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前行广释》第136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继续一起来学习华智仁波切所造的《前行引导文》。

前面学了共同加行,主要是让我们生起想解脱的心,为了解脱一定要好好地依止善知识,这都是共同的部分。不共的部分是要趣入到密法、大圆满的修行有一些不共的修法。共同加行可以让我们成为共同的法器,不共加行能够让我们成为不共法的法器。因为大圆满的密法是不共法,所以也必须要修持不共的因。

这些不共的因缘,第一个是皈依的修法。在修皈依的时候,我们知道在皈依偈当中也有大小乘共同的,比如说皈依三宝,还有一些和密乘共同的,比如说皈依三根本,还有一些是接近于或者和大圆满密法相近的,比如说风脉明点菩提心等等,这些都是属于皈依的内容。经过念诵、观想,我们的心逐渐就在皈依的修法上面获得了一些不共同的境界,或者说在相续当中种下了一些不共同的种子,这些是属于不共的皈依部分。

第二个是菩提心的修法。作为一个大乘的修行者,必须要发菩提心,也就是说修密乘的任何一个法,不管是修生圆次第或不共的大圆满,都是在菩提心的基础上进行修持,因此菩提心必须要认认真真地在相续当中生起来。

第三个是金刚萨埵的修法。如果想现前究竟的实相就要修忏罪,这也是不共的忏罪法,即最殊胜的金刚萨埵忏罪。

第四个是供曼茶的修法。这也是很殊胜的,在密乘当中通过供曼茶的方式来积累资粮。

第五个是上师瑜伽的修法。如果我们对于所有的功德或者基础修好的话,直接通过上师瑜伽就可以证悟;如果还没达到那么高的标准,也可以通过修持上师瑜伽让我们的相续非常成熟。对于修持殊胜的大圆满通过上师的加持,我们的相续、根基、法器就会成熟了。不管是得灌顶、守誓言,还是修持大圆满,都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这就是不共的加行。

如果我们今生还没有成就,可以通过破瓦的方式往生极乐世界,继续修大圆满。有人觉得到了极乐世界可以修大圆满吗,难道这不是净土宗的归宿吗?极乐世界不是净土宗的世界,它是阿弥陀佛创建的一个殊胜、清净的刹土,什么宗都可以往生至此,只要你愿意去。不只是净土宗的专属刹土,其他人不能去,修这个就变成了净土宗,不是这样的。念佛可以去,修其他的法,比如说破瓦可以去,包括前段时间极乐法会的阿弥陀佛修法,念三十万遍心咒,也可以去。通过修曼茶、百字明,只要想去也可以去。比如《药师经》里面讲,如果你一辈子念药师佛、修《药师经》,临终愿意去极乐世界的话也可以。它并不是净土宗的专门刹土,净土宗只是所有去或者能够往生极乐世界的其中一个修法,只不过他们提倡得比较多。

到了极乐世界之后,是不是只有念佛呢?不是。极乐世界不仅有很多殊胜的导师可以传《大圆满》,连阿弥陀佛也可以传,还有法王如意宝等很多大圆满传承上师都可以传。如果你愿意,这里面是有大圆满修法的,也可以在极乐世界当中继续得大圆满的灌顶,继续修大圆满的法。我们在今生当中如果没有成就,也可以通过破瓦的方式到极乐世界去继续修持。

我们现在学到不共加行当中的第五个上师瑜伽的修法。前面是对于真实的上师瑜伽,比如修上师瑜伽的重要性、必要、明观福田、积资净障修七支,还有专心祈祷等等,都已经学完了。我们平时要多修上师瑜伽的修法。

按照传统,这里面讲了一些传承,尤其是内三续的传承。为什么把前面一系列的修法学完之后,要加这些呢?不共加行学完之后,如果修到量了就应该受灌顶、进入到大圆满的修法了。前行修完、马上要进大圆满了,如果对大圆满的历史、传承上师都不知道,说明准备还不够太充分。因此就要介绍一下密乘。共同、不共的加行都修完之后,要进入到很殊胜的修法,尤其要进入到密乘了,密乘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特点,密乘的传承上师们有什么样的功德?这些我们也需要了解。

有些是很广的历史,有些是比较略的历史,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了解。这里面对不共密宗的内三续,即玛哈约嘎、阿努约嘎、阿底约嘎的法,通过三传承的方式来进行介绍。不管学生起次第玛哈约嘎也好,还是学圆满次第阿努约嘎也好,还是要学大圆满阿底约嘎也好,现在我们所学的法是怎么样一代一代传到我们这儿来的?这就需要了解传承到底可不可靠?对于最早这个法是怎么传承下来的,此处大概做了一个简略的介绍。

这方面有三传承,第一个,如来密意传。普贤王如来是化现的,他的眷属也是佛,如来密意传是不需要语言和表示,反正一化现的时候就已经传完了,这是自现眷属。佛和佛之间说是在传法,其实就是化现之后法就传完了。他是通过法身到有形象的色身之间,法身佛的密意已经证悟了之后,显现成了具有色身的报身像。

第二个,持明表示传。然后这些报身又通过持明表示传的方式,从佛传递给这些大证悟者、大成就者。虽然有些是天界的,但是我们主要了解的是人间的。人间有很多证悟的人,或是佛化现成的证悟者人间的化身,就通过持明表示的方式一下子把密意传给他们。因为他们是清净的法器,不像我们的分别念特别多。怎么可能一刹那就传完了呢?觉得很难理解。他们不存在这个问题,都是持明者、证悟者,完全可以在一刹那之间传完,而且不会有我们认为的问题。这是持明表示传,通过很快的方式,比如来密意传要多一些表示。

第三个,补特伽罗耳传。因为这些成就者要传给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虽然在人间的成就者和上师之间也可以通过补特伽罗耳传,以口耳传承的方式传递,但是对我们来讲只有一个方法,就是通过补特伽罗耳传。就是说这些成就者再把他们掌握到的教法通过这样的方式传给我们。

现在学到这些教法之后,我们就知道了,自己所学习的教法就是通过这样的次第逐渐传下来的。就会对于传承的途径,以及这些传承上师们的功德和具有什么样的证悟,都会有了一些了解。这样我们会对即将要进入的密乘、要学习的密乘法要,生圆次第或大圆满的法要都可以生起信心。

如果如法地把前面的共同加行和不共加行修到量了,再讲传承历史的话很容易接受。前面是干什么的呢?前面修很多法就是让你的疑惑消尽、福德增长、罪障清净、生起菩提心等等。这样训练了之后,到了这个阶段的人基本上都是高素质的了。这个时候你还有很多的疑惑,怀疑这个传承是不是清净的?可能就是没有好好修的原因。如果真正地好好修行了,到了这个阶段,基本上他的相续当中,就不会有重大的疑惑。他的信心非常清净,如理如实地修了这么多的法,福报非常深厚,罪障非常轻微,反正该有的都有了,该没有的都没有了,这个时候他通过很简单的介绍,一下子就可以生起信心。然后进入密乘,得灌顶、窍诀之后,也很容易相应,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有些人即便已经进入了密乘,还是有疑惑。学了很长时间密宗之后退失的也有。就大多数人来讲,如果如理如实地修好了前行的话,他的信心是很稳定的。越了义、越究竟的教法,有的时候接受起来更困难,因为超越了常规的思维,和我们平时在世间所受的教育隔了很远,层次完全不相同,所以我们要一步一步的从自己在世间思维进入到佛法解脱的思维,再从解脱的思维过渡到大乘的思维,再从大乘的思维过渡到密乘的思维,逐渐我们的心最后就会很接近实相和了义的教法。其实我们分析整个过程的话,现在很多道友正在学习,这些都是让我们靠近实相的过程,逐渐地再让我们靠近实相。不管我们处在哪个阶段,无论学什么法,都请认真的学。该思维的认真思维,该学修的就好好学修,也许现在我们看不到这个必要性,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就明白了,当年我学的经典、论典,还有很多教言都是指向于实相的,就是帮助我的心悟入实相的修法。现在认真学习,也就是让自己的相续尽可能成熟,累积更多的福德,清净很多的罪障。

现在在简单的介绍三大传承,主要介绍的是无上大圆满,即阿底约嘎的传承。因为现在讲的是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并不是玛哈约嘎的前行引导文,也不是阿努约嘎的这个前行引导文。既然是大圆满的前行引导文,那就对于大圆满的传承、大圆满传承的祖师介绍的多一些,其他的稍微介绍一下就过去了。比如前面的国王匝、圣种五贤等等稍微介绍一下过了。因为现在我们著重介绍的是大圆满的传承。

天界是圣心天子,在人间嘎绕多吉就是极喜金刚,以上的内容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我们要开始学在人间的第二代文殊友,就是说蒋花西宁。

当时,印度圣地又诞生了一位文殊菩萨的化身——名为成藏或胜乐藏的婆罗门子。

当时嘎绕多吉已经成为了教主,正在印度弘扬大圆满教法的时候,这个时间在印度圣地又诞生了一位文殊菩萨的化身,他的名字叫成藏或者胜乐藏,他是一个婆罗门种姓,所以也叫婆罗门子。

他的父亲是乐护婆罗门,母亲叫革哈那,成藏后来舍俗出家而成为五百班智达的主尊,被人们共称为文殊友阿阇黎。

成藏后来舍俗出家了,在很多唐卡或佛像里面所画的文殊友绝大多数都是出家的形象,戴一个班智达的帽,个别的也是画成了在家的形象。因为他舍俗出家,所以显现的是班智达形象。

他在舍俗出家之后,成为了五百位班智达的主尊。以前修行人很多,根基相对来讲也很利,他成为了五百班智达的主尊。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讲是真正的五百个,还是说比较多的意思?这个也不太清楚,反正就这里面介绍的是成了五百班智达的主尊。他的名字以前是叫成藏,后来共称为文殊友阿阇黎。

一次圣者文殊菩萨为他授记说:“从此处向西方,在邬金境内革扎湖畔黑庆达金洲大尸陀林中央的金刚洲洞境内住有一位金刚萨埵的化身、诸佛无勤之教法的教主,他已经获得诸佛的灌顶,名叫化身极喜金刚,你应当前去求得稀有佛教的精华、无勤成佛的正法阿底约嘎,并作为他的教法结集者。”

当他的因缘成熟的时候,这是显现上面成熟了,因为他本来就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化现。虽然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化现,但是因为他要在人间传法的缘故,所以也要给我们示现求法、修法等经历。虽然从他的本体来讲不需要再求法,但是因为他在人间要利益众生的缘故,所以必须要在这些众生面前要示现一个看起来是一般人的行为。

包括法王如意宝等等他们都是佛陀的一些在人间的化现。因为他要救度众生的缘故,要给和他有缘的弟子们去示现自己以前也是苦的,从这方面来讲和你们相似,后来怎么样对佛法生起信心的,怎么样去求学、修行,这些都和你们相似,最后认认真真的依止善知识,尽量不让上师善知识生起不高兴的心,所有的都有相似的地方,我们就有了一个参照。我们觉得上师这样做,自己也可以这样做。如果什么示现都没有,我们也就没办法真正去模仿上师行为。如果只是一个上师是这样,其他上师有示现也还好,如果大家都是这样那就没办法了,所有的圣者都不示现这些过程的话,那就是真的没办法随学了。

所以说,虽然他们都是证悟者,但是针对各自所化的弟子,也有各式各样的示现。就像不同的出身,比如印度的上师们,有些是婆罗门、剎帝力,有些是下劣的种姓等等,各式各样都有,这里肯定找得到一个和你差不多能够对应的。求学的经历,也是有坎坷和比较顺畅的。家境有富裕的,也有贫穷的,各方面都有。这么多后代的弟子总会在看传记的过程中,对他的依止和求学,总有引发一些共鸣,有了共鸣之后,他就可以去模仿和随学。

文殊友阿阇黎虽然是一个化身,我们都知道文殊师利菩萨是千佛之师,他是佛陀智慧的总集,但是为了利他的缘故,仍然显现出家相,然后在显现上面文殊菩萨给他授记,他好像自己不知道一样。文殊菩萨授记说:“从这个地方往西方走,在金刚洲洞境内,有一个金刚萨埵的化身。”“诸佛无勤之教法”,无勤的教法就是指大圆满的教法,因为大圆满的教法真正修的时候,不需要很多的改造,不需要分别念去励力运转,然后去改造。现在我们的修法,基本上都是有勤作的修法,改造之道。为什么是改造之道呢?因为现在我们的分别识很庸俗,有很多我执和烦恼,所以就要通过这些所传的教法,比如说出离心、菩提心等等来扭转、改造我们恶劣的心,把它改造成一个善良的心,追求解脱道的心。早期我们是要在心上面去改造的,改造到一定程度,可以无勤作的时候,就会告诉你无勤作。

基本上从哪里开始呢?从大中观开始慢慢地趣向于无勤作。因为大中观就是要观心性本空的实相,所以从理论上面的加行,就是从大中观开始的。大中观的见解,就是说一切都是离戏论的,你的心识就是离戏论的,就把我们的心从改造之道、励力运转逐渐地沉淀,要了解他的本性。从大中观开始,还有如来藏本性,它本来就是大无为法等等,其实这一切这种痕迹已经开始显现了,就是说最了义大圆满的教法的很多痕迹,在显宗的教法当中,从这里慢慢开始特点已经呈现出来了。

我们在学这些的时候,大中观或者以后我们学的《宝性论》等等如来藏的教法,都是对于心的特质慢慢有所体现。通过推理和显宗当中讲解的方式来告诉我们,对这些逐渐了解完之后,再给我们讲密乘大圆满教法的时候,直接就会跟你讲,为什么是无勤作、不造作的!的确在显宗当中,已经体现出来了不造作、无勤作的一些痕迹,只不过没有那么清楚的直接去讲,或者修行的方式也没有那么直接,这些绝对是必要的。如果在前面的时候,对类似于无造作、无勤作的显宗的见解没有下功夫的话,比如在大中观或者《宝性论》里面讲如来藏的时候,虽然不像密宗的修法讲的那么透彻,但是这些决定是基础。你了解了之后,后面再进入无勤作之道,比较容易理解,修学也比较容易。如果前面没有下功夫的话,一下子拿到大圆满的无勤作,不知道怎么办了。什么叫不勤作,就是天天睡懒觉吗?根本搞不懂,这里面讲的无勤作之道其实就是大圆满的教法。修行的时候没很多造作和改变,完全就是直接的了悟自己的实相而安住。

“他已经获得诸佛的灌顶,名叫化身极喜金刚,你应当前去求得稀有佛教的精华”,他说,你应该前去求得稀有佛教的精华,就是告诉他应该去求法,这个法特别好,是很稀有的,就是一切佛法的精髓。

“无勤成佛的正法阿底约嘎”,这也是可以无勤成佛的。在《宝性论》当中已经讲了,一切众生大无为法的自性本来就是佛,在密乘当中把这个问题讲得更清楚。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让我们现前这个实相的教法也是根本不是改造之道,这就是无勤成佛的正法阿底约嘎。

“并作为他的教法结集者”,就是说是成为他的传承弟子,主要是成为他的教法的结集者。

于是文殊友对其余诸位班智达说:“西方邬金地方有超越因果之法,所以我们必须前去折服。”

这是一种方便,如果直接说那个地方有一些无勤作的法,可能他的眷属、弟子们,听到说有这样一种无勤作、超越因果的法,可能就不想去了,如果说我们去那个地方辩论,在邬金地方有一个超越因果的法,我们要通过智慧学识去折服他们,这样的话他们就会有一种想去的意乐。有些人的根基喜欢辩论,如果去求法不愿意,说我们去辩论他肯定会很愿意,或者说让他求法不愿意,如果说我们去护持教法很愿意。为什么呢?那边听说有一些超越因果的法,我们去维护佛法的纯正性,听说护法就去了,也许是这种情况。各式各样的想法都有,直接说估计是不行的,所以说,文殊友通过一些善巧方便,说那个地方有一些超越因果的法,我们应该去折服。

众班智达商定之后,特哦日匝哈德等七位班智达历经千难万险来到邬金境内,他们用尽周身解术与化身极喜金刚对因果及内外密法展开了研讨及辩论,始终无法取胜。

五百个班智达商量了之后,选了七个比较有智慧或者出类拔萃的以特哦日匝哈德为首的七位班智达,当然里面还要加上文殊友,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邬金,他们用了很多方法,以自己所学习到的智慧和极喜金刚来进行辩论,对于因果法、内外密法等等,都展开了研讨和辩论,始终无法取胜。因为极喜金刚是佛陀的化现,所以拥有最殊胜的智慧,而且他所修持或是弘扬的就是最无勤作、最了义的法门。就像在显宗里面的离戏大空性,这就是一切万法的实相,从离戏大空性的侧面来讲是最了义的。

相对来讲,最了义的法和基础的法门、不了义的法门进行辩论的时候,讲离戏的应成派能够指出其他观点的不圆满的地方和自相矛盾之处,下面这些不了义的教法没办法去责难这些了义的教法,就是有这个特点。我们在学过中观的教法都知道,只要你不承许究竟实相,不管如何安立,什么观点,都是不了义的,因为本来不究竟、不了义,你把不了义的安立于了义,不究竟安立于究竟,肯定是有漏洞的。极喜金刚安住在最了义的实相当中,他的教法是最了义的。不管是从共同的因果,还是不共的内外密法,想要和最了义观点的持有者来辩论,当然是没办法辩论的。

虽然你是学中观的,但是学得不好,没有精通,对方也许只是一个学世间学问或者学唯识的人,他学得很精通,有时也是没办法和他辩论的,这是因为自己没有精通。如果就像极喜金刚一样,本身持的是了义的观点,再加上非常通达的话,根本没办法和他辩论。他们始终无法取胜,辩论了很长时间。通过方方面面的辩论,因果、内外密法都辩论了。其实这样辩论也有一定的必要,什么必要性呢?前面为什么说这个地方有超越因果的法门,要去折服辩论呢?如果没经过辩论,直接去求法,其实他们内心当中对于这个超越因果的法,还有很多很多的疑惑,但是经过辩论之后,他们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全部讲出来了,然后极喜金刚辩论之后,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逐渐就会发现,这个是完全没有漏洞的教法,最了义的教法,他们通过思维辩论的方式慢慢就确定了,这个时候再说去求法,他们就心悦诚服。这个过程是让他们对了义教法产生信心,成为殊胜的法器的必要性,经过这些辩论之后,文殊友的目的达到了。

最后文殊友问诸位道友:“向化身极喜金刚求超越因果之法好吗?”

他本身就是来求法的,其实他自己是很明白的,但是在弟子面前示现的时候,经过很多辩论之后,他说:“现在我们没办法辩胜了,看来这个超越因果的法,是诸佛了义的精华,最究竟的精华法,所以现在我们向化身极喜金刚求超越因果法是不是非常好呢?需不需要向他求法呢?”

特哦日匝哈德说:“虽然有求法之心,可是我们已经侮辱了他,实在不敢求法。”

他说,虽然在辩论过程当中,我们也逐渐认识到他这个法是非常了义的,是一切诸佛的精华,现在对它生起了信心,也有求法的心,但是我们在辩论的程过当中,已经侮辱了他,现在是不敢求法了。

侮辱的意思,可能是在辩论的过程当中,显现上心态没把握好,或者言词方面有一些过分的语言,或者说虽然是如理如法的辩论,因为对境很殊胜的缘故,在这个过程当中,似乎所有正常辩论的词句,都有点变成了侮辱的成分,也许是这个意思。因为一般来讲,班智达不会像一般人辩论一样,如果没有经过很多训练的人,辩论的时候很容易情绪波动,然后辩论就变成了争吵,开始怀恨等等,但是经常辩论的人不会这样,经常辩论的人今天输了,明天赢了,根本不会动摇他的心态。经常训练的人,一般来讲心量都是很宽广的。他们既然是五百个班智达选出来的佼佼者,对于辩论本身,一般来讲不会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这些不好的心态,或者嗔恨等,应该是不会的。

所谓侮辱的言词,在辩论的过程当中,有些时候要做出一些动作,或有的时候语言有点过激,这些可能也是有的,或者前面讲的一样,因为对境是特别殊胜的一个化身,所以虽然说的是如理如法的辩论的词语,就是常规的辩论场合当中所说出来的辩论的词句,但是性质就有点严重了,他就觉得这是不是有一种侮辱的成分在里面,就有点不敢求法了。

有些人说:“我们也会生起定解,应当求法。”

其他班智达说,不管如何,如果我们学也可以通达。因为他们本来底子就很好,再加上在辩论过程当中,也大概了解了无勤作大圆满的很多很多特点,他们就觉得其实也可以生起定解,所以应当求法。

大家商量后决定诚心诚意进行忏悔。

他们商量完之后,决定先诚心诚意进行忏悔,再看情况。

有些人顶礼或转绕化身极喜金刚;

他们有些人通过顶礼的方式来忏悔,有些就通过右绕极喜金刚的方式来进行忏悔。

有些人痛哭流涕,泪流满面;文殊友躬身顶礼而泣不成声,心里暗想:我已经侮辱了这位化身,信口开河说了许多辩论之词,所以必须用斩断自己的舌头来作忏悔。

文殊友自己是这样想的,在辩论的过程当中,可能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信口开河说了许多辩论之词”,所以我自己要通过最真诚的或者最有效的方式来净罪。那么怎么样呢?因为我辩论的过程当中用舌头造的罪,所以最好的忏悔就斩断自己的舌头,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忏悔。

想到这里便寻找刀刃。

他想到这里,就开始寻找刀刃,想要割断自己的舌头来忏悔。

化身极喜金刚知道他心中所想,于是说:罪业不会因为你斩断舌头而得清净,撰著一部超越因果的殊胜论典吧,这样一来可以净除罪业。

极喜金刚嘎绕多吉知道了他心中有这样的想法,很后悔,然后想要通过斩断自己舌头的方式来忏悔,他就说:你不需要这样做,也不能这样做,因为你这样做,其实是没什么效果的,虽然从你的心和行为来讲,可能是一个很决绝的心态,但是你这样做也不一定能够清净罪业,罪业不会因为你斩断舌头而得以清净。

那么斩断舌头能不能够清净呢?其实如果说是在忏悔的过程当中,因为斩断舌头只是一个表示,他内心当中是极度的后悔,这是可以清净一部分的罪业,然后他自己通过这样的方式,做一些行为也可以清净一部分的罪业,但是这是必要不大的。或者说一般的人,如果不是特殊的必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忏悔,还是没办法集中到忏罪的最根本的要点上面,很多时候,我们的罪业是由心而起的,最好的忏悔就是由心而忏。

况且他还有一个更殊胜的清净罪业的方式,他说你可以撰著一部超越因果的殊胜论典,因为你是对大圆满作的这些辩论,所以你最好是造一部超越因果的大圆满的论典,这样就可以清净罪业,而且这个论典造出来之后,在传世的过程当中,很多修行者因为看到讲解大圆满的殊胜的论典生起信心,就可以利益很多很多人。如果你只是斩断了舌头,第一个不一定完全能清净,第二个也会因此损失掉很多有情的利益,利益不了众生了,所以可以去造论典来进行忏悔。

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讲了世亲菩萨的案例。世亲菩萨最早的时候,入的是小乘的法门,造了很多论典。他听说他的哥哥无著菩萨,在鸡足山修了十二年,后面不修了,就开始造论典,讲法了。他说了很多很多不该说的话,对大乘说了很诋毁的语言,对他哥哥也说了很多轻视的语言。无著菩萨也观察到,一方面是因缘到了,一方面来讲也是悲悯他,所以就派了二位通达大乘佛法的弟子——二位比丘到了他的住处。上师讲,是念二部大乘经典,一部叫做《十地经》,还有一部是《无尽慧经》。

这二部经典一部是晚上念,一部是早上念,在《布顿佛教史》里面讲,首先是在晚上念《无尽慧经》(《无尽意菩萨经》),在他门口念。世亲菩萨本来就是一个非常非常聪明的人,智慧非常敏锐的一个大班智达,他听比丘念经典,一边听就全懂了。听完之后,他说:“大乘的因还可以,但是这个果好像有点散、不明显。”因为《无尽慧经》里面讲了很多大乘在因地时所修的发心,还有很多很多修行,念完之后他就知道大乘的因方面还是很殊胜的,但是果方面好像不行。因为每个经典讲的侧重点不一样。

第二天早上的时候,二位比丘念《十地经》,就是菩萨的一到十地,念完之后他说:“不但因很善妙,大乘的果也很善妙!”因为《十地经》当中讲了从一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乃至成佛的整个过程,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全部念给他听。他一边听一边就了解通达了,大乘不单单因很善妙,果也很善妙,他就想要忏悔,因为诽谤了大乘的善知识——他的哥哥,也毁谤了大乘,他就觉得罪业很大,就想要用刀子割断自己的舌头来忏悔。二位比丘说:“不需要,忏罪的方法你哥哥那里有的。”去了之后,他也是跟哥哥学习,后来他哥哥让他造大乘的注释,说,你有这么殊胜的智慧,通达了大乘之后,造大乘的注释这样罪业可以清净。他后面造了《十地经》的注释,《无尽慧经》的注释,还有《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等等,造了很多论典弘扬大乘。

大乘佛法的弘扬,最早一个阶段是龙树菩萨弘扬,中间有一点衰微的时候,无著菩萨二兄弟,无著菩萨首先从弥勒菩萨那得到《弥勒五论》等等,然后带回来弘扬,后来世亲菩萨又开始造很多的论典,弘扬大乘的思想,所以大乘佛法那个时候是非常兴盛的。后面来讲,他的功德成就也很殊胜。

有些传记里面讲,世亲菩萨的思维很快,智慧很敏锐,他们两兄弟在讨论佛法的时候,有些时候无著菩萨提的问题,他马上就可以回答,但他提的问题的时候,有些时候显现上面无著菩萨要等一会再回答。他问:为什么你等一会才回答呢?无著菩萨可能也是为了让他了解他的殊胜功德,说:“你的一些问题很深,我要请示弥勒菩萨才回答。”一方面好像很谦虚,说我要请示一下我的本尊弥勒菩萨,他告诉我答案,我才可以回答;其实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随时可以见我的本尊,只要我想问问题,马上就可以见,所以我回答的时候,要先向弥勒菩萨提问,他给我一个答案,我给你回答。是这样的意思。

世亲菩萨就很想见弥勒菩萨,“我也想见弥勒菩萨”,然后他哥哥给他传话之后,弥勒菩萨说,因为你以前诽谤大乘的缘故,这个罪业还是很重的,虽然基本上已经忏悔清净了,但是还有残余的障碍,这一世你见不到我,当你去世之后到兜率天可以见。世亲菩萨就对他哥哥特别有信心,做了很多很多赞叹他哥哥的诗,很多传记当中都有。

无著菩萨、世亲菩萨是佛陀在《文殊根本续》里面授记的,佛陀早就对这些出世大德授过记的。他也有这样的示现,曾经毁谤大乘,后来通过弘扬大乘,造大乘论典的方式来清净罪业,一方面来说是清净罪业,一方面其实也利益了很多有情。他所造的大乘论典,有些可能没有翻译,有些可能已经没有了,但是翻译过来的还是有一些,在藏传佛教里面有世亲菩萨造的很多论典,汉传佛教里面也有很多,现在还在人间作为修行者的眼目,作为世间的明灯,还在利益有情。所以说这些很好的论典,如果一直延续下来对很多众生有利益,不好的论典写下来之后,不好的观念一直流传的话,也会对众生有很大的伤害。

这里面也是一个类似的案例,文殊友认为在辩论过程当中,他有很大的过失,所以他要忏悔。还有龙树菩萨的案例,龙树菩萨倒不是因为辩论,他的上师是让他造很多佛塔来忏悔罪业,他什么罪业呢?他的上师在那烂陀寺闭关的时候,龙树菩萨在当知客,在管寺院,他上师在入定,当时在寺院附近发生了很大的旱灾,发生了饥荒,就有很多人饿死了。龙树菩萨因为有一些共同的成就,类似于点金术,他就通过点金术变出一部分的黄金,就在其他地方买粮食,养活了那烂陀寺的很多僧人,但是其他地方鞭长莫及,就导致饿死很多人。他的上师起定之后,看到饿死这么多人,就问什么情况,他就把情况讲了,上师说:你为什么不让我起定呢?如果你告诉我的话,我有能力从虚空当中降下粮食雨,但是因为你没通知我,导致饿死那么多人,你要忏悔,你必须要修很多很多佛塔来忏悔。所以龙树菩萨在整个印度修很多很多佛塔,包括印度金刚座的围栏。我们去金刚座的时候,外面还有一圈围栏,那也是龙树菩萨以前造的。

显现上是在忏悔,但其实来讲,通过这个方式兴建三宝所依,保护佛教的教义,也做了很多事情。大德们有些时候说是在做忏悔,阿底峡尊者也是在藏地的时候,每天做小擦擦像,也是忏悔以前开除梅志巴的过失。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通过这个善行去利益很多有情,也是说明我们自己如果有需要忏悔的罪业,也是修善法就可以。不管怎么样,如果你有能力就劝别人学佛,讲解殊胜的佛法内容,还有修很多殊胜的善行,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既可以让自己的罪业清净,又可以让其他有情得到利益的方法。这也是给我们传递出很多讯息,如果要解读,哪个方面都可以解读这些圣人们这样示现的必要性。

文殊友想要通过割舌头的方式来忏罪的时候,他上师说:不需要,你造一个非常殊胜的论典就可以清净罪业,也可以利益很多有情。

当时没有缘分的人们返回去了。

有些没有缘分的人就回去了,虽然七个人都想求法,但是可能有些根基是很利的,也是法器,有些可能不是法器的,所以就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回去了。无垢光尊者他老人家有一次也是这样的,当时有很多很多眷属,他要传《上师心滴》之类的心滴法要,可能一部分不是法器,一部分是法器,无垢光尊者就用方便,他就加持他的眷属,突然一部分眷属生起了要去山里面修法的心,就修法去了。

把不具法器的人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到别的地方去,剩下的法器给他们传了很多心滴法要。有些时候可能直接告诉他们:你们回去;有的时候不是这样的,也和不说什么,就是让你自己产生某种分别念,然后你自己就跟上师说,我去哪个地方修行,上师说,好好好!你可以去,然后他就去修行去了。剩下来的人,上师给他们传殊胜的法,也有这样的方式。反正有各式各样的方式。

而文殊友只是依靠上师稍作表示,便恍然大悟,从而通达一切万法。

他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化身,也是文殊师利菩萨授记的人,所以文殊友通过上师稍微的表示,就恍然大悟了,从而通达了一切万法的实相。

为了使他圆满佛法,极喜金刚传授给他王权宝瓶灌顶,并将九界二万卷等所有续部、窍诀完全交付于他,也为他取名文殊友。

这是持明表示传,前面是让他证悟了一切万法的实相,他证悟之后,为了使他圆满佛法,后面就传授给他王权宝瓶灌顶,然后把九界二万卷,即所有大圆满的续部、窍诀,通过很快的方式、很短的时间当中就交付给他了,让他成为教主。也为他取名文殊友,他本身名字叫文殊友,上师给他取名也叫做文殊友。

之后化身极喜金刚写下所有言教的意义并恩赐教言道:“心之自性本来佛,心无生灭如虚空,若证诸法等性义,不寻彼性住为修。”

后面极喜金刚把他自己的言教写下来,就是把他的遗教写下来,之后恩赐教言:所有一切有情心的本性就是佛,心的本性无生无灭犹如虚空一样,如果证悟诸法的等性义,不需要寻找彼性住为修,就是说不需要寻找,安住这样的本性就叫做修行。这是极喜金刚写下来的殊胜教言。当然我们自己如果智慧不够,在这个里面也看不出什么:这个意义好像没有什么,在某个显教的教言当中或者中观里面也有,可能不一定了解。如果真正是智慧很敏锐的,或者说善根深厚的人,他在这里面可以看到大圆满的很多教言。

文殊友通达了所证悟的意义以后用偈颂来表达证悟的境界:

文殊友已经证悟了究竟实相意义,然后也通过偈颂来表达自己所证悟的境界。

“吾乃蒋花西宁也,已获大威德悉地,证悟轮涅大平等,显现一切妙智慧。”

我就是蒋花西宁文殊友,已经获得了大威德的悉地(大威德的成就),证悟轮涅大平等,我现在已经证悟了轮回和涅槃的平等性,显现了一切殊妙的智慧。这表示他自己证悟的境界。

并撰著了《菩提心·金溶石》作为忏悔,

他自己在获得证悟,成为教主之后,也写了超越因果的大圆满的教法——《菩提心·金溶石》这部论典。

同时也作为化身极喜金刚教法的结集者,将大圆满阿底约嘎传给西日桑哈。

同时他也作为人间第一代祖师极喜金刚的教法的结集者,成为大圆满的教主,后来把大圆满阿底约嘎传给了西日桑哈。也就是说极喜金刚把这个法传给他之后,极喜金刚就入灭了,然后他就成为教主,利益具有缘分的众生,给他们传讲各式各样的教法。但他最主要的弟子,就是人间第三代大圆满传承上师西日桑哈尊者——吉祥狮子。

西日桑哈诞生于中国汉地秀夏洲,父亲名叫具善,母亲名为光明母。

西日桑哈是汉族,他诞生在中国汉地的秀夏洲,历史里面说是秀夏洲,但是一般共同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说法就是西安,西安人。上师老人家以前讲过,在注释当中也提到,虽然不是那么肯定,但是在很多历史当中说,就是现在西安或者西安附近。大圆满的传承上师里面重量级的人物就是西日桑哈,他是大圆满的祖师。父亲叫具善,母亲叫光明母。

他长大以后在阿阇黎哈德白拉前学习声明、因明、历算等(大小)五明并且通达无碍。

长大以后,他首先学了共同学问,大小五明都已经通达了。

二十五岁时幸遇阿阇黎文殊友圆满求得甚深大圆满阿底约嘎圣法的所有续部传承及窍诀,现前了离戏殊胜的证悟。

上师老人家讲,有些大圆满的法当中说,如果二十五岁以前遇到大圆满的话,是属于比较具有缘分的,在今生当中会证悟大圆满的实相。这个遇到怎么理解?有的时候我也在想,是不是你听了这些大圆满的灌顶,或者说你听到了上师讲大圆满的教法,这就叫做遇到呢?可能从某个方面来讲这个也叫值遇了,但是是不是按照授记里面讲的那种值遇大圆满呢?这个还不好说。

因为按照授记来讲,如果是二十五岁以前遇到大圆满,今生必定会证悟大圆满。现在很多人都是在二十五岁以前就遇到了,得到了大圆满灌顶,甚至有些可能在几岁的时候就得到了。但是从他后面表现来看,不要说证悟大圆满,可能逐渐逐渐连信心都没有了,这样的也不少。那么这个值遇的意思到底是哪种意义上的值遇呢?文字上虽然说二十五岁以前遇到,但这个遇到可能是指比较严格意义上的值遇吧。就是说你的根基非常成熟,或者说你的信心等等所有的因素圆满了,这样会真实值遇给你指点心性的大圆满,如果是这样的话在今生当中的的确确可以证悟。否则的话一般意义上的遇到,就是说能够进入大圆满坛城灌顶,或者说能够听上师传讲大圆满的法,这个叫不叫遇到呢?有的时候我想可能也是某种意义上的遇到,也算是具有一种殊胜缘分的,但是是不是授记里面讲的那种值遇呢?不太好说。

他二十五岁的时候幸遇了文殊友,然后圆满的求得甚深大圆满的圣法,所有的续部——十七大续,还有很多很多的窍诀,现前了离戏殊胜的证悟,这个就是西日桑哈尊者。

并将大圆满法传与邬金第二佛、智者嘉纳思扎、大班智达布玛莫扎、大译师贝若扎纳。

这些都是他的传承弟子,前面只是极喜金刚传给文殊友,文殊友传给西日桑哈,从西日桑哈开始他的弟子就不少了,宁玛派的祖师莲花生大士,还有嘉纳思扎尊者、布玛莫扎,还有大译师贝诺扎纳。西日桑哈传法给嘉纳思扎等的时候,是在现在的五台山,他住在那个地方,嘉纳思扎是从印度到五台山来求法,求到大圆满然后再回去的。

在法王如意宝的很多道歌里面说,五台山清凉尸林,是西日桑哈,还有钨金莲花生大士、贝诺扎那、布玛莫扎长时间安住的地方。清凉尸林就是现在善财洞旁边的一片树林,那里的山上还有法王如意宝的法座。

五台山也算是文殊师利菩萨真实的刹土,还有就是很多大圆满传承上师在这个地方长时安住的,智慧身可能也在,包括布玛莫扎尊者。他也和莲花生大士一样获得了无死持明、无死的虹光身,现在还没有入灭。他住在哪里呢?就住在五台山,他真实的智慧身现在在五台山,一百年要示现一个化身来弘扬大圆满的教言,弘扬最殊胜的大圆满的教法。

大家比较公认的是阿琼堪布,他就是一百年出现一次的莲师化身。华智仁波切的上师说,你的传承里面会有一个布玛莫扎的化身,但你可能见不到,你的弟子能见到,阿琼堪布就是布玛莫扎一百年出现一次的化身。每一百年会出现一个特别具有证悟的祖师,弘扬殊胜的大圆满。

他们在五台山传法,在五台山证悟,所以五台山对修行佛法的人来讲,是意义非凡的地方。一方面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刹土,一方面作为宁玛派的传承来讲,也是一个大圣地,因为很多重量级的祖师在那里求法、证悟,长时间安住,这是他们加持的地方。我们朝拜五台山,一方面是奔着文殊菩萨去的,另一方面也是奔着传承上师们去的。有些人在五台山也见到过布玛莫扎,得到加持而证悟的,这个也特别多。

他把大圆满传给了莲化生大士。在传记里面讲,当时证悟的时候,西日桑哈用契克印指向天空,说:“一切显现不执著!”连续说了三次,莲师显现上就证悟了实相。这是用非常简单的语言让弟子证悟实相,在莲化生大士的传记里很清楚的。

还有嘉纳思扎、布玛莫扎。首先是布玛莫扎先去西日桑哈那求法,回来之后,嘉纳思扎去的时候,学的时间很长。因为布玛莫扎呆的时间不够长,有些窍诀没学到,就从嘉纳思扎那又求了一部分法。

嘎绕多吉、蒋花西宁、西日桑哈、嘉纳思扎,他们四位入灭之后都留下了遗教,共称为《涅槃续》,这是他们四位大德的教言。按照惯例来讲,入灭之后,他们的弟子很悲伤,他们就会重新显现出来,给弟子说一个教言然后再入灭,在传记里面是这样讲的。因此嘎绕多吉、蒋花西宁、西日桑哈、嘉纳思扎四位大德的遗教汇集成系解脱,平时我们的系解脱是一子续,这四位祖师涅槃的时候留下来的遗教《涅槃续》,大圆满的弟子有些也戴着这个,也有戴一子续的。为什么布玛莫扎、邬金莲花生大士没有?他们还没有入灭,也没有遗教,他们四位有遗教的。

贝若扎纳大师是藏区的,他们是印度的,有的留下了遗教,有的没有留下。然后传给了贝若扎纳,贝若扎纳的传记上讲,他到了印度,在印度西日桑哈那求法,求大圆满的教言,他求的大圆满心部是最全的,莲化生大士心部的传承也是从贝若扎纳那里得到的。

这以上讲的是持明表示传。

这是属于持明表示传。

戊三、补特伽罗耳传:

那么,在此之后藏地雪域这片领土上到底是如何将精华正法弘扬开来的呢?

补持伽罗耳传是人间的传承,人间是口耳传承。因为大圆满的教法主要是在藏地很兴盛,所以这里面主要讲在藏区是怎样弘扬的。

往昔佛陀在世的时候,藏地这块土地上并没有人类众生。

佛陀在世弘扬佛法的时候,按照有些历史来讲,那时藏区还没有人类。

后来圣者观音菩萨化现的雄猴与度母所化现的罗刹女二者繁衍人类众生。

后来观世音圣者化现的雄猴与度母所化现的罗刹女二者开始繁衍人类众生。在藏地的记载当中,他们当时好像住在山洞,应该是在山南泽当那个地方,泽当县城外面有一座山,山上面有猴子洞,据说当年他们最早住在那个地方,现在也有。

当时既没有正法、法规,也没有长官、头领,就像茶砖一样处于无头无尾的状态中。

最初的时候没有正法,佛法没有,世间法规也没有,长官、头领这些全都没有,类似于原始人类那种感觉,当时的情况“就像茶砖一样处于无头无尾的状态中”。

当时,印度百军王生下一位太子,他的所有手指、脚趾犹如天鹅蹼一般连在一起,双目好似鸟的眼睛一样由眼睑遮蔽着。

那时印度有一位国王生下了一个太子,太子所有的手指、脚趾就好像天鹅蹼,就是我们现在鸭子、鹅的掌一样连在一起,虽然不是完全粘在一块,好像一个整体,但是中间是蹼相连的,手指、脚趾都是这样的。两只眼睛就好像鸟的眼睛一样,由眼睑遮蔽着。

看到生下这样一个儿子,他的父王说:“这是非人之子,还是驱逐出境为好。”

因为他的因缘就在这边,不在印度,所以生下来之后,他的父亲就说:这不是真正的人类,是非人之子,不应该、不适合留在我们国家里面,应该把他驱逐出境。

王子稍稍长大便被摈除国境,由业力所牵而徒步流浪到藏地,遇到一些牧童。

这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他是印度国王的儿子,被国王驱赶出境之后,由业力迁引,或者是因缘在这边,虽然印度和藏地相隔非常地远,而且山特别地高,一般来讲,那时从印度到藏地是非常不可能的事,但是由于业力所牵的缘故,他徙步从印度逐渐到了藏地。在藏地遇到一些牧童。

他们问:“你是从哪里来呀?到底是谁呀?”他便用手指指向天空。那些牧童认为他是天人,于是大家肩背土石、垒成高座,请他作为首领,人们共称他为肩座王,他就是除盖障菩萨的化身。

他用手指指天空,牧童认为他是天人。不知道他当时想要表示什么,想说什么我们也不清楚。牧童认为他是天人,从天上下来的,然后用肩背土石,垒成高座,让他坐在上面作为首领。从这儿开始,就有了国王了,就有首领了,所以他的名字叫“肩座王”。因为是肩膀扛石头垒成的宝座,把他立为王的。其实,他的真实身份是除盖障菩萨的化身。

因为藏地那个地方及所化的有情特别适合最了义的教法,或者有利于佛陀整个佛法的弘扬,所以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菩萨们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布局了,还没有教法的时候,这些化身就要通过他们的悲心去加持这些地方,让这个地方变成以后修行的圣地。虽然现在看,这个环境是特别地恶劣,但是在那个地方修行,很容易生起出离心,菩提心,还有证悟空性,修行大圆满教法的法要是特别殊胜的地方,很容易生起相应的感觉。所以从很早就开始,菩萨们就化现到那个地方去加持,慢慢地教化,慢慢地加持有情。那时可能也不会说三宝等,这些都不会说,显现上就是一般的国王,天天就是做那些事情,断案、开会等,但在做这些事的过程当中,他们本身作为菩萨,大悲菩提心不可思议的方便就在加持这些地方,让这些地方慢慢变成可以修行的圣地。他就是除盖障菩萨的化身。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他指向天空,不是表示其它的,说他从其它地方来的,是真实地从天空上降下来的。当年我去西藏的时候,也是一个喇嘛给我们做向导,他会汉语。我记的当时朝完永布拉岗苍珠寺,朝完之后汽车往泽当县城开回去的时候,这个喇嘛就指旁边的这座山,旁边有一座山,说当时肩座王国王,他就在那个山头上面从天上降下来的,这个喇嘛给我们指了一下,是那个地方。

这方面有两种说法以上,一种说法他是从印度当王子过来的,还有一种说法是真的从天上下来的。这是除盖障菩萨的化现。

经过历代王朝,到了圣者普贤菩萨的化身拉托托日年赞期间,永布拉岗宫顶层楼上出现了身所依——十一面观音像;语所依——《宝箧经》、《百拜忏悔经》经藏;意所依——一肘高的水晶佛塔,这就是正法的开端。

从肩座王开始,经过了很多很多的王朝。但这时也在逐渐地发展生产,建立很多国政。因为佛法的弘扬相对来讲,必须要有一个成熟的社会,方方面面制度很健全才能真实的弘扬。所以经过很多地努力调化,经历了很多的王朝之后,到了普贤菩萨的化身拉托托日年赞期间,开始出现了一些正法的影子了,正法开始有了开端了。

它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在永布拉岗皇宫,现在当然也在,去拉萨的时候,从泽当过去,永布拉岗皇宫也在那,但是可能不是以前的,可能修过很多次了。现在永布拉岗寺在一个山上面,很多去西藏的都知道。

然后在永布拉岗皇宫的顶层楼上出现了身语意的所依。身所依是十一面观音像,一尊十一面的观音像,这个是身体的所依,不是真正的菩萨或者佛身,是一种所依、代表。然后语所依是《宝箧经》、《百拜忏悔经》的经藏。意所依是一肘高的水晶佛塔,因为意是智慧,是佛智,佛陀的智慧当然我们没办法去了解,没办法表示的,所以用佛塔,佛塔里面装了舍利子,舍利子是佛陀证悟智慧最后入灭显现的舍利。所以舍利代表佛陀的智慧,把它放在佛塔里面,佛塔就变成了佛陀的意所依了。这个就是正法的开端,正法身语意的所依从这个时候开始有了。那个时候还看不懂,不懂是什么意思,经典也不知道,佛像是知道,有这种形象,十一面观音的,水晶佛塔。但佛经里面的文字不懂,应该是梵文吧,梵文没办法了解,没有翻译看不懂。但是的的确确从这儿开始出现正法了,而且是出现在皇宫顶层的楼上,把它们供起来了。

当时我们去的时候还在想,现在这些经典还在不在?十一面观音像还在不在?我们去的时候还在胡思乱想,东看西看的。我们说这个是不是《宝箧经》啊?这个是不是当时的《百拜忏悔经》啊?可能不知道,好像不在了吧?如果有的话可能是镇寺之宝了,好像没听说还在。

在此之后的第五个朝代,圣者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国王松赞干布出世,建造了镇肢寺、镇节寺及拉萨大昭寺。

佛法逐渐逐渐地开始了。然后又经过了五个朝代,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松赞干布国王出世了,这个大家就很熟悉了,前面拉托托日年赞很多都不熟,但是松赞干布知名度很高了。他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头顶上有天然的阿弥陀佛像,平时我们见他的唐卡,头顶都包着一块大布,包的是什么?里面就是一尊阿弥陀佛的像,是天然的佛像。所以他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松赞干布建造了很多的寺院。因为整个西藏的地形,按照文成公主的说法,整个西藏的地形就像罗刹女仰卧,如果不镇压的话正法就弘扬不了,人民也没办法信奉。所以通过看风水之后,就建议在很多地方修寺院,建镇肢寺、镇节寺。镇肢寺,比如在肩膀上,膝盖上面,这些地方修寺院镇压,还有手指、脚指上修寺院,在心脏那个地方也要修寺院镇压,所以叫做镇肢寺和镇节寺。

现在石渠这些地方还有,是镇节寺还是镇肢寺,我搞不清楚,反正有些地方还有一些庙,看起来不起眼,就是当时修的镇肢寺、镇节寺现在还是有的,很著名的就是拉萨的大昭寺。现在去拉萨的话当然都要去大昭寺朝拜,这里面有很多殊胜的所依,觉沃佛像,十一面观音等。当时最早的十一面观音像好像已经没有了,毁掉了,毁掉之后现在在大昭寺有一个十一面观音像,是用当时被毁坏的泥土重新塑的,加持力当然应该是很大的。这里面还有以前很多大德,像莲花生大士伏藏了很多伏藏品,很多伏藏大师在里面去取伏藏的。这是拉萨大昭寺。

迎娶至尊度母化身的汉族(文成)公主以及颦眉度母化身的尼泊尔(赤尊)公主,同时迎请两尊觉沃佛像入藏。

国王自己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要弘扬佛法的缘故,他从汉地迎请了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是度母化身,然后从尼泊尔又迎取了颦眉度母。当然从现在有些世间的文学作品来讲,说文成公主去了之后还是很悲惨的,或说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也是经常地明争暗斗,有很多这样说的。但不管怎么说,也可能是显现上的,真正来讲,一个是绿度母的化身,一个是颦眉度母的化身。

她们分别带了“两尊佛像入藏”。文成公主带去的是现在大昭寺的觉沃佛像,佛陀十二岁的等身像。当时是从西安,就是现在的广仁寺去的。那个地方当年放觉沃佛的法座现在还在,拿走之后放了一尊度母像。最早的时候觉沃佛像在印度金刚座的二楼上面,从那个地方迎请过来,逐渐到了西域,从西域又到了西安,从西安到了拉萨,这样慢慢带过去,现在当然就成了全世界最著名的佛像了。

还有小昭寺的佛像,是尼泊尔公主带进去的。最早的时候是十二岁等身像,觉沃佛像放在小昭寺,然后小昭寺的不动金刚像放在大昭寺,后来把两尊像调换了。现在我们去的时候,大昭寺是觉沃佛像,小昭寺是不动金刚佛像,它是佛八岁等身像,这边是十二岁等身像。

十二岁等身像好像在文革的时候有一点点损坏,在膝盖上面左边有一个洞,我们刷经的时候还能看到一个窟窿,其他地方都是完整的。小昭寺的那个,在文革的时候身体打断了,现在是用铁丝捆起来,外面看不出来的。是班禅大师们观察之后,在一个废弃的仓库里面找出来的,这是小昭寺的佛像。现在还是在的,虽然损坏过,但是现在还在。

这是她们入藏,带去最殊胜的所依,成为大家供养礼拜的所依。

在此期间,囤弥桑布扎创立文字而结束了西藏无有文字的历史。

藏地慢慢开始了修建寺院,之后著名的佛像带过去了,然后也有一些僧人,但是还没有真正地开始弘扬佛法,是其他地方的僧人有去的,藏地自己剃度出家的僧人基本上还没有。因为没有文字,没办法形成僧团,也没有办法翻译经典。所以在此期间,囤弥桑布扎,文殊菩萨的化身,他创立了文字,结束了西藏无有文字的历史。

他从印度班智达天明狮子前学习了声明,并从《三宝云》等经藏开始翻译。

他去印度学习,然后由梵文演化,形成了藏文。现在的藏文和梵文有些很相近很相似的,它是怎样的演化过程呢?西藏有一个很著名的班智达根登群佩尊者,他有一本历史书,里面介绍了两种文字之间相似、不相似的地方,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也有汉文的翻译,所以你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

创造了藏文之后,因为也懂梵文,他就把以前出现的经典拿出来翻译,比如前面的《宝箧经》,《忏悔经》等等。因为当时授记的是再过几个朝代之后就可以懂的,过了五个朝代,文字形成了,他就开始翻译,把前面的有些经典翻译出来,还有其他的像《三宝明》等等经藏。翻译完之后又开始推广藏文。很多人开始学习藏文,最后大家都可以用藏文来学习佛法。

佛法要真正兴盛的时候,它的各种各样的条件都在逐步完善。所以为什么华智仁波切要讲这个历史呢?就是说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在什么都没有的过程当中开始出现国王菩萨的化身,开始加持一些地方,或者逐渐开始完善制度,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他的国力强盛了,开始有计划地建造寺院,开始布局,把罗刹女不好的地形,通过一些手段,改变它的风水,修寺院镇压,镇压完之后就创造弘法的整个大环境,通过修寺院迎请佛像的方式来具备这些基本的条件。然后有菩萨的化身开始创造文字,开始翻译,开始普及推广文字,把这个做完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慢慢地推广。不像现在人手一个电脑,学起来很快。他自己精通了,再经过成年之后,逐渐一个县一个县的,一个乡一个乡的,一个村一个村的,慢慢地去推广,这样才有大规模佛法弘扬的基础。

从这儿开始翻译,有了一些初步翻译的藏文经典。

国王松赞干布从自己的白毫间幻化出一位化身比丘名为阿嘎玛德,调伏了印度圣地的外道国王,

这时松赞干布国王,从他自己的白毫间,从眉间化现了一位比丘,就是化身比丘阿嘎玛德,他在印度调伏了外道国王。

并从印度与铜洲交界处的一株蛇心栴檀中取出了五尊栴檀观音,

这是有殊胜加持力的佛像。在印度和铜洲的交界处,有一株蛇心栴檀,在一棵蛇心栴檀的檀香树里面取出了五尊自显的栴檀观音,有五尊自显的栴檀观音。

同时塑造了拉萨的十一面观音像。

现在大昭寺的十一面观音是不是当时那个不太清楚,反正大昭寺里面也有一尊十一面观音像,加持力很大。但是一位活佛告诉我们说,以前的那个已经毁坏了,现在是恢复宗教之后,用以前的那个泥土重新塑了这个十一面观音像。

国王松赞干布时期才真实地树立起佛教的法幢。

整个弘法的规模开始有了。但是这时还没有最根本的,就是大家一起来闻思修佛法,这个还没有。松赞干布的时候把该修的寺院修好,把风水该改变的改变了,然后迎请了佛像,把这些条件创造好了。

相当于我们说你要弘法先把庙修了,把庙修好之后然后再进去培养僧才,讲经说法。大规模地弘扬,还是要再经过五个朝代,在赤松德赞国王的时候才开始。然后藏族人开始剃度出家,开始建立僧团,大规模翻译,然后讲解、弘扬、修持,那个时候就到了非常兴盛的年代了。

以上从没有人类到有人类,有了人类到有国王,有国王建立这些基础,然后逐渐形成弘法的基础,树立起了佛教的法幢。再经过几个朝代之后就开始真正地弘扬佛法了,这个时候还没有。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