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小测|《前行广释》第98课

1、嫉妒心会带来哪些后果?(多选)

A、看不到别人的功德,摧毁自己的善根

B、不可能成为法器得到加持

C、会诽谤他人,结果毁坏了自己的声誉

D、使自己的三毒迅速增长



2、什么样的情况容易产生嫉妒心进而产生不如法的行为?(多选)

A、从事同一个行业的人之间

B、两个成绩好的同学之间

C、看到憎恶的人做坏事

D、卖金子和卖煤的人之间



3、《法句譬喻经》中长者儿子爬树摔死的公案说明了什么?(多选)

A、业果依于心,心如果不解脱的话,业果定会成熟

B、随喜恶业,也同样难逃苦果

C、种何因得何果,丝毫不会错乱

D、见到别人造恶业时,不应随喜,要立刻制止



4、喜无量心是何种烦恼的对治?(单选)

A、嫉妒心

B、嗔恨心

C、愚痴心

D、傲慢心



5、以下关于喜无量心法正确的是?(多选)

A、如果对方正在造作安乐的因,则应随喜

B、如果对方在造作恶业之后生起欢喜心,则应随喜其欢喜心这个果,但不能随喜其所造作的恶业

C、如果对方的快乐里夹杂了罪业,愿对方不夹杂罪业的、纯粹的快乐的果不断增上

D、如果对方的快乐里夹杂了罪业,虽然现在开心,但是他早晚要感受痛苦



1、嫉妒心会带来哪些后果?(多选)


参考答案:ABCD

A、看不到别人的功德,摧毁自己的善根

B、不可能成为法器得到加持

C、会诽谤他人,结果毁坏了自己的声誉

D、使自己的三毒迅速增长

解析

考察点:嫉妒心的危害


参考原文:一个人的心若被嫉妒所蒙蔽,对他人的功德就会视而不见,轻易造下滔天大罪。

佛陀在《德护长者经》中说:“嫉妒痴浊故,则失于善心。恶见三毒缘,如是贪增长。”

总之,嫉妒心真的很可怕,对有嫉妒心的人而言,真佛出现也无法引导他们。由于自相续被嫉妒所遮蔽,别人有什么样的功德,也始终看不见,生不起丝毫信心,进而不可能成为法器得到加持。就像一个生了锈的器皿,加入什么样的甘露都会被弄脏。

《君规教言论》中也说:“嫉妒心强福浅者,恒时只会谤他人,依此于他无损害,却将毁坏自声誉。”



2、什么样的情况容易产生嫉妒心进而产生不如法的行为?(多选)


参考答案:ABC

A、从事同一个行业的人之间

B、两个成绩好的同学之间

C、看到憎恶的人做坏事

解析

考察点:嫉妒心引生的对境


参考原文:尤其在同一个行业里,因为互相竞争,比一般人更容易生嫉妒心。比如两个成绩好的法师之间、两个发心提水的人之间、两个卖豆腐的人之间,都经常引生各种嫉妒。而如果一个是卖金子的、一个是卖煤炭的,他们之间就不一定有这种烦恼。

听说有一个小组,两三个人在考试中得了奖,特别开心。而没得奖的个别人,平时成绩还可以,但这次没有发挥好,心理很不平衡,各种脸色马上就显露出来了。

因嫉妒而随喜他人造恶的公案:一个人是破了别解脱的根本戒,必定会堕入恶趣;而另一个,虽然自己没破戒,却随喜别人破戒,所以不知道哪一个的罪过大。



3、《法句譬喻经》中长者儿子爬树摔死的公案说明了什么?(多选)


参考答案:ABCD

A、业果依于心,心如果不解脱的话,业果定会成熟

B、随喜恶业,也同样难逃苦果

C、种何因得何果,丝毫不会错乱

D、见到别人造恶业时,不应随喜,要立刻制止

解析

考察点:不应随喜恶业


参考原文:“此后,他们四人经历了无数劫的生死流转,共同为他们杀鸟的罪业而受报。”

所以,此时此刻,天上、人间、海中有三位父亲,都在为儿子的死而痛哭。这个儿子,就是用箭射杀麻雀的少年,因为造下杀业,所以他世世短命。而在一旁随喜杀业的三人,则同尝失去儿子的苦果。可见,因果丝毫不爽,不可不慎!

可见,见别人杀生,对他随喜的话,杀生者需用生命来偿还,随喜者则要为他饱受痛苦,业力真的不可思议。

佛陀又为大众说了一偈:“识神造三界,善不善五处,阴行而默至,所往如响应。色欲不色有,一切因宿行,如种随本像,自然报如影。”这一家人听后,个个法喜充满,当下证得须陀洹果。



4、喜无量心是何种烦恼的对治?(单选)


参考答案:A

A、嫉妒心

解析

考察点:喜无量心的违品


参考原文:所谓的喜心,就是无有嫉妒的心态。



5、以下关于喜无量心法正确的是?(多选)


参考答案:ABC

A、如果对方正在造作安乐的因,则应随喜

B、如果对方在造作恶业之后生起欢喜心,则应随喜其欢喜心这个果,但不能随喜其所造作的恶业

C、如果对方的快乐里夹杂了罪业,愿对方不夹杂罪业的、纯粹的快乐的果不断增上

解析

考察点:随喜的对境


参考原文:夹杂了罪业我们是不是要随喜呢?愿他所夹杂了罪业的这部分愿他没有,愿他获得纯粹的无罪的快乐,这也是一种喜心的修行。我们不能想,你现在虽然快乐,但是里面夹杂了罪业,最后你还要受报,最后你很痛苦的,这个就是恶心了,就是我们眼睛没盯着他快乐那一块,我们盯着罪业那一块。虽然我也看到他在快乐的时候夹杂了罪业,但是我们要把罪业这部分通过喜心的修行把它去掉,愿你获得不夹杂罪业的快乐,愿你在享受快乐的时候,罪业这部分消失不要成熟,只成熟纯粹的快乐,愿这种纯粹的快乐再再增上,不要因为夹杂罪业,最后让你的快乐有所衰损。

这样去修,心就越来越清净了,真实地就愿众生快乐了,最后我们要愿众生所有的烦恼障、所知障都要消失而成佛,所以说现在众生夹杂在他快乐当中的罪业的痛苦成分,我也要观修愿他去掉,获得一种纯粹的快乐,最后我们要愿他成佛。(来自本课法师辅导)


【档案编号B04098-定解B01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