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小测 |《前行广释》第132课

1、 以下对于修学《前行》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 如果没有时间直接修正行也可以

B. 修不修前行都不要紧,能修高法就修高法

C. 前行可以使你修任何显密法要都易如反掌

D. 前行有助于建立整个修行理念



2、回向文应该用?(多选)

A. 佛菩萨及前辈大德们的谛实语、金刚语

B. 《将进酒》

C. 《入菩萨行论·回向品》

D. 《愿海精髓》

E. 自己撰写的、融合了个人真情实感的偈颂



3、对“回向广大菩提因”解读正确的是?(多选)

A. 这句话是说善根的回向之处

B. 无边众生是菩提之因

C. 善根非常广大,称为“广大”

D. “菩提因”指的是菩提树的种子

E. 意思是说将善根作为成佛之因



4、 为什么回向菩提则善根永不耗尽?(多选)

A. 通过回向摄持,善根没有成熟果报之前一直不会穷尽,还会日日增上

B. 就像水滴融入大海一样不会干涸

C. 所缘——众生及广大的菩提是无尽的,故善根永不耗尽

D. 没有耗者、能耗和所耗



5、 如何圆融回向和“自作自受”?(多选)

A. 回向给众生是没用的,因为个人生死个人了

B. 靠着回向众生能得到修持善法的全部利益

C. 念经、做佛事等,是利益众生的重要方便

D. “自作自受”不会影响你领受他人赐予的安乐

E. 乞丐也能吃到好心人赠予的盒饭



1、 以下对于修学《前行》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参考答案:CD

C. 前行可以使你修任何显密法要都易如反掌;

D. 前行有助于建立整个修行理念。

解析

考察点:前行的利益


原文出处:对我而言,《前行》的利益是最大的。可以说,我整个人生的转变,整个修行理念的建立,都是得益于这部法。

正因为如此,当我看到个别道友在修行之初不重视前行,好高骛远唯求高法时,心里就自然而然生起悲悯。我很想告诉他们:不打好前行的基础,修什么法都难,得再高的法,也不一定修得成功。

凡是见闻并重视这一法门的人,一定会获得传承上师们的加持,自相续自然与佛法相应,并自在领受传承上师们的一切密意。同时我更相信,无论他们再修任何显密法要,都将易如反掌、垂手可得。



2、回向文应该用?(多选)


参考答案:ACD

A. 佛菩萨及前辈大德们的谛实语、金刚语

C. 《入菩萨行论·回向品》

D. 《愿海精髓》

解析

考察点:回向的仪轨


原文出处:因此,平时行善之后,一定要用佛菩萨及前辈大德们的谛实语、金刚语来作回向。比如,《普贤行愿品》,《入菩萨行论·回向品》,上师如意宝的《愿海精髓》,以及各教各派公认的大德所造的回向文,念诵这些偈文,一定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3、对“回向广大菩提因”解读正确的是?(多选)


参考答案:ACE

A. 这句话是说善根的回向之处

C. 善根非常广大,称为“广大”

E. 将善根作为成佛之因

解析

考察点:颂词理解


原文出处:当你造了善根,又有了回向文,那要将善根回向到哪儿呢?

“回向广大菩提因”。以现在的善根为主,再加上三世所积有漏、无漏的一切善根,全都回向广大菩提之因。也就是说,要将善根回向给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愿此善根成为他们成就圆满正等觉菩提果位之因。虽然在现在还不能得果,但一定要成为佛果的因。

这样一观想,接着念诵《普贤行愿品》印持,那善根是非常非常广大的!



4、 为什么回向菩提则善根永不耗尽?(多选)


参考答案:ABC

A. 通过回向摄持,善根没有成熟果报之前一直不会穷尽,还会日日增上

B. 就像水滴融入大海一样不会干涸

C. 所缘——众生及广大的菩提是无尽的,故善根永不耗尽

解析

考察点:回向菩提则善根永不耗尽


原文出处:但如果你回向于(获得)究竟菩提之因,即使感受了百次善果,但是他的善根在尚未没有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之前,善根不仅就不会穷尽,反而会日日增上。

如《慧海请问经》云:“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然,未获菩提其不尽。”意思是,如果有一滴水落入大海里,那在大海未干涸之前,这滴水是不会干的,因为它已经与大海融为一体了;你将善根回向菩提也是同样的道理,任何善根,在你未得佛果之前,是永远也不会耗尽的。



5、 如何圆融回向和“自作自受”?(多选)


参考答案:CDE

C. 念经、做佛事等,是利益众生的重要方便

D. “自作自受”不会影响你领受他人赐予的安乐

E. 乞丐也能吃到好心人赠予的盒饭

解析

考察点:因果不虚


原文出处:只要回向给他们了,不管是活人也好、死人也好,旁生也好、饿鬼也好,甚至是地狱众生,他们都必定立即就会获得所向往的利益,可以说立竿见影。

不说其他的,如果对病人念经回向,有些很快就好了。这就是佛法的力量,不可思议;这也是如来的加持,以凡夫心无法揣测。当然,这种加持力,以肉眼是见不到的,但它却真实地利益到了众生。因此,在佛教的传统中,念经做佛事等,历来都是利益众生的重要方便。

有些人不肯行善回向利他,就说:“佛经里不是说‘自作自受’嘛,哪里有你行善,别人领受的呢?”

其实这种观点不对。“自作自受”是不错,自己修福,自己受乐,但这也并不妨碍你去领受他人赐予的安乐。比如,农民可以自己种庄稼,自己养活自己,但如果熟人送来瓜果,他也是可以享受的。同样的道理,佛陀在说自作自受、强调因果不虚的同时,也并未否认以回向来饶益他众的做法,不仅不否认,反而在很多相关的经典中都说,一定要以供僧、念经等功德,救度亡人,护佑生者。因此,用善根回向他人,他人一定能得到。


档案编号B06132-定解B1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