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闻法时必须断除的六种垢染是什么?(单选)
A、贪、嗔、痴、慢、疑、无正见
B、所依、所缘、猥杂、言教、串习、作意
C、傲慢、无正信、不求法、外散、内收、疲厌
D、装乖、耍帅、卖萌、很皮、贪吃、自恋
2、在贪嗔痴等所有烦恼中,哪二者可谓最难认识?(单选)
A、傲慢和嫉妒
B、傲慢与偏见
C、贪婪和懒惰
D、速度与激情
3、无正信是指什么?(单选)
A、无有正确的寄信方式
B、对上师、正法不起信心
C、不可靠、易退转的信心
D、没有个人征信记录
4、信心分为哪四种?(单选)
A、S级信、M级信、L级信、XXXL级信
B、不太信、有点信、很相信、特别信
C、众生信、修行信、菩萨信、佛陀信
D、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不退转信
5、什么可谓是一切功德的基础?(单选)
A、家里有矿
B、迷之自信
C、希求佛法
D、颜值爆表
1、闻法时必须断除的六种垢染是什么?(单选)
参考答案:
C、傲慢、无正信、不求法、外散、内收、疲厌
解析
出处:《前行广释》第7课 丁二(六垢)分六
解析:闻法时必须断除的六种垢染,依照《释明论》中所言:“傲慢无正信,于法不希求,外散及内收,疲厌皆闻垢。”简而言之,一、傲慢:傲气十足,认为自己远远胜过了说法上师。二、无正信:对上师、正法无有点滴信心,甚至怀有邪见。三、不求法:不慕求正法,对听闻佛法没有意乐,听不听都无所谓。四、外散:心思旁骛,散于色声香味等外境中。五、内收:五根门向内收敛,致使昏昏欲睡。六、疲厌:因讲法时间过长、身体疲劳等,而生起厌烦之心。
2、在贪嗔痴等所有烦恼中,哪二者可谓最难认识?(单选)
参考答案:
A、傲慢和嫉妒
解析
出处:《前行广释》第7课 戊一、傲慢
解析: 《俱舍论》、《大乘阿毗达磨》中都说过,在贪嗔痴等所有烦恼中,傲慢和嫉妒这二者最难认识。
3、无正信是指什么?(单选)
参考答案:
B、对上师、正法不起信心
解析
出处:《前行广释》第7课 戊二、无正信
解析:若对佛法和上师不具信心,则已阻塞了迈入正法的大门。因此,我们求法时要具备信心。
4、信心分为哪四种?(单选)
参考答案:
D、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不退转信
解析
出处:《前行广释》第7课 戊二、无正信
解析:若对佛法和上师不具信心,则已阻塞了迈入正法的大门。因此,我们求法时要具备信心。信心分为四种——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不退转信。
5、什么可谓是一切功德的基础?(单选)
参考答案:
C、希求佛法
解析
出处:《前行广释》第7课 戊三、不求法
解析:希求佛法(对修学佛法有强烈意乐),可谓是一切功德的基础。如果你对佛法有上等希求心,你会成为上等修行人;有中等希求心,会变成中等修行人;有下等希求心,就会变成下等修行人;一点希求心都没有,得不得佛法无所谓,那你什么境界也得不到,不可能成为修行人。世间人也是同样如此,若想事业成功的话,必须要对事业充满兴趣,倘若对事业兴趣索然,那平白无故不可能成功。因此,世间也好、出世间也好,具有希求心都相当关键。
【档案编号B01007-定解B0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