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76课

 讲记脉络


课前引导

1、《大圆满前行》包括闻法方式和所讲之法。正在学习的是所讲之法中 “依止上师”的部分。依止上师分为依师之必要和依师之次第两部分;依师之次第又分观察上师、依止上师和修学上师之意行三部分。

2、上次课学习了依师之次第中的依止上师的部分。告诉我们正确依止上师的方式,并详细阐述了合格弟子应当具备的法相。

3、本课继续学习依止上师。告诉我们在依止上师后对上师的一切言行举止唯一应观清净心,始终视师如佛。

 

生西法师辅导

依止上师善知识是修学佛法过程中,成熟我们的相续、让实相现前的一个最大的助缘。真正的主因是自己,自己具有如来藏以及自己想要成佛的心是主因。如果没有如来藏,成不了佛。能不能够成就,一个是上师有想要教化你的心和能力,第二个是你愿意配合上师的教化,如果不配合,也没办法。

第一次法师辅导

待在上师的身边不一定是能成就的最高的因缘,而是不管你和上师远还是近,真正能够依靠上师的教言依教奉行,这才是一个最合格弟子的标准,能够得到上师的所有加持。

 

本课脉络

 

总说上师的行为变化莫测,唯一要观清净心(1-3)

1、原因:上师要摄受不同根基的众生,故不能只是一种行为、心态或威仪

2、如理思维:

1) 观察、依止完之后,无论上师显现何种形象,都要认识到那时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

2) 明白上师的本意和诸佛菩萨无二无别,绝不会有任何过错

3) 一旦产生邪见、诽谤,应认识到是自己的心不清净、眼不清净,并且要立即忏悔

 

3、利益:对上师观清净心,则可得到一切正法功德(3)

生西法师辅导

因为调化的弟子的根基各式各样,就像良医一样把脉之后看出不同的病。根据不同的病去调化,恰恰说明他的医术的确很高明,我们就会对医生本身有信心。即便是只调化一个人,内心的烦恼、分别念的起伏也不一样。这个阶段是这样的,那个阶段是那样的。所以他对你的教言,也会相应你的时间阶段,不停地做调整。所以他的行为就不可能完全不变,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这样说服自己,让分别念消化掉。第一不会生邪见,第二在不生邪见的基础上,更加增加对上师的信心。还可以帮助其他有类似想法的人。

 

详说上师一切行为和形象都是度化众生的方便,应观清净心

1、大成就者功德超胜,行为却很“疯狂”(4-23)

1)大智者那若巴依止帝洛巴的公案:(4-16)

A. 显现:乞丐帝洛巴烤鱼吃

B. 清净心所见实相:帝洛巴行持密宗降伏的超度方法,通过吃鱼使鱼的肉身与之结缘,从而将恶趣众生的神识接引到清净刹土

 

第一次法师辅导

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得到本尊的摄受,对于自己上师的判断,都是因缘法则:1、依靠各种因缘,遇到的具相的具缘上师;2、哪位上师对你的法恩最大;3、你最有信心的上师。

在依止善知识上,不要用过多的分别心去再再抉择,到处寻觅,否则可能反而会成为障道之因,会耽误了自身。我们要做的是让自相续产生调服烦恼的功德,而不是将暇满人身都耗费在寻寻觅觅上。要抓紧时间修行,不要想“我还没遇到根本上师所以不能修。”这些都是完全没必要的障道的想法,我们遇到正法最主要就是开始学习开始修行。

密宗对上师和弟子的关系要求非常高。如果对密宗三昧耶戒及见修行果都不清楚,自己心相续没有能力、智慧和清净观确定对方是大成就者,仅拿此公案作比较,就依止为上师,是绝对不可以的,是必须遮止的疯狂行为。最好是按照自己目前心相续的标准,以上师的行为是否具足法相来详细观察后再决定是否依止。

给没有结缘过的人回向也是能够得到功德,但是真实的超度最好是有过真正的因缘,会成为超度最好的方便法。

 

C. 启示:(15-16)

a)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来驳斥,心胸应该放开

b)圣者的境界不可思议,不能以凡夫人的标准评判其行为

c)境界不到的人,千万不可随意效仿

生西法师辅导

从保护我们的侧面来讲,虽然认为对方有可能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凡夫,相续非常恶劣。的确认错了,的确不是圣者,但是不这样想对自己是个保护,这样想对自己是个伤害。

 

2)咸丰皇帝的母亲得到养猪僧人超度的公案:(17-23)

A. 显现:僧人穿得破破烂烂,与猪同吃同睡,竟在放焰火的时候睡着了

B. 清净心所见实相:救出了皇帝的母亲,并以馒头超度了成千上万饿鬼

C. 启示:有些圣者的境界是隐藏的,我们不能仅凭外表去判断别人的境界

生西法师辅导

即使佛菩萨可以显现标志,他也故意不显现。他如果显现了,有了标签了就更好认。我们就能更加放心地对没有标签的人诽谤。所以说成就者们故意显现这种行为混进众生中,是为了保护我们。对一些有缘的修行者来讲,通过启发就知道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众生。不单单是人,众生中也可能有成就者。

第一次法师辅导

如果不存在什么要依止的因缘的话,完全没有必要评价别人是善知识还是恶知识,是在浪费自己的暇满人身,只是自己徒造恶业而已。

 

2、圣者以下贱种姓、低劣姿态出现(24-32)

1) 印度的八十四大成就者,形象上有的是猎人,有的是妓女,行为似乎很不如法

2)大成就者萨绕哈巴的公案(25-28)

A. 显现:

a)喝酒失坏婆罗门的种姓而遭到挑衅

b)以箭女为明妃周游四方而遭到诽谤

B. 清净心所见实相:

a)喝了金刚瑜伽母化现的卖酒女人的酒,当下分别念从心里消失,获得了殊胜等持

b)通过箭女的直指证悟了法性实相而成为“真比丘”;国王等人听闻偈颂生起了无生智慧获得成就

3)大成就者夏瓦日巴的公案(29)

A. 显现:

a)最初只是唱歌跳舞的人

b)有两个明妃的猎人

B. 清净心所见实相:

a)依止龙猛菩萨,通过修持大手印而开悟成就双运果位

b)两个明妃成为了两个空行母

第一次法师辅导

密宗在行持看起来是贪欲的行为时,实际自心并没有安住于自相贪欲的境界中。外在行为并不是真实的贪欲,包括小乘别解脱都是不破的。密宗行人通常会舍弃出家身份,显现在家身份,目的是为了护持佛教和众生善根,实际上自身的出家戒体也是没有破的。哪怕他没有舍弃出家的戒体,但是因为没有贪欲的心,其实也是没有破戒体的。

如果打着密宗的幌子满足自己的贪染之心来有这些行为,密乘戒、菩萨戒和别解脱戒三重戒律全部都会失毁。

 

3、以智慧观察善知识,圆融理解密宗双运、降伏等禁行(30-34)

1)圆融理解善知识的禁行

A. 不应随便排斥:(30-32)

a)是否接受明妃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断除了贪欲,及时表面接受明妃,也是开许的

b)汉传佛教经典中,也对此有比较隐晦的描述,将贪欲转为道用。公案:《观佛三昧海经》佛陀幻化童子度化淫女

B. 不应太过激,认为学佛不论是非对错,什么都可以做(33-34)

a)有的善知识完全是假装的,不具足任何法相

b)依止错了人,生生世世的善根都会被毁坏

i. 以智慧观察

ii. 如果自己取舍无能为力,至少应该问问别人

 

依止之后,对上师的任何行为都不能视为颠倒,唯一要观清净心(35-37)

 

第一次法师辅导

八地菩萨以上因为断除烦恼障通过修行力出定现量见到外境都是清净的实相。说明我们薄地凡夫现在见到的外境因无明烦恼的遮障,如同有眼疫的人看到白色海螺为黄色一样见不到实相。

 

1、原因:倘若轻贱诽谤具有内在功德的上师,结局相当危险,对自身不利

2、应断之行为:时间一久,将上师视为普通人,将很多行为观为过失

1)以善星比丘的公案说明“久伴于佛亦见过”(39-56)

A. 邪见:

a)以薄拘罗鬼恐吓佛陀阻止其讲法

b)试图抹去佛陀的脚印阻止大家顶礼

c)错认酒醉的异教徒为阿罗汉

d)错认无有因果正见的苦得为阿罗汉,并污蔑佛陀嫉妒阿罗汉

e)自认智慧超胜佛陀不应为其侍者

B. 后果:投生为具足九种丑相的饿鬼(54-56)

2)很多人长时间依止上师后,产生各种恶念(57)

A. 听信诽谤,退失信心

B. 认为自己功德超胜上师

C. 于人前毁谤上师

 

生西法师辅导

对于清净的对境,如果看到不清净,要认定其实是清净的,只是自己的心不清净。这对自己的过失是一种对治,对产生这样的邪念是一种调伏法。这样的观想也能相应清净的对境,然后让自己的心变成清净。所以我们的心和对境是有联系的。

第一次法师辅导

不要过多分别不好的对境,要观清净心。世俗上可以经常想他优点的地方,即便他行为不如法,还可以以清净心摄持自己的心不随顺他不如法的行为,以清净观护持自己的心,不要缘这种不如法的对境又沾染了自己的心。

 

3、应取之行为(58-61)

1)要对上师生起信心和清净心(58)

A. 有智慧的人不应随学愚者舍弃上师、诽谤上师

B. 一旦将上师的行为看作过失,就在心里谴责自己

2)不以外在行为衡量内心境界(59-60)

A. 错误的观察上师,会有无量的过失

a)善加思维上师的功德

b)生起不好的念头马上忏悔

B. 上师表面发脾气,不应气急败坏,觉得上师偏心、处理不公(61)

a)如理作意,是上师以呵责的方式调伏自己

b)等上师心平气和了,再去上师面前忏悔

3)随学上师的依师之道(62-65)

A. 以恭敬心和清净心依止

B. 上师示现忿怒相是,一定不能生邪见,应如理思维,欢喜接受

C. 要始终视师如佛,千万不要看上师的长短

D. 实在无法把上师观为佛菩萨,也要尽量忆念他的法恩

E. 感激、恭敬上师,对上师生欢喜心

a)对上师不恭敬的过失:成就会遥遥无期

b)对上师恭敬的功德:相续会自然与法相应,生起很多证悟功德

c)原因:

i. 上师与弟子之间有不可言说的缘起

ii. 这种缘起牵涉到今生乃至生生世世的解脱,与证悟有密切关系

 

第一次法师辅导

从显宗角度讲,到八地菩萨,烦恼障断尽,只剩细微所知障习气,所以他看到的都是清净刹土和清净佛尊,乃至于清净的菩萨。他这个现量见的不是观清净心观出来的,而是现量见的,就像我们现在现量见到的很多东西一样。菩萨到了八地的时候,见到的清净刹土就是清净的,众生就是清净的。通过修行将烦恼所知障逐渐遣除,当心里的烦恼遣除的时候,看到的外在也是清净相。

 

名词解释

 

1、四魔:有两种解释。一、指夺取人之身命及慧命之四种魔:蕴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二、指恼害众生之无常、无乐、无我、不淨等四颠倒心;此四颠倒心乃无为涅槃「常、乐、我、淨」等四德之对称。

——《佛光山大辞典》

 

2、放焰口:放焰口,道教和佛教仪式,为一种根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施食饿鬼之法事。该法会以饿鬼道众生为主要施食对象;施放焰口,则饿鬼皆得超度。亦为对死者追荐的佛事之一。

——百度百科

 

编写师兄:定解X07 X09 X10 X11

审核师兄:定解X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