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9课

本课脉络

简略分析

 戊五、内收

过患一:闻思修某个法的角度

(一)正说:闻法和修行时内收的过患

(二)比喻

(三)如何做:要掌握闻法规律

过患二:整体修行的角度

(一)正说(侧重不要过紧)

(二)公案(侧重不要过紧)

(三)教证(侧重不要过紧)

(四)结论:要做到不松不紧,诸根悠然而住

 

戊六、疲厌

一、对闻法不要生起厌烦心

(一)总说:若因讲法时间过长或遭受风吹日晒,切不可心生厌烦,进而放弃

(二)分说:

 二、若对闻法生起了厌烦心如何做

(一)产生厌烦心之对治窍诀:对法生起珍惜之情

(二)生起珍惜之情之果:安忍一切艰难折磨,欢欢喜喜来听法

 展开分析

承上启下

戊五、内收

 一、过患一:闻思修某个法的角度

(一)正说:闻法和修行时内收的过患

(二)比喻

1、比喻内容

1)藏地比喻:马熊

2)汉地比喻:黑瞎子掰苞米

2、比喻对应的意义:无法受持全部

(三)如何做:要掌握闻法规律

1、不会听讲的人:怎样闻法都不懂的人,应学习闻法规律

2、会听讲的人:即使懂得如何闻法,但要知道佛法和世间讲课不同,也应学习闻法规律

二、过患二:整体修行的角度

(一)正说(侧重不要过紧)

1、过患:昏昏沉沉、恹恹欲睡

2、如何做

1)应取之行为:松紧适度

2)应舍之行为:先紧后松

3、进一步说明:如何做到松紧适度

1)心态:把修行定位在终生

2)行为:不懈怠也不会急于求成

(二)公案(侧重不要过紧)

1、修行角度

1)汉地:二十亿耳的公案

2)藏地:《前行》中昼辛吉的公案

● 补充:此公案在汉地《四十二章经》中也有

2、世间角度

1)总说:《礼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2)分说:

① 被管理者的角度:要松紧适度

② 管理者自身角度:有忿怒一面也有寂静一面

3、原因:为什么开始不能太紧

1)修行角度:发心人员过激的表现

2)世间角度:两家过于亲密会闹得不愉快

(三)教证(侧重不要过紧)

1、玛吉拉准空行母:“不紧亦不松,彼具正见要。”

1)介绍空行母生平

2)例说(过紧/过松)

2、萨绕哈巴:“心如解紧缚,松之得解脱。”

1)例说:有些人执着解脱

2)如何做:要有长远打算

(四)结论:要做到不松不紧,诸根悠然而住

● 补充:放松方面不必劝

 

戊六、疲厌

一、对闻法不要生起厌烦心

(一)总说:若因讲法时间过长或遭受风吹日晒,切不可心生厌烦,进而放弃

(二)分说:

1、遭受风吹日晒时不应厌烦(上师到学院时的条件和当今对比)

2、若讲法时间过长不应厌烦

1)正面说:

① 正说:讲法时间长不应生厌烦

② 例说:为什么不应生厌烦(古今对比)

A、讲法者角度(汉/藏):清凉国师/道宣律师/宗喀巴大师讲法非常多

B、弟子角度:当时弟子/汉地有些居士上一次课就说累

● 补充:上师分析听法所用的时间

2)反面说:

① 正说:讲法时间长若生厌烦的窍诀

② 劝诫:

A、出家人应对闻法有希求心

B、上师表扬自觉的在家人(以鼓励出家人)

 

二、若对闻法生起了厌烦心如何做

(一)产生厌烦心之对治窍诀:对法生起珍惜之情

1、思维闻法因缘殊胜

1)正说:提醒自己,获得了暇满人身,遇到了具有法相的上师,拥有听闻甚深教言的良机,是无数劫积累资粮的果报

2)别说

① 解释:什么是具有法相的上师

● 别说:法王是具有法相的上师/以一位道友为例说明此理

②解释:拥有听闻甚深教言的良机,是无数劫积累资粮的果报

2、生起难得珍惜之情

1)正说:现在听到如此甚深妙法,真好似一百小时中吃到一顿饭一样,可谓千载难逢、令人欣喜

2)例说:以法王/上师为例,说明每个人闻法时间不会很长,应当珍惜

● 旁述:如何依止上师

 

(二)生起珍惜之情之果:安忍一切艰难折磨,欢欢喜喜来听法

1、正说:以安忍心,欢喜心来听法

2、别说:要有欢喜心

1)生起欢喜心的重要性(心力的差别)

2)对佛法要生起欢喜心

① 心态:应对佛法生起欢喜心,有因缘就竭力听法

② 行为:

A、反面说:没有欢喜心,会以各种理由请假

B、正面说:有了欢喜心,听法者(公务员)有办法/讲法者(上师)有办法

C、结论:每个人的心力一定要提升

③ 激励与劝诫:

A、激励:以帝察活佛为例,激励我们以欢喜心闻法

B、劝诫:听法时要有欢喜心/谨慎疲厌的危险想法

 

本课难点

 

让修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本课上师讲到内收时,提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闻法修法时,紧紧抓住个别法义不放,非要弄懂或者非要修成;另一种是在整体修行过程中,过于的精进导致前紧后松,修行无法成功。这两种都是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

 

对于初次接触佛法,如久旱逢甘露的我们来说,刚开始的时候,是真的想牟足了力气好好修持一番的。

 

可是有人说,学佛一年,佛在心间;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这场修行的马拉松,很多人都在中间掉队了。

 

如果我们真的下定决心此生转入修行路,是要让修行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完全和你融合为一体,就像吃饭穿衣一样自然,而不是间歇性自虐或者空闲性点缀。你仍旧会好好工作,好好照顾家人,按时休息,只不过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修行顺畅的保障而已。因为只有这样,你的修行路才能走的更长远一点。

 

如果最初太过极端,仿佛可以抛弃一切完全脱离了俗世烟火,旁边的人也大加赞叹,如果真的从此过上这样的生活倒还好,可是过了一阵家人反对,老板找谈话,你一下子又从天上跌落到凡间,甚至很久都无法恢复修行的状态了。这样的“精进”倒不如务实一点更好。

 

另外,还要避免抱有特别强烈的目的性。记得法师讲过一件真人真事:一位富家子去学院出家,第一年发誓要即生成佛;过了一年发现不行,第二年发誓要有所成就;第三年发现不行,发誓要成为堪布;第四年发现还不行,就下山不学了……用高考冲刺的方式修持佛法,最终往往会失败。太强调结果,不仅和佛法的意图相违,即使做世间法时,也常常无法成功。因为只关注目标,会让自己不能安心于每个当下,容易焦躁不安,如果事情没有按照既定计划进行,挫败感尤其明显。

 

修行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成功与否,靠的不仅是对法义的理解能力,更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能否务实的安排好自己的方方面面,是决定性的因素。让我们细致的根据自己情况思维取舍,不图虚名,就像米拉日巴尊者所说:“慢慢修,快快到。”

 

渴求佛法是唯一的解药

疲厌,是闻法路上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到的。有时候是因为内外各种违缘造成身心不适产生疲厌,有时候是因为没有了当初的新鲜感。在年复一年的闻法路上,随之而来的各种情况导致的疲厌似乎成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是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隐瞒的:咳嗽、穷困和爱。如果我们真心的爱上某个人,爱做某件事,不要说别人,连自己也很难拦得住自己那颗心。求法也是。

 

如果从心底真正的渴求佛法,把它看做生命中最重要的事,那么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会想尽办法解决,听每一堂课都非常欢喜,发自内心的喜悦会把所有的疲惫一扫而光;如果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或者闻法只是为了装点自己的人生,那就总会有其他能让人生美好的事情放在比法更重要的位置上,闻法就会变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一颗渴求佛法的心,是推动我们坚持听闻的动力,拥有这样的心是需要巨大的福报的。如果我们前世积累了相当的善根,那么今生就会毫不费力的生起这样的渴求之心;如果我们的心不那么强烈,有时候对闻法产生疲厌,那么就要用上本课上师讲到的对闻法生起欢喜的窍诀:思维因缘如此殊胜,如此难得——进而知道这是自己多生累劫积累的福报,务必要让之前的善根不空耗,抓住此生这唯一的机会。一旦有了极为珍惜的感觉,欢喜听闻就不再是难事。

 

编辑师兄:定解B12

审核师兄:定解B06

【档案编号B01009-定解B06-001】

 

 

本课窍诀


熟练的修行人以中道的方式修行

有些高僧大德经过多年的修学,知道哪些是修行的违缘,所以在修行时能做到松紧适度。而有些道友刚开始时特别精进,一直废寝忘食、日日夜夜地勤修,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旁边人说这对身体不好,他也不听;再过一段时间,又太放松、太懈怠,除了三四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睡觉,这完全是堕入两边,走极端。


初学者易犯的毛病

现在有些居士也是这样,刚学佛两三天,就教训这个、教训那个,甚至对上师也批评:“您应该这样这样,我们佛教如何如何……”开始讲很多大道理。这种人刚开始特别精进、特别认真,但慢慢地就滑下去了,最后根本对法本看也不看,很多行为也不如法。因此,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


为什么修行不能太紧?

这个公案,在《四十二章经》中其实也有,说法比较相似,佛陀在最后教诫道:“学道犹然,执心调适,道可得矣。”如果心不调适,身体就会疲乏,身体疲乏就会更加心烦,更加心烦就会道心退失,从而造下各种罪业。所以,《四十二章经》中对松紧适度的道理讲得比较清楚。


工作、发心时应该怎样管理才合理?

大家以后不管在佛教道场还是世间单位,做管理人员时应该掌握分寸。如果你太凶了,别人把你看作魔王一样,也不行;如果你太软了,别人把你看作牛粪一样,根本不当个人,也不行。你要管理的话,则应像《君规教言论》所讲的那样,有忿怒的一面,也要有寂静的一面,不管你内心的境界如何,行为上有了这样的调整,做任何事情都很方便。


若生起厌烦心应如何做

当然,如果讲法时间太长,你生起厌烦心,实在不愿意听,堪布阿琼在教言中说:“此时你可以站起来,发愿‘我不离法、不离上师’,然后离开传法的地方,否则,对上师和佛法生邪见的过患更严重。”这的确是一个窍诀。


修行成功的几个关键要点

我们并不是自赞毁他,多年来依靠上师如意宝的培养,很多人基本上都明白:先要找一位好上师,上师的显密修法要完整;然后先闻思、再修行,次第应该搞明白;同时戒律必须起到基础作用,这样修行佛法才会圆满。


心的力量不可思议

《般若经》中讲了,人的心态真的很重要,若对某事有着强烈兴趣,纵然是几百由旬的路途,也会欣然前往;如果兴趣索然,就算是走一闻距,也觉厌倦、苦恼。而且如果有欢喜心,让你把须弥山摧毁无余,你也会觉得须弥山毕竟是有为法,没什么了不起的,有了这样的精进,过不了多久就会证得佛陀的殊胜菩提。所以,《般若经》在讲精进时,特别强调人的心力。


笔记师兄:定解B28

审核师兄:定解B06

【档案编号B01009-定解B06-004】





本课名词


风脉明点

风脉为人身本具,可以修炼调整转染成净,此为密乘圆满次第之修法。各依本尊不同方便则有其多种。《藏传佛教觉囊派 刘立春著》

明点跟拙火一样(亦跟三脉四轮一样),是属于微细身的事物,即非粗色身法(生所成身)所实有,只是观想所成,籍此修持的一个形象而已。其涵义即是大悲与方便。

——摘自《密宗名相》(谈锡永 著)


毗卢七法

佛教所传的一套静坐姿式:两足跏趺、手结定印、脊椎正直、颈部微俯、肩臂后张、眼觑鼻尖、舌尖抵上腭。

——摘自《藏汉佛学词典》

拙火定

一种密宗修法。据说米拉日巴从玛尔巴译师处学到了“拙火定”之法,冬天只著单衣而能御寒。

——摘自《佛学词典》


具足戒

(术语)为比丘,比丘尼当受之戒,别解脱戒中之至极也。比丘为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为五百戒(实为三百四十八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为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波逸提,四提舍尼,百众学,七灭诤。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为八波罗夷,十七僧残,三十舍堕,一百七十八波逸提,八提舍尼,百众学,七灭诤。戒之总数,诸律不同。宜视后世之作为,然要严守佛陀制戒之意,专心保持比丘之面目,今对比四分,五分,南传。则波逸提以下之细目,有如图之相违。观此可知戒之数目,指大数也。今所以名为具足者,非依已上之戒数。戒数惟标榜其紧要者,使由此于一切之境界离罪之意,故谓为具足戒。故若自数上言具足,则不得不言为无量。不依具足之戒数者,于药师经,智度论等谓比丘尼戒为五百而知之也。行事钞中之一曰:“问:律中僧列二百五十戒,戒本具之。尼则五百,此言虚实?答:两列定数,约指为言。故诸部通言,不必依数。论其戒体,唯一无作。约境明相,乃量尘沙。且指二百五十,以为持犯蹊径耳。律中尼有三百四十八戒,可得指此而为所防。今准智论云:尼受戒法,略则五百,广说八万。僧则略有二百五十,广亦同尼律仪。”八宗纲要曰:“受具戒时,并得如此无量无边等戒,量等虚空,境遍法界,莫不圆足,故名具足戒。”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对境

心之所明了、现见及证悟者。指一切物质、精神,以及不相应行的实体的和虚空等非实体的事物。即一切所知界。 ——摘自《佛学名相》


比丘

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

——摘自《佛学大辞典》


经行

于一定之地旋绕往来也。即坐禅而欲睡眠时,为此防之,又为养身疗病。寄归传三曰:“五天之地,道俗多作经行。直去直来,唯遵一路。随时适性,勿居闹处。一则痊痾,一能销食。(中略)若其右绕佛殿,旋游制底,别为生福,本欲虔恭。经行乃是销散之仪,意在养身疗病。旧云行道,或曰经行。二事总包,无分泾渭。遂使调适之事久阙东川。”玄赞二曰:“西域地湿,叠砖为道。于中往来,消食诵经。如经布绡之来去,故言经行。”释氏要览下曰:“十诵律云:经行有五利:一剿健(剿音巢轻捷也),二有力,三不病,四消食,五意坚固。三千威仪经,有五处可经行:一闲处,二户前,三讲堂前,四塔下,五阁下。”法华经序品曰:“未尝睡眠经行林中。”同方便品曰:“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十诵律五十七曰:“经行法者,比丘应直经行,不迟不疾。若不能直,当画地作相,随相直行,是名经行法。”摩得勒伽六曰:“比丘经行时,不得摇身行,不得大驶驶,不得大低头,缩摄诸根,心不外缘,当正直行。行不能直者安绳。”

—— 摘自《佛学大辞典》


沙门

又作娑门、桑门、丧门、沙门那,译曰息、息心、静志、净志、乏道、贫道等,新作室摩那拏、舍啰磨拏、室啰磨拏、沙迦懑囊,译曰功劳、勤息,劳劬修佛道之义也,又勤修息烦恼之义也。原不论外道佛徒,总为出家者之都名。

——摘自《佛学大辞典》


阿罗汉果

悟位谓之果。以是为对于修行之因之结果也。阿罗汉为小乘之极果。

——摘自《佛学大辞典》


空行母

1、佛书说的出世间佛母。

——摘自《藏汉佛学词典》

2、证得殊胜成就的瑜伽母。梵音译为荼吉尼。

——摘自《藏汉佛学词典》

3、智慧佛母,为非有非空。

——摘自《词义宝藏论》


传承


传承是传递教法的一种传统形式。传是传授、传递,承是继承、领纳。由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把清净的佛法传授给有缘弟子,弟子领纳继承,获得传承的加持力量。正是这样一脉相承、代代相传的传承,才使得佛法灯灯相续、源远流长。

——摘自大堪布益西彭措《正法明灯》


法相

诸法一性殊相,殊别之相,由外可见,谓之法相。维摩经佛国品曰:“善解法相,知众生根。”大乘义章二曰:“一切世谛有为无为,通名法相。”【又】法相宗之略称。

——摘自《佛学大辞典》

伏藏

(譬喻)埋伏于土中之宝藏也。贫女家中有伏藏,贫女不知之,智者教之发觉,以譬一切众生具有佛性而流浪于三界,佛为说法开示之也。涅槃经七曰:“善男子!如贫女子舍内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无有知者。”无量寿如来会曰:“最胜丈夫修行已,于彼贫穷为伏藏。

——摘自《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编》


闭关

禅林之语。闭居养道念也。禅余内集曰:“闭关守寂。”又曰:“闭关学道。”

——摘自《佛学大辞典》


暖相

加行道四抉择分之一。依内证智缘四谛法以观修内能取心但是意言,外所取境本无自性而与止观相应之明得定,有如钻木取火,先现暖相。此种即将生起见道慧之前相,得名为暖。

——摘自《藏汉佛学词典》


头陀行

头陀之行法,虽有十二种,然多就乞食之一行而云。

——摘自《佛学大辞典》


近取因

因之一种。如由种生芽之因。主要在于能生自果实质之连续性。

——摘自《噶举教派史略》


本课教证


1、《亲友书》:“掉举后悔与害心,昏睡贪欲及怀疑,当知此等五种障,乃夺善财之盗匪。” 1册p158

【在受持佛法的时候,倘若心思过于内收,便会记一个忘一个,无法将所有内容融会贯通,还会出现昏昏沉沉、恹恹欲睡等弊端。】

修禅定的过程中有五种障碍,由于它能覆蔽自性,使善法不生,经论中又称之为“五盖”。

一、掉悔:掉举与后悔合为一种。掉举指心散乱到色声香味等外境上,一直不能收回来,看见美色就起耽著,听到妙音又去贪执等;后悔是对以前所做之事追悔莫及,对那段经历放不下、想不开。

二、害心:指嗔恚,即对不悦的对境产生愤恨之心。

三、昏睡:昏沉与睡眠合为一种。昏沉指心内收,昏昏欲睡,身体渐渐沉重,但没有真正入睡;睡眠是心极度内收,六根关闭,进入梦乡。

四、贪欲:我们作为欲界众生,对人或财物的贪心比较严重。

五、怀疑:对道果等满腹怀疑。

这五盖或者五障,能将我们辛辛苦苦积累的圣者七财,或是明目张胆地掠夺,或是趁人不备地偷走,跟强盗和小偷没什么差别。

——《亲友书讲记》第十节课


2、佛陀:“学道犹然,执心调适,道可得矣。”

1册p161

【如果心不调适,身体就会疲乏,身体疲乏就会更加心烦,更加心烦就会道心退失,从而造下各种罪业。】


3、《礼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1册p162

【张,指拉紧弓弦;弛,指放松弓弦。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良方。】


4、玛吉拉准空行母:“不紧亦不松,彼具正见要。”

1册p163

【太紧了不行,太松了也不行,不紧不松才是甚深的秘诀。】

在修行的时候不能过于紧,也不能过于松,在不紧不松当中可以获得正见。一方面,正见是一种见解。另一方面,当你修行的时候,如果你在打坐修行的时候不紧不松,真实的对于法义了知的正见就会在相续产生,产生某种对法义的通达,或者以不偏不倚的方式了知这种境界。如果太紧了,是不行的,太松了也不行,不紧不松的方式是最好的。

——生西法师辅导



5、萨绕哈巴:“心如解紧缚,松之得解脱。”

1册P164

【心里的束缚若能松开,就可以得到解脱。】



6、 《定解宝灯论》:“众生平庸过放松,流转三界轮回中,无需仍旧再三劝。”

1册p165

【放松方面不必去劝。】

众生从无始以来就是因为过于放松,才导致于三界轮回中不断流转,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所以千万不要再劝他们放松了!

——《定解宝灯释(上)》入定有无执著相


原文:“若说无有执著相,有些愚者初不执,一切放松真可笑。众生平庸过放松,流转三界轮回中,无需仍旧再三劝。”


7、《未曾有因缘经》:“佛世难值,法难得闻,人命难保,得道亦难。”

佛陀出世叫做贤劫或者光明劫,比暗劫要少得多。遇到佛法的时间对我们来讲,也是非常稀少的。如果现在不听闻佛法,不去种修行佛法的种子,一旦错失之后,再下一次要找闻法的机会,的确是非常困难了。

——生西法师辅导



笔记师兄:定解B28

审核师兄:定解B06

【档案编号B01009-定解B0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