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师事业无边
(一) 加持藏地——守护藏土、护持圣教
1、伏藏授记莲师将制伏边陲、弘扬圣教
(1)授记内容
伏藏大师德贤巴的秘密授记中记载:“莲生我成忿怒尊,廿五君臣成军队……”
(2)解读授记
A、军队
莲师成为时轮金刚的君主,率领时轮金刚大军;麦彭仁波切会变成时轮金刚大军的将领森剋布;法王如意宝则成为主帅业金刚;其法脉下的弟子,将成为他们的军队;军队以大鹏为标志。
B、制伏方式
并不像世间军队的打仗,无有悲心地残害众生,而是用幻化的神变降伏魔军、邪众、外道,以悲心来超度他们,并进行应机施教。
C、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a、结缘定解脱
现在若能与时轮金刚、莲师法门结上缘,将来都能得到解脱。
b、依靠大鹏鸟的修法等结缘
(a)法王以大鹏鸟作为时轮金刚灌顶标志之缘起
法王想灌顶时,帝察活佛正好供养了一张大鹏鸟的唐卡,缘起很吉祥。
空行母达热拉姆(年龙佛母)捡到一枚非常稀有的银币,一面是大鹏鸟王调伏毒龙的图像,另一面是雪山顶上旭日东升的图像,并将之供养给法王,法王见后非常高兴,这标志着佛法再弘的机缘已成熟。
(b)上师为菩提学会设计大鹏鸟标志之缘起
追随上师发愿:法王说大鹏是将来时轮金刚军队的标志,我们也应发愿跟随上师,变成时轮金刚的幻化军队来降伏魔众。
大鹏鸟因地殊胜发愿:无量劫前,一位转轮王膝下有1003位太子,这些太子都发了殊胜菩提心,为利一切有情愿成佛,而只有最小的太子发愿:“兄长成佛时若出现任何违缘,皆由我来遣除。”后来,他以此愿而变成大鹏。因此,祈祷大鹏能够驱除一切违缘。
(c)红大鹏的修法(法王平时主要讲的)
观想一个发出五光的蛋,蛋上的标志是藏文“充”字;此字一刹那变成红大鹏,嘴里叼着毒蛇,双翅燃烧着火焰,发出咒语的自声,以智慧火焰无害而焚烧一切恶龙;一边这样观想,一边念大鹏心咒“嗡充噶日扎匝类匝类吽啪的”。
在末法时代,恶龙对我们的扰害相当大,若能常诵大鹏心咒或者佩戴大鹏像,便可摧毁魔众、恶龙、地神、妖魔鬼怪所带来的各种违缘。
2、莲师化现新旧教派诸圣者
(1)略说各教派教义不矛盾
各教各派的创教祖师,都是诸佛菩萨的化现,他们所创立的本派教义,也都是从发心、积资到获得二身,根本没有任何矛盾。
(2)引各教派圣者教言详说藏传佛教各宗派圣者均是莲师之本体
A、噶举派、格鲁派的大德与宁玛派的无别
a、第四世班禅乐桑曲坚云
“大智成就莲花生,化身具德阿底峡,又化罗桑扎巴华,我无其余皈依境。”
b、第二世达赖喇嘛格邓江措
“成就持明莲花生,五百顶饰阿底峡,金刚持佛宗喀巴,异身游舞吾顶礼。”
c、华智仁波切
“五明通晓开显萨班尊,显密善说之源宗喀巴,一切佛法教主龙钦巴,雪域三大文殊我顶礼。”
B、萨迦派的大德与宁玛派的无别
a、《莲师略传》
“尔时上地名萨迦,父名文殊母度母,其二所生吾化身,子名根嘎嘉村者,彼将重修吾殿堂。”
C、觉囊派的大德与宁玛派的无别
觉囊派的大德多罗那他,也曾在自己的密传中透露,他是无垢光尊者的转世。
(3)总结教诫
A、佛教三大体系所有教派不矛盾
全世界佛教的三大体系所有教派也不矛盾,只不过因人而异,修学的途径不同而已。
B、学人缘分不同
凡夫人因为有自他的分别,才会非常珍惜自宗传承,进而对他们相续有利。
C、切莫自赞毁他
各派高僧大德的密意并不矛盾,学习哪个宗派,都没有任何不合理之处,千万不要站在自宗立场上,诋毁其他的宗派。
3、莲师加持圣者
(1)略说
大多数智者成就者面见莲师,得受加持、教言等的现象不可限量。
(2)详说
A、华觉嘉措活佛梦中得莲师授记佛法再弘
“文革”期间,华觉嘉措活佛梦中见到莲师对佛法会再次得到弘扬的授记——一座神山变成莲师的形象。
B、德巴堪布受莲师加持授记佛法再弘
撰写了《佛法兴盛祈祷文》。
C、无畏盔甲得莲师加持证悟心性
智悲光尊者的弟子无畏盔甲很小的时候猛厉祈祷莲师,没过多久就面见莲师,证悟心性,弘法顺利。
(3)小结
即使我们没有成就相,但只要一心一意地虔诚祈祷,必定会得到莲师的不共加持。
(二)详说莲师未来之化现
1、轮回未空际,莲师幻化无尽
(1)弥勒佛时代化身卓敦佛子弘扬密法。
(2)贤劫所有千佛的每一时代,也都各有一位莲师降临于世。
(3)直至未来有情际之间,莲师始终会以无死金刚智慧身安住,而显现幻化游舞,饶益有情。
2、遣疑:“有些论典讲,密法只在三尊佛的教法中才会兴盛。而此处又这样说,两种说法是否矛盾?”
并不矛盾。那些论典所讲的内容,是指在那三尊佛的教法中,密法会得到特别广泛的弘扬;而贤劫其他佛的教法中,莲师也会以不同形象弘扬密法,但是比较而言没那么兴盛,应该从这个角度理解。
3、金刚语印持
(1)莲师之金刚语
“共称自然莲花我,无量光佛意幻化,圣者观音语光芒,空行兄长勇士王,三世如来事业主,无等普贤金刚持,现化身具悲大力,随机调化事业广,如意满足众生愿。”
“强烈敬信众生前,较余佛陀悲更迅,三界轮回情未尽,莲生大悲不穷尽。”
(2)佛陀之金刚语
A、《涅槃经》:“吾今趣入圆满涅槃,汝等切勿悲哀。具色无垢大海中,有胜我之丈夫生,汝等切勿作悲泣,即使住世无量岁,终亦必死皆当知!”
a、关于超胜的解读
(a)从圆满大悲与智慧来讲,莲师跟佛陀无二无别,不可能超越。
(b)但对末法众生而言,遇到邪魔外道时如果祈祷,那么莲师的加持会比佛陀更迅猛。
(三)于此刹土显示化身之情形
1、“ཧཱུྃ”字劝请、达那够夏、“ཧྲཱི”字融入无量光佛
由自生意种子“吽(ཧཱུྃ)”字劝请,作为起始。在达那够夏海莲花的中央,一堪为花王之莲花其中红色莲花的中间,有一“舍(ཧྲཱི)”字,乃三世如来身语意三密加持、一切功德之总集,“舍”字带着五种光芒,融入阿弥陀佛的心间无尽宝藏吉祥结中。
2、时间成熟之际,如来安慰、“舍”字降临、形成持明王之身
调化众生的时间成熟之际,十方浩瀚无边的如来及佛子手撒鲜花,无余刹土的勇士、空行、护法伴着金刚歌舞,为使三地的众生心生欢喜、予以安慰,“ཧྲཱི”字降临到位于花中央的花蕊中,从中形成了三界无与伦比的大阿阇黎持明王――莲花生大士的身体。
(四)详说以身语意不可思议之神变于此刹土调伏众生之情形
1、自生无漏身显示相好妙相
2、授权成为国王恩札布德的太子
3、舍弃王位;于八大尸林中护持禁行
4、修行如海内外乘,以不可思议的传记,不乏其数的庄严,示现八种名号莲师的神变游戏,以金刚降伏大力妖魔鬼怪,慑服现有鬼神,将许许多多的人安置于大密成熟、解脱之道。
教诫生起信心
(一)依何者生信
1、依靠外在所依生信
莲师传、伏藏教量。
2、依靠内在功德生信
这样的大主尊,并不单单是共同的成就者,而是本来即现前菩提的主尊,是自在具足拥有或现证殊胜双运成就大金刚持本性的怙主。
(二)生起信心的意义
1、正面
(1)对师生信
若对莲师生信,对其他大圆满传承祖师也会以莲师的不同幻化来理解。
(2)对法生信
若对莲师生信,对大圆满、大幻化网及伏藏品的教义,也都会生起信解。
2、反面
(1)不能接受密宗
假如你对莲师没有正面认识,则恐怕没办法接受密宗。
(2)不能接受佛法
一旦你不能接受密宗,那么修显宗也成问题。
(3)解脱无望
倘若你只接受一部分而舍弃另一部分,想得到往生或得到解脱都相当困难。
编写师兄:定解B03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7148-定解B03-009
比丘尼戒律传承相关问题
1、涉及到的讲记原文
以前汉地没有比丘尼戒传承,净捡等人直接从比丘中受戒,得戒时戒堂香气芬馥、扑鼻而来,出现了种种神奇瑞相。自此她精进修行,从不懈怠。
2、汉地比丘尼戒传承
(1)具体年份说法不一,但汉地比丘尼戒传承自西晋开始。
A、西晋咸康年即335到342年,汉地从此有了为比丘尼授戒的传统。
B、随着法显抵达斯里兰卡,以及摩诃那摩国王随后于公元428年派遣另一个使团前往中国,两国之间的宗教往来得到了巩固和加强。中国文献记载,摩诃那摩国王送给中国皇帝的礼物包括两块平纹布,这在当时是斯里兰卡的特产。摩诃那摩国王送给中国的最重要的宗教礼物是佛牙寺的复制品,这个礼物表明佛牙在斯里兰卡和中国都有着纯高的地位。当时还有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宗教活动,即两个比丘尼使团在摩诃那摩国王统治晚期被送到中国,并且在中国创建了比丘尼戒。
(2)汉地比丘尼戒今日尚有传承。
汉传佛教地区的比丘尼戒源自于上座部,分别由分别说部以及法藏部传至中国,直到今日尚有传承。
3、目前藏地没有比丘尼戒的传承
现在藏地、印度有很多大德,希望有机会与汉传佛教互动,将藏传佛教比丘尼戒的法脉接上。曾有一位宗教领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藏传佛教中,断绝了比丘尼的法脉。许多人为此做过努力,希望这种情况能得到改变,多年来我也希望三大佛教传承中的高僧大德们,能聚集一堂,共同商讨这个问题,可计划一直没有得到实现。”
4、净捡比丘尼是中国第一位比丘尼
《比丘尼传》述:西晋建兴年间,尼僧净捡在西域剃发、并受十戒。升平元年二月,净捡受具足戒,这是我国的比丘尼开始。
莲师可以遣除障碍,为什么还需要大鹏鸟心咒?
1、涉及到的讲记原文
莲花生大士说:“我将来会变成忿怒尊——勇武轮王,成为时轮金刚的君主。当边地野蛮人准备毁坏佛法时,我将率领时轮金刚大军来到南赡部洲的印度、西藏等地,降伏所有具邪知邪见者,并将《时轮金刚》为主的密法弘扬光大。”
上师让我们每人请一张作为灌顶的标志,说将来时轮金刚军队也以大鹏为标志。从那时起,法王如意宝开始对“红大鹏”进行弘扬。
首先,观想一个发出五光的蛋,蛋上的标志是藏文“充”字。此字一刹那变成红大鹏,嘴里叼着毒蛇,双翅燃烧着火焰,发出咒语的自声,以智慧火焰无害而焚烧一切恶龙。一边这样观想,一边念大鹏心咒“嗡充噶日扎匝类匝类吽啪的”。念这个咒语很重要,因为在末法时代,恶龙对我们的扰害相当大,若能常诵大鹏心咒或者佩戴大鹏像,便可摧毁魔众、恶龙、地神、妖魔鬼怪所带来的各种违缘。
2、主尊和眷属无别
比喻:吃馒头和吃米饭都可以填饱肚子,馒头与米饭没有差别。
参考资料:《法显在斯里兰卡(中国佛教协会网站》、《闲谈问答录》、《法显大师对佛教律在汉地传承的贡献(王邦维)》、《比丘尼传》、智悲研讨论坛等
编写师兄:定解B09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7148-定解B09-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