财方法,要具足无倒智慧

B. 将一切有情当做父母,远离不与取,获得无边智慧与福德(以智慧则法,以大悲待众,以信心求证是修行人的基本要素)

获得不与取罪业的条件(47

1、与杀生一样也具有罪业的四种分支

2、对于干坏事的人,尽量不要去帮助他们,也不要从人力、财力各方面予以支持

生西法师辅导

有时不知道他是猎人,是偷东西的人,我给他提供了也有罪业吗?这不一定。关键这里面讲的是要随喜,他去杀生了,可以啊!你们饿了吗?饿了吃顿饭!你给他提供体力,其实是以一种欢喜、随喜的心态参与了。然后他去杀生时你没有参与,虽然只提供了饭,但你有随喜的心,这时就得到了罪业。别人偷东西你提供交通工具,或者口粮等,这样你没有亲自动手也会得到罪业。因为你是参与者,相当于共修一样,共同参与了,当然要得到了。

珍惜闻法因缘,从佛法中获得受益(48-51

1、了知佛法难得,有缘得到时,务必好好珍惜

2、对利根者不需要传法,也可直接开悟,但并非人人如此,公案:鸟窠禅师

3、即便没有开悟境界,但重视佛教取舍因果的基本道理,坚持闻思修,定会有所收获

 

法相名词

1、经忏:诵经礼忏之略称。诵经有种种功德,礼忏可消除罪业,故为佛教徒常见之修行方式。今谓出家人专以替信徒诵经礼忏为业者,称之为赶经忏。

——《佛学大词典》

2、开光:又叫做开眼,即佛像落成后,举行仪式供奉之。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3、精舍:又做精庐。意为智德精练者之舍宅。即寺院之别称。

——《佛学大词典》

4、道心:又作道念。立志修行佛道之心,称为道心。与菩提心同义。

——《佛学大辞典》

编写师兄:定解X02 定解X07 定解X09 定解X10 定解X11

审核师兄:定解X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