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小测 |《前行广释》第3课

1、发大乘显宗的菩提心需要哪些条件?(多选)

A. 使用金刚菩提的念珠

B. 观清净心

C. 发愿利益有情众生的大悲

D. 愿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



2、 以何衡量行持善法功德的大小?(多选)

A. 发菩提心了没有

B. 拿尺子量

C. 是否为了利益众生而行持

D. 一切都是空的,没有大小之分



3、对于“缘佛果的智慧”解释正确的是?(单选)

A. 为了我自己获得无上安乐,我要成佛

B. 为了我的亲友而成佛

C. 为了深入闻思佛陀的智慧

D. 为了众生能究竟解脱而成佛



4、为什么行持任何善法都要以菩提心摄持?( 多选 )

A. 菩提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B. 以菩提心摄持的善法功德无量无边

C. 失去了菩提心,无论如何精进闻思修都不能获得究竟解脱

D. 没有菩提心的善法只是小乘法



5、修持密宗本尊反而堕入恶趣的公案说明了?(多选)

A. 修持密法并没有传说中的殊胜

B. 发菩提心很重要

C. 无论所修持的法如何殊胜,以恶心行持最终感恶果

D. 修持密宗很危险



1、发大乘显宗的菩提心需要哪些条件?(多选)


参考答案:CD

C. 发愿利益有情众生

D. 愿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

解析

考察点:发菩提心的条件


原文出处:简而言之,所谓的菩提心,正如弥勒菩萨所云:“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发心利益一切有情(缘众生的大悲),愿他们获得圆满正等觉佛果(缘佛果的智慧),就是菩提心的两个条件。

智悲光尊者也说过:“所谓的菩提心,断除了自私自利,为众生希求佛果之心犹如饥饿者寻找食物、口干者寻找水一样强烈。”



2、以何衡量行持善法功德的大小?(多选)


参考答案:AC

A. 发菩提心

C. 是否为了利益众生而行持

解析

考察点:行持善法功德大小的衡量标准


原文出处:总而言之,在闻法过程中,最初要将闻法方式放在首位,闻法方式若不如法,一边闻法一边生贪嗔,那不一定有功德,除了闻法方式重要以外,更重要的是发心,诚如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所言:“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你的善法功德大不大,关键要看自己的发心。倘若相续中掺杂很多烦恼,对别人有竞争心、炫耀心,即使你修了十三层楼的经堂,这个功德也不大;但若能以菩提心摄持,有些善根看似微不足道,实际上功德无量无边。



3、对于“缘佛果的智慧”解释正确的是?(单选)


参考答案:D

D. 为了众生成佛

解析

考察点:对于“缘佛果的智慧”的理解


原文出处:再进一步观想:要想帮助一切众生远离痛苦,别的方法无济于事,如今我遇到大乘善知识和大乘佛法,自己也有幸堪为法器,这种殊胜因缘具足的时候,一定要听受能斩断轮回根本的大乘佛法,同时不断地认真思维、修持。此举并不是为了自己快乐或得到名声,而是为了使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现在为六道痛苦所折磨的一切有情,摆脱各自业和烦恼的束缚,获得遍知佛陀的果位。这就是缘佛果的智慧。



4、为什么行持任何善法都要以菩提心摄持?(多选)


参考答案:ABC

A. 菩提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B. 以菩提心摄持的善法功德无量无边

C. 失去了菩提心,无论如何精进闻思修都不能获得究竟解脱

解析

考察点:菩提心的重要性


原文出处:其实,仅仅发一个利他的心,福德也远胜于供养诸佛,寂天论师说:“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胜月女经》亦云:“仅思利他心,利益尚无量,何况行利益?”相反,如果不懂这样发心,就算你每天装腔作势地闻法、煞有其事地修法,也只能成为形象上的修行,不会真正得到解脱,《菩提心释》云:“未发菩提心,永不得成佛。”

在《大集经》中,宝手菩萨曾问虚空藏菩萨:“一切佛法的根本是什么?”虚空藏菩萨答言:“菩提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一切法住于菩提心上,便得增长。”倘若没有菩提心,表面的善根做得再大,实际上功德也不大。



5、修持密宗本尊反而堕入恶趣的公案说明了?(多选)

  

参考答案:BC

B. 发菩提心很重要

C. 无论所修持的法如何殊胜,以恶心行持最终感恶果

解析

考察点:发心的重要性


原文出处:有一次,阿底峡尊者显现上特别伤心,弟子仲敦巴问为什么,他说:“我有一个修黑班杂的弟子,今天堕入恶趣中了。”本来,修密宗本尊不可能堕恶趣,但若起了降伏别人的恶念,结果会落得如此下场。可见发心的确非常重要。如果发心清净,一切都是清净的。就像一棵树,它的根若是剧毒,枝叶花果全是剧毒;如果根是妙药,那枝叶花果全是妙药。


档案编号B01003-定解B1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