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安住法界普贤王,密严刹土金刚持,金刚座之大能仁,无二自成莲花我,利生加持大稀有。
大能仁
佛的异名。
——《藏汉佛学词典》
原文
安住法界宫的法身普贤王如来、密严刹土的报身金刚持、南赡部洲于印度金刚座示现成佛的化身释迦牟尼佛,这三者与我莲师无二无别。
法界宫
(杂语)胎藏大日如来之宫殿也,依处在摩醯首罗天。是古佛成菩提之处,具云广大金刚法界宫。金刚喻实相智,法界为智性(即理体),即理智妙合之处也。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密严刹土
色界十七天最上层的报身佛土。
——《佛学词典》
原文
有些固执的人也许不承认:“太愚痴了,不可能吧!”但实际上,你对此是可以现量感受到的,用教证、理证来说明的话,也是可以成立的。
现量
现,即显现。量,即量度揩定之义也。谓眼识乃至身识,对于显现五尘之境,离妄分别无筹度之心,而能于境度量揩定诸法自性之相,而不错谬,是名现量。(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笔记整理:定解B16
笔记审核:定解B09
档案编号B07152-定解B16-004
课前、课后教诫的重难点
(一)修行莲师的关要
1、信心
(1)何为信心
A.信心就是“我相信他能够加持我”。莲师和佛陀一样具有智慧、大悲、威力,智悲力。
B.如果怀疑,就成为障碍,得不到加持。
(2)信心有深浅
A.浅的信心:夹杂了一些潜在怀疑的信心。
B.比较深层次的信心:
a.对某一尊佛、本尊:完全了解。即通过宿世善根,或者专门学习有关自己所祈祷的这一尊佛的功德、专门去了解他的生平,看了之后了解了,便生起信心了。
b.因对佛法整体信心的提升而增上对所祈祷对境的信心:对整体的佛法进行闻、思、修、行,综合性的智慧就会增长。当整体的智慧和福德提升了,综合性的素质就可以用在任何单个或者具体的佛菩萨上面,会对其生起信心。
(3)如何提升信心
A.学习大经大论:提升整体素质。
B.有针对性地去了解:具体去了解有关莲师的教言和不共的功德,以及大德们对他的介绍、案例。了解得越多越好、时间越长越好。这样做的话,对所祈祷、观修的莲花生大士越来越熟悉,以前隐藏的、还没有去掉的疑惑慢慢就没有了,剩下的就是非常纯净的信心。与此同时,自己的大悲和其它的资粮也在聚集,这样再来修莲花生大士,就会具足让自己的觉性(如来藏佛性)快速现前的因缘。
2、见解
(1)在念金刚七句、修持莲师心咒的时候,一个重要的信息是“莲花生大士和根本上师无二无别”,能够这样观想就可以得到更加殊胜、圆满的加持。
(2)修皈依的时候,皈依境中也是根本上师显现为莲花生大士的形像。
3、要有向莲师求加持的愿望
对于我们所祈祷的对境,第一,要相信他有加持我们的能力。第二,针对我们自己来讲,一定是想获得他的加持,想得到他加持的这颗心要生起来。
4、坚持
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不断地观修和祈祷,这样心性就逐渐开始显露。
(二)想修法的动力来源于两方面
1、略说
(1)听闻和思维。
(2)修行得到的觉受或境界。
2、详说
(1)转变自心不是一蹴而就,要有耐心
A.所做的一切闻思修都是积聚因缘
现在做很多闻思和修学,看起来没有什么感觉,没有生起大的动静,但是只要我们是按照经论(经论是证量)、上师的教言(这些是正确的、不是分别念所造的教言)在实践、在闻思,就是在积聚因缘。
B.前途光明
现在已经走在路上了,总体而言前途是光明的,但暂时而言还会遇到很多违缘,这是肯定的,自己要准备好面对。
C.根器不同
有些人可能修十万遍就已经成就了、获得了很大的加持;我们可能修了若干轮,还是没有任何反应,这个情况也很多。因为修行人的条件不一样,有快有慢。但是作为一个修行者基本的素质应该有——不论怎么样我一定要坚持修下去。
(2)不是一直只是依靠闻思作为修行的动力
通过观修、闭关等修行得到了一些觉受或境界,这就成为新的动力。
(3)闻思、修行要两手同时抓
A.在出现觉受、境界作为新动力之前不能放弃闻思
a.闻思之后才知道修行的必要性,修行的方式,修行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答案也都是来自于闻思。
b.闻思产生的动力要比修行产生的动力要容易得多,真正要通过修行产生觉受还是要困难一些。针对普通大众来讲,在初级阶段尽量挑容易的去做,因为对我们而言,闻思产生的定解和动力相对容易些,当然要抓紧、要侧重。
c.针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真的修行比闻思困难多了,如果闻思也坚持不下去的话,去打坐实修就更加难以生起觉受。
B.在闻思中通过修行引生觉受
a.要尽量在闻思过程中祈祷、念咒、观修、打坐等,在这些过程当中得到一些觉受是很重要的。
b.到了一定阶段,对修行的信心等各方面比较深厚了,那时就慢慢尝试用修行去引发觉受。
因为修行更困难,我们不够把困难放在前面,如果把困难放在前面修得动就好,修不动就退失了。不是说只要打坐就成就了,只要去修一下子就能浮现美妙的觉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原文的重难点分析
(一)《莲花遗教》
1、偈颂
“诸佛殊胜调化刹,每众生前现化身,昔日无量光佛尊,普陀怙主观世音,达那够夏莲花生,唯有形象现三种,实际无别无不同。安住法界普贤王,密严刹土金刚持,金刚座之大能仁,无二自成莲花我,利生加持大稀有。”
2、与无量光佛尊、观世音菩萨无别
“诸佛殊胜调化刹,每众生前现化身,昔日无量光佛尊,普陀怙主观世音,达那够夏莲花生,唯有形象现三种,实际无别无不同”
(1)“诸佛殊胜调化刹,每众生前显化身”
A.佛陀的自性是菩提心
a.佛陀的悲心、愿力是不会衰减的。因为最早修行时,他发起了利益众生的菩提心,以这个菩提心为核心,展开了各式各样的修行。
b.在修行的过程中,他的菩提心一直存在而且越来越强、越来越清净。到了菩萨地的时候,他的大悲菩提心也是越来越清净、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增上。成佛之后,他的菩提心已经变成了永远不退失的佛陀的自性,不会有衰减。
B.佛陀的化身
a.因
佛陀依靠大悲和智慧为因,一直会显现不同的化身。
b.显示何种化身因缘而异
(a)有时候众生的因缘、条件成熟了,就会显现像释迦牟尼佛那样的化身。
(b)在众生的密乘根基成熟的时候,就显现像莲花生大士这样的化身;各式各样的化身都会成熟。
(c)众生的根基还没成熟,没有什么福报,出世间种姓还没苏醒,佛菩萨可能就显现一般的化身。这时众生看到的就是一般的人,通过这个方式让众生的因缘加深。
(d)寺院里的塑像也是佛陀的化现。塑像不能宣讲教言,但是通过这种方式,逐渐增长众生的善根,种下解脱的因缘。当他的善根成熟到一定阶段,可能会感召一位能给他讲法的善知识,给他讲有关解脱的知识、原理,轮回的因是本来清净的等等,使他慢慢对解脱生起向往之心。
c.化身无穷也不会疲厌
诸佛菩萨的大悲和愿力永远不会枯竭,他们会一直显现各式各样的化身,也不会因为时间长了就心生厌倦,因为所有让他厌倦的因缘早就灭尽了。
(2)“昔日无量光佛尊,普陀怙主观世音,达那够夏莲花生,唯有形象现三种,实际无别无不同。”
A.释义
无量光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莲花生大士只是形象不同,也有说一者是法身自性、一者是报身自性,一者是化身自性。
B.分析:藏传佛教中的无量光佛、观世音菩萨形象
a.在藏传佛教里,阿弥陀佛是披红色法衣的形象。
b.观世音菩萨出现最多的是四臂观音像,十一面观音也有很多。汉地的观世音菩萨是白色的女性形象为主,一手拿宝瓶一手拿杨枝。
3、与法界普贤王、金刚持及世尊无二
“安住法界普贤王,密严刹土金刚持,金刚座之大能仁,无二自成莲花我,利生加持大稀有。”
(1)关于普贤王如来的形象
A.普贤王如来就是法身佛。
B.实际上,普贤王如来是无形无相的,他表示法界的法身。
C.如果不画一个形象,我们也不知道那块空着的地方就表示普贤王如来,所以以蓝色的一尊佛像表示。
4、莲师化身于一切时中树立佛教圣幢
又云:“究竟二资圆满诸功德,成为长子幻化不可思,过去未来现在一切时,佛教胜幢树立于十方。”
(1)释义
A.“究竟二资圆满诸功德”
莲师的福德和智慧二种资粮都已经圆满了,而且佛地一切的功德也已经圆满现前了。
B.“成为长子幻化不可思”
莲师在事业上显现化身时,显现成长子或者弟子的身份。
C.“佛教胜幢树立于十方”
通过莲师的加持让佛法不断兴盛、不衰败。
(2)分析
A.佛功德和二资粮的关系(“究竟二资圆满诸功德”)
a.略说
佛功德本具,但需要二资粮才能现前:从了义的教法讲,佛地功德是现成的,但圆满现成的佛功德和二资粮也有关系,佛地的功德都是二资粮圆满后现前的,否则没法现前。
b.详说
(a)共同乘的大乘教义
二资粮作为一种能生因存在,能出生佛功德的因缘。即佛果以前是没有的,相续中就是心识,通过修行,福德资粮、智慧资粮圆满后,以前没有的佛功德逐渐就出现了。
(b)了义大乘(密乘)侧面
二资粮是能净因,能清除客尘。一分资粮对治一分客尘,二资粮不圆满,客尘没法彻底分离,本具的佛性如来藏也没办法圆满呈现。所以二资粮作为能净因,能净除客尘的因缘,佛果属于离系果,离开了系缚之后的果
B.莲师于藏地弘扬佛法的功德(“佛教胜幢树立于十方”)
a.以前藏地佛法不兴盛,虽然也有大昭寺、小昭寺这些寺院,但那时没有僧宝、没有完整教义的传播。
b.因为莲花生大士威德力、发愿和加持力的缘故,从桑耶寺开始就有僧宝了,正统的佛法以无不齐全的方式开始弘扬,包括加持桑耶寺的建成,莲花生大士传密宗等等。莲师降伏很多非人,让他们变成护法来护持弘扬佛法,所以说莲师对佛法的传播、还有弘扬,有非常大的加持,恩德非常重。
C.教诫
a.对莲师有信心与否关系着佛法的兴盛与否
(a)对莲师没有信心的话,能否兴盛佛法很难说
有些地方可能整个环境、条件的原因,没有多少人对莲花生大士有信心。通过祈祷莲花生大士,能不能够在这些地方让莲花生大士的教法特别兴盛呢?这也要观待很多的因缘。
(b)对莲师有信心,则佛法兴盛
如果在基础比较牢固,或者信仰莲花生大士比较多的地方,通过莲花生大士的加持,佛法可以大规模地兴盛。
b.自己可以依靠莲师获益
自己如果祈祷莲花生大士,可以遣除很多障碍,至少可以让自己的修行越来越顺利。
(二)《七品祈祷文教授益西措嘉之小字》
1、偈颂
“我是法身诸佛予加持,受用报身诸佛赐灌顶,化身一切诸佛作商议,佛教当兴南赡部洲中,密宗果法引导众生故,珍宝海岛莲花茎之中,自生化身表示而来至,具有缘分具信之士夫,若以虔诚之心祈祷我,以胜因果缘起发愿力,较其余佛我悲更迅速,措嘉信解平日祈祷我。”
2、莲师示现化身的过程
“我是法身诸佛予加持,受用报身诸佛赐灌顶,化身一切诸佛作商议,佛教当兴南赡部洲中,密宗果法引导众生故,珍宝海岛莲花茎之中,自生化身表示而来至。”
(1)释义
A.“佛教当兴南赡部洲中”
化身佛商议后,化现或委派莲花生大士来南赡部洲兴盛佛法,尤其是兴盛密宗的果法。
B.“密宗果法引导众生故”
为了弘扬兴盛密宗的果法,尤其是了义的大圆满教义,以密宗引导众生的缘故,或者有一部分众生的密宗根基也成熟了。
C.“珍宝海岛莲花茎之中”
达那够夏海。
(2)分析
A.莲师和释迦牟尼佛无二无别( “佛教当兴南赡部洲中”)
a.释迦牟尼佛主要调化共同乘的根基
(a)释迦牟尼佛作为教主,主要给人天乘根基的众生讲授人天乘的教法。
(b)给声闻乘的根基讲声闻乘的次第教法,让他们获得一果到四果阿罗汉果位,暂时获得解脱。
(c)还给共同的大乘显宗修行者讲般若波罗蜜多;讲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如来藏这种三转了义法轮。
(d)也给一部分少量的密乘弟子讲密宗教言。在印度南方叫米积的地方,讲解《时轮金刚续》,还有《密集金刚》、《文殊真实名经》,这些也是释迦牟尼佛亲自讲的密法。
(e)佛陀在弘扬佛法时,有针对我们分别念的善巧方便,有些内容不会直接说,因为说了之后会对众生不利。
b.密乘所化有情由莲花生大士来调化
以大圆满为主的了义密法,是莲花生大士传讲,他和释迦牟尼佛无二无别。释迦牟尼佛住世八十一岁后入灭,莲花生大士以密宗教主的身份一直在世间不入灭,继续自由弘扬佛法。
B.莲师本来是佛,为何还要通过诸佛加持、报身佛灌顶等方式示现化身
a.从了义的角度讲:莲师本身就是圆满法身的法身佛、报身、显相化身,本体具有佛的三身。
b.为了让弟子生信,故叙说其显现化身之情形:如果直接说他是三身佛,是佛的化身,很多人不愿意相信,因为信根不够。所以换一种说法,说他得过法身佛加持,报身佛灌顶,是化身佛协商之后派下来的。这种说法对凡夫来讲容易接受,接受了就能够生起信心。得到莲花生大士的加持之后,慢慢就知道他是一个化现,本身与三身佛无二无别,从这个侧面去认知就完全可以接受了。
3、教诫益西措嘉空行母祈祷莲师
“具有缘分具信之士夫,若以虔诚之心祈祷我,以胜因果缘起发愿力,较其余佛我悲更迅速,措嘉信解平日祈祷我。”
(1)释义
A.“具有缘分信心之士夫”
莲花生大士当时主要给益西措嘉佛母讲的,间接也给其他具有缘分的弟子讲。
“缘分”:指能够见到莲花生大士,祈祷莲花生大士,具有信心的士夫。
B.“若以虔诚之心祈祷我”
了知莲花生大士身语意、智悲力的功德之后,用清净心、虔诚心来祈祷莲花生大士。
C.“以胜因果缘起发愿力”
莲花生大士在因地时发了很多愿;果地时也具备很多加持,还有像金刚七句和很多修法的缘起、发愿力等,通过这些殊胜的因果缘起和发愿力的缘故。
D“较其余佛我悲更迅速”
相对于其他佛来讲,莲师我的悲心、加持力更迅猛。功德和佛等同,但是加持力比其他佛更迅猛。
E.“措嘉信解平日祈祷我”
“措嘉”:这是对益西措嘉佛母讲的。
(2)分析
A.修行时营造一种能够得到加持的氛围很重要
a.把外面的氛围调好
比如不要把手机开着放在旁边,把时间空出来,安安静静地修法。修法的时候就修法,其他事情不做了。把环境、氛围调整好之后,在这种状态中去修法就比较容易得到加持、相应。
b.把内心的氛围调好
(a)如果心很急躁,一看表还有五分钟赶快修,你的心进入的氛围不对,这样根本得不到效果,所以没创造出修法的氛围是不行的。
(b)为什么修法前要做很多调身、呼吸、观想等?就是把心调整到能够上座观修法义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去修,法义就容易观修。没调整好的话,一边修应该观想的莲花生大士或四加行,一边想别的,这时心就很难相应。
B.莲师能够遣除修行人内外密的一切违缘障碍(“较其余佛我悲更迅速”)
a.外的违缘:就是各式各样的世间的生活、工作的事情,比如有人给你做障碍、事情不顺、人不顺等。
b.内的违缘:修行的分别念,各式各样贪瞋痴的烦恼。
c.密的违缘:就是修行时执著所出现的觉受,包括证悟心性时还有一个很微细的障碍,这个障碍如果遣除了、不执著它,就获得更深的证悟;如果生起觉受时执著了,或者不了解是违缘,没有转,它就会转变成魔障。
(三) 《莲花遗教·空行母问答录》
1、偈颂
“发何愿彼能获得,祈祷莲生我满愿。”
2、分析
(1)祈祷莲师必定能满愿吗
A.总体来说:肯定会满愿的。
B.具体来看:满愿的情况有差别。由于相续当中的信心、福德智慧资粮,修行时间长短等因素不同,所以在祈祷的时候,加持是很快还是比较慢、全部还是部分、加持如何体现等,还是有差别的。
(2)因缘齐全为何还要祈祷莲师的加持
A.邪见
a.“我都有因缘了,还需要祈祷你干啥?”
b“我所有因缘都齐全了,也不需要你来加持。”
B.遣除
a.没有加持因缘不会现果:只是自己有这些因缘而已,要让因缘成熟是另外一回事情。会有很多障碍让因缘无法成熟,并且如果让因缘自己成熟可能会延缓很长时间。虽然具有很强大的因缘及很多的善根和习气,但是只有这些善根和习气是不够的,不能够转变成功德,不能转变成很明显的果。
b.加持之后因缘可以现果,且迅速现果:祈祷莲花生大士后,莲师会根据你相续当中的具体情况赐予加持。通过他的不共能力,就可以让这个果成熟的违缘全都遣除掉,让因缘成熟,让很晚才能成熟的果迅速现前。
(四) 《上师修法要文》
1、偈颂
“猴年猴月之初十,邬金我定临藏土,此乃我之誓言也,每一初十之吉日,幻化决定遍藏地,誓言莲生不欺惑。依赖于我具敬信,摆馐食子珍宝灿,相随手鼓伴乐音,七句祈祷妙音唤,邬金我由妙祥山,如爱子泣母不忍,加持降临立坚誓……”
2、释义
(1)“摆馐食子珍宝灿”
A.“摆馐食子”:馐就是神馐,一种特殊形状的食物,也叫食子、朵玛。有些特殊形状是天人食用食子的形状,有些食子的形状比较简单,有些特别复杂。做不了食子的话,会用一些替代品,现在有一些金属做的,做过加持也可以。这些也没有的话,就自己买一些比较好的食物、饼干或其他的一些,把这些食品、饮料、水果摆好。
B.“珍宝灿”:如果有珍宝,可以把它放在曼扎里面供好。有些修法的时候需要陈设坛城,坛城就是把所依莲花生大士的像摆放好,大一点的比较好,没有就用小一点的或者唐卡,工艺比较好的、让自己生欢喜心的。然后把佛堂布置得很庄严、很整齐,营造一个修行的氛围。供品、水、香、灯摆放得庄严,还有珍宝曼茶,以各式各样的供品陈设,用心去装饰。
3、分析
(1)莲师的幻化只是会遍布藏地吗(“幻化决定遍藏地”)
A.当时莲师是给藏地的修行人讲的,身边并没有汉人,也没有西方人士,所以当时的教言就是“遍藏地”。
B.在任何一个地方祈祷,莲师都会降临,决定会赐予加持。
(2)莲师只有初十才降临吗(“每一初十之吉日”)
A.任何时间祈祷他都会降临,这是莲师立下的誓言。
B.初十只是比较特殊的日子。按照惯例,很多散在各处的修行者,初十的时候会集聚在一起共修,做荟供、祈祷莲师等。
(3)对莲师的信心来自于了解(“依赖于我具敬信”)
清净的信心来自于对莲师功德原原本本的了解。只相信具有可靠来源的教言,对莲花生大士身语意的功德原原本本地生起信心,不夹杂其他的分别念。
(4)不是莲师需要供品,是我们需要加持(“摆馐食子珍宝灿,相随手鼓伴乐音,七句祈祷妙音唤”)
A.莲师不执著
有人认为“随随便便搞点东西就可以了,不供也可以”,“莲花生大士是不会执著的”。莲师肯定是不会执著的,关键是你的心态这样随便,就不会对这个法重视。
B.我们需要加持
a.“摆馐食子珍宝灿”
在摆设供品的过程中,带着恭敬、纯净、虔诚、殷重的心,把供品摆放整齐,安置珍宝灿,摆设食子等,这说明对法很重视,这就是相应这个法、得加持的一个前行。
b.“相随手鼓伴乐音”
(a)这些乐器、手鼓也能够做供养——有时乐器是迎请,有时也是供养,把很好的声音对莲花生大士做供养。这些都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不是故意搞一个形式。
(b)外行看着好像密宗很热闹,内行知道这是一种能够让自心与法以及莲花生大士相应的氛围。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的心安住在和莲花生大士相应的状态中,这也是一种殷重的心。
(5)要相信莲师必定能赐予加持(“加持降临立坚誓”)
A.我们现在很穷,内心当中什么功德都没有。但莲花生大士很富裕,他内心当中的智慧、悲心的财富、不可思议的威德力是圆满的,你说要得什么,他就通过他的方式赐予你各种各样的悉地,他一定有这个能力。
B.我们一定要相信,不要被自己狭隘的思想所局限了,“我都做不到你怎么做得到?”你做不到不等于别人做不到。什么叫不可思议的加持力?都可以想到就是可思议了,我们一定要相信他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一心一意地祈祷莲师,完全信任他,慢慢违缘就会松动,就会消失。如果我们要生起出世间的功德、生起禅定,或者要生起觉受、生起菩提心、空性的证悟等等,都可以祈祷。
(四)《耳传宝库·第四品益西措嘉之教言》
1、偈颂
“去往山顶、空谷等合意的地方,祈祷呼唤好似头已裂开般,生起厌离出离心,怀着感恩戴德的敬信,豌豆大的泪珠滴滴能清净弥天罪障,这是一大要点。出现觉受,尽力护持。”
2、分析
(1)在何地
“去往山顶、空谷等合意的地方”
A.在山顶上要念金刚七句,特别强烈地去祈祷。因为那里人少,人少的地方去喊也不会担心有其他人障碍,如果人多的地方有时会有其他人来障碍,没啥必要。
B.这个地方说是在山顶、空谷,比较适合呼喊的地方去喊比较好,当然如果是莲花生大士加持过的地方就更好。
(2)如何祈祷
A.“祈祷呼唤好似头已裂开般”
在山顶大声呼唤,祈祷莲花生大士,好像头已经裂开了一样。撕心裂肺一样的喊或者祈祷,主要是表现非常迫切地想要得到加持的心,这是很重要的。
B.“生起厌离出离心”
A.“怀着感恩戴德的敬信”
对莲花生大士的功德、恩德都能够生起信解。一方面,对他的功德完完全全地相信,另一方面,他给我们赐予加持的恩德我们也是感恩戴德。
C.“豌豆大的泪珠滴滴能清净弥天罪障”
因为自己内心中对莲花生大士生起了非常强劲的信心,忍不住一直流眼泪。
D.“出现觉受,尽力护持。”
a.如果这样祈祷,一定会出现觉受。
b.有时祈祷之后内心会生起空白一样的心,或者很清净、或者得到加持的状态。出现这个觉受的时候就尽力护持,就安住在这个状态当中。
幕布链接:
https://mubu.com/doc/3tNK6qR5O0
使用说明:
本笔记参考生西法师《莲师七句》辅导笔录梳理、整理而成,若希望阅读法师辅导笔录原文请自行在网络搜索。
笔记整理:定解B04
笔记审核:定解B01
档案编号B07152-定解B0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