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佛说善生经9

《善生经》(9)

索达吉堪布传讲2019.05.03.

课前说几个事情。第一个事情,明天没有课,后天没有课,下个礼拜一、二讲《维摩诘经》,礼拜三讲《善生经》,然后再下个礼拜讲《维摩诘经》《善生经》《宝性论》,是吧?(众鼓掌)开始的时候不欢迎也可以,但希望中间不要间断——应该不会吧,我们在座的各位应该可以。

《善生经》可能还要讲一两个礼拜,因为一周只有一节课,后面不知道还要讲几堂课,现在定不下来,根据情况,根据心态。如果想讲得快一点很快就读完了;如果想讲得慢一点,一个事情要讲很长时间,这与讲者的心态有关系。

不管怎么样,我们一般星期天、星期六……星期六可能我们很多法师都有课,星期天如果没有其他事情,大家尽量休息,对吧?除了有些医院、商店,个别部门以外,星期天的时候大家稍微放松一下。我也尽量星期天的时候不开会,很多事情都放下来——但是往往星期天我的事情特别多,全部挤在一起。我希望你们,包括我们城市里面学佛的人,当天稍微轻松一点,因为从星期一开始又继续上班、继续学习,这样比较好。

当然我们个别的道友可能学习主要放在星期天,这种精神非常了不起,真的!当然也没办法,可能你们也要抓工作、抓家庭,所以只有付出星期天的时间来学习佛法。我们这边有点不同,所以各部门的负责人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当天稍微给大家留下一个比较宽松的时间。这是第一个事情。

第二个事情,这本书是英文版的《不忘》,法王如意宝的,最近正式在外面出版。里面有法王如意宝以前的比如《无常道歌》《瀑布妙音》,还有《祈祷上师加持日光》《瑜伽欢乐道歌》以及《生生世世摄受文》《愿海精髓》,有几个藏文和英文一起的。

后面再有叫什么?原来有《不离》,然后是《不忘》。去年本来想出版的有个藏文的法王如意宝的教言,法王纪念法会的时候出的,本来想翻译,但没来得及,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也准备翻译。《不离》,《不忘》,还有“不什么”?还没有想好,对吧?——不弃不离。

法王的这个教言,想通过英文来知道的话,大家可以……有些佛法的教义,通过各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字来了解,也许还是很有意思的。尤其是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如果用他们的文字语言,那特别契合他们的根基。所以这也是我们对上师的一种报恩,对佛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弘扬吧。

然后还有一件事情忘了,那就没有了。继续讲课,对吧?

(上师藏文祈祷)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今天我们继续讲《善生经》。昨天讲了六个方向当中的东方,关于父母跟子女关系方面的道理已经讲完了。今天我们开始讲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按照佛教的观点进行阐释。

在这里六个方向当中,应该是顶礼南方,或者说第二个——老师。我们人生当中老师是非常关键的,作为弟子、作为学生,对老师要怎么样恭敬承侍?或者说在老师面前要怎么样学习知识?这些道理在我们人生当中也是很重要的。作为佛教徒,关于师生之间的关系,佛教的观点是怎么样的?非佛教徒的话,他也可以有自己的一些研究,或者说以一些好奇心来观察,佛教对于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看待的?这里同样的,佛教对学生有要求,对老师也有要求。

就像我们以前学过的《前行》也好、《大圆满心性休息》也好,还有我们以前可能没有正式学过,但引用了很多教证的,包括《功德藏》《如意宝藏》等很多教典当中,对老师或者说上师有很多法相上的要求。世间的老师、学显宗的老师、密宗的老师,这些每一个都有不同的要求。同样的,学生,好学生的条件是什么?不好的学生又有哪些条件?这些道理讲得特别清楚。

因此我们学习佛法、修学佛法的人来讲,应该要懂得这些道理;否则我们有些人口头上说“我是佛教徒”,但实际上对佛教的教义一窍不通,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所以我们要长期这样去学习,每天至少个别的内容、个别的道理要掌握,慢慢慢慢,最后就像滴水汇聚成大海一样,不断积累知识最后自己也变成智者。

善生,弟子敬奉师长,复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给侍所须;二者礼敬供养;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师有教敕,敬顺无违;五者从师闻法,善持不忘。

今天我们继续讲什么呢?佛陀告诉善生,作为弟子,或者说作为学生,承侍依止老师或者上师的过程当中有五个条件。

首先应该“给侍所须”。在老师面前应该用自己的身体行为进行承侍,他需要什么就做什么。比如他需要提水也好、做饭也好……我们藏地,学生经常帮忙老师,什么提东西啊、劈柴啊、挖地啊、种草啊,等等,凡是自己身体行为能做的这些事情,作为学生也应该帮老师做。

佛教当中讲:上等者法供养,中等者承侍供养——用自己的身体去做事,下等者财供养——用金钱来供养。佛经当中一般是这样讲的。这个是第一种,给侍所须,需要什么就去做什么,并不是老师需要什么你从来不理不睬,这样不太好。

第二种“礼敬供养”,这相当于所谓的财供养。老师是智慧的源泉,也是智慧的传输者,他对我们来讲恩德非常大,所以应该力所能及地用一些财富供养老师。

当然古代跟现代有点不同,现在所谓的老师无论在东方也好、西方也好,学校可能有些是私立的,有些是公办的,这样的话,老师也许有他的工资、薪酬,学生可能也交了学费,这样以后就觉得理所当然。

当然你交学费来代替的话也许可以的。但还有一种,现在传播知识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最近几年以来有网上授课的——网课,有些人说应该免费,但免费的话可能很难做到的。因为不管是佛教的有些发心也好,这些完全免费的话……不管是老师还是其他的志愿者,他们也需要生存,长期免费工作,除非自己资源比较丰富,否则也很难继续下去。因此适当的收费我觉得应该是合理的,如果什么都免费结缘,什么都是免费的,那可能有一定困难。

当然我们佛教有一些免费课,这是完全不同的,这里面有一些免费的志愿者,还有一种特殊的信仰,不收钱也是完全可以支撑的。而世间有些老师的课完全都要免费的话,那可能不会很长久。我们现在佛教也是,有些经常做一些免费的支援、免费的结缘,当然这些如果能长期的话是很好的;但是可能最初的因发心是很好的,但后来的果发心和体发心不一定能坚持下去。

包括我们传播文化的有些工具、有些书,也应该有一个适当的运转,这样一来,这种文化的延续我觉得才能长期坚持下去。否则的话,一时的免费,在很多场合当中大家也是不接受的。尤其在西方的个别群体当中,一说免费他们就比较担心,“啊,为什么免费?是不是有一些广告内容在里面?或者虽然金钱是不用的,但是不是有什么目的?为了名声或者其他无形的财富?……”有这方面的担心。当然我们不排除有些地方可能会有这种情况。

所以现在这样的消费文化,或者说这样的物质主义的世间当中,全是依靠免费我觉得不一定很好。

作为学生,不管是对你智慧的源泉——老师也好或者你的母校也好,有时候应该要关心一下。我看到西方有些学校的学生,以前在这个学校里面读过书后来功成名就,有一些财富、能力的时候,他们经常给这个学校捐款。比如给学校捐一栋楼啊,给学校做很多的慈善项目啊……我看到从学校出来的这些名人,他们对自己的母校有一种——“这是我的母校,我曾经在这里学过……”对自己的老师,对自己的母校有一种感恩心。

我们佛教也是一样的,比如你待过的佛学院、你出家的寺院,一旦你很有威望或者有一定势力的话,不仅是你的文化传播上面不能忘记你的母校,同时你其他的一些资源上面,只要有因缘,可能你也要……否则我们有些佛教徒,自己所有智慧的来源、财富的来源,应该是某个佛学院或者某个寺院,可是你长大之后……以前你没有翅膀,后来你已经羽翼丰满了,翱翔蓝天之后再也不回顾,这种的话,从我们世间的人品和良心上讲,可能有些地方也值得深思。

所以我也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包括今天在座的一些法师们,你曾经在某个地方怎么样的话,那对那个地方、那个道场以后也应该有一种感恩之心。

我看到香港有些学校里面的好多路都是某些名人捐的,后来了知:喔,原来他在这个艺术学校里面读过,原来他在这个中文系读过书……所以他有一种感恩心。这是从财富方面讲的,其他方面我们也要思考。

这是讲的恭敬供养,对老师的一种供养。

第三种是“尊重戴仰”。从行为方面讲,对老师应该非常有恭敬心,应该对他爱戴、敬仰,并不是“所谓的老师就是我获得知识的一个工具而已,跟我完全是平起平坐的”。

其实有些知识的传递需要有一个缘起。以前有一个大德叫做果仓巴,他说:上师是传授知识当中最好的一个缘起。有一种缘起法,如果你对上师或者对老师特别恭敬的话,他相续当中的知识自然而然就迁移到你的相续当中来;如果你对他一开始就嗤之以鼻或者说讨厌,对他经常产生邪见,没有一点敬仰之心的话,那希望他带给你智慧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经常讲的《功德藏》里面,把上师看成獐子,他的法看成麝香,这种人是四种颠倒,大家应该记得。只是想把老师相续当中的知识拿去,对这个人一点都不认可,甚至背后经常说他的坏话,那他的知识其实对你的相续是没有利益的。

所以我们藏传佛教,我是这样认为的,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一种爱。什么样的爱呢?老师对学生非常非常地爱,他自己拥有的知识会毫不保留地给你全部传授;而学生哪怕是提到这个老师名字的时候,都非常敬仰。

我看到有一个堪布,他每次提到他上师名字的时候……我自己有时候觉得我对上师们有恭敬心,但是看到那个堪布,他经常一提到他老师的名字,马上眼泪就已经不行了,每次都是。所以我后来注意到之后,一般在他面前就不提,不然他又哭很长时间,那样的话好多事情就说不下去了。

我刚开始不知道,“为什么他在哭?”后来发现只要一提到他上师的名字,他自然而然,好像眼泪已经等在他眼眶里一样,很快就“呜呜呜”出来了,一滴一滴地,后来我们谈事情的时候我就不提。所以他有这样的一种心,对上师的感恩心特别强,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尊重心,这样的话也会得到真实的利益。

第四种“师有教敕,敬顺无违”。老师或者说上师的任何教言、教诲,要非常恭敬地随顺施行,不违背,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依教奉行。

我们世间当中所谓的弟子,好像在《释氏要览》当中——《释氏要览》是汉地一个大德编辑的,是印度的很多佛教的教言,说是“学在我后,名之弟;解从我生,名之子”,“弟”和“子”是什么呢?所谓“弟”,从知识和学习方面来讲,应该老师的知识更丰富;所谓的“子”,从智慧的产生方面来讲,学生的智慧应该说相当于老师所生。

所以真正的一些学生或者说弟子,老师所讲的或者上师所讲的,都是尽心尽力去听从,不敢违背,按照老师的教言去执行,这样对自己是非常有利的。

最后一个是什么?“从师闻法,善持不忘”。从老师那里得到的任何的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一字不漏地全部记录下来——如果自己记性好一点的话,全部都记在心里面。

以前印度的阿罗汉或大德,把佛陀的教言全部记录下来了。后来的有些大德,自己根本上师的教诲,也是一个字都不会流失,全部记录下来。我们现在也有很多,比如《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前行备忘录》。还有很多的上师笔录,都是当时上师讲了之后记录下来的。作为弟子,把上师或者说老师的哪怕一个玩笑都记录下来,以后自己在弘扬他的正法和知识的时候,可以说:“哦,我的某个上师当时在宣讲的时候,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讲的整个内容是什么样的……”全部都会讲出来。

所以这种“从师闻法,善持不忘”,在《善生经》当中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热爱知识、热爱学习的人,前辈大德们的这些教言,或者说传承上师们的这些教言,应该尽量记录下来。记录下来的话,也许很快的时间当中对自己就会非常有用;如果暂时不能用,将来再过十年二十年,自己有生之年当中也会用上的。

这个我觉得非常有用。因此作为弟子的话,应该“从师闻法,善持不忘”。这应该是弟子五条法相中的最后一个,这个也很重要,应该很好地去行持。

以上是弟子对老师或者师父的五条对待方法。我个人有时候也会总结:在依止上师的过程当中,第一个承侍方面我也是尽心尽力地,不管怎么样,多少年来还是身体力行地做过一些。第二个礼敬供养的话,刚开始依止的时候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资具,后来稍微有一些的时候,也是尽心尽力地,无有任何吝啬。第三个的话,对上师没有产生过邪见,没有闹得不愉快,没有破坏大的一些缘起。当然有些时候挨批评,这是有的。

有时候也不算真正的批评吧。我在课堂上也说过以前留胡子的事,我以前有胡子,慈诚罗珠堪布也有一点。有时候自己特意整理一下,因为年轻的时候都比较好奇吧,觉得好看。但后来上师显得不高兴,就不留了。

不知道我们这边昨天我说的那些人现在还有没有胡子?没有了是吧?我昨天看到有三个人,但今天一个都没有了,没有是吧?我看你有没有?(上师笑)这些方面还是依教奉行,或者说上师所说的这些尽量做到。

第五者闻法,善持不忘。也不敢说善持不忘,但还是努力吧。不管怎么样,有时候还是比较遗憾,当时很多事情没有记录下来。那个时候可能条件等各方面吧,没有什么设备,再加上……人就是这样的,上师们圆寂了以后,“哇,很重要!”然后到处去找磁带、找录音,这个时候发现也没有很多。

昨前天我在家里找到了几个法王以前的那种录像,但现在如果想把这个磁带翻录出来,可能任何机器都没办法。因为是那个时候的那种特别大的四方形的那种磁带,现在要翻录出来还是有一定困难。所以有时候也没办法,就是这样的。

善生,夫为弟子,当以此五法敬事师长。

我们作为学生、作为弟子的角度来讲,有五种条件,应该以五种法敬事师长,以上刚才讲了。

师长复以五事敬视弟子。云何为五?一者顺法调御;二者诲其未闻;三者随其所闻,令善义解;四者示其善友;五者尽己所知,诲授不吝。善生,弟子于师长敬顺恭奉,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然后师长也有五种事来敬视弟子,也就是作为师长也有五种法来对待他的学生。学生和老师都有责任,并不是学生一定要有个什么学生手册,而老师什么规矩都没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做,那是不合理的。

那五种法是什么呢?

第一,作为老师或者上师,应该“顺法调御”,随顺法的意义,并不是依靠他的分别念。自己什么都不懂,然后凭自己的想象胡言乱语,不是这样的。应该是如理如法地按照世间法和佛法的规则,对学生进行调教、宣讲。

我们世间当中也经常讲“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一个老师,首先从做人的道理——传道,也就是行为规则方面要给他讲;然后授业,就是传授所谓的知识,世间出世间的任何知识;还有解惑,解除学生心里的疑惑——其实这个很重要的!

因为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相同,我们现在有些学校,好像老师只是在黑板前简单地讲一下知识,然后完了就完了,从来也不关心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他的性格到底怎么样?他有什么样的困难和痛苦这些也不关心,他有什么疑问也不关心。作为一个真正的老师,解除学生心里的疑惑是特别重要的。作为学生,来到这个世界,很多事情是比较懵懵懂懂的,对他来讲疑惑比较多。

我们佛教徒也是这样的,刚来的时候问题特别多,到了最后什么问题都没有了。比如我们有些佛教徒在这里待了五六年,让他问问题的时候,“嗡嘛呢巴美吽、嗡嘛呢巴美吽……”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已经解惑了,已经可以了。

其实刚开始问题太多了,最后问题太少了,这两个都不太好。真正的一些佛教徒,研究很重要的,真的!要开发自己的智慧,还是要一些创意……我们不是讲了吗,伊斯兰的话,父母问学生“你在学校今天问问题没有?”日本是“你在学校今天给别人添麻烦没有?”父母都问这个。其他有些地方,父母是问“你今天作业做完了没有?你得了多少分?”得分这些也可能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问问题,从小每个人都要会问问题。像西方有些学生如果不问问题得不到学分,根本没办法的。但现在我们有些地方,从小好像问问题的话觉得很丢脸——“这个人分别念很重的!”其实不要紧的,刚开始佛教徒也是这样的。

我晚上有时候看他们很多道友互相问问题,大家很开放的一种环境当中,互相……甚至有一些辩论。当然辩论的时候,有时候听起来跟吵架一样。这样也可以吧。

总而言之,比较重要的这些问题要互相探讨。萨迦班智达也讲了:两个智者聚在一起可以增长更多的智慧。所以我们佛教徒还是很有必要以比较开放的心态互相交流,交流、交谈是很重要的。

我们有些密法班的道友,说一点都不能交流,其实好像我并没有说交流不行吧。私下交流倒是可以的,但有些辅导这些到底能不能不好说。互相问问题、交流这些应该是可以的,问问题很重要的,回答问题也是很重要的。我们的法师、辅导员这些,你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如果懂了就懂了,不懂的话故意用一些专业术语来模糊掉,这样可能也不太合理。

所以一般作为老师的话,一定要解惑,把别人相续当中的疑惑全部遣除,最后让他们对正法、对真理产生新的认识。这是作为老师非常重要的,就是以法来调御。这是第一个。

第二者“诲其未闻”。给他教什么呢?就是他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的,而不是天天讲同一个故事,今天讲明天又讲,天天用同一个教证。每天都讲的话,最后都心烦的——“哇,又开始讲这个了!”

有时候就像我这样,人老了有点糊涂,昨天讲的忘了,今天又开始讲。我也担心你们可能有时候会烦,因为关心的有些事情可能经常会说。当然我有时候是故意重复说的,就像生活佛教的有些理念,说一次可能不行的,要再三说大家才能记得住。

所以,一般老师的话,应该给别人传授比较新的知识。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当中,老师确实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充电、磨炼,不像以前老师说什么学生都听。现在网络时代是不相同的,如果老师不爱学习,学生可能学得更多,然后老师一上来什么都不懂,而学生已经全部提前备好课了。老师不需要备课,学生提前备好课了。那这样的话,老师确实最后还是比较丢脸的。所以作为老师的话,还是应该尽量地,每一堂课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知识。

我讲课的时候,也是尽量地翻一些书,以前用过的一些教证也好,没有用过的也好,尤其是一些故事,尽量地让大家对佛教的一些思想、世间的一些道理,有一些新的感觉。新的感觉还是能得到一些收获,如果一点都没有的话……其实这个在佛教里面也是不允许的。

以前印度有一个裸体外道,叫作尼犍子。尼犍子当时是特别厉害的,辩论也很厉害,修行也比较不错。然后他到处宣布:“谁跟我辩论我都不会输的!”很多佛教徒都比较害怕。

后来有一次舍利子想跟他进行辩论,按照舍利子的智慧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他想,如果短短的时间当中就把他打败,他可能面子上过不去,不一定能度化得到。后来他就在国王啊、大臣啊,很多人当中跟他辩论,他们两个辩了六七天,最后尼犍子被打败了。打败了之后,按照印度的规矩他必须皈依佛教。

皈依佛教的时候,因为舍利子不是很高,长相也不怎么样,那个裸体外道就不愿意在他面前皈依。舍利子旁边有一个叫做跋陀难,是不是难陀不太清楚。这个跋陀难长相非常好,也比较高大,那个尼犍子心里面想:这个舍利子的智慧都不错,那这样的话跋陀难的智慧可能更不错,长相也比较不错,是比较可爱的一个老师。后来他就在跋陀难面前出家了。

出家以后过了一段时间……跋陀难在佛教里面已经出家十年了,还是很长时间了;那个尼犍子有很多很多的问题,然后去问跋陀难的时候,跋陀难比较笨,他一个个都答不上。这个时候就有外道开始轻贱佛教,说是“佛教徒这么笨,已经出家那么多年还不如我们外道,他如何如何不好……”后来这个事情传到佛陀那里,于是佛陀制定了“以后虽然出家很长时间,但是如果智慧不足的话,不能收徒弟。”(上师笑,众笑)

所以,有些人好像智慧也不怎么样,学历也不怎么样,然后一出去马上要收徒弟。刚开始因为你的长相、语言还是比较不错的,然后真的别人变成你的徒弟的时候,他问什么你都不知道。那个时候可能有些人是——“啊,你不能跟我问,不能。我是你的师父,你不能跟我这样说。以后不准跟我问问题,因为你是我的弟子,弟子不能随便问师父。”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所以佛陀也说,如果你的学历、智慧各方面不足的话……为什么我们讲上师的法相,包括收皈依弟子的话也是一样的。至少应该给别人传授一点知识,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当中,没有用的知识给他传授再多也没兴趣的。应该是对他今生当中的生活、工作,对他的心灵有用的这些人,不管是什么样的身份,即使长得不是很好看、地位不是那么高,但是别人可能确确实实可以受益。这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最主要的,就是我们世间的人们用不用得上。有时候我们可能讲一些历史啊,讲一些诗学啊,讲一些玄妙的东西的话,极少数人可以接受的,但是大多数人……现在在学校里面也是,有用的知识是什么呢?就是马上能赚钱的,什么会计那些;无用的知识是什么呢?也许从哲理上、宗教上、历史上,可能是有用的,但是一下子变成人民币、变成美金的话有一点困难,需要间接的过程,那这种呢人们都看不起。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

在这个时候,作为老师你要摄受弟子的时候,也要去观察观察,弟子能用得上的知识就尽快传。当然,可能佛教用得上和用不上的话,跟你的解脱和调伏烦恼有一定的关系,从这个层面来讲也许好一点,对吧?这是第二个老师的法相吧。

第三者“随其所闻,令善义解”。老师对学生讲的这些法,学生听了是应该根据它的教义、它的善义能理解。

我们经常说依靠思维,并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是知道表面的意义,不知里面甚深的原理,不应该这样的。应该是如果要讲一些佛教的道理,那么佛教的理论、整个框架结构,或者说它的一些衍生意义要明白。这样的道理作为老师应该给学生讲;如果没有这样讲,只是比较简单笼统的话,可能学生也没办法接受。

这个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多一些的思考,举一反三,很多方面让他再三地去思维,要具有一些创造性,自己也给他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作为一个非常合格的老师,学生世间和出世间方面都会有非常大的进步。更重要的,老师自己要特别热爱知识,如果老师都不热爱知识的话,那跟学生传什么法。

比如一个老师,天天都是喜欢做什么交易、买卖,这样的一个人教学生的话,他的心不在知识上面,这个是很大的问题。现在世间的一些老师,虽然有老师的名号,可是真正跟学生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当中,他的主要心思不是放在教书育人上面,这样的话,效果肯定不是很好的。

所以,所谓的学生和老师之间,跟其他一些主要的社会关系有所不同。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应该热爱知识,老师也应该热爱知识,不管是看书也好、背书也好,经常辩论、思考,这些方面都需要。如果老师也不喜欢这些,学生也不喜欢这些,那师徒之间的关系也许只是一种君臣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上级下级之间的关系,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除此之外,大家都没有学习知识的兴趣,真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所以我们选择老师真的很关键,因为老师的思想会带动学生的兴趣。如果老师特别爱学习、爱思考、爱修行,那至少他的大多数学生在这方面是会有兴趣的。所以这个应该也是很重要的,对吧?

第四者“示其善友”,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交好朋友的建议。因为学生是比较迷茫的,他不知道哪些是好人,哪些是不好的。这个时候就像我们前面讲的一样,应该给他提示一下,哪些人是可以接触的,哪些人是不能接触的;这些人接触的话,将来你的前途、智慧各方面受到什么样的影响。要多关心,经常给他讲。

有些老师只是去讲个课,下课就走了,什么都不管。下面人的心态、行为什么都不管的话,这也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所以老师要经常给自己的学生提供一些比较好的建议,尤其是依止善友方面,要给他提供一些好的建议。

第五者“尽己所知,诲授不吝”,就是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自己一点都不会吝啬。

《维摩诘经》当中也讲过,作为老师应该不要有所保留。有些说什么“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是吧?所以自己的知识就不愿意传授给别人,“我所有的秘密传给别人的话,那我自己怎么办呐?”其实作为老师来讲,这样确实不是很好。

我自己在这方面,我觉得还是……我也当过那么多年的老师吧,我是很想在我离开人间之前,以前自己得过的这些法,不管是密法也好,显宗的法也好,很着急想讲给有缘者——无缘的人他也不想听,我也没有关系。但是有缘者的话,我就经常想:“我以前得过的这些法对我利益特别特别大,条件具足的话,我要毫不保留地……”

这个其实很重要的。如果你吝啬然后不给传法,只是……现在有些是什么课堂上随便讲一讲,然后课下才把重要的内容教给他们,而这个是收费的。世间当中有很多这样的做法是比较不合理的。

这种知识用金钱来买卖,从佛教的层面……我前面也讲了,有些合理的关系是可以的,但是一般来讲把知识、佛教这些作为一个买卖品,作为一种工具来赚钱的话,那过失是非常大的。应该是用很真诚的心,将自己拥有的这些智慧全部都传授给与自己有缘的弟子也好、学生也好、朋友也好,这个很重要。

就像《毗奈耶杂事》里面说的:“弟子于师,以敬顺心。”作为弟子,对师父应该有一种敬顺的心;“为供侍者,能令善法,相续不绝。”让学生真正得到善法,让这种善法的相续永远不间断,要有这样的一颗心。如果有了这种心,那么作为老师是不会保留任何知识的;如果你保留很多知识的话,其实从来世的角度来讲,也是不利的。周利槃陀前世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法师嘛,但因为他不愿意将知识传给别人,后来就变成了特别愚笨的人,就是“小路”,也就是周利槃陀。

所以应该把自己的学生当作亲生之子一样。《释氏要览》当中也讲过:“和尚于弟子,当生儿想。弟子于和尚,当如父想。”老师对弟子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想,就不会不给他传;弟子不把老师看作一个世间的什么什么,应该当作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那我们之间就有一种爱的关系。有了这样的爱,那得到的知识也是非常有利的。

所以不吝啬传授知识,也很重要。

善生,弟子于师长敬顺恭奉,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佛告诉善生,如果弟子在师长面前尽心恭敬侍奉,那么双方也会得到快乐,那么在生活当中,没有忧虑、没有畏惧,今生来世都是非常快乐的。

这里是讲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善生,夫之敬妻,亦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相待以礼,二者威严不阙,三者衣食随时,四者庄严以时,五者委付家内。

接下来讲夫妻之间的关系。作为丈夫,也要对妻子恭敬承侍,也有五种事,这作为在家人应该也是很重要的。那么是哪五种事呢?

第一者“相待以礼”。作为丈夫,不应该把妻子不放在眼里、把她当作一种附属物。在以前男尊女卑或者说重男轻女的制度当中,把女人当作仆人,当做自己生活中独自享用的一个人,根本不放在眼里的话,那是不合理的。应该对她恭敬、有礼貌、有爱,这样来互相对待。这是丈夫对妻子的第一条。

第二者“威严不阙”。这里威严就是尊严、尊重,这些不缺少。作为丈夫,对妻子应该非常尊重。对她所做的选择特别尊重,行住坐卧都放在眼里,对她威严不缺。

第三者“衣食随时”。以前的社会制度,妻子的衣食都是依靠丈夫的资源。那么这样的话,对她的食物也好、穿着也好,根据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候,她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就应该给她提供什么样的条件。

第四者“庄严以时”。她自身的包括耳环也好、戒指也好、衣服也好、包也好,各种庄严,奢侈品、化妆品这些都要提供。就是她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众笑)是吧?也许可能是这样。

第五者“委付家内”。因为丈夫一般都可能外出做一些事,妻子在内。在内的话所有财物这些她应该有一定的权利,对她要有一定的信任。除了买菜的钱以外,什么权利都没有的话,那也是不合理的。

现在这个社会好像互相都不信任,各自都隐瞒银行卡密码,非常严重的。听说结婚之前要财产公证,要去公证处什么什么的,有各种说法,也许是真的也许是假的。但确实现在这个社会比较特殊吧,夫妻之间的信任度也不像以前。

所以,作为家里的妻子,所有的钱应该让她管。以前我家里的话,那个时候钱很少,但是我妈妈还是管钱的,爸爸有时候出去挣点钱。但那个时候钱都不多,比如我记得买粮食的时候,每个月都要去买十块钱、五块钱这样。有时候家里没有钱了,就经常跑到一些亲戚那里去借。要借的时候妈妈说:“这个月买粮食的钱不够,你要不要去借一下?”然后父亲特别不好意思。不过他有一个亲戚比较可靠,所以经常到那家去借。他还是很那个的,无论如何在那个时间当中,他一定要去还。那个时候的钱很少很少,基本上就是十块、二十块左右吧。

现在这个社会当中,可能有些家里是母亲管钱,有些家里是父亲管钱。但是作为丈夫,对家人还是应该委托,家里的财产以及很多的权利应该让她拥有,否则很多事情也不好办。

所以这里讲丈夫对妻子的五种法,这些也是很重要的吧。丈夫的话,并不是有些所谓的重男轻女,妻子什么都要做,不是这样的。丈夫拥有的权利和义务,这里也讲得很清楚。

善生,夫以此五事敬待于妻。

佛告诉善生,丈夫应该以这五种事来对待妻子。

妻复以五事恭敬于夫。云何为五?一者先起,二者后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顺,五者先意承旨。

然后作为妻子,也应该以五种事来恭敬她的丈夫。那何为五种事呢?

第一者“先起”,以前古代……可能现在也是这样的吧?很多地方作为妻子的话,除了一些女强人和大老板以外,大多数可能都是这样的。但是有些女权主义的女强人、女老板,让丈夫天天炒菜啊、早起晚睡啊(众笑),她要求这样的。

好多可能都是先起的,包括我们藏地的话,也是女的早上很早就起来做饭、挤牛奶,一般父亲早上起来烧水、烧茶,基本上是没有的。我看到现在山东、山西很多地方也是这种传统。甚至有些地方,好像吃饭的时候,那些丈夫就一边喝酒啊、一边吵啊,妻子就倒水啊、炒菜啊。好像中国有些地方是这样的,不知道现在会不会这样。印度好多地方也是这样的。

所以,说是“男女平等、男女平等”,但有些时候……不知道能不能平等下来。说是这样说的,但实际上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是吧?慢慢慢慢来。

不过佛教里面这不是什么重男轻女,因为确实作为原来的社会制度来讲,丈夫经常外出,家里很多事情就要妇女来做。这样的话,她早上要起来做饭啦、做事情啦。

第二者“后坐”。事情做完了以后,比如说炒菜啊、做饭啊,这些事情做完之后再坐下来。现在很多家里的状况也是这样的。

第三者“和言”。作为女性、作为妻子,言语要柔和,态度要温和。不能看起来就是什么金刚亥母、忿怒佛母,说话也是狮吼声……

以前苏格拉底的妻子也是比较出名的,刚开始像小绵羊一样,特别特别可爱和蔼;然后慢慢慢慢变得吵架特别厉害,后来就比较出名了。这种妻子的话,可能给家人也带来一些痛苦。所以,应该和言。

第四者“敬顺”。对丈夫有尊敬之心,而且也随顺,不能做任何事情都反对。

现在很多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结婚?原因可能是每个人都是所谓的自我中心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刚开始也许看不出来,一段时间以后就没办法一起过下去了。

所以很多人的问题就是到底离还是不离?结还是不结?世间当中有各种各样的疑问。原因可能这个时代整个结构不同了,现在的体制不同、社会状况不同、文化不同。古人的文化、家庭文化,跟现在还是有很大很大的变化。

尤其是年轻人,像有些独生子女,他们的个性还是非常特殊,可能跟很多人的心态、文化……包括南方和北方,东方和西方,这些文化价值都不同,这样的话互相都没办法包容、没办法理解。所以,很多家庭的状况就难以随顺,可能是这种情况吧;但有些也可能是一种业力。

为什么有些夫妻不和合呢?我觉得也是业力。佛经当中有一部《佛说夫妇经》,里面有一个佛教信徒,他有一个妻子长得特别特别好看,美妙庄严,而且她的智慧辩才也非常不错,年轻、才华、财富样样具足。但是她的丈夫后来对她特别地不喜欢,对她的所作所为都看不惯,却喜欢上一个特别难看、年龄也很老的老太婆,经济条件也特别不好的穷人。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因为这个丈夫特别看不惯他的妻子,他妻子就说:“你如果实在看不惯我的话,那我就去出家了?”他丈夫很高兴:“可以可以,你去出家吧。”(众笑)——你们到时候看看,叫《佛说夫妇经》。然后她就出家了,可能在家里出离心就比较强吧,后来精进修行获得了阿罗汉的果位。

然后她之前那个丈夫的老太婆——那个难看的妻子后来就死了,死了以后丈夫又开始叫那个比丘尼——就是他的前妻,要让她还俗。那个时候她已经获得阿罗汉果位,她肯定不肯的,就不答应。

后来她把这个事情跟佛陀说了。佛陀说:不仅这辈子你们两个是这样的关系,其实这个因缘已经涉及到前世。前世你丈夫是一个梵志婆罗门,很厉害的,当时你是一个非常有才华、有智慧的美女。他娶了你之后又爱上了一个特别难看的仆女,他跟她关系特别好。后来他们两个勾结,把你骗到一个森林当中去。然后丈夫爬到一个果树上面,他自己吃已经成熟了的水果,把没有成熟的水果扔给你吃。你当时说:“你干吗把不成熟的给我吃,成熟的你自己吃?”你那个丈夫说:“那如果这样的话,你自己上来吃吧。”然后他就下来,让你爬到树上去。

女人爬到树上之后,他丈夫马上在树下用荆棘把树全部围起来,然后就离开了。她特别痛苦地在那里挣扎的时候,有一个国王到森林里面打猎,他发现了一个美女在树上不上不下的,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姻缘(众笑),然后就把她带回王宫里面,她后来就变成了王后。

所以佛陀说:你们今生当中不合,其实不仅仅是今生,他为什么现在不随顺你,这个跟前世有关系的。

所以我们有些人,刚开始可能为了促成姻缘,关系还是比较不错的,到最后就特别地水火不容。可能有一些这方面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文化的冲突,包括个性不合,也有这方面的。

不管怎么样,真正作为妻子的话,应该敬顺丈夫。

第五者“先意承旨”。作为妻子,应该提前预料到丈夫心里所想到的事情。

他还没有开口就已经懂了——非常聪明!(上师笑)因为她情商比较高,什么事情基本上都……因为他们可能一起很长时间了,基本上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他想要做什么,这些事情可能都会比较明白。这样的话,他们就是心心相印的,因为她知道他想要什么、他喜欢什么、他要做什么;作为丈夫的话,也知道自己妻子想什么、做什么、要什么。这样的话,他们彼此的关系是很好的。

所以丈夫也有五条,妻子也有五条。我看到《中阿含经》里面,妻子好像有十三条,比较多。然后支法度的那个译本里面有十四条,也比较多——丈夫就只有五条,然后妻子就比较多,就像比丘和比丘尼的戒条差距一样。这样的话,可能现在有些女权主义的人就不高兴了。所以我们还是选择这个《长阿含经》,这样的话大家都比较好接受吧。反正丈夫也有五条,妻子也有五条,这样可能比较好一点。

所以以后你们要弘扬的话,可能这个版本就比较方便一点。(众笑、上师笑)不然的话,别人提出很多问题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回答,对吧?

还有一个经叫《玉耶女经》,那个应该是对给孤独长者的一个媳妇讲法,里面讲了很多妻子的类型。有些是像母亲一样的,有些像仆人一样的,有些像自己姐妹一样的,好像讲了七种。当然有些是有目的性的,像夺命,就是夺你的命的,或者是怨敌一样的,讲了很多不同妻子的类型。佛教里面其实这些分析得比较多。

善生,是为夫之于妻敬待,如是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佛告诉善生,作为丈夫应该敬待妻子——夫妻之间有上面所讲到的十条吧。如果夫妻这样互相对待的话,双方都获得快乐,不会痛苦。

所以,我们的家庭作为佛教徒也是要关心的。希望以后我们很多在家夫妻的关系要有改善,而且佛教徒应该要弘扬这方面和合的文化,不要一直提倡让他们不要结婚,一定要离婚。“你们就快离婚吧!”作为佛教徒没有必要去这样宣传,不然他们真的离了婚,有些人是非常痛苦的。因为整个家庭的结构都已经破坏了,很长时间的努力最后前功尽弃,全部都已经没有了,很多人离婚的一个星期当中都没有睡着,失眠。

当然极个别的明星、极个别的人,说是离婚以后更加快乐、更加幸福,这是比较特殊的案例,大多数人还是比较伤心的。尤其是有子女的,父母离婚以后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心里留下了不同的一些阴影。

佛教是以和为主的,尤其是我们在家团体,作为妻子对丈夫该随顺的就应该尽心尽力去努力;然后作为丈夫,对自己的妻儿也应该恭敬也好、承侍也好、以礼对待也好,这些一一做的话……其实佛陀对在家人讲的这些确实是非常非常好的。

作为出家人,很多在家人生活的复杂性,他们的各种痛苦和烦恼,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很多途径来了知,有些时候他们还是很可怜、很痛苦的。所以,很想通过一些佛法的真理和智慧来拯救这些人的心。

因为家庭关系对我们整个社会也好、地球也好,都非常重要。这样的时候,大家应该以什么样的文化、什么样的爱,传递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尤其是佛教的这种大爱,也许超越了夫妻之间个人主义的小爱,这样的话,作为佛教徒,也许互相都没有怎么样,但是因为佛教的这种慈悲和爱,即使是怨恨的敌人都完全可以接受对方不同的思想,更何况说是自己有缘的终身伴侣。所以,在这方面大家也要做一些努力。

总体来讲,我们的很多佛教徒确实以前家庭状况不好,学了佛以后,好像心态等很多方面就有改变,不再那么敏感、那么小气,经常比较宽容地对待很多事情。其实大多数的痛苦来自于自己的一种无知、执著,或者说是一些特殊的习惯,这样的原因导致的。

所以,大家也应该按照《善生经》讲的那样,让在家的群体更加和睦相处。这方面我们作为佛教徒也好、非佛教徒也好,凡是听课的这些人,大家这方面都应该努力。我相信很多人也应该跟以往不同,不管对老师也好、对家人也好,都应该可以放下自我主义。最主要是自私自利、自我主义确实是害了我们,如果这方面多想想,多关照对方的烦恼、对方的痛苦,那很多方面也可以理解和包容的。

今天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