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大乘显宗的菩提心需要哪些条件?(多选)
A. 使用金刚菩提的念珠
B. 观清净心
C. 发愿利益有情众生的大悲
D. 愿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
2、 以何衡量行持善法功德的大小?(多选)
A. 发菩提心了没有
B. 拿尺子量
C. 是否为了利益众生而行持
D. 一切都是空的,没有大小之分
3、对于“缘佛果的智慧”解释正确的是?(单选)
A. 为了我自己获得无上安乐,我要成佛
B. 为了我的亲友而成佛
C. 为了深入闻思佛陀的智慧
D. 为了众生能究竟解脱而成佛
4、为什么行持任何善法都要以菩提心摄持?( 多选 )
A. 菩提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B. 以菩提心摄持的善法功德无量无边
C. 失去了菩提心,无论如何精进闻思修都不能获得究竟解脱
D. 没有菩提心的善法只是小乘法
5、修持密宗本尊反而堕入恶趣的公案说明了?(多选)
A. 修持密法并没有传说中的殊胜
B. 发菩提心很重要
C. 无论所修持的法如何殊胜,以恶心行持最终感恶果
D. 修持密宗很危险
1、发大乘显宗的菩提心需要哪些条件?(多选)
参考答案:CD
C. 发愿利益有情众生
D. 愿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
解析
考察点:发菩提心的条件
原文出处:简而言之,所谓的菩提心,正如弥勒菩萨所云:“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发心利益一切有情(缘众生的大悲),愿他们获得圆满正等觉佛果(缘佛果的智慧),就是菩提心的两个条件。
智悲光尊者也说过:“所谓的菩提心,断除了自私自利,为众生希求佛果之心犹如饥饿者寻找食物、口干者寻找水一样强烈。”
2、以何衡量行持善法功德的大小?(多选)
参考答案:AC
A. 发菩提心
C. 是否为了利益众生而行持
解析
考察点:行持善法功德大小的衡量标准
原文出处:总而言之,在闻法过程中,最初要将闻法方式放在首位,闻法方式若不如法,一边闻法一边生贪嗔,那不一定有功德,除了闻法方式重要以外,更重要的是发心,诚如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所言:“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你的善法功德大不大,关键要看自己的发心。倘若相续中掺杂很多烦恼,对别人有竞争心、炫耀心,即使你修了十三层楼的经堂,这个功德也不大;但若能以菩提心摄持,有些善根看似微不足道,实际上功德无量无边。
3、对于“缘佛果的智慧”解释正确的是?(单选)
参考答案:D
D. 为了众生成佛
解析
考察点:对于“缘佛果的智慧”的理解
原文出处:再进一步观想:要想帮助一切众生远离痛苦,别的方法无济于事,如今我遇到大乘善知识和大乘佛法,自己也有幸堪为法器,这种殊胜因缘具足的时候,一定要听受能斩断轮回根本的大乘佛法,同时不断地认真思维、修持。此举并不是为了自己快乐或得到名声,而是为了使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现在为六道痛苦所折磨的一切有情,摆脱各自业和烦恼的束缚,获得遍知佛陀的果位。这就是缘佛果的智慧。
4、为什么行持任何善法都要以菩提心摄持?(多选)
参考答案:ABC
A. 菩提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B. 以菩提心摄持的善法功德无量无边
C. 失去了菩提心,无论如何精进闻思修都不能获得究竟解脱
解析
考察点:菩提心的重要性
原文出处:其实,仅仅发一个利他的心,福德也远胜于供养诸佛,寂天论师说:“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胜月女经》亦云:“仅思利他心,利益尚无量,何况行利益?”相反,如果不懂这样发心,就算你每天装腔作势地闻法、煞有其事地修法,也只能成为形象上的修行,不会真正得到解脱,《菩提心释》云:“未发菩提心,永不得成佛。”
在《大集经》中,宝手菩萨曾问虚空藏菩萨:“一切佛法的根本是什么?”虚空藏菩萨答言:“菩提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一切法住于菩提心上,便得增长。”倘若没有菩提心,表面的善根做得再大,实际上功德也不大。
5、修持密宗本尊反而堕入恶趣的公案说明了?(多选)
参考答案:BC
B. 发菩提心很重要
C. 无论所修持的法如何殊胜,以恶心行持最终感恶果
解析
考察点:发心的重要性
原文出处:有一次,阿底峡尊者显现上特别伤心,弟子仲敦巴问为什么,他说:“我有一个修黑班杂的弟子,今天堕入恶趣中了。”本来,修密宗本尊不可能堕恶趣,但若起了降伏别人的恶念,结果会落得如此下场。可见发心的确非常重要。如果发心清净,一切都是清净的。就像一棵树,它的根若是剧毒,枝叶花果全是剧毒;如果根是妙药,那枝叶花果全是妙药。
档案编号B01003-定解B1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