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真实的佛教徒?(单选)
A. 认识轮回无实义,求自他解脱
B. 了知现金不够花,求自他财富
C. 知晓智慧不够用,求来世聪慧
D. 明白六道轮回苦,求不堕恶趣
2、有了佛法也不行,自已皈依也不行,还必须有什么,佛法对自己才有利益?(单选)
A. 衣服要穿厚
B. 对肉要说NO
C. 善知识摄受
D. 热水要备够
3、阿底峡尊者与库鄂仲三人的故事,说明什么尤为重要?(单选)
A. 讲经说法
B. 精通三藏
C 清净戒律
D. 上师的教言与摄受
4、做任何善法结束时回向的作用是什么?(单选)
A. 为了回到最初的方向
B. 可以给七大姑八大姨治病
C. 令善根乃至菩提果之间不会空耗
D. 表示事情结束了的一种形式
5、对于依止善知识,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单选)
A. 以慈眉善目者为师
B. 将《大圆满前行》当作上师
C. 令自心欢喜者为师
D. 让财富圆满者为师
1、什么是真实的佛教徒?(单选)
参考答案:A
A. 认识轮回无实义,求自他解脱
解析
原文出处:《前行广释》第21课 二、真实的佛教徒
解析:只有真正认识到生死轮回皆无实义,六道犹如火宅、罗刹洲、剑叶林般可怕,为求自他解脱而趋入佛门,才能称得上是真实的佛教徒或者入道者。(我们是不是佛教徒?也应该好好扪心自问。)
2、有了佛法也不行,自已皈依也不行,还必须有什么,佛法对自己才有利益?(单选)
参考答案:C
C. 善知识摄受
解析
原文出处:《前行广释》第21课 己五、师已摄受
解析:要知道,上师的窍诀确实很重要,假如没有上师的窍诀,就不会懂得将经论要点与自心融为一体而修行。因此,有了佛法也不行,自己皈依了也不行,还必须有善知识摄受。《戒律花鬘论》中有一句话是:“六十岁也孩童。”意思是说,即使六十岁皈依三宝,但不懂教理的话,也跟孩童没有差别。而要想懂得教理,就一定要依止上师。
3、阿底峡尊者与库鄂仲三人的故事,说明什么尤为重要?(单选)
参考答案:D
D. 上师的教言与摄受
解析
原文出处:《前行广释》第21课 己五、师已摄受
解析:下面讲一段阿底峡尊者的故事,以说明上师的教言与摄受尤为重要:……总之,得到上师的摄受非常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上师窍诀,则生不起出离心,即使清净三种戒律也没用;如果没有上师窍诀,不懂善根以菩提心来摄持,三门日夜精进也收效甚微;如果没有上师窍诀,不知看破一切而以解脱为目的,纵然戒律、智慧无与伦比,也只能成为人天福报之因。
4、做任何善法结束时回向的作用是什么?(单选)
参考答案:C
C. 乃至菩提果之间不会空耗
解析
原文出处:《前行广释》第21课 己五、师已摄受
解析:但若有了上师的窍诀,做任何善法结束时都会回向,以菩提心摄持此善根。就像你好不容易赚了一笔钱,出门时要把它锁在保险柜里,或者存在银行里。同样,你所积累的一切善根,如果以回向来摄持,乃至菩提果之间也不会空耗。这一点特别重要,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5、对于依止善知识,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单选)
参考答案:B
B. 将《大圆满前行》当作上师
解析
原文出处:《前行广释》第21课 己五、师已摄受
解析:当然,依止善知识,并不是非要找一个人。很多人总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上师,有个人就跟我讲:“我寻找好多年了,但一直找不到非常合适、与我相应的上师。”倘若你实在找不到,可以将《大圆满前行》当作上师,它又叫“无嗔阿阇黎”。一般的上师,不管古代也好、现代也好,显现上有时还会有嗔心,不那么好依止。而《大圆满前行》这个法,永远不会对你生嗔,你随时都可以祈祷、翻阅。
档案编号B01021-定解B0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