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93课

本课重点

一、修慈无量心

(一)何为慈无量心

1、定义

《涅槃经》:“若于一众生,不生嗔恚心,而愿与彼乐,是名为慈善。”

2、比喻说明

像父母对子女的慈心:全然不顾孩子的颠倒行为、脾气不好,也不顾自己的艰辛劳累,只要能让他平安、快乐、舒服,就会想方设法去做,这是父母唯一的目标。

 

(二)具体修法

1、座上

(1)观想的方法

● 众生求乐反行痛苦因:每个众生都追求快乐,但是却不知道安乐的因是奉行善法,反而一度造十不善,所求与所行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 愿痛苦众生得乐:心里要这样默想:“这些希求安乐反而唯受痛苦的众生,若能都各随所愿、各得其乐,那该有多好啊!”

● 愿有情得乐:最后观想:“三界中的所有众生,不单单是我渴望安乐,其他众生也同样唯求安乐,这一点跟我没有任何差别。”

(2)观想的时间

修发心时,要一边念发心偈,一边这样观想。

 

2、座下

(1)以三门角度宣说

a. 总说:

● “慈身业,慈语业,慈意业。”

b. 详说三门慈业:

① 三门慈业的必要性

● 因果不虚(以目视众生为例):

i.理:《入行论》:“眼见众生时,诚慈而视之。”

§  目视其他众生若能和颜悦色,就会感得身相庄严,佛经云:“慈目视众生,得大威妙色。”

§  若损害众生,感得相貌丑陋。

i.教:

§  《入定不定印经》:“妙吉祥,假使有人以嗔恶心挑出十方一切世界有情眼目,若复有人以嗔恶心于菩萨所不欲眼视背之而去,其罪重彼无量无数。”

● 修行的一种检验方式:修大乘佛法的话,入定不入定、闭关不闭关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平时的行为。

② 三门慈业的具体要求:

● 身

● 语

● 意

   i.绝不能望自己得到好处
《入行论》云:“一心乐利他,不望得善报。”

  ii.不能凭着虚伪的调柔威仪、温和语言等,让别人把自己看作菩萨。

§  应行:处处饶益众生。力求达到发自内心唯一渴望就是利益他众的崇高境界。

   i.在念发心偈时,可以有时候观想皈依境,有时候观想慈无量心的内容,有时候心里反复
  “但愿我在辗转投生的生生世世中,连其他有情的一根毛孔也不损害,一心一意利益他们。”

小结三门慈业

§  《分别业报略经》:“慧者应当知,慈愍不害生。”

 

(2)从对境角度宣说

① 当善待依靠自己之众生:

理:

例:

教诫应行

 

② 修慈心之因

以理分析

 

以功德分析

i.理:功德利益不可思议
特别是对自己的父母双亲、久病的患者等,自己三门尽力做利益事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

ii.教:功德等同实修空性大悲藏
阿底峡尊者:“对远方的客人、久病的患者、年迈的父母等慈爱行事,与实修空性大悲藏者相同。”

 

特说当孝敬父母

   i.不孝之过患:
如果在父母年事已高、老朽不堪时,刺伤他的感情,实在是大逆不道,罪过特别严重。

  ii.孝敬之义务:当以帮助父母趋入正法来报恩
《增一阿含经》:儿子将父母扛在左右两肩上,转绕大地承侍,也难以报答父母之恩。但若使父母趋入正法,则能回报恩德。

《毗奈耶经》:将父母各安置于自己两肩,转绕南赡部洲,供养无数珍宝,都不能报答父母恩德。唯一能报恩的方法是什么?就是他们无信心者令其生信心,无戒者令其受戒,吝啬者令其布施,无明者令其产生智慧,这样才能报答父母之恩。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

iii.教诫应行

§  对父母:

莲花生大士:“切莫让老人忧伤,要恭恭敬敬加以维护。”

§  对病人:

戒律上的开许:佛在《毗奈耶经》中开许,僧众的钱财可以分给病人。

功德:照顾病人有时候比供养圣者还有功德。

明勖法师在五台山去拜见文殊菩萨,在见到东台顶某寺院面容不好、行仪较差的僧人而心生骄慢;后来同行友僧生病,其又准备舍弃友僧单独去朝拜文殊菩萨,但后来发现这些人全都是文殊菩萨的化现,这些情况都是菩萨对自己的试探。

《华严经》:“若见诸贫穷,老病众苦逼,无所归依者,大悲普慈念。”

 

(3)以断除违品角度宣说

① 错误知见:无法避免慈心的违品——害众生

 

② 遣除

可以断除慈心违品

 

以例说明

以理说明

 

(三)总结——当修三门慈业

我们也要通过身体的行为、口中的语言、心里的念头,慈爱善待三界一切众生。

 

本课难点

 

一、爱心、慈悲心、菩提心

1、爱心与慈悲心的区别

(1)广度不同:爱心所缘范围小。某个地方发生自然灾害,对受灾区的人或者对某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产生悲悯之心,关心他们,希望他们拥有幸福,这是世俗的爱心,但这种爱心的范围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是因为某地发生自然灾害,便只对这个地方的人有这样的爱心,或是对老人、病人、贫穷的人等,给他们一种关爱,这是非常好的,但是所缘范围很小,不会想到天下所有的众生。所以,爱心很有价值,但与慈悲心相比,因为范围有限,所以稍显低级。

 

(2)深度不同:比如,在某一个地方受到自然灾害的时候,有爱心的人会希望受灾群体此时的痛苦能够消失,拥有快乐,但没有考虑过这些生命生生世世的问题,甚至没有想过希望他们这一辈子能够幸福,而是只考虑眼前的事情,希望他们当下拥有快乐。这也是很好的,我们也需要培养自己的爱心,但它与慈悲心还是有差距。

 

2、四无量心何以称无量

(1)范围无量:生命的范围有多大,慈悲心的范围就有多大,这也是一种大平等,是对所有众生发这样的慈悲心,修慈悲的对象无边无际,故称之为无量。

(2)功德无量:对5个人修慈悲心和对100个人修慈悲心是不同的,对无量无边的众生修慈悲心,功德也是无量的。

 

3、慈和悲不同

慈心是希望所有众生拥有幸福快乐,悲心是诚心实意地希望众生远离所有痛苦。

 

4、菩提心是更高级的发心

(1)菩提心比慈悲心还要更高一级

(2)菩提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就是具备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希望所有众生离苦得乐。不过,这只是一种心愿,还没有到菩提心的层面。

第二个条件就是在这种心愿的基础上有要去行动的想法。菩提心不仅仅是一种心愿,还会带有使命感地去落实在行动上。当慈悲心逐渐强大到一定程度时,我们会开始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会开始有要行动的想法,这和仅仅拥有慈悲心是不同的;当慈悲心不够强大的时候,只是在内心发一个愿,不会有后续。

 

(3)为利众生愿成佛

菩提心不仅仅是希望众生离苦得乐,而且自己还要去做这件事。这时我们会发现有一个办法,可以让我们满愿——假设我成佛了,我完全可以非常成功地利益众生,让所有众生离苦得乐。当然,佛也没有办法在一瞬间让所有众生离苦得乐,但是成佛以后,佛度化众生的事业永不停息,度化众生的方式也各种各样,所以,只要能够成佛,就能真正利益到众生。于是我们下定决心要成佛。这种要成佛的心,就是菩提心。

 

(4)菩提心不共爱心和四无量心之处

觉悟二字,世俗的爱心有吗?没有。

四无量心的慈悲喜舍有吗?没有。

唯一只有菩提心才是觉悟的心,而觉悟的理由就是要利益众生。如果成佛的原因是因为佛很伟大,或仅仅是为了脱自己的生死,那就不能称之为菩提心。

世俗的爱心和慈悲心,佛教也有讲到。比如,天人中的梵天有着强大的慈悲心,但没有想到要觉悟,所以他的慈悲心不能称为菩提心。

 

5、走出误区

有人说自己有菩提心,但是没有出离心。希望所有的人成佛,希望所有的众生快乐。

这种想法乍看是很有迷惑性的,特别对于初学者来说,对既没有理论基础也没有修行境界的我们来说,似乎应该很随喜。

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颠倒的,这种“希望众生成佛”的心只是普通的口头发心,连菩提心的边都没沾着!

菩提心是包含着慈悲和觉悟两个层次的,出离就是觉悟的一种初步的表象,如果连出离心都不具足,最好也就是一个世间的爱心层次。

自己对世间的贪心还在,还觉得世间完全可以得到安乐,却希望众生去成佛,这是非常荒谬的,这种心甚至连普通的爱心都比不上,只能算是一种贪心!因为知道发菩提心的功德大,就在口头上说,然后在心里装模作样地想一想,就觉得自己和菩提心的距离缩短了,其实只不过是贪心增长了。

 

二、慈心、悲心、慈无量心

1、真正的慈心是包含获得快乐的方法的

《四发愿文》云:“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仅仅认识痛苦及苦根是没用的,还要知道快乐及快乐之源,并且要认知如何才能获得快乐,否则就找不到根除苦难之法。比如看见一群小孩掉进厕所快要死的时候,我们肯定会知道他们很难受,甚至会了解他们是如何掉进厕所里的,这个同情心、怜悯心绝对有,这被称为悲心。但仅仅如此是起不到实际作用的,还需要有一个周密的解救计划,并且按解救方案救度他们,这称为慈心。

 

2、慈悲不离智慧

要从根本上得到快乐,就要远离生死轮回,从轮回中解脱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要从轮回中得解脱就得放下轮回之根——自我、无明的二元论,否则永远无法从中解脱。目前的我们还没有能力让众生从轮回中解脱,因为我们也在无明的二元论中,一个盲人引导另一群盲人肯定会很困难。但就像充电一样,我们必须要积累这个能力,总有一天能够帮得上他们。

 

3、出离心不离慈悲心

觉悟即是弄明白自己是谁,验证自己的真实身份。

要了解自己是谁,就得深入了解如何出离这个不健全的生死轮回,了解由出离心所引生的慈悲心、菩提心,以及因此生起的无我正见,这样才能彻底改变我们的价值观。

因此,在修行中出离心和慈悲心如同一个人的左右臂,缺一不可,也是最便利的方法。

我们要深入了解由忍辱、包容所引生的慈悲心,不但要了解它,还要训练它,熟练到能把芸芸众生都当成自己的父母为止。此时的慈心,才可以称为慈无量心。

 

三、如何理解本课中国王杀生的公案

1、对于需要以贪欲或者愤怒的形象等调化的不同众生,圣者菩萨可能有不同的调化方式。

虽显现上好像没有慈悲心,但内在的慈悲心等非常圆满。如本课中国王杀生的公案就是如此。

愤怒本尊显现上也会有杀生,但他们有慈无量心。而且佛陀说,他人的相续唯有佛及如佛者方可测知。

在本课国王杀生的公案中,那些被杀的人是菩萨自己化现的,所以这都是菩萨智慧、悲心、方便的体现。

 

2、凡夫人没有智慧的情况下一味地溺爱子女并不是慈无量心。

有人说,父母对儿女修慈心,从小溺爱孩子,随其所愿,但因此造成孩子长大后犯法被枪毙,这是不是说明我们不能对所有的众生修慈无量心?

因父母溺爱遭至枪毙的案例中,一般情况下,父母可能有相似的慈心,但离慈无量心有很大差距。

而且在学习舍无量心时也讲到,按照窍决的修法,要首先修舍无量心,这也是为了避免慈心、悲心等出现偏堕的风险。

 

3、公案其实再次说到了清净心和成就的关系。

因实执导致成见,因成见延误法缘。

可参阅仓央嘉措和其姐姐的公案。

 

参考资料:《慧灯之光》、《佛教故事》、智悲研讨论坛

 

      编写师兄:定解B01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4093-定解B01-009】

 

 


讲记脉络

课前引导

1、《大圆满前行》包括闻法方式和所讲之法。所讲之法分三: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加行、往生法。不共内加行分五:皈依、发菩提心、念修金刚萨埵、积累资粮、上师瑜伽。现在学习的是不共内加行之发菩提心部分。

 

2、本节课开始具体宣讲在一切思想和修行中无比殊胜的“发菩提心”,按照传承窍诀,首先宣讲了“修舍无量心”,通过教证、理证、公案等多方面进行宣讲,令我们了知亲怨平等的道理,从而断除对亲怨的执著,之后反复修炼自心,获得平等舍的真实境界,增上一切功德。

 

3、本课继续宣讲“修四无量心”的道理,在舍无量心修到量的基础上,开始修持“慈无量心”。宣讲了“慈无量心”的定义,具体观修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以慈心摄持身语意等内容。我们应该如理思维和行持,从而在内心当中生起定解:要像母亲疼爱孩子一样竭尽全力令众生得到今生来世的快乐。

 

生西阅读参考

1、我们皈依三宝,不单只是皈投具有功德的佛法僧三宝,同时也是在不断地开发我们自性三宝的本性。如果我们要真正成佛的话,那么关键的要素就是发菩提心,核心的引导、核心的修法就是发菩提心的修法。菩提心的修法就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发誓成佛。

2、圆满的菩提心是两个条件:一个是为利他,第二个是要觉悟。小乘是为了自己觉悟的,为了自己觉悟的心也算是菩提心的一个分支、一个部分,它不是圆满的菩提心。

3、首先我们要通过利他心来打破自己狭隘的心胸。这个狭隘的心胸证悟不了广大的佛果。成佛的果如是广大那么它的因也必须如是相应的广大。而打开心量的方法是世俗菩提心。通过菩提心的修行,要逐步的打压我爱执,对于自私自利的心逐步打压。打压的方式一个是直接的观自私自利心的过患,第二个是要修行利他的思想。所以说菩提心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因和广大的佛果相应。所以不管是大乘显宗的修行者还是大乘密宗的修行者,都必须要在菩提心基础上然后修持正法。

 

本课脉络

课前开示

修持四无量心或菩提心非常重要(2)

1、很多修行人现状:

1)没有这方面的理论基础

2)或者只懂一些理论,法没有入心,也从未串习过

2、没修持的过患:

1)法就是法,人就是人

2)法虽有调伏烦恼、趋入解脱的能力,但没修行过,就不能与之相应

 

第一次参考阅读

如果要想把法真正变成自相续的东西,不通过串修,单单是闻思的话,对烦恼调伏的力度是非常微弱的。

 

戊二、修慈无量心

总说慈无量心(3-8)

1、修慈心的前提:舍无量心最好要修到量

1)完全到量,凡夫人恐怕不太现实

2)要尽量做到自他平等

生西师参考阅读

1、(舍无量心的)最初的标准是对于亲人、怨敌,我基本上可以平等对待,应该可以达到这样最低标准。那么达到这个最低标准之后呢,我们就可以修慈无量心了。

 

2、随着我们修行的进步、福德的增上,以前我们修行可能有一些缺陷的地方,自动就可以补齐。但是前提就是我们要不间断地修行,只有不间断修行,前期没有修圆满的后面就可以补充。

 

2、慈无量心的要求:要像父母养育小孩一样对待一切众生(4-8)

1)详说像父母养育小孩一样:父母对子女的慈心相当强烈。举例:汶川地震母亲用身体保护孩子;地震时,母亲让孩子吮吸自己的血液存活。

A. 全然不顾孩子的颠倒行为、脾气不好

B. 不顾自己的辛劳

C. 令孩子平安快乐,是父母的唯一目标

2))详说慈无量心的对境是一切众生:

A. 对待刚强难化的众生

a. 要义无反顾,像母亲疼爱孩子那样,身语意要竭尽全力

b. 用各种方便令他今生来世获得安乐

B. 对一切众生修慈心的功德:对一个有情修慈心,福德也会无量无边,何况是一切众生?

 

生西师参考阅读

选择走上大乘的路,就意味着我们的责任,我们的心量肯定就要比一般的人应该大。所以平时我们在遇到世间人的时候也不用过于去计较,计较他们的反应,计较他们的行为。如果把他们观成父母利于我们修心,我们就把他观成父母。如果把他们观成子女利于我们修心,那就把他们观成子女。反正就总是通过这样修行,把我们的心调整到非常的调柔,非常的清净,很广大的一种状态。通过这样引导这样修法,逐步逐步的打开自己封闭的心,打开之后,你发现这里面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痛苦。其实真正开放之后,打开之后就觉得能够忍受,逐渐逐渐在利益众生的过程当中,就感觉非常的快乐。

 

慈无量心的具体修法(9-12)

1、现象:所求与所行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1)所求:希望幸福快乐,不希望痛苦哀伤

2)所行:不知道安乐的因是奉行善法,反而一度造十不善

2、 座上观修:边念发心偈,边观想

1)看到众生所求与所行相违的现象后

2)心里默想:愿受苦众生各随所愿、各得其乐。

3)屡次三番这样进行观修

4)最后观想并生起定解:三界中的一切众生唯求安乐,这点与我无别

 

第一次参考阅读

(修行时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发愿的时候确实希望所有众生结束痛苦赐予安乐,但真正碰到实际对境时自己的心态与发愿差距很大,原因在于对一切众生只是内心分别念的一个总相,这个总相对自己来讲是无利无害的,只是分别念的名词,对心起不到任何厉害作用的时候,那么这种想法只是有一个发心的美好愿望,不能说相续中已经生起了真实的菩提心。

生西参考阅读

1、安乐的主要因还是相续当中的善业,就是以前他是否造过这个善业,这个善业是远因。近因就是现在你正在做的事情,能够得到快乐的方法。

 

2、有些人会有一种感受,对自己要求很严,从不懈怠,为什么心得不到调伏呢?这实际上是方法的问题,不是正知正念不强。这不是严格要求能解决的问题,修行第一步反而是从放松做起,要用一个平和的宽容的温柔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种种习气缺点。这种对待不是放纵,只是心不要紧,在这个基点上在一点点去调整。修行四无量心的时候要记住,我现在哪怕是一个最糟糕的修行人,我已经值遇佛法,即便是一无所有也拥有三宝,有一种知足和感恩,在平和的心态中调整自己的烦恼比较容易。

 

3、日常修行:于身语意中修行慈心(13-60)

1)总说身语意的要求:

A. 身口意以慈心摄持,绝不损害众生,要真诚慈爱

B. 甚至目视众生都要和颜悦色,不能怒目而视

a. 慈目视众生的利益:感得身相庄严

b. 怒目视众生的过患:

a) 长相丑陋

b)堕入恶鬼

c)反目视圣者堕入地狱

d)怒目视菩萨,其罪超过挖出三界众生的眼目

 

2)于身语意中修行慈心的必要性:

A. 对众生语气和蔼、目光慈悲,是菩萨最基本的行为

B. 修大乘佛法,入定和闭关不重要,重要是看平时的行为

a. 平时若能把众生当成父母,或视为自己的独子,说明修行比较成功

b. 如果与众生交往过程中,嗔恨心大,脾气暴躁,言行都处于恶的状态,可以断言修行境界特别差

 

第一次参考阅读

1、我们不要把自己周围包括最亲爱的人对你的帮助想成是理所应当的,应该要感恩对方。这是你对他的付出,对家的责任的付出,不管他是很么心态,给你创造顺缘,做了他的身份应该负起的责任,我们应该要有一个感恩心。相续中有发现对方良善这一面,自己对他这一份付出能够体会到,心里面充满感激,你就能够容易接纳他了。

2、一个大乘修行人,发起菩提心的人,他周遭的环境肯定是很祥和的,不管是和家人、单位,任何的环境,因为你这种心态具有无比的魅力。从世俗的角度来说,这么柔软的一颗心,温暖的一颗心,怎么可能别人会拒绝呢?怎么跟别人闹得矛盾不可开交啊。这是不可能的。

 

3)于身语意中修行慈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修行人(17-47)

A. 好的修行人三门行持的标准:

a. 身:威仪温文尔雅令人舒心悦意,彻底杜绝危害他众,全心全意利济有情

b. 语:每句话实实在在,悦耳可人,没有藐视、侮辱、讥讽他人的意味

c. 意:处处饶益众生,不望自己得好处

B. 实地修行将慈心落实在三门的行为中:

a. 应断:不能凭着虚伪的调柔威仪、温和语言,让别人把自己看做菩萨、高僧大德

a)若过一二十年,行为还能一如既往的寂静,才算真正的修行人

b)偶尔的行为和出离心,不代表一个人的真实境界

b. 应取:成为名副其实的修行人

a)发心:要发自内心,唯一渴望利益他众

b)座上,尽量安住在善的境界中:念发心偈时,有时观想皈依境,有时观想慈无量心的内容,有时心里反复发愿

i. 发愿生生世世不损害其他有情的一根毛孔,一心一意利益他们

因为这辈子不一定能解脱,若在轮回中流转,就千万不能害众生

在当今社会,守持不害众生这一条戒,也非常圆满了

ii. 实在做不到,也要对自己的行为励力忏悔,发愿生生世世不害任何众生

 

第一次参考阅读

1、如何能够做到呢?身语的外相都在这颗心上。真的对众生有一颗慈心,慈心是非常无私的,不是为了自己能得到什么好处把自己看成一个很好的修行人。四无量心归纳起来就一句话:心地善良。

 

2、末法时期的人功利心比较重,在闻思的时候不能如理作意,会缘菩提心的功德而发心。为了让自己能够得到这些功德而发起菩提心,这和菩提心的法相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以发心来摄持,但真正的目的是落在自利圆满上,以这种心态不管修什么大乘法,最终得到的还是小乘果。

生西参考阅读

如果你真正想用一切的善法都给自己捞好处,自己的心态就会局限在让所获得的善业利益最大化的障碍当中,如果不考虑自己,就是一心一意的考虑别人,不想以这个作为我捞好处的一种手段,说明我们的心是很清净的。做善法的时候你的心越清净,这个善业越清净;善业越清净,在因缘法则当中,你的善业的功德也就越大。如果你的心不清净,不管是哪一种心态不清净,这个不清净的心态会障碍善业善果的成熟。

 

c)座下,从自身做起,培养真正的慈悲心:随时随地、一言一行、心心念念都要以仁慈为本(22-29)

i. 对待可怜众生:

● 应取的行为:

① 对依靠自己的眷属、奴仆、旁生等,都要满怀关爱之情

② 乃至看门狗以上,也万万不要随意殴打、过分役使

● 原因:

① 连最近的众生都不爱护,是没有大乘菩提心的表现

② 关爱可怜的众生,有时候比供养佛菩萨更为殊胜

③ 如果现在仗势欺人,后世同样会变成奴仆来偿还宿债

第一次参考阅读

1、对依靠自己的众生不要摧残,但也不要过分溺爱,要保持一种中道。

2、可怜众生因往昔恶报现前感受痛苦,从秉性因果来说是恶有恶报,但是作为修行人角度来讲,需要修慈悲心的,不能由于往昔恶业产生的恶报舍弃他。

 

ii. 对待父母双亲(30-37)

● 应取的行为:慈爱、随顺、关心、照顾

● 原因:

① 其功德与实修大悲藏者相同

② 随学佛陀

③ 父母对儿女恩重如山,在他年老时刺伤他的感情,实在是大逆不道,罪过特别严重

④ 父母之恩难以报答,唯有使父母心入正法,才能回报恩德。公案:《心地观经》《增一阿含经》《毗奈耶经》《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

⑤ 父母在世时,若不好好孝敬,一旦他离开人世,子女一定会后悔

⑥ 出家人,以化缘所得的财务供养父母,也合情合理

iii. 对待久病患者(38-47)

● 应取的行为:关心、照顾他们

● 原因:

① 僧众的钱财可以分给病人

② 照顾病人有时候比供养圣者还有功德。公案:明勖法师舍弃病友无缘拜见文殊菩萨

 

生西参考阅读

对于父母我们首先要有知恩报恩的心,至于能不能真正地让他们趋入正法,一方面要看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看他们有没有善根,如果他们的善根不成熟很困难,无法让他们直接趋入正法而修行那么也要让他们看一些加持力很大的佛像、戴上一些挂件、参加放生、上寺院拜佛,反正也能多多少少地利益他们。如果说是自己做到了,父母那边做不到,这个时候只有不断地回向。不管能不能真实地改善,自己的心首先要软下来,知道父母的恩德,做一些努力是应该的。

 

总结慈无量心:不害众生(48-60)

1、正确的观点

将众生视为父母或自己的独子,然后对他们修慈心

 

2、破斥错误的观点

1)错误的观点:在家人养家糊口,没办法不害众生

2)破斥:即使是在家人,生活如理如法也不困难

3)理由:

A. 国王成办广大事业,连众生的一个汗毛孔也没害过

a. 公案:松赞干布为调伏藏人,所杀害的均为自己所幻化的人,两个沙弥因对菩萨的行为产生邪见,即生没有得到成就

b. 公案启示:

a)菩萨慈悲心广大,连一个众生毛孔也不害,对起邪见的众生也赐予金子

b)依止善知识,若对其言行全部特别尊重,对自己的今生来世有非常大的利益

c)如果起邪见等等,也会成为修行的违缘

B. 为了维护虫穴般的小家庭,伤害众生是不合理的

 

3、伤害众生的过患

1)自食其果,今生来世感受无边痛苦

2)今生也得不到丝毫利益

A. 即便通过杀生暂时拥有一点点财富,但未来的苦果足以抵消这一切

B. 白白浪费自己的财产受用,根本没有谁依靠害众生而获得财富的

生西参考阅读

既然我们相信这种恶业成熟之后的力量,更加应该相信法的力量。相信法的力量,对自己的修行来讲也很有必要的,我们不能只相信一边。如果天天有一种患得患失的状态,怀疑修这么多有没有用?是对法的加持力没有信心的表现,法的加持力就显现不出来,自己障碍自己而已。要坚信我们如理如法地去忏悔绝对是清净的。

 

4、生起慈无量心境界的标准:要像雌鸟养育小鸟一样,身口意慈爱善待三界一切众生(61-64)

1)雌鸟养育小鸟的方法

A. 筑一个柔软舒适的窝,用羽翼覆盖,给予雏鸟温暖

B. 在雏鸟不能飞翔之前,始终如一地轻柔、悉心抚育

2)身口意慈爱善待三界一切众生的方法:

A. 在他们相续成熟之前,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

a. 尽心尽力维护他们

b. 以佛法开导

B. 以慈心摄持身语意

a. 身体做的:应当是为了众生的事情

b. 口中说的:尽量不伤害众生,而且对他们有意义

c.心里想的:生起烦恼要尽快忏悔,想尽一切办法对众生产生慈爱心

 

5、依次第长期修行,生起慈无量心的境界

1)修行次第:先从自己身边的众生做起,范围慢慢扩大,最终遍于三界一切众生

2)依修行生起境界的原因:

A. 这个法特别有加持力

B. 只要修就会有结果,这是必然规律

3)长期修四无量心和菩提心的原因

A. 这些法乃至成佛之间生生世世都要修

B. 修加行只是打个基础,并不是修完之后就放弃了,这与修气功不同

 

第一次参考阅读

1、智慧有时候会从心态上体现出来,若真的对对境有一种诚恳的想饶益的心,往往就能想出很多好办法。

2、如果真的把众生当做如意宝一样看待,这种不是说我是发菩提心的大乘菩萨,你是一个可怜的愚痴众生,以这种身份悲悯你,缘你而发心利益众生而成佛,其实不是这样的。众生是装在自己心里的,每个众生在自己心里就像一个宝贝一样,会对他无比关怀,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我们在善知识的心里就是这样一个位置,所以我们大家会感受被关爱。

3、我们先从自心去调整,众生真的是我们大乘修行人的所缘,正是通过众生的对境,让我们的心逐渐变得堪忍,更加温柔有耐力。这样的一颗心很难得的,现在的世界中人的勘忍力比较弱,真正有这种心态的人是非常少的,但是可以通过缘众生作为所缘是可以生起的。

4、真正的慈心出现的时候人的状态比较美好的,因为他的愿望是希望对方快乐,碰到任何所缘的时候始终不舍离愿对方能够得到幸福美满,包括看到比自己快乐的、比自己有财富有名声地位的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随意,看到众生快乐更高兴,看到众生痛苦特别希望他快乐,想尽一起办法希望能够让他得到安乐,这就是慈心的相,是内心中的一种力量,不会嫉妒任何人。

生西参考阅读

1、我们用慈心烧烟施,非人会不会伤害我们呢?绝对不可能。因为非人也会对修慈心的人非常的慈爱,慈心修法的本身是让我们远离这些伤害的,能够消除非人、罗刹等伤害我们的心。所以我们要坚持修行,这是对自他最好的方法护持,所以修慈心的利益他人,在利益他人的过程当中,或者对自己产生最大的保护,最大的利益。

2、如果自己经常修慈心的话自己的相貌会庄严,弥勒菩萨就是修慈心,在《贤愚经》上讲,他的身色是发金黄色的。还有修慈心的话,会远离非人的伤害,就有一种力量让别人看到他就生欢喜心,即便是恶心很重的人对他也会生欢喜心。

 

法相名词

 

1、圣诞日:即诸佛菩萨之降诞日期,为佛教界之重要节日。

——《佛学大词典》

 

2、入定:入于禅定也。使心定于一处止息身口意之三业曰入定。

——《佛教大词典》

 

3、闭关:禅林之语。闭居养道念也。

——《佛教大词典》

 

编写师兄:定解X04 X08 X14 X16 X17

审核师兄:定解X01

 


隐藏窍诀

 

诊断:为什么我对众生生不起来慈心?

 

(一)理上未能生起定解

1、名言上

● 对所有众生都曾为自己父母的观念仍显模糊。

● 对众生作自己父母时所给予的恩德,没有去深刻地忆念。

2、胜义上

● 从究竟胜义谛而言,一切万法(有情、无情)都可以理解为是如来藏(法性)之游舞显现。

 

(二)以教理分析我和众生的关系

1、胜义中体性无二

(1)同为法性的游舞显现

一切万法(有情、无情)都可以理解为是如来藏(法性)之游舞显现。

● 同具如来藏的体性: 从实相上来讲,佛陀和众生是一体的,众生均是未来佛。

(2)同是无而现

● 通过离一多因等多种因可以抉择“人”无我(详细抉择过程请参见九十一课的隐藏窍决),每个众生均是这种无而现的体性。

 

2、名言上

(1)显现上是别别他体

名言中而言,有情众生又各有各的阿赖耶识(有法),可以说是别别他体。

(2)一切众生都曾做过我的父母

① 总说:虽然名言显现中,众生是别别他体,张三、李四和我都是各有各的身体、相续等,但是并不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别别他体,每一个众生都和我们彼此做过父母、兄弟、姊妹、儿女。

② 详说:

● 教证

● 理证

● 例证

 

(3)还是不能相信“一切众生都和我们彼此做过父母、兄弟、姊妹、儿女"怎么办?

① 教证来救:这个问题无法以理证成立,只能用教证成立。《释量论》中说:“倘若属于第三处,则当采用圣教量。”无始以来众生当过我们的父母,这是现量无法触及的隐蔽部分,就像三世因果一样,凭我们的理证智慧也观察不出来。所以因明中说:现量的对境以现量成立,比量的对境以比量成立,对于特别隐蔽的部分,应以圣教量来成立。

② 教证对自己无效怎么办?

● 你可能需要先来证成“佛陀是量士夫”!如此一来,佛陀所说的话就真实无欺了。

 

如何借助以上分析修慈无量心

(一)知母

● 我的妈妈不止这一世是我的妈妈:对于现世的母亲,她不但现世是我的母亲,而且在过去、未来的很多世中也肯定做过我的母亲。

 

● 所有众生都是我失散多年的父母:三界轮回中的一切众生无一不曾做过自己的父母,大至老虎、狮子,小至蚊虫、蚂蚁,没有一个众生没有当过自己的父母。只是由于不断投生流转,现在认不出他们是自己的父母而已。

 

(二)念恩:想念、回忆母亲的恩德

1、赐予肉体的恩德

人绝大多数是胎生的,当我们在中阴世界里毫无自由地生活,不断受到极为恐怖的中阴现象威胁,痛苦异常,走投无路,非常渴望能找到一个肉体的时候,因为跟这世母亲有缘,才终于找到了投身之处。那么,我们当然应当知道,没有母亲就不可能有我现在的身体。

 

● 恩德如是

● 没感觉怎么办

 

2、赐予生命的恩德

● 恩德如是

● 没感觉怎么办

 

3、赐予财产的恩德

● 恩德如是

● 没感觉怎么办

 

4、教世间法的恩德

● 恩德如是

● 没感觉怎么办

 

5、赐给修法机会的恩德

● 恩德如是

● 没感觉怎么办

(三)报恩

1、世间之方法

(1)养父母之身

想尽办法照顾父母身体,多关心他的健康。

(2)养父母之心

平时要随顺父母,经常给予安慰,多跟他说说话,去了远方时,偶尔打个电话回去……所以,要养父母之心,就应尽量随顺他的想法。

(3)养父母之志

子女的行为,不要让父母失望,如果自己道业增上、行为如法,父母也会觉得面上有光。

(4)养父母之智

不但要在以上各方面关心父母,还要长养父母的智慧。父母如果智慧低劣,老了就会觉得活着没意思,此时,我们应给他讲一些佛法的道理,让他有正确的追求目标;即使他不愿学佛,也应从精神上给予安慰。

 

2、出世间之方法

● 最好以佛法来引导:劝父母学佛,第一次劝不成功,要第二次;第二次不成功,要第三次……慢慢地,他们不但会学佛,还有可能会出家。

● 为父母种福田:父母在生日,正是尽孝时。事先为父母种大福田,生时福乐百年,死后往生极乐,令父母生安死安,才是尽了孝慈。

 

(四)由近及远

1、由母亲迁移到普通人

当这种慈悲心在母亲身上修得很成功的时候,再迁移到一个现世对自己无利无害的普通人身上,对他修知母、念恩、报恩。

2、由普通人迁移到仇人

这样修好以后,再迁移到一个自己今生不但不想利益,而且想还以报复的仇人身上,对他同样修知母、念恩、报恩等一系列修法。修好以后,自己不但对他没有了嗔恨心,而且有了很强的报恩之心。

3、扩大到所有众生

要将范围逐渐扩大到一个村、一个乡、一个县……最后便观想天边无际的有情,对所有众生修慈无量心。

 

参考资料:《入行论广释》、《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99集(净空法师)》、《藏传净土法》、《闲谈问答录》、《正法明灯(益西彭措堪布)》、《慧灯之光》、智悲研讨论坛等等。

 

编写师兄:定解B18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4093-定解B18-008】

 

名词解释

 

原文: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曾经为报母恩,前往三十三天为母说法。

三十三天

六欲天之一。又作忉利天。于佛教之宇宙观中,此天位居欲界第二天之须弥山顶上,四面各为八万由旬,山顶之四隅各有一峰,高五百由旬,由金刚手药叉神守护此天。中央之宫殿(善见城)为帝释天所住,城外周围有四苑,是诸天众游乐之处。城之东北有圆生树,花开妙香薰远,城之西南有善法堂,诸天众群聚于此,评论法理。四方各有八城,加中央一城,合为三十三天城。据正法念经卷二十五载,佛母摩耶夫人命终后登入此天,佛乃至忉利天为母说法三个月。三十三天及焰摩天之信仰,早于印度吠陀时代即已盛行。[《长阿含经》卷十八、《佛地经论》卷五、《大智度论》卷九、《俱舍论》卷十一]

——《佛学大词典》

 

原文:《心地观经》云:“我升三十三天宫,三月为母说真法,令母听闻归正道,悟无生忍常不退,如是皆为报悲恩,虽报恩深犹未足。”

无生忍

(术语)安住于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也。仁王经说五忍,此为第四。或为初地之证名,或为七八九地之悟名。智度论五十曰:“无生忍法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同八十六曰:“乃至作佛不生恶心,是故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十二曰:“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仁王经良贲疏曰:“言无生者,谓即真理。智证真理,名无生忍。”楞严经长水疏一下曰:“了法无生,印可决定,名无生忍。”同八上曰:“真如实相,名无生法。无漏真智,名之为忍。得此智时,忍可印持,法无生理,决定不谬。境智相冥,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十二曰:“如龙树说,初地已上亦得无生。若依仁王及与地经,无生在七八九地。”天台观经疏曰:“无生忍是初地初住。”

——《佛学大辞典》

 

编写师兄:定解B15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5093-定解B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