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 |《莲师七句祈祷文释》第4课

法师辅导一 2014版

智诚堪布 PPT

第四课

麦彭仁波切的此注释是从《金刚七句》的外义,即从词句的趋入进行解释,通过解脱道和方便道等方式进行解释,以及一些实修的窍诀。这次我们学习的是外义,通过了解文字以祈祷的方式修持莲花生大士。现在我们正在解释《金刚七句》字句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前面已经认清了所祈祷的对境,今天我们要继续来学习《金刚七句》。

在念《金刚七句》的时候,首先对莲花生大士本身要有信心,然后在念的时候契合于文字所表达的含义,比如莲花生大士降生的地方、降生的方式、殊胜的功德和名号等作为祈祷时所面对的非常殊胜的对境。

在祈祷的时候,一个是主尊莲花生大士,还有莲花生大士的一些眷属。主尊和眷属其实是无二无别的,都是莲花生大士的本体。如果我们知道了这些殊胜的意义,再来通过信心等的祈祷,就可以更直接迅速地得到莲花生大士的加持。

最主要的当然是信心,但是我们的信心由何而发、从何而起呢?要通过各种因缘来引发我们的信心。尤其是在念祈祷文的时候,我们要契合这个要点来祈祷,这是很重要的。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

如此尊中之尊至高无上的持明王,

“尊中之尊”是对莲花生大士的赞叹。尊就是尊贵的对境,比如世间有世间的尊主,佛法中也有令人尊敬的或者殊胜的圣尊,比如阿罗汉、菩萨等。佛陀是尊中之尊,莲花生大士属于佛陀的自性、佛陀的本体,尤其在示现很威猛事业的时候非常超胜。在佛陀入灭之后,莲花生大士作为一个功德非常明显的主尊,他在所有的圣尊中非常突出,所以称之为尊中之尊——圣尊中的圣尊。就像赞叹佛陀是天中天、圣中圣,这些都是指非常超胜的对境。

“至高无上的持明王”,“明”指觉性、光明的本体,“持明”是已经认知并安住这种状态中。证悟了本性,现前了本性叫持明者。

所现前的、所安住的自性也有差别,有些地方就分了四种持明,异熟持明、长寿持明、大手印持明、任运持明,对于明清智慧认知程度的不同,安立了不同的持明果位。

除了佛法的持明之外,还有一些世间的持明,就是暂时的持明。在《大圆满心性休息》等当中也提到了一些世间的成就者获得了某种禅定、某种神通也可以称之为持明。

但真正持明中的“明”字是指明空无二本体的觉性。持明就是守持或者安住的意思,就好像手上抓住了这个东西,自己可以掌握。如果自己相应于这个本性而安住就称为持明。

众多持明中持明者之王就是莲花生大士。在我们学习佛法的过程中也知道有八大持明,总集也是莲花生大士,所以他是所有持明者之王。

莲花生大士就是尊中之尊和至高无上的持明王。主尊降临的时候有很多眷属围绕。

由密宗所化尤其是勇士空行不可胜数、不可思议的眷属层层围绕,如同芝麻荚分开般安住着,实际上浩如烟海的三根本护法神无不齐全。

当我们在祈祷莲花生大士的时候也应该知道,和莲花生大士同时降临的还有无量无边的眷属,这些眷属称之为密宗所化。修持密乘的这些勇士空行等称之为密宗所化,是密宗本体殊胜的圣尊成就者。

“尤其是勇士空行不可胜数”,这些勇士空行的本性不是菩萨就是佛陀的自性。在密法中叫做勇士和空行,意思以前解释过了。这样的勇士空行是不可胜数的,非常多。

跟随自己的观想能力,有时可能只是把莲花生大士观得比较清楚;有时把两位空行母观想得比较清楚,其它的话可能就观不清楚;有时我们在观想的时候借助一些画像、唐卡,七八尊十几尊可能观得清楚一点;如果自己有能力,就观想浩如烟海、无量无边的眷属层层围绕。

这个对我们来讲是一种训练,有时无量无边的圣尊摄于一个本体中,有时一个圣尊化现无量无边的眷属,其实所有的眷属和主尊的本性是无二无别的。这种观想是对我们智慧的训练。训练不会很耽著这个就是这个,那个就是那个,或者只观一个,或者只观三个,打破我们很多固有的实执分别念。所以在很多修法中需要观想得很广大,有时候观想就摄略,有时候消失在法界中,有时在法界的虚空中再重新刹那浮现圣尊的身体,这些都是对我们智慧的训练。训练得很纯熟的时候,就会逐渐和法性、实相相应。

“不可思议的眷属层层围绕”,也有一些图片或者唐卡等来帮助我们观想。如果我们现在看文字很难理解,就借助一些图片来观想,这个也是很好的。一边看着图片,一边念诵、祈祷。看的时间长了之后就可以在随时随地的过程中进行祈祷观想。

“如同芝麻荚分开般安住着”,一个芝麻荚里面有很多芝麻。芝麻荚一打开,很多芝麻显现出来,表达很多的意思,互相之间也是处在各自的位置上。有些仪轨里面也是用打开芝麻荚的比喻来说明很多的意思。在虚空中一下子就出现很多的圣尊,在虚空中安住着,就像芝麻荚打开之后的自性,各自在各自的本体中安住。

“实际上浩如烟海的三根本护法神无不齐全”,祈祷的时候我们是祈祷莲花生大士,其实还有浩如烟海的三根本和护法神。莲花生大士是上师根本,是所有加持的根本,我们要得到加持是从上师这得到加持;本尊是悉地、是成就的根本。要取悉地、取共同成就、取不共成就,这就是本尊带来的种种成就;空行是事业的根本,如果要成就很多事业就通过空行来承担。

其实上师、本尊、空行只不过是上师或莲花生大士事业的三个反体,是把三个反体形象化了,形象化之后这个代表上师的自性,这个显现本尊的样子,那个显现空行,其实是上师三个不同作用的具体化的安立。

有些时候众生有各式各样的分别心,但是在修了一定时间的时候,我们知道所有的上师、本尊、空行都是上师的幻化。就像佛陀有寂静的相、忿怒的相等,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分别地予以调伏。上师、本尊、空行其实就是一个本体,他的三个作用的具体化显现,显现成上师一类修法、本尊一类修法、空行一类修法,其最终归摄在上师的自性中。

此处就莲花生大士其实也是我们的根本上师,他所示现的眷属三根本也是齐全的,不管是传承上师也好,还是本尊中的寂怒本尊(寂静的和愤怒的本尊),还有各式各样空行,这些全部都是齐全的。

“护法神无不齐全”,护法神其实也是上师的化现,主要是承办顺缘的自性。遣除违缘、承办顺缘要依靠护法神,也是上师本体的具体示现。他是显现成世间护法神的样子来做事情,因为他有做这类事情的缘起。修本尊、修空行都有各自不同的作用,所以从上师的本体中化现出上师、本尊、空行、护法这些不同的修法,都有不同的必要。我们在修不同的法的时候,也要知道这是上师的本性。

因为有很大必要的缘故,传承上师、根本上师们传不同的本尊修法、空行修法等,这些都是通过智慧抉择的。有些修行者、初学者或我们这些弟子们看到了某个教义之后就觉得,既然一切都是上师的本体,那我只修上师就可以了,其它的是不是可以不修呢?有很多这方面的疑惑。从某些方面讲的确都是上师的本体,但是它们的作用不同,各自示现出不同反体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去修,因为这些都是佛菩萨抉择的对我们有必要、有帮助的修法。但修的时候我们要避免什么呢?觉得修本尊的时候好像和上师脱节了。绝对不要这样想!一方面我们要修,另一方面我们要知道所修的是上师某一事业、某一功德的具体化的示现,他是通过示现成本尊的方式来帮助我们成就悉地,通过示现成空行的方式让我们更容易成就上师的事业。祈祷上师来遣除违缘也是一样的,上师专门化现出一部分护法的修法,帮助我们遣除违缘。我们念护法修法的时候,就知道这就是上师的本体,上师化现成护法神让我们祈祷,效果会更迅速、更直接。

我们要去修,但是修的时候不要觉得这是离开上师的自性之外单独安立的,也不要觉得既然本体都是上师,就只修一个上师,其它都不用管了。其实我们的分别念不一定可靠,虽然这个道理怎么说都好像是通的——是啊,既然都是上师的本体,修一个就可以了。这句话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逻辑上是对的。但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那不确定,因为我们的分别念是不确定的。到底哪一种方法更适合我们?其实佛菩萨、传承上师们很清楚。如果按我们的分别念就可以确定,他们也没必要讲这么多非常复杂的本尊观了。其实每个都有不同的作用,每个表示一种法类,通过这样的修行就更容易趋入实相。

这些修法怎么样分,怎么样合,我们需要了解这种自性。

上师示现成三根本、护法神,全都是上师的示现,是上师不同事业的具体体现。

打个比喻,如果上师要在世间利益众生,可能会示现成公务员、司机、医生,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利益众生,但全都是他的事业。如果是他一个人跑来跑去做各种事业,一般大家也理解不了,所以他同时化现很多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岗位上做不同的事业。看起来是不一样的人,但其实都是他一个人幻化的。他在不同的地方示现这些事业,有时候他的形象也是不同的,有一定的必要和缘起。

佛菩萨尤其是上师们要示现很多事业,他们会通过示现为本尊、空行等不同的方式来引导众生趋向于实相,其实每个都是他自己的事业,是密不可分的,都是上师的本体,我们需要理解。

所有眷属其实也都不离开主尊的智慧应机调化虚幻的游舞。

所有眷属其实也没有离开主尊的智慧,都是上师、主尊示现的,也就是主尊和眷属无二无别。所有的眷属也是上师的自性,是上师的本体示现出来的。

既然和主尊无二无别,为什么要示现这么多眷属呢?和刚刚所讲的一样,众生的很多分别念都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予以调伏,所以示现主尊之外也示现眷属的自性,其实眷属和主尊的自性是一模一样的。

“应机调化”,根据不同的根基予以调化。有些是直接通过主尊的身份来调伏就直接相应了,但有些可能对旁边的某个眷属更有感觉、更有信心,觉得祈祷旁边这位就可以了,所以众生的根基差别很大。

在佛陀时代也是一样的,有些众生对佛陀有信心,有些对佛陀身边的弟子有信心,所以佛陀怎么样救度他,他都不为所动,但是弟子一去,马上就生起信心,讲什么都听,并用他的教言去观修,也有这样的事例。所以是根据不同众生的根基而示现成眷属,其实眷属也是他的本性,他们的功德、证悟都是无二无别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迎请莲花生大士,念到“空行众眷属围绕”的时候,不要觉得这些眷属比莲花生大士要差一些,信心也打了个折扣,做个辨别——中央的主尊是功德圆满的,站在越旁边的就越差。麦彭仁波切讲过,不管座次在第几位,全都是莲花生大士的示现,都是无二无别的,这一点很重要。

“虚幻的游舞”,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应机调化虚幻的众生,是轮回中如梦如幻的游舞。游舞也是幻化、做游戏的意思。

因此,主尊、眷属是无二无别的自性,均是所祈祷的对境。

这里面讲得很清楚了,主尊和眷属是无二无别的自性。这和世间的主尊和眷属有差别。世间平凡的众生,主尊是主尊,眷属是眷属,他们的相续是别别他体的自性。但是在佛法的修行中,尤其在一些比较殊胜的修法中,主尊和眷属是无二无别的自性,没有差别。看起来好像是不同的主尊和眷属,其实都是主尊的幻化,眷属也是主尊,主尊也是眷属。

“均是所祈祷的对境”,这是对我们所祈祷的“空行眷属众围绕”作的讲解。我们要了解,所祈祷的莲花生大士的眷属,包括平时我们在佛像、唐卡上看到的护法神、空行、勇士,还有旁边的这些眷属都是和莲花生大士一样的。莲花生大士具有什么功德,他们也具有同样的功德,这样就可以缘这些圣尊生起没有差别的信心和恭敬心,这是很重要的。

把这些眷属观完后,应该通过什么方式来祈祷呢?

以诚挚信虔诚祈祷的方式:

既然已经把殊胜的主尊和眷属迎请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们要引发非常真实的虔诚的信心,然后不断地去祈祷,而且发愿跟随莲花生大士这样殊胜的圣尊进行修行。

对那些怙主的功德如意宝,在相应清净信、欲乐信、诚挚信之心引发下,情露于形,表现在身语上,祈祷、顶礼等。

“怙主”,就是主尊和主尊无二无别的眷属,是我们真实的依怙,不是暂时的,而是究竟的依怙,是永远不会变化的,今生是我们的依怙,后世还是。他是获得不变功德的自性。

“功德如意宝”,他们是功德如意宝,不管我们要祈求什么,都可以如愿获得。

“在相应清净信,欲乐信,诚挚信之心引发下”,这里讲了三种信心,这三种信心按照《前行》等论典的讲法,是可以通过由浅到深的次第来进行安立的。

清净信是最早引发的,《前行》中讲,这种信心没有什么根据、也没什么其它的理由,在看到某尊佛的像或者庄严的庙宇时,一下子生起了信心,很高兴,这叫做清净信,是一种清净心。

欲乐信比清净信要深一些,听到功德,生起我要获得这个功德的欲求的心境;听到过患,生起我要断除的想法,这些就属于欲乐信。

欲乐信比前面的清净信要好一些。因为清净信不需要什么根据的,仅仅是眼睛看到的一些庄严的佛像、壮观的庙宇,耳朵听到一些师父们诵经的声音,之后马上引发心境的震动,生起一种好感和信心。也不是说完全没有根据,根据就是眼见耳闻的东西,没有其它更深的根据。

但是欲乐信就有了,听到要断除过失,生起信心等词句之后,内心中生起了我要获得这种功德。比如听到念观音心咒和莲花生大士《金刚七句》功德那么大,我也要念,也要获得莲花生大士的加持。这就叫做欲乐信,它是对教义有所听闻之后生起来的信心。

诚挚信是在欲乐信的基础上,进一步断除了怀疑,生起了定解,通过这种定解产生的信心叫做诚挚信。它是有根据的,而此根据比较牢固,通过深入的闻思之后,完全明白了这个道理,这种叫诚挚信,也叫胜解信,或者叫不退转信。

前面的根基不牢固,都有可能退失,这边看到佛像正在高兴的时候,突然旁边来一个人被呵斥一顿,信心马上就没有了,很容易动摇。刚刚看到清净庄严的时候,转过去看到垃圾堆一下子就转变了,这种清净信很容易退。欲乐信稍微好一点,但是稍大一点的违缘,也马上就退了。而诚挚信不太容易退,因为内心中生起了智慧,前面两个这些退失的因缘,在胜解信的智慧之下完全可以消化掉。这些因缘也不能动摇他的信心,这个叫做诚挚信或者胜解信。

从我们来讲基本上都经过了这些途径,逐渐通过清净信到欲乐信,从欲乐信到诚挚信,这个主要是通过闻思修行而达到,是从次第来安立的。

还有一种安立,就是从信心的不同反体来安立。从同一个信心的不同反体安立,就是一种信心的三个不同的侧面。我对于莲花生大士生起的信心,它有三个不同的侧面。

一个侧面就是这个信心是清净的,信心也叫清净心,因为我没有夹杂着怀疑。其实每个信心里面都有清净的成分。为什么生信心呢?因为对应某种清净对境的功德生起了一种了知,之后生起的一个信心。所以这个信心是一个清净的本体,自带清净的成分。比如佛陀的功德是完全没有烦恼障和所知障,我对他这样一种清净的本体、清净的法界如是了解而生起的信心。我的信心一般也是相应于这个清净的本体,也是清净的。你对这个对境清净的功德越了知,你的信心就越清净,所以信心里面也有清净的部分。

信心里面也有欲乐的部分。我对佛生起了信心,其实这个信心也包含我要获得佛功德的一种心,有一种欲求、欲乐的成分。我对莲花生大士生起了信心,除了我相信他是一个殊胜的佛,是一个真正的祈祷对境之外,其实我要获得他的加持,要获得他果位的一种心态。

真正圆满的信心并不一定只是一种仰望,仰望是信心的一个部分,真的比较圆满的信心我也可以获得,是这种自信心。莲花生大士的功德我也可以获得,本性上是一样的。这个信心里面就包含了一个欲求,我可以获得和他一模一样的功德。

我们皈依三宝的时候,刚开始生起的信心是对外在的三宝,相信佛法僧具有功德。但是皈依修到一个深层次的时候,就相信我的本性也具有三宝的功德,这个叫自性三宝。我也完全可以通过修行现证这个自性三宝,变成三宝的自性。这个也是一种信心,这个叫做欲乐,这里面有欲乐的成分。还有一个就是诚挚,就是非常的真诚,信心里面有真诚的成分,没有虚假,非常非常确定的一种信心。一个信心可以从三个侧面来解读;也可以从三种信心次第增上来解读,这样来解读信心都是可以的。“情露于形”,信心外显。“情”就是心,这个心露于形,显现在形象方面,表现在身语上。有信心的人看到佛陀、莲花生大士像的时候,就非常的高兴和欢喜。表情、眼神都不一样,自动就合掌,情不自禁顶礼、转绕、供养,这些其实就是你的信心显现在身体上面。

表现在语言上面,就是马上祈祷,念“嗡啊吽班匝格热班玛色德吽”,念《金刚七句》。一边顶礼一边祈祷莲花生大士“请你加持我,庇护我。”在语言上面就开始显现出来。这个就是我们在念诵《金刚七句》的时候,要生起这种殊胜的信心。

也就是说,要认识到那些皈依境的功德真实不虚,世间其余的一切法弃如糠秕,我们生起了信心之后,要随行这样具有殊胜功德的主尊和眷属。

“要认识到那些皈依境的功德真实不虚”,这很重要。因为我们要祈祷的话,第一个必须要确认,它是一个真正值得我皈依的对境,祈祷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意义,这个要非常地确定;第二个是我自己真的要得到它的帮助和加持。对于皈依境的功德真实不虚这一点,有时候也要经过比较漫长的时间,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最终确定。在这之前,也许内心中有一分信心,但是同时也夹杂着染污,保留了一些怀疑。这时候的祈祷虽然也有利益,但是这种祈祷的功效也会因此而有些折扣,没办法完全表示出来。

通过我们一边祈祷,一边去做深入的闻思修行,了解对境的功德之后,怀疑慢慢就没有了,这也是综合性的增上。一方面要多了解莲花生大士的功德,一方面通过修持法行、善行的方式来圆满我们的善根、增长我们的福德,通过忏悔清除障碍。通过多方的努力,我们的信心就会慢慢变得清净,同时让我们的信心不纯净的很多因素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比较纯净的信心。

最关键的是,这种信心是在如来藏中本来具备的。

只需要把不相信、怀疑去掉,它就可以显露出来。

法王如意宝说要生起信心,闻思修是很好的方式。因为通过闻思修我们完全知道对境的功德,知道怎样通过智慧化解怀疑,也懂得了很多增上福报的方式和圆满福报的原理。这些都是通过不断闻思修行逐渐完善的,完善之后自己的信心不可能不增长。同时看一些传记、介绍,最关键还是闻思修、多祈祷,这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是不是只有莲花生大士的皈依境是真实不虚的,除此之外其它的法都要抛弃?也不是这个意思。皈依境代表所有的三宝自性,不管是哪个教派的皈依境都是三宝自性,是真正的真实不虚的体性。

为什么真实不虚呢?因为从三宝的本体安立时,虚妄的、不可靠的成分在达到三宝功德之后是没有的。虚妄成分属于世间位,是还有很多欺惑、虚妄的自性。所以,除了三宝自性之外,其他的一切法全都抛弃,没有丝毫的意义。这是我们修行时,是从内心确定皈依的层面上,对其他的一切法完全抛弃,这个我们必须要了解。法本中讲,其余的一些法完全抛弃,不是说我们行为上什么都不管不做了,而是我们内心当中认定,只有三宝是对我们真正有帮助的皈依境,除此之外,不要仰仗其他。

我们必须要认清楚,世间天神、钱财、整个世间全都不是真正无欺惑的皈依境。在认定哪个是我们皈依境时就选这个,其他不用选。并不是说你现在完全什么都不管的意思,不要误解了。

佛法中在某一个地方,讲解这些问题时,一定要认清楚在什么场合,这样才可以比较明确地认请法义,否则容易混淆。

进入密宗后,在讲皈依或修上师瑜伽时,好像只是皈依上师,除了上师您之外,不寻求任何的皈依处。对这句话其实我在很早以前也有困惑,佛陀不皈依了,正法也不皈依了吗?好像感觉很疑惑。法义很深,我们没有理解,慢慢学了之后,我们就知道上师其实是三宝的总集,皈依上师其实就是意味着对整个三宝的皈依,并不是要舍弃三宝,而是认定了三宝摄在上师当中,皈依上师就是皈依三宝。

这样就知道了,除了三宝之外,其他的东西不要依靠了。世间的东西暂时可以依靠,比如说生活或者要干什么可以依靠这些。但是在讲修行、讲解脱道的时候,这些法没办法作为我们真正的不欺惑的依靠处。

很多法义我们要不断去学习才能够理解。很多地方这些都讲得很清楚,只不过我们智慧没到,对这句话的解读不究竟,在这个过程中引发了很多怀疑。只要我们不断学习,自己智慧增上之后,这些就自动解开了,发现其实这个意思不是以前的那种理解。此处“世间其余的一切法弃如糠秕”,抛弃的意思是,不作为我们的皈依处,不是我们全心依托的对境。

暂时来讲还可以依靠。

以全心托付的意乐,自他一切众生随行怙主您,不离开此而修行。

把我们的身心,很多地方讲“皈命”,以生命来皈投依靠,因为我们的生命是最珍贵的。我皈依你不是我的身体皈依你,语言皈依你,而是以生命来进行皈依。

这时我们对于三宝的自性已经完全确定了。以前可能对三宝的自性、莲花生大士的自性不太了解,导致我们在皈依的时候,不太愿意全心全意地皈依,依靠它修行。但是随着不断修行,我们越来越确定,这个真的是最殊胜的对境,完全可以信赖、全心全意可以托付的自性,这个意乐可以生起来。

“自他一切众生随行怙主您”,不单单是我确定了,一切众生都可以把您作为皈依处,随学您进行修行。“不离开此而修行”,不离开莲花生大士,不离开真正的、殊胜的三宝自性而进行修行。

无欺的怙主您是无量大悲的自性,切切不要抛弃如今正漂泊在三苦大海中的我与如我的一切有情,

无欺的怙主您具有无边无际、无法衡量的大悲心。这其实也是来强化我们的信心。有些地方讲是提醒观世音菩萨、莲花生大士等,不要忘了你是发过愿的,你是无量大悲的自性,不能够抛弃我们。其实提不提醒对他们来讲是多余的,但是这样提醒对我们信心的提升是有帮助的。

不是说这个众生太难度化,不想管了;或者他真的忘记了,事情太多,今天这个众生喊,明天那个众生喊,最后就把最初喊的给忘了。这个永远不会,他的大悲心早就变成无为法的自性了,不会有丝毫忘失。

为什么还要这样提醒呢?是让我们想得到加持的信心更迫切的一种方便。这样的方便督促之后,可以调动我们很急切的信心,可以更快地接受到大悲的加持力,并不是他们的大悲会减弱的意思。

像我和我这样的有情,正漂泊在三苦大海中,痛苦没有一刹那停止过。“三苦大海”就是佛法中的痛苦观——苦谛。如果我们对于三苦有非常清晰的认知,就知道苦的确没有休息过,苦苦转变成坏苦,坏苦转变成行苦,行苦又转变成坏苦等。众生不管是什么状态,都是三苦的自性。

苦苦是非常明显的痛苦,比如生病或者棘手的事情,自己会非常担心、畏怖等等。

一段时间之后苦苦消失了,取而代之可能是喜事降临、快乐了,这是变苦的自性。要认知到所谓的“快乐”是以变化为苦。苦苦的自性在快乐中不明显,不能把坏苦安立成明显的苦苦,坏苦当中没有苦苦的本体,它是以快乐为自性的。但是快乐怎么是苦呢?以变化为苦,以坏作为苦的本性。快乐的苦是要变化的,没办法保留住,把变化本身安立为苦。

不苦不乐就叫行苦,是苦因,在不苦不乐的舍受上随时可以发动,因为它有基础,随时可以变成坏苦和苦苦的自性。所有的受就这三种:苦受、乐受和舍受。所有的众生任何时间段中,都是处在这三种状态中。我们在思维轮回皆苦,五蕴皆苦时,一定要思维三苦自性。不能只思维苦苦,若只思维苦苦,我们对苦的认知就不足够,会觉得还有快乐。比如今天有大喜事降临了很快乐,或者不苦不乐这个舍受也不是苦,觉得在苦之外还有其他安乐可得,至少还有不苦不乐的状态。

佛陀早就已经观察过,苦有三种方式,苦因的方式就是舍受,就像五蕴和合的身体,只要五蕴存在就是行苦,为什么?因为所有的痛苦和安乐都是从五蕴上发动的。只要五蕴还在流转,有时会发动苦苦,例如地狱中苦苦占上风,基本都是苦苦的自性;有时是变苦的自性,比如升天,五蕴流转到天界后,快乐的成分会多。快乐的成分是坏苦的自性,会变坏。因此只要有五蕴存在,五蕴本身就是行苦,也离不开比较明显的变苦和苦苦。

三苦的自性很重要,一定要认真思维。如果思维透、生起感觉,就可以真正认为轮回大苦海,如罗刹洲,如充满臭气的不净室,连快乐都是变苦的自性。很多人根本认知不到变苦,不愿意求解脱,指望着以后升天或通过拚搏摆脱苦日子,换来幸福的生活,觉得有奔头,没必要解脱。但是一定要好好思维坏苦,因为它的麻痹性很大。除了思维坏苦,还更应该思维行苦,只要因还在,苦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总的种子还在,五蕴还在流转,苦肯定会引发。

因此思维苦时一定要思维三苦的自性。三苦的自性生起来后会引发比较彻底的出离心。整个三界中,无色界是行苦的自性,色界是行苦和变苦的自性,欲界天中变苦的自性多一些,行苦也都有。欲界的人道、旁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中是坏苦、变苦、行苦这三种苦的不断变换。恶趣中尤其是地狱,苦苦占大多数,没有变苦,行苦作为基础也会有。在人道,苦苦、变苦、行苦都可以思维,所以人道最适合修行。

一定要好好了解和体会佛陀讲的苦谛。如果把苦谛思维透,会自动对整个轮回没有兴趣。轮回中没有真正究竟的可以得到安乐的地方。只有把五蕴的本性从轮回中消除,它的因没有了,苦才不会再生存。

自己和一切有情都漂泊在三苦大海中,祈祷莲花生大士一定要经常用大慈大悲来关照自己,希望祈祷时马上得到回应。主要为了激发自己很迫切的信心,因为情况危急,想到莲花生大士是大慈大悲的自性,一定要好好祈祷他,这些都是得到加持的殊胜方便。

祈祷您以身语意不可思议之密如同触铁成金的点金剂一般,“身语意不可思议之密”,就是祈祷莲花生大士的身密、语密和意密。“如同触铁成金的点金剂”,点金剂属于一种很奇妙的物体。以前在印度专门有点金剂的修法,专修点金术,也叫金丹术。传记中记载龙树菩萨修过点金术,通过它利益了很多有情。点金术可以触铁成金。有些药水通过很长时间的修炼后,会具有很神奇的功效,铁一沾上药水马上会变成金块。这个点金剂不像以前讲的五百年后会变成铁,不需要担心。有一种点金剂是暂时性的,过了五百年后又会复原,变成铁块。传记中没有讲五百年后还会变回来,变化是永久的。有一次龙树菩萨甚至想要把一座山变成黄金,正在准备要变时,度母或某个圣尊显现说,这样不好,会引发众生的贪欲和争夺,引起无意义的战争。没有开许。点金剂一点上去,刹那间铁就会变成黄金。同理如果祈祷莲花生大士的加持,身语意的加持一进入心,心马上就会变成无分别智慧。因为心的本体就是无分别智,只是上面有很多客尘的垢染。如果自己的本性不是无分别智慧,怎么加持都不会起作用。莲花生大士的加持进来后,最多可以感受到很快乐、很舒服,别无其他。但我们的本性是无分别智慧,和莲花生大士的本性无二无别。他的加持一进来,客尘消散后,无分别智慧就会呈现出来。我们指望得到这种加持,加持迅速融入自心,就像点金剂一样。

加持寻觅指望依处的自他身语意,自己和其他众生有各种很痛苦的怖畏,所以才寻求皈依处。《心性休息》中讲到三士道的皈依都是为了遣除怖畏。下士道的皈依是为了遣除对恶趣的怖畏;中士道的皈依是为了遣除对轮回的怖畏;上士道的皈依是为了遣除自己安住在寂灭中的怖畏,因为他要利益一切众生。三者都是为了遣除畏惧而寻求皈依处,所以自他身语意都在指望皈依。

有些众生不得其道,不知道有殊胜的皈依处,为了解除自己的痛苦,只是拼命地在世间寻求可以安慰自己的方式,例如钱财、地位、家庭等能令自己觉得安全的因素。修行者寻找的是更究竟、更了义的、可以永远帮助自己离开整个三有怖畏的,可以完全消尽行苦五蕴的修法。因此修行者所寻求的皈依处是具有三宝自性的莲花生大士,从而获得殊胜的加持。

尽管您安住在妙拂吉祥山等自性化身刹土,但愿依靠大悲的妙力降临此处。

“为赐加持祈降临”,就是在讲这句话。无论您显现上安住在妙拂洲罗刹国的铜色吉祥山莲花光明宫,或安住在其他化身刹土中,但愿依靠我的祈祷,再加上您的大悲妙力,刹那之间降临在我前面的虚空中赐加持,或直接降临在我的相续中,刹那之间把我的无明愚痴黑暗完全遣除。

要通过信心祈祷,相信莲花生大士有这个能力。这个信心前面提到过,就是清净、欲乐或诚挚,相信他有此功能。

除了相信对境有这个能力之外,有一个持续性的信心很重要。有时刚开始相信,但是用了几次发现不管用,好像没起到作用,就退失了。这样的信心就不是持续性的信心,作为修行者第一要有刚刚讲的那种信心,第二要持续性地相信,这对修行者非常重要。

今天祈祷了,相信可能会得到加持,但并没有出现那种明显的感觉。然后明天还是以同样的信心祈祷,继续相信,也许还是没什么作用。后天继续相信,这样做特别重要。末法时代的修行者,相续中的障碍很重。相信祈祷时肯定会得到加持,但因为自相续中的信心不够、夹杂着疑惑,会阻碍加持力的渗透。

我们祈祷莲花生大士的时候,他就给我们加持了,就像白天太阳出来了,但是如果雾霾很厚重,或乌云很重,它们就会成为阻碍,阳光在云层外面透不过来,或者渗透到一半时进不来了,所以下面的人感觉不到太阳光。我们的心是要接受阳光的,莲花生大士就像太阳给我们加持力。但我们祈祷后,他给我们的加持中间隔了很多叫做“障碍”的东西——障垢、无明、怀疑等各种各样的因素。

但这和太阳不一样的地方是:我祈祷一次,障碍就清净一分;我再祈祷一次,障碍又会清净一分。只要持续性地去相信、祈祷他,障垢会越来越薄。

要做到像无著菩萨那样:坚持十二年每天充满信心地相信弥勒菩萨一定会加持我,虽然中间打了点小退堂鼓,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相信,信心没退失。米拉日巴尊者也是这样,经历了那么多的考验,他还是相信上师。所以我们也要相信,这个特别重要。

只要你一贯性地相信,每天不断地做祈祷,障碍会一分一分减少,到达一定阶段的时候,比如十二年到了,无著菩萨就看到了母狗,然后就做出了只有在大悲心的推动下才能做出的不可思议的事情,清净了剩余的障垢,然后见到了弥勒菩萨。

这种一贯性的信心对我们来讲特别重要,但是现在很多初学者缺少这种信心。当我们祈祷了一段时间后,没感觉到明显的加持,有可能就会退失。今天祈祷一个小时,明天就减到五十五分钟,再过几天半个小时,最后稍微祈祷一下——“反正我也祈祷了”,安慰一下自己,最后就根本不祈祷了。

本来障碍是在持续性地减少了,但是当祈祷慢慢减弱后,障垢肯定会反弹回去,因为我们的我执在不断地制造各种违缘障碍。经常祈祷尚且没办法那么快地完全消尽,何况根本不做对治,会反弹得更快。这个道理我们要知道,对于祈祷要持续。

那天我们也讲了为什么要持续性地念诵,皈依、发心、百字明都要念十万遍以上,莲师心咒一千万次以上,本尊心咒一亿以上?这些都是属于持续性的信心,很重要。佛菩萨的加持力是可以遣除我们的障碍的,关键是自己要持续性地相信,这点特别重要。

要保持这种信心需要很多顺缘,比如持续性地学习、道友的开解、学习教言,掌握了这个原理之后把结打开:虽然今天呼唤了莲花生大士,明天也呼唤了......都没啥动静,但还是相信他肯定来加持了,而且降临到我的心里做最殊胜的加持。因为他是大悲的自性,具有殊胜的功德。对境的功德已经圆满了,莲花生大士把他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了,我们自己的事情必须要做,就是持续地相信他,并且每天按照他告诉我们的方法去做。

莲师告诉我们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因为他知道什么方法对我们是最直接的。我们自己编一个方法不一定能得到加持。我们要依靠莲花生大士或大德们成就之后告诉我们的方法去做,这个很重要。我们要相信他,信心一定要持续。三分钟的热情、两三天的修行是很容易的,听了之后马上想念《金刚七句》,念了这个之后还想念其他的,把这个早就忘了,这样就很困难。

很多修法就像“钻木取火”,刚刚有点热的时候停了,又热了又停了,火永远生不起来。要持续性地坚持,坚持到一定时候,所有因缘都齐全,自然而然地所有的加持、功德就都触动了。

就像要感觉到太阳的热量,不需要把所有云彩都清净的,云层薄到一定程度,或者某个地方有一条缝就够了,这样阳光就能进来了。同样,修法不需要把全部的障垢都清净的,凡夫是做不到的,十地菩萨都还有一点。但是清净到一定程度时,是可以感觉到加持。这种加持对我们继续修行祈祷有很大的必要性。我们一定要有持续性的信心,这一点特别重要。

念完祈求加持的词句以后还要诵莲师心咒。

这是最后一句——“革日班玛斯德吽”。念完祈求加持的词句后,还要念诵莲师心咒来印持。

如此“革日”一切功德而重的上师,既是至高无上的意思;

“革日”就是上师的意思。上师是一切功德而重:对境、功德很沉重,尤其是功德很沉重。梵文里“上师”是很沉重的意思;翻译成“上师”时,沉重的意思看不出,但是本义里有沉重的意思。

“沉重请您给我加持一下!”,有人会不懂。其实就是上师请您给我加持。“上师”从意义上讲是沉重、至高无上的意思。翻译成汉语表达是“上师”,是很殊胜、至高无上的师父的意思。至高无上也包含了沉重,因为他的功德、恩德、其它的对境都有沉重的含义。

“班玛”是邬金大士的尊名之首,

莲花生大士就是邬金莲花生大士。邬金大士的尊名之首就是指莲花生大士的名称。

“斯德”是所求的殊胜成就与共同成就;

“斯德”就是成就的意思,有时也翻译成悉地。因为藏区有很多方言,用当地的方言念出来就是“斯德”,比如拉萨的方言是“悉地”,其实是一个意思。就像用四川话念和广东话念感觉很不一样,但其实是同样两个字。广东人翻译用粤语,四川人翻译用四川方言,按照当地的方言翻译就感觉差别很大,其实是一个意思。

“吽”,是祈愿赐予这样的悉地;

我们念“嗡啊吽班扎革日班玛斯德吽”一遍,就是祈祷金刚上师莲花生大士赐给我共同不共的成就。再念一遍,再祈祷莲花生大士赐给我共同不共的成就。这样一直念下去,逐渐获得成就,或种下共同和不共成就的因。有了因成就指日可待,否则就遥遥无期。

这是以意义来祈祷。

这是把心咒翻译成意义,以意义来祈祷。很多咒语是不需要翻译成意义的。实际上每个咒语都有意义的,比如百字明等其他咒语也有意义。有些不翻译直接按照发音就念了;有些翻译了的,如莲师心咒,知道是莲花生大士赐给我的共同不共的成就,一边想意义,一边念咒语。

总而言之,我们要依靠这一祈祷文,虔诚祈祷诸佛总集的莲花生大士。

我们一定要对莲花生大士、《金刚七句》祈祷文有足够的认知。只有对他有足够的认知,才能够有足够大的信心去祈祷他。方方面面的因素齐全后,就会坚持每天都带着虔诚的信心去呼唤念诵莲花生大士。只要持续性地念和坚持,果一定会出现,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金刚七句》广讲讲完了后,全知麦彭仁波切再归摄一下七句祈祷文的涵义。

其中第一句说明了莲师的诞生地;“邬金刹土西北隅”,讲明了莲师的诞生地。

第二句指明如何降生的情形;

降生在具有殊胜庄严五色的莲花花蕊的莲花茎上面所托的红色莲花上面。指明了如何降生的情形和殊胜的化身。

第三句宣说了殊胜的功德;

如何降生、在王宫里,去尸陀林苦行、出家,依止殊胜的上师、善知识修行、获得怎样的成就、如何去度化众生等等,这些都是在宣讲莲花生大士殊胜的功德。

第四句说明了莲花生大师的真名;“世称名号莲花生”是莲花生大士的真名。第五句说明随机调伏的大悲游舞妙力勇士空行眷

属是所祈祷的对境;第五句刚刚我们学的就是随机调伏大悲游舞妙力

的幻化,就是勇士空行眷属,即我们所祈祷的对境,“空行眷属众围绕”。

第六句说明如何祈祷的方式;怎么样去祈祷呢?第七句及咒语说明,发现功德之后以追随莲师不退转的信心,渴望究竟成就与莲师无二无别的果位,第七句和最后一句的咒语说明,发现殊胜的功德

之后,以追随莲师不退转的信心,带着由这种心态引发的身语表情而祈祷,渴望究

竟成就莲花生大士无二无别的果位,有时我们之所以要祈祷,念《金刚七句》,就是因

为我们当前遇到了麻烦的对境,想要祈祷莲花生大士帮忙解决。或者我们现在需要成就一个顺缘,要谈一个合同,祈祷莲花生大士帮助我们顺利进行。当然这样的想法也是可以的,但是从念《金刚七句》祈祷文的最究竟意义来讲,还是要成就和莲花生大士无二无别的果位,这是最根本的。

为什么要这样讲?不讲我们就不知道,我们认为《金刚七句》就是用来遣除麻烦的,这样就没有认识到,《金刚七句》祈祷文究竟的功效不仅在于这个。它是大如意宝,可以成办很多更殊胜的事业。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如意宝的功效,就会把它当作一般的石头处理了,觉得这个石头花很好看,可以作为盆景摆在上面,装饰你的房子,但是它还有更殊胜的功德,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金刚七句》祈祷文除了在我们觉得麻烦的时候要念诵,更殊胜的一点,就是这里面讲的,发现功德之后,“追随莲师不退转信心,渴望究竟成就与莲师无二无别的果位”,这个祈祷文不单单是可以遣除暂时的麻烦,还可以成就和莲花生大士无二无别的果位,这是最殊胜的。

成就了莲花生大士的果位之后,就不仅仅是像开始时只遣除了麻烦,还可以帮助别人遣除麻烦。别人有麻烦祈祷的时候,就可以带着莲花生大士一样的证悟来帮助他。

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有些我们不学不知道。学了之后,我们的心态和认知就会更进一步地细化,把祈祷文的功效发挥到最佳,让它的利益最大化。如果不知道,就会带着有限的思想去祈祷,很多更深的利益就错失了,很可惜。

学习后知道念诵这个祈祷文的发心或渴求,就是跟莲花生大士无二无别的果位。每天都在念,我们之前想过吗?有些道友想过,有些没有想过。但不管怎样以后念莲师心咒、《金刚七句》的时候,都要想:念这个祈祷文是为了成就和莲花生大士无二无别的果位。祈祷文本身就带这个功效,所以要祈祷这个。其它的问题违缘附带遣除。

带着由这种心态引发的身语表情而祈祷,身体合掌、语言念诵等等,以这种身语意表情而祈祷。

通过如此祈祷,加持我相续,摄集悉地。

通过这样祈祷,会加持我的相续逐渐一天天变化。只要你在祈祷,念一句,相续都会有变化。每天这样精进地祈祷,我们的相续就会逐渐变化。

莲花生大士的心咒,或者《金刚七句》祈祷文、菩提心、空性,包括密法的修行,所有这些佛法功效要加持转变的是什么?是我们内心中庞大完整的流转轮回的体系。要彻底逆转这个体系,需要方方面面的因缘都具足。这不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我们获得解脱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是要扭转一个体系。

从无始以来我们就习惯这个体系,现在知道了这个道理,明白它是完全可以扭转的,所有佛法的功效都是可以的。但是因为要做的事情很大很多,而且我们众生是那种积重难返的状态,有很坚固的轮回习气,所以我们也要知道这个道理,也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每天都要去做。不管怎样每天该投入的修行也应该要修。每天念诵《金刚七句》,每天要修的打坐、顶礼、念百字明或者供曼茶等等,所修的法每天都要去做。要想扭转这个庞大的体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一定要慢慢去做。

只要我们去做,每天都会有转变,只不过刚开始的时候不会太快,到了一定的阶段,这个转变就开始明显了,速度就开始快了,正法带来的收益就会越来越明显。到了中后期会越来越快。刚开始发动的时候很缓慢。

就像以前中国在抗日的时候或者解放战争的时候,起初共产党的力量相对薄弱,都是采取打游击的方式等很小的事情。后来力量越来越强大,最后就完全逆转。

修行也是这样的。刚开始我们内心中的烦恼、习气等等非常强大,而对治力量刚刚开始起来,有时候甚至要通过闻思得到一点力量。要对抗那样一个庞大的体系,指望两三天或者三五年也不太现实。一定要长期去做。只要我们慢慢去做,这种力量就会越来越大,善根福德修行等方方面面逐渐起来后,慢慢地就有能力对抗。然后就逐渐开始平齐,智慧和违缘差不多一样,再往下去对治力就会占上风,从这以后就慢慢越来越快了。

解放战争后期的时候,摧枯拉朽一样的战役到处都是,这在早期是根本想不到的,也没办法去想,但是后来就越来越迅速。我们也是一样的,刚开始就投降,可能在看不到胜利到来的时候,就已经变成了被审判的对象。很多时候,必须要有信心坚持,不坚持早就投降了,这是不行的。

刚开始时我们方方面面都很困难,见解、现在生活和修行之间的矛盾、内心中的烦恼、修行修不动等各式各样的问题都有。这就像我们刚刚讲的那样,要相信法的力量,如莲花生大士的加持。现在只不过有太多的违品需要遣除,必须要通过正确的方式,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就好像电脑里垃圾太多时,也需要设定一个时间,把它清理掉,之后就会很顺畅了。很多时候我们相续中垃圾太多,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对治,清理完后就会很顺畅。现在正在清理过程中,不能指望它太顺畅。这个阶段是必须任何人都需要经过的,包括释迦牟尼佛。

一定要慢慢让我获得悉地。

如果我们怀着胜解恭敬的意乐祈祷无死智慧身安住于自性化身刹土中的莲花生大师,那么他决定立即以大悲加持。

莲花生大士也获得了无死持明。只要我们祈祷呼唤他,他是没有障碍的,马上就可以降临并给我们加持。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相信,每天都要这样做,规定的时间和数量,一定要认真去做。每天坚持就可以逐渐获得这种比较明显的加持。

刚开始时加持可能是不明显的,但肯定会得到。换句话来说,早期的加持可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很强烈很大的转变,但是慢慢地就可以帮助我们瓦解那些障碍违缘。到了一定阶段,它可能就会很强烈了,加持力非常强。

关于对此坚信不移而祈祷的方式,革日秋戒旺修的伏藏品《宁提七句祈祷文》中云:

讲到要坚定不移地祈祷的方式。宁玛派有个大德叫革日秋戒旺修,是一位很著名的传承上师和伏藏大师。他取了很多伏藏品,其中有一个是《宁提七句祈祷文》。这个祈祷文大恩上师在去年翻译后讲过的,在《上师密集》中有一篇上师祈祷文,上师的修法,不长,只有一页纸。我对了一下,词句稍有不同,但意义是完全相同的。

中云:“顶礼修行之本尊,首先要对本尊顶礼。顶礼之后,莲花生大士再讲解教言,莲师讲到:

后代具缘善男子,若寻邬金我救护,自住寂静之圣地,生起无常厌离心,厌弃轮回尤重要。“后代具缘善男子”,指后代具有善因缘的善男子们,“若寻邬金我救护”,如果要寻求邬金莲花生大士我的救护和加持,首先要“自住寂静之圣地”,最好住在比较寂静的地方,因为这种地方比较容易生起功德。如果琐事特别多很愦闹,会让自己的心无法寂静下来。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寻找一个寂静的地方很重要,最好是这些成就者、圣者加持过的圣地,这是非常重要的。

修行一切法都是一样的,首先地方环境很重要,如果我们现在走不开,没办法找到一个寂静的环境,那就在当前状态中寻找一个寂静的时间段。上师也讲:我们在城市里面要找到一个寂静处去修行,可能不现实,因为一家人指望我吃饭。我去修行了,其他人怎么办?即便在寂静处,在没有修莲师期间,也是会想家人吃什么?他们怎么样生活?整天观想这个了,这可能也不现实。如果走不开,就在现在的这个家里面寻找一个寂静的时间段,比如早上或晚上,或者很早、或者很晚,有时候是中午,这些时候都比较寂静。“生起无常厌离心,厌弃轮回尤重要”,这是要修解脱道的一个共同的条件。要修解脱道的,首先要生起无常观。因为有了无常观,我们才不会拖延,因为拖不起,不知道死亡什么时候突然就降临了,最好马上开始修行。内心中有了无常观,就绝对不会拖延。“厌离心”,即对轮回的厌离,它可以保证现在所修的善根不会用在轮回上面,一定是用在解脱道方面。所以说“厌弃轮回尤重要”,这样我们的心才会一心一意地去追求解脱道。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一心一意依附我,复思其余皈依处,邬金我中悉圆满,“一心一意依附我”,即一心一意地皈依、依附三宝总集的莲花生大士。“复思其余皈依处,邬金我中悉圆满”,然后再想所有的其他的皈依处、皈依境也都是在莲花生大士这个本体中圆满的。莲花生大士涉及了所有皈依处的体相,他是一切的皈依处,这个是要观想的。虽然本体上来讲,想不想都是一样的,但是这样想了之后可以打破我们很多的分别念。

有人觉得莲花生大士的皈依处和其他的皈依处不一样,会不会有矛盾?会不会有什么其他的问题?没有。其他的皈依处其实已经包含在莲花生大士皈依处里面了,两者无二无别,这样就不会取一舍一。要知道所有的皈依处都是一个本体,修一个就相当于修一切,而且也不会生起舍法的心,这是非常重要的。

苦乐指望您尽知,所有的苦乐都是指望您全部都知道,请您加持。不断供赞断积财,以身语意三恭敬。“不断供赞”,对于莲花生大士按照自己的能力不断地供养赞叹,比如陈设殊妙的供品,灯、花、水、香,还有八吉祥或者曼茶等等。

“断积财”,内心要断除积累财富等等庸俗的分别念。

“以身语意三恭敬”,身体的恭敬是合掌等,语言的恭敬是一心一意地赞叹和念诵,意的恭敬是对莲花生大士生起信心。

依此七句而祈祷,

通过七句祈祷文而祈祷。

屡屡祈祷而念诵:

吽!

邬金刹土西北隅,莲花蕊茎之座上,稀有殊胜成就者,世称名号莲花生,空行眷属众围绕,我随汝尊而修持,为赐加持祈降临,革日班玛斯德吽。可以念诵上师翻译的汉语,也可以念诵藏文。如果

习惯藏语就念藏语,如果觉得念汉语更加相应也可以。“屡屡祈祷而念诵”,就把这个《金刚七句》作为

主要的修法来念诵和祈祷。强烈深情泪涌流,由信引生身颤动,顿然安住清然中,澄然本然不散观,如是祈祷之弟子,我予救护何须言?“强烈深情泪涌流”,指对莲花生大士生起非常强烈的信心,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由信引生身颤动”,因为内心有非常强烈的信心,

身体不断地发抖、颤动。“顿然安住清然中”,在这样的祈祷中念诵,后来顿然安住在清然当中。清然、澄然、本然都是大圆满的术语,大概的意思是通过莲花生大士加持之后,安住在这样殊胜的境界当中。“不散而观”,指自己的心不散乱而观想。

“如是祈祷之弟子,我予救护何须言”,通过这种方式,安住在这样的境界中祈祷的弟子,很快可以得到加持。如果能够达到这种程度——不贪轮回,断积财,通过很强烈的信心去祈祷,也能够安住在甚深的实相中,不散乱观想念诵,这样祈祷的弟子很快就可以得到加持。不是说其他的弟子莲师就不加持了,还是有加持的。“我予救护何须言”就指这样的弟子可以得到很明显、很迅速的加持。

成为三世如来子,获大灌顶自证心,得到加持之后最终会成为三世如来的长子,也就是佛子。

“获大灌顶自证心”,能够得到很大的殊胜的灌顶,也可以现前自证之心。“自证之心”就是获得证悟。“大灌顶”在上师的一个新译当中是“大自在”,这个灌顶和自在好像在藏语里是一个词,获得了大灌顶,就获得了大自在。

等持力坚智慧增,以大自然之加持,自熟护他除痛苦,“等持力坚”,是指等持力会逐渐地坚固。现在我们众生是没有等持力的,所以心经常动摇得很厉害。如果等持力很坚固,就完全可以安住在等持当中,不会散乱,智慧增长。

“以大自然之加持”,因为莲花生大士的加持就是一种自然的法性力。

“自熟护他除痛苦”,即自己的相续可以成熟,同时也可以护持其他的人,遣除其他人的痛苦,自利利他。

令自心变之同时,他心亦变事业成。

通过莲花生大士的加持,自己的心相续转变了,与此同时“他心亦变”,也可以去转变其他众生的心,加持别人的相续,令其趋向于正法。自己得到一定的收获的时候,可以做更大的利他的事业。

“事业成”,可以成办殊胜的弘法利生的事业。一切功德自圆满,所有的功德自然而然就逐渐地圆满了。广大本性之法身,成熟解脱大方便,祈愿值遇诸心子。会成熟或获得具有广大本性的法身。“成熟解脱大

方便”,就是指《金刚七句》伏藏法。“祈愿值遇诸心子”,莲花生大士祈愿这个法能够

和他的心子值遇,帮助他们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尤其是加持之修法七句祈祷文极为甚深,麦彭仁波切说,尤其这个具有加持的修法七句祈

祷文,是非常甚深的。因此莲师以最密意伏藏而教诲:“愿具智慧大悲心,

秋戒旺修值遇彼。”莲师授记说:以后会出现一位具有智慧和大悲心的伏藏师,叫做秋戒旺修。“值遇彼”,指他能够值遇到《金刚七句》祈祷文,然后把这个祈祷文的伏藏取出来利益其他众生。以前我们可能没有真正遇到这个法,但在这里,从“顶礼修行之本尊”到“秋戒旺修值遇彼”,就是一个完整的修法。

大恩上师去年翻译讲的那个也是完整的,我们也可以通过那个方式来修或祈祷。这里面讲了修行七句祈祷文的条件,以怎样的心态祈祷,同时念诵《金刚七句》祈祷文,也是一个很甚深的祈祷文。所以大恩上师专门给我们讲了,也是希望我们按照这些来修。

当然弟子们的意乐可能有所不同,麦彭仁波切专门造了一个和《金刚七句》相属的“上师瑜伽”,叫“降加持雨”,也是一个仪轨,通过那个仪轨修也可以;通过这里面的仪轨修也可以,总之最核心的就是《金刚七句》。我们按照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比较具有加持力的、和自己相应的仪轨去修持,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的课程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