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小测 |《前行广释》第144课

1、入于解脱道的人,他的烦恼迟早会灭除的,这种力量来自于什么?(单选)

A、求解脱的心

B、修世间禅定

C、清净的戒律

D、上师的窍诀



2、菩萨在弘法利生时不共的特点是什么?(单选)

A、以俗语开示正道

B、以措辞优美的语言著书立说

C、以庄严的仪表吸引众生

D、展示神通神变令生信心



3、在本课中,无嗔的上师指的是什么?(单选)

A、佛像佛塔

B、根本上师

C、《大圆满前行》

D、本尊



4、哪三种人见了此论所述的正道,会像钉子刺入心脏一样痛苦?(多选)

A、盲修瞎炼的

B、冒充成就者的

C、装模作样的

D、鹦鹉学舌的



5、华智仁波切是如何撰写这部《大圆满前行》的?(单选)

A、依靠自己证悟而造论

B、依靠上师言教,未掺杂自己造作的词类

C、主要依靠上师言教,并结合一些其他上师的教言

D、参考其他论典整理而成


1、入于解脱道的人,他的烦恼迟早会灭除的,这种力量来自于什么?(单选)


参考答案:

D、上师的窍诀

解析

  • 出处:《前行广释》第144课 ◎ 以比喻说明此《前行》为善说

  • 解析:入于解脱道的人,他的烦恼迟早会灭除的,这种力量,就是来自于上师的窍诀。华智仁波切以他的智慧,将上师的窍诀记录成文字以后,利益了无数的修行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师的加持不可思议”。的确,有些上师的加持特别不可思议。



2、菩萨在弘法利生时不共的特点是什么?(单选)


参考答案:

A、以俗语开示正道

解析

  • 出处:《前行广释》第144课 ◎ 《前行》易懂摄要义是无嗔阿阇黎 

  • 解析:菩萨唯一行持利他,他修持圣教典籍中的甚深佛理,他在弘扬佛法时,并不依靠世间的声律、诗学、辞藻、音韵以及艰涩难懂的词句,而是以浅显易懂老少咸宜的俗语方言开示正道,这就是一切菩萨的特点。



3、在本课中,无嗔的上师指的是什么?(单选)


参考答案:

C、《大圆满前行》

解析

  • 出处:《前行广释》第144课 ◎ 《前行》易懂摄要义是无嗔阿阇黎

  • 解析:这样的话,你不如看《大圆满前行》。看的时候,佛法的真实意义自然呈现在你面前,任你怎么看、怎么读,它都不会对你生嗔恨心,所以说它是“无嗔阿阇黎”,也就是没有嗔恨的上师……所以,不管是谁,如果你有些佛法上的问题想问,找哪一位上师、哪一位道友,也许都会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像我这样性格不好、脾气不好、身体不好、心情不好的人,问什么样的问题,都不一定能满足你,因为我自己有很多的过失。但是《大圆满前行》是完美的,它是无嗔的上师,而我是有嗔的上师。



4、哪三种人见了此论所述的正道,会像钉子刺入心脏一样痛苦?(多选)


参考答案:

A、盲修瞎炼的

B、冒充成就者的

C、装模作样的

解析

  • 出处:《前行广释》第144课 ◎ 《前行》易懂摄要义是无嗔阿阇黎

  • 解析:首先,有些人天天闭眼盘腿坐着,说是观空性、什么都不执著,看上去也好像是一个大修行者。但实际上,他的修行就像在黑暗中抛石头一样,“咚”,不知道落到哪儿了,可以说,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等功德毫无增上,没有什么境界,只是盲修瞎炼而已。其次,有一种人是装模作样地修善。在别人面前很会做这样的佛事、那样的佛事,跑来跑去;而且天天讲“我今天念了多少经,看了多少书,如何如何”,但是他从来不观察自己的内心,只是耽著在数字和形象上。最后,还有一种是冒充成就者的人。这种人自不量力,自己有多少功德根本不知道,为了一点利益,对佛法、对自己都不负责任。



5、华智仁波切是如何撰写这部《大圆满前行》的?(单选)


参考答案:

B、依师教言未掺杂自己造作的词类

解析

  • 出处:《前行广释》第144课 ◎ 依师教言撰著《前行》,所言无错谬

  • 解析:那华智仁波切是如何撰著这部《大圆满前行》的呢?吾虽多闻繁冗词藻论,善巧绘画诗韵彩虹图,然非大恩上师之言教,故此未杂自造之词类。华智仁波切说:我本人学习过许多繁冗的有关词藻方面的论典,也善巧绘画、诗韵以及彩虹图等技艺,然而这些都不是大恩上师的言教,所以在写作《前行》时,我没有掺杂自己造作的词类。


【档案编号B07144-定解B0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