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68课

讲记脉络

讲记脉络

 

课前引导

1、《大圆满前行》包括闻法方式和所讲之法。我们现在学习的是所讲之法中共同外前行因果不虚一切为业之自性

2、前面在分别阐述了所断之十不善业之后,宣讲了十不善业中的每一种都有四种果报,详细阐述了异熟果、同行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的果报以及应行持的善业。

3、本课宣讲一切业之自性,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逃不过业网的束缚,因果业报如影随形,真实不虚。

 

课前开示

第一次法师辅导

学习一切为业之自性的重要性:使得自相续中真正对因果生起诚信的关键环节。

 

一、 非真正佛教徒的表现:缺乏因果正见(2

1、对善恶有报半信半疑

2、行持善法没有动力

 

二、 感受佛教教义,成为真正的佛教徒(3-6

1、不懂佛教教义的过患:(3

1)见解有邪见,信心有迷信

2)容易人云亦云、随风而转

2、佛教教义的殊胜性:任何一个道理,与心相融,比物质财富都珍贵(4

 

生西法师辅导

佛陀的教义和佛教徒的基本条件就是要追求解脱。

《前行》的次第对我们来说是逐渐可以相应的,是可操作性的修行。对哪种根基都可以相应。通过四转心法,让我们生起真实不虚的厌世心。

 

3、方法:学习佛法、思维佛法、串习修行

第一次法师辅导

如果自相续中因果的正见还不具足,对因果的道理还有疑惑、怀疑,及邪见,这些高深莫测,比较了义的修法窍诀是没有办法把你带到解脱的,这一点是绝对肯定的。

 

4、利益:(6

1)无论遇到什么违缘,信心智慧不退

2)具备求深法的基础

 

生西法师辅导

深信业果不虚是趋入修行佛法最关键的一步。

 

本课脉络

丁三、一切为业之自性:

生西法师辅导

业因果的法则:第一个就是未作不遇,如果你没做这个业,不会遇到这个果;第二个法则是已作不失,已经做了的业,不会丢失、退失,已经做了的一定会存在;第三个因果是辗转增上的。

造业的是心。虽然身语都会造业,但主导还是自己的心。反过来讲,业也会影响心,二者之间有很紧密的关系。如果我们以前造了业,业会影响现在的心态,现在的心态又会造新的业,通过这样的方式自动连接。

 

一、 总说一切业之自性(7

1、错误观点:宿命论认为一切皆为命中注定,无法改变丝毫

2、正确观点:

1)前世的业力主因

2)今生的行为、发心助缘

第一次法师辅导

宿命论它侧重在定论上,讲究一种定业,佛教不是宿命论的观点,它虽然也会承袭上一世的业因,会感召这一世的生活好不好,但是更加讲究它的变数,因为业之自性,换句来讲就是因缘,由因由缘聚合以后而体现果法,这就叫因果。如果在因缘上有所调整,它在果法上就有所调整。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都在讲,如何去转变和掌控这个因缘,最后让我能够顺利地把轮回的种子全部消除,最终获得解脱的果位,佛教的整个修法是特别积极的。

明白了因果不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明白了真正佛教教理方面的问题,你是个很积极的人,你会知道自己的生命和整个轮回的里程是可以由自己来掌控的。因为佛教不是宿命论,而是讲的因缘法则,就叫做因果。要反复去思维,把心相续中的那一份积极性调动起来。

生西法师辅导

佛法中讲所有的快乐和痛苦没有无因无缘的,也不是单纯凭着我们今生决定的。今生行为只是一个助缘,不是主因,只是一个次因。还有一个主要的、隐藏的比较深的因,叫做近取因。近取因又叫远因,是来自于前世或者以前的力量,是主要的,一直到现在。

 

二、 详说一切业之自性

1、感受范围:上至有顶、下到无间地狱的一切有情(8

生西法师辅导

所有的众生,包括有顶的、无色界的众生,还是没有出三界。虽然心识很细,早就超过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些层面了,但还是在三界中。

有顶这些无色界,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快乐和痛苦,他主要相应的是不苦不乐的舍受。舍受就是很平静的状态。其实这种舍受超越了平常我们讲的快乐和痛苦。

成佛或者证悟空性之后,已经不是属于有漏五蕴的境界。平时我们讲的身体很快乐,心很快乐,是属于五蕴中的受蕴,是和有为法、和有漏相应的。真正成佛之后的那种快乐只是有个快乐的名称,不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那种快乐。我们会觉得没有快乐了还成佛干什么呢?还有超越这个的快乐。修行的一些境界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超越了这些东西之后,还有更深细的安乐。它不是变化的,是一得永得的、无过患的安乐。

 

2、业不同,使众生各不相同,苦乐也迥然有异(9-10

1)有些是贪心、嗔心、痴心、嫉妒、骄傲等烦恼

2)有些是信心、悲心、智慧、出离心等善念

3)有些是交替善念与恶心交替出现

生西法师辅导

精进与否和勤快与否,只是一个助缘,不是主因。

还有一个主要的、隐藏的比较深的因,叫做近取因。近取因又叫远因,远因是来自于前世或者以前的力量,是主要的,一直到现在。还有一种次要的因叫做近因,奋斗、勤作来自于近因。

我们必须要了解:造恶业刚开始平顺,后面坎坷;造善业刚开始坎坷,后面平顺。尤其是选择解脱道,刚开始的时候要和轮回的习气斗争,这个阶段是撕心裂肺的,没有真正快乐的时候。但是一旦我们走下去,相应的时候,那是非常的快乐。

 

3、业网广大,唯有佛陀能明了,凡夫应学习佛法,诚信业因果(11

生西法师辅导

在讲浅层的业因果时,我们可以有些比喻、推理,但是讲很深的业因果时必须依靠教证,依靠佛陀的经典、智慧观察完之后宣讲的一种自性。

业网非常广大,这主要还是通过我们每天造作的心,每天的起心动念带动身语,在这么长的时间中——这种联系不是从几年前开始的,而是从无始劫以前就开始了,一直都在和整个轮回联系。所以内心中的业网的确是非常广大的。

一切众生的苦乐,佛陀说都是由业而生的。业造了种种众生,然后在轮回中漂泊。漂泊过程中又造新业,又在创造和众生之间的联系。所以业因果的自性特别深。十地菩萨们都没办法了知这种佛了知的境界。

 

1)以正知正见护持自己的原因(12-13

A. 此生只有善恶业紧随

B. 很容易被邪知邪见所蒙蔽

第一次法师辅导

实修法门和教理法门是不一样的,字面上不会特别复杂,关键是让我们自相续中去感受它,完全变成自己的东西,比闻思要难得多。

 

2)利用宝贵的人身,学习佛教真理,了知业果无欺(14-29

A. 要了知:所造善恶业,因缘一旦聚合,必定自食其果,感受果报(14

第一次法师辅导

我们所造的业的话,不是所有的业都是现世现报的,而且大部分的业都是属于是现世后报。

生西法师辅导

这和业果不虚没有矛盾。一方面因果不虚,一方面可以清净。如果没有受到其它因素干扰的话,它一定会按照它成熟的次第逐渐成熟。但是如果有其它的因缘加入、干涉,也会从反方面去发展。

所以善业方面尽量不要有干扰,恶业方面尽量引入更多善法的干扰。让我们相续中的善业越来越淳厚、纯净;恶业越来越少,力量越来越弱。只有在这种状态中,我们修行才能逐渐地越来越轻松,和善法越来越相应。

 

B. 学习佛教真理的原因:(15-18

a)对因果不爽半信半疑,是非理的

b)人生短暂,应希求对了脱生死有利的法要,否则死时会很

遗憾

c)今生学习佛法的因缘远远超过世间的各种缘分,机遇难得

 

第一次法师辅导

只要相续中能够品尝到一点点法喜,你都会很大程度上改变自己的形象,这就是法的力量,法的功德,都体现在这里。这里只是单单就是说到一个因果不虚的道理。

 

C. 业因果无欺的原因:善恶果报一定会现前(19-46

a)谁都逃不掉业因果的束缚,只是时间早晚而已(19-20

 

第一次法师辅导

业果增上的方式成熟有五个因缘:发心意乐特别强烈,中间的时间不间断,相续持续不断,没有对治的违品。这些因缘如果都具足,果法就容易成熟,或先成熟。如果某些因缘上有缺失,比如当时做这项善根时,你的意乐并不强,那么这种果法成熟的就会慢。

忏悔的作用有两种,一种是将种子丢在火里,彻底断根,这种忏悔力特别强,凡夫人比较难做,另一种是断缘,属于压制的作用,让它不成熟,乃至我们成就后再成熟,如果我成就了,这个罪业成熟就变成了一种菩萨转为道用的方便去了,反而成为一种度众的方便,自己修行增上的方便,这完全不是修法的障碍。但作为凡夫人没能力对抗的时候就要想办法遮止,躲开。

 

b)业报如影随形,真实不虚(公案:《指月录》中文通慧法师和小兵前世恩怨显现于今生)(21-29

 

第一次法师辅导

遇到增上果的外器世界而不悦意时,也一定不要怨天尤人,打骂这些无情物,如踢石头摔碗等,否则依靠这个嗔恨心,我们会失去行善法的所有功德。要懂得其中的业因果,缘感受这些苦果的众生而产生悲心。由彼推己,会谨慎选择因果,在即生中遇到这些事会通过修安忍等把违缘转为道用。

 

c)佛陀和阿罗汉显现上也要感受往昔业果(30-46

生西法师辅导

佛陀不可能受报的,如果有受报会有过失。但是对这些共同乘的人,或刚刚进入佛门的人不能这样说,一定要说连佛陀都要受报。佛陀是金刚身、智慧身,这么尊贵的佛都要受报,何况我们这些业惑凡夫,现在造的这个业怎么可能不受报呢?连佛陀都受报,何况你我呢?一定会受报。

佛陀是来度化众生的,因此如果有对弟子生起业因果正见的需要,佛陀就说我都会受报,也不会打个括号说示现。佛陀不会说这是我的示现,他就是直接说我要受这个报,下面的弟子一听说佛陀都受报,有些众生就会觉得佛陀都要受报,那何况我呢?所以我一定要谨慎注意。这样佛陀就达到目的了。

 

i. 佛陀因随喜杀生,感得今生头疼。(启示:不随喜他人造恶业;对所造恶业励力忏悔)

ii. 佛陀前世杀过妓女,连累独觉差点被杀,感得今生被诽谤的果报

iii. 佛陀往昔为婆罗门,辱骂沙门应吃马麦,并让手下五百弟子也这么说,感得今生和五百阿罗汉成就后,在九十天中食用马麦

iv. 佛陀前世常欢比丘诽谤无胜与善幻私通,感得今生造婆罗门女的诽谤(启示:如理思维我们所遇到的违缘、顺缘都是前世的业力)

v. 佛陀前世作为商主杀死他人,感得今世金刚不坏之身也会被木刺所刺伤

vi. 佛陀前世做医生,故意下非药致人死亡,感得今生骨节非常疼痛

 

生西法师辅导

有的时候我们只是这样想一下,发愿不一定成熟,如果是安乐的愿,要得到快乐就需要善业来支撑,可能这个愿容易成熟。比如说发愿下一世当国王、富翁或者班智达,这样发愿如果没修善法回向善根那是不行的,只是这样想一想是不够的。同样,如果你要伤害别人,愿我生生世世伤害他,没有恶业联系也不行。

通过对因果的信心,一定要谨慎地取舍,这方面也是帮助很多众生。佛陀也是为了利益众生,即便是在这个上面做个示现。这个释迦族被灭族的事情是没办法抵挡的,即便是在这个事情上面佛陀也是引导其他的有情对因果生正见,然后发慈悲心等等,总之要把这个事情转为修道。

第一次法师辅导

作为居士,供僧时尽量公平周到,每个人都能供到,供品不要有好有坏,有贤有劣,否则会引发出僧人中的凡夫僧的不公平之心,僧人中出现矛盾,造的是相似破和合僧的一种不好因缘。

针对在家居士角度,虽然不会有信财的享受,但会有善知识对你好一点,对他不太好,这种情况下自己是否能够接收,或者能有一个比较成熟、稳定的心态去对待这个问题。

修行人不管外相上对与错,只要生起烦恼就错了,不管一件事情的对与错,你都是错的,如果抓不到这一点,或者不能够认同这一点,是没办法调心的。只要自相续生起烦恼,就需要用法去调整。

 

4、总结:具足因果观念,诚信业果无欺(47-48

1)造了什么业,果报一定会无欺成熟(47

A. 善恶业必将感受相应果报,不会混淆

B. 造善业不会出现痛苦,造恶业不会出现快乐

2)方法:

A. 务必要有因果的甚深观念

B. 光是口头说没用,要从内心、行为上有取舍的习惯

C. 对待因果取舍时刻谨慎

 

第一次法师辅导

总体的角度一定要知道造什么样的业,就会感召什么样的果,如果我们对这一点有诚心信:

第一步,一定要想办法遮止,遮止自己的十不善行,尽量去行持十善法,行持十善的过程中,都是以出离心和菩提心摄持的,不是为了希求人天福报而去行持的;

第二步,当我们面临各种各样果报现前的相的时候,你不理解和不能接受的,从眼根所能见到的范围,让你无法能够接纳的,或没办法理解的现象,应该要明白这都是因果规律摄持下而产生的,不是无因无缘出现的,它都是符合业因果规律的,没有一个不公平的事情;

第三步,当你面临这些问题,你接纳的同时,要学会把它转为修行的方便,碰到不好的事情要用所学的窍诀和对治烦恼的方法,去调整它,心就可以逐渐地步入到修行的状态中来。

 

法相名词

 

1、烦恼障:又作惑障。指妨碍菩提之道,而使无法证得涅槃的烦恼而言。此与所知障并称为二障。

——《佛学大词典》

2、五明:古印度的五种学术,即语文学的声明、工艺学的工巧明、医药学的医方明、论理学的因明、宗教学的内明。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3、十明:指十地菩萨所具之十种智明,又作十种神通、十种通、十通。

——《佛学大词典》

 

编写师兄:定解X04 X08 X13 X14 X16 X17

审核师兄:定解X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