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小测 |《前行广释》第126课

1、如来芽尊者是个啥样的修行人?(单选)

A. 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

B.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

C. 尽得上师的密意与传承,与上师无二无别

D. 一个和尚形单孤独,与世隔绝没人光顾



2、下面哪些不是上师应具法相的界定标准?(多选)

A. 如此英俊,简直是印度王子再来

B. 眉宇间像极了弥勒佛

C. 上师看着我说:“你终于来了”

D. 靠谱的人介绍的

E. 上师也默认了自己是普贤王如来的化身



3、为什么上师瑜伽的修法特别甚深?(多选)

A. 不需要依靠其他行为及助缘就能解脱

B. 上师瑜伽可一生成佛

C. 祈祷上师是最甚深的密法总集

D. 念咒修法千万遍,不如祈师一遍胜

E. 只要依靠具德金刚上师,就能证悟



4、上师瑜伽的重要性是?(多选)

A. 可以令相续中生起对上师的个人崇拜之情

B. 可以令相续中生起真实的出世间智慧

C. 实在太殊胜!比观修一切生圆次第都更为殊胜

D. 上师是世间、出世间一切成就的作者



5、胜义俱生智慧是依什么证悟的?(多选)

A. 积累福慧资粮

B.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古今学贯中西

C. 上师加持

D. 常修忏悔,净除罪障

E.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1、如来芽尊者是个啥样的修行人?(多选)


参考答案:C

C. 尽得上师的密意与传承,与上师无二无别

解析

考察点:随学尊者的行为


原文出处:华智仁波切的上师如来芽尊者,首先观察、依止极为殊胜之上师,并依教而行;在中间依止上师的过程中,又百般苦行,一一实修上师所传的法要;到了最后,自己的心识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尽得上师的密意与传承。就是在这样的无等上师足下,作者恭敬顶礼。



2、下面哪些不是上师应具法相的界定标准?(多选)


参考答案:ABCDE

A. 如此英俊,简直是印度王子再来

B. 眉宇间像极了弥勒佛

C. 上师看着我说:“你终于来了”

D. 靠谱的人介绍的

E. 上师也默认了自己是普贤王如来的化身

解析

考察点:上师法相的标准


原文出处:这些上师都是具相上师,我们要依止的话,也应该依止这样的上师。当然,上师所应具的法相,其界定标准是很严格的。如果你认为,这位上师很好看、很可爱、很慈祥,所以是真上师,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这些都不是法相;如果你是凭感觉,“我觉得这个上师跟我好有缘”,这样凭着“有缘”、“无缘”的分别念,也不能判定;或者,你根据别人的介绍、上师的自我介绍,就认定他是真正的上师,这也不见得合理。



3、为什么上师瑜伽的修法特别甚深?(多选)


参考答案:ABCDE

A. 不需要依靠其他行为及助缘就能解脱

B. 上师瑜伽可一生成佛

C. 祈祷上师是最甚深的密法总集

D. 念咒修法千万遍,不如祈师一遍胜

E. 只要依靠具德金刚上师,就能证悟

解析

考察点:上师瑜伽的修法特别甚深


原文出处:但自宗大圆满的观点(而是)认为,唯一依止一位传承如纯金丝线未沾染破誓言之锈一般、具有殊胜证悟的上师,并将这位上师看成真佛,以坚定不移的虔诚信心与恭敬心猛烈祈祷,使自己的凡夫心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也就是说,依靠上师的加持力,就能使自相续中生起证悟。

此外,全知法王无垢光尊者,也在《虚幻休息》中说:“依靠观修生圆次第(修本尊等)各道本体不能解脱,因为它们还需要依靠行为及助缘等。唯以此上师瑜伽自道本体,才能使自相续中生起实相的证悟,而得解脱。所以说,一切圣道中,上师瑜伽最为甚深。”

如《誓言庄严续》云:“十万劫中勤观修,具相随好之本尊,不如刹那念师胜,念咒修法千万遍,不如祈师一遍胜。”

第四世班禅大师曾说过:“一生成佛法,具相上师尊,一心诚祈祷,是深密法集。”意思是,一生成佛的方法,唯一就是对具有法相的上师,一心一意地诚挚祈祷。这种祈祷,其实就是最甚深的密法总集。



4、上师瑜伽的重要性是?(多选)


参考答案:BCD

B. 可以令相续中生起真实的出世间智慧

C. 实在太殊胜!比观修一切生圆次第都更为殊胜

D. 上师是世间、出世间一切成就的作者

解析

考察点:上师瑜伽的重要性


原文出处:不管你修什么法,只要是正法,由修上师瑜伽的加持,便能以强迫方式,令你的相续中生起真实的出世间智慧。

当然,你(总的来说,要想修行一门正法)首先必须寻找一位具足一切法相的真正善知识,这在你学佛修法的历程中,是最重要的一环。

噶当派的喀喇共穹格西说:“必须认识到,上师是世间、出世间一切成就的作者。”

其实,上师瑜伽(并且指出)这一修法,比观修一切生圆次第都更为殊胜。如续部中云:“何人俱胝劫,修十万本尊,不如一刹那,忆念上师胜。”



5、胜义俱生智慧是依什么证悟的?(多选)


参考答案:ACD

A. 积累福慧资粮

C. 上师加持

D. 常修忏悔,净除罪障

解析

考察点:观想的方法


原文出处:就如(像)前面所引用的:“当知胜义俱生智,唯依积资净障力,具证上师之加持,依止他法诚愚痴。”

胜义俱生智慧,依两点而证悟:

第一、积累资粮、净除罪障;

第二、具有证悟之上师的加持。


档案编号B06126-定解B1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