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陀虽已出世,但没有说法示道的原因是什么?(单选)
A、没有场地
B、档期已满
C、众生福报不够
D、没有想好怎么说
2、佛陀及诸位持教大德主要以什么方式帮助众生、利益众生?(单选)
A、示现神通
B、讲经说法
C、算命打卦
D、摸顶加持
3、对于“圣教空世”的解释哪一项是正确的?(单选)
A、佛教的空前盛世
B、佛教最兴盛之时
C、前一佛陀的圣教已经结束,后一佛陀的圣教尚未出现
D、佛教横空出世
4、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分为哪几个时期?(单选)
A、果期、修期、教期、形象期
B、懵懂期、青春期、叛逆期、成熟期
C、陌生期、磨合期、蜜月期、休眠期
D、种期、花期、果期、采摘期
5、何为“五浊恶世”?(单选)
A、天浊、地浊、山浊、水浊、草木浊
B、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出没的恶世
C、人心被昏沉、掉举、贪心、嗔心、怀疑遮盖
D、劫浊、众生浊、命浊、见浊、烦恼浊
1、佛陀虽已出世,但没有说法示道的原因是什么?(单选)
参考答案:C
C、众生福报不够
解析
原文出处:《前行广释》第20课 己二、佛已说法
解析:有些佛虽然来到人间,但因众生福报不够,佛长时间入于等持,或者暂时没有宣说佛法,在这种情况下,众生就得不到真实利益。
2、佛陀及诸位持教大德主要以什么方式帮助众生、利益众生?(单选)
参考答案:B
B、讲经说法
解析
原文出处:《前行广释》第20课 己二、佛已说法
解析:不仅佛陀不传法对众生无有利益,就算是诸位持教大德,如果没有展开正法的讲闻事业,也很难直接利益众生。因此,若要帮助众生,利益众生,就一定要讲经说法。
3、对于“圣教空世”的解释哪一项是正确的?(单选)
参考答案:C
C、前一佛陀的圣教已经结束,后一佛陀的圣教尚未出现
解析
原文出处:《前行广释》第20课 己三、佛法住世
解析:比如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再过几千年便会消失,而弥勒佛还没有出世,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前一佛陀的圣教已经结束,后一佛陀的圣教尚未出现,这期间就成为圣教空世。
4、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分为哪几个时期?(单选)
参考答案:A
A、果期、修期、教期、形象期
解析
原文出处:《前行广释》第20课 己三、佛法住世
解析:按照藏传佛教的观点,普贤密意圣教也是住世五千年。具体而言:1、果期:一千五百年。其中,第一个五百年得阿罗汉果的最多;第二个五百年得不来果的最多;第三个五百年得预流果的最多。2、修期:一千五百年。其中,第一个五百年修戒学的最多;第二个五百年修定学的最多;第三个五百年修慧学的最多。3、教期:一千五百年。其中,第一个五百年学经藏的最多;第二个五百年学律藏的最多;第三个五百年学论藏的最多。4、形象期:五百年。只有出家人的形象,没有清净戒律,也没有实修者。甚至到了最后,这种形象也难以维持。因为众生福报已尽,出家人剃头时,刀没办法刮下头发;袈裟染色时,染料也无法把衣服染成红黄色。
5、何为“五浊恶世”?(单选)
参考答案:D
D、劫浊、众生浊、命浊、见浊、烦恼浊
解析
原文出处:《前行广释》第20课 己三、佛法住世
解析:1、时劫浊:指时代遭逢恶运,灾难频生。就拿财富而言,一会儿是世界经济危机,一会儿是金融风暴,每天不是“刮狂风”,就是“下暴雨”,人们犹如水泡般的财富极不稳定,今天富可敌国,明天就可能一贫如洗。
2、众生浊:指众生资质低劣,福报日减,苦多乐少。佛陀时代或在此之前,人们的身高、体力都非常殊妙,而现在,一年比一年不行了。有些道友以往在学院过冬,没有任何问题,可如今走几步路就喘得厉害,冬天一到就忙不迭地要下山,这也说明越来越浊世了。
3、寿命浊:指众生因恶业受报,寿命短促。佛陀在世时,人寿百岁并不稀奇,而今若有人活一百岁,好多新闻记者就扛着照相机、摄像机,“嚓嚓嚓”地使劲拍,觉得这是一个怪物。人们活到五六十岁,就认为自己该“圆寂”了,赶紧要做好准备。昔日人寿可达二万岁、八万岁,但好景不长,现在已成了寿命浊。
4、见解浊:指出家人善心越来越失坏。在过去,出家人自觉护持戒律,始终不离戒定慧三学。而现今,诚如佛在《像法决疑经》中言:“我灭度已千年后,恶法渐兴。”经中还说,譬如有些出家人没有参禅,反而自称禅定功夫不错,在众人面前宣扬;有些不解佛意,却执己所见宣说十二部经,还认为讲得很精彩;有些不修道德,专求财物,整日忙于做生意等,致使俗人皆轻贱三宝……这些都属于见解浊。
5、烦恼浊:指在家人行持善法日渐退失。
档案编号B01020-定解B0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