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妙法莲华经释10

妙华莲华经释

鸠摩罗什译

索达吉堪布 传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十课

(师念藏文传承)

今天讲《妙法莲华经》。

我们现在在第二品当中。前面已经讲了佛陀和舍利子之间的对话,其他东方刹土的佛刹的一些差别。佛陀正要讲法的时候有五千位退席这个现象。佛陀在《妙法莲华经》当中主要宣讲的是“开示悟入”,也说是唯一的一乘法。偈颂当中前面讲了一部分,好像记得七月四号的时候,今年的七月四号讲到最后一节,中间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没有讲。

下面我们就讲“过去无数劫,无量灭度佛,百千万亿种,其数不可量”。这个找到了吧?从这里开始讲。

佛陀下面要讲,宣说的唯一一乘。暂时佛陀也宣说人天乘,三乘: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还有人天乘也有宣说,但这样宣说并不矛盾。佛陀这样的方便转法轮的话,不仅是现在的佛陀这样的,过去的无数佛也这样的——究竟转一乘法轮,但是暂时因为众生的根基不同也宣说了种种法门。那么未来的一切佛陀也是如此,也是最究竟来讲一乘法。现在的在各个世界当中有无量无数的佛陀,他们转法轮的方式也是如此。所以《妙法莲华经》的究竟观点,是究竟的唯一一乘,但暂时来讲也并不是不承认的,所以三乘的法门也有宣说。

在这里我们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颂词、长行文没有一个一个地读,基本上根据字面的意思,我做简单的解释,中间做一些发挥。到时候你们可能有些大多数的人前面从开头到现在一直在听,有个别人可能也有新来的、新加入的。那么你们听课的方式最好是看法本,法本当中有部分的内容还是跟着我们,按字面的意思讲。

这次的法本也是,我们后面稍微有一些可能——前一段时间我们说的这个法本有一点点差别。我们这次也是,上一次吧,中间我也承诺按照汉地《妙法莲华经》的原本——鸠摩罗什原本的每一品这样来讲。讲的过程当中藏文上可能念传承稍微需要一点调整,但这个没有什么矛盾的,所以这样也没有什么,都是可以的。所以我这次也是按这样的方式来给大家宣讲。

【过去无数劫,无量灭度佛,百千万亿种,其数不可量。如是诸世尊,种种缘譬喻,无数方便力,演说诸法相。】

过去无数的劫当中有无量的佛陀,已经来到这个世界转法轮并且灭度,而且他们在百千亿的种种劫当中,有种种的佛陀、百千亿的佛陀,而以百千亿的方便和因缘宣说了不同的法门,并且有不可思议的这些众生也已经获得解脱,它的数量不可量。如是这样的世尊,实际上是他们在转法轮的过程当中,他应用了种种的因缘、种种的比喻。根据众生的根基不同、以无数的方便法门来宣说如来真实的法相。

也就是说佛法让每一个众生,能获得或者证悟究竟的实相,过去的佛陀实际上是无数劫当中,都是度化了无量无边的众生。

虽然我们这些众生,大多数的当时没有结上善缘。否则的话我们都早已经获得成就。以前《别译杂阿含经》,《阿含经》实际上有《杂阿含经》、《别译杂阿含经》有很多。《别译杂阿含经》里面讲到有一个婆罗门,当时看到佛陀的时候问佛陀:“未来有多少的佛陀出世?”佛陀告诉他:“恒河沙数的佛陀会出世。”当时婆罗门想:“噢,那我现在不好好修行都可以,机会是有的,以后有这么多佛出世的话,我至少肯定会遇到一个。”然后他就离开了,过了一段路以后他后来又想到:那到底过去有多少个佛出世呢?我还要去问一下。然后回来问佛陀:“过去有多少佛出世?”佛陀也同样告诉他:“过去也有恒河沙数的佛陀出现。”这时候他想到:哦,我这个众生还是很可怜的,因为过去也是有这么多佛出世,一直没有获得解脱,如果我没有很好地去把握机会,将来这么多佛出世也许我还不会有机会的。后来他在佛的座下开始出家精进修行,后来获得阿罗汉果位。

《阿含经》的话一般是巴利文,南传佛教当中非常重视。《别译杂阿含经》和《杂阿含经》也有一点差别,《别译杂阿含经》,好像译者都不明,后来一些大德增加的。

下面讲到了这么多的世尊,他们所宣说的佛法,实际上是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让他们进入佛道。

我们下面归纳而言的话,实际上佛陀所宣说的,完全是唯一一乘,究竟一乘。这个大家应该知道吧,我们前面也解释过,为什么叫究竟一乘呢?

【是诸世尊等,皆说一乘法,化无量众生,令入于佛道。】

最终大乘的法门,都要证悟最究竟的空性的这么一乘的佛法。通过它可以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让他们趋入佛道。

那具体是什么样?下面我们以总结性的方式来说菩萨乘、声闻缘觉乘,还有人天乘。

【又诸大圣主,知一切世间、天人群生类,深心之所欲,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

所有的诸大圣者,诸大圣主、诸佛菩萨,他们会知晓世间一切众生的心态、意乐等等。而且也知道天、人,一切众生。他们内心当中,心坎深处所想到的一切意乐、根基,他们都完全知道这些众生,所以他利用了完全不同的一些法门,助以现前第一乘,也就是第一法门。

其实佛陀他们知道,我们三千大千世界当中有这么多的众生,为了利益这些众生,他就设立了各种不同的乘。好像《涅槃经》里面也是讲过,如果是究竟一乘的话,那本来是一乘的为什么说三乘呢,说三乘的话难道不是说妄语了吗?然后进行回答,说是这种不叫虚妄、不叫妄语。为什么不叫妄语呢?因为妄语它构成罪恶,但是佛陀根本不会成罪恶,这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实际上佛陀宣说三乘对众生来讲是有利的,所以它叫方便语,不叫妄语。

本来是知道一切万法都是佛陀所宣说的究竟一乘的法,本身是究竟一乘,为什么众生面前说三乘呢?说三乘的原因,因为众生的根基不同如果我们刚开始就给他用究竟一乘的话,那众生没办法接受,所以暂时给他讲人天乘,然后讲声闻乘、缘觉乘还有菩萨乘。逐渐逐渐,以梯阶式的方式来将众生引入解脱道,这是不会有过失的。

那么下面讲大乘,声闻乘还有人天乘的一些方法,佛陀是怎么讲的?

【若有众生类,值诸过去佛,若闻法布施,或持戒忍辱、精进禅智等,种种修福慧。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如果有些众生类,曾经值遇过过去的佛陀,并且在佛陀面前已经听到了佛法,然后发了菩萨心,发了菩提心之后,开始进行六度万行,行持布施度、持戒度、安忍度,还有精进度,禅定度和智慧度等等。通过前面的这六度,六度当中:布施、持戒、安忍、精进,安忍、禅定可以属于福德资粮。精进度它也可以分为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智慧度属于是智慧资粮,种种的福德和智慧资粮来修行,这种人都可以获得成佛。

在这里讲到“皆已成佛道”,我们这里有很多,这是主要讲过去佛。我们今天可能只能讲过去佛是怎么成就的;然后我们下面还会讲未来佛是怎么成就;再过后会讲现在佛怎么成就的;过后讲现在佛当中释迦牟尼佛怎么成就的,主要是从这几个部分讲这个颂词。

过去的佛,也就是菩萨因地的时候,他发菩提心,先闻法,闻法以后,修六波罗蜜多,通过六波罗蜜多来完成佛道。逐渐成就佛道的,很多古大德的分析方法的话这是菩萨乘。

然后下面讲声闻缘觉乘。

【诸佛灭度已,若人善软心,】

诸佛灭度之后,如果有些人有清净的善心、清净的柔软心。

他有一种“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的善心,还有他完全按照戒律里面所讲到的那样“自净其意”的这种柔软,也就是说不生嗔恨心、不生贪心的,柔和调伏的这样的心。诸佛灭度之后,有些缘觉的话,佛灭度以后他前世的这种因缘修十二缘起而成就的;有些声闻的话,佛陀在世的时候,还有一些佛陀灭度之后也有获得声闻果位的。

【如是诸众生,皆已成佛道。】

他们这些众生,也是通过修行,逐渐逐渐获得,“皆已成佛道”,他们是这样成佛的。

那么下面我们会讲人天乘。

人天乘的话,修行福德方面讲得比较多一点,前面讲造塔的功德,然后造佛像的功德,供养的功德等等,还有念佛的功德,用几个方面来讲。

你们自己会分析、看,凡是我们这次讲《妙法莲华经》,最好是先从字面上每个人都应该会解释。并且从字面意义背后的整个佛经的,它的大的框架也好、甚深的内容的话,我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宣讲。

下面讲人天乘当中,先讲造塔的功德。

【诸佛灭度已,供养舍利者,起万亿种塔,】

诸佛灭度以后如果供养舍利的佛塔,而且舍利的佛塔起万亿的,特别特别多的各种不同的。

像阿育王,当时佛陀灭度之后,把佛的舍利,做成塔——八万四千塔,在全世界当中安放,也有这样的历史。有些说是八万四千,有些说是一千万佛塔,也有这种说法的。我们也是如果有的话,最好是佛的真正的舍利,如果没有真正的舍利的话,以他的法身舍利,比如说特别重要的一些经典,咒语,这些作为装藏,然后做佛塔。

【金银及玻璃,砗磲与玛瑙,玫瑰琉璃珠,清净广严饰,庄校于诸塔。】

那么做佛塔用什么材料来做呢,金子、银子,还有玻瓈、砗磲、玛瑙,还有玫瑰和琉璃宝珠等等。这些做清净广大庄严,还有各种珍宝,庄严装饰,然后做佛塔。

这里值得说明的有一件事情,就是佛塔可以说是有几种不同的材料。最好用七宝做的,这是上等的。中等的话木头、石头,像藏地大多数的佛塔可能是中等的材料。下等的材料的话,孩童玩耍的时候,做一些玩具,连这个也是可以造佛塔,这个也有功德的。那么这里还有一个要说明的是什么?刚才金子,银子还有玻瓈,砗磲和玛瑙,还有一个“玫瑰”。

我以前看过有一个人,说《妙法莲华经》是伪经,原因是什么?因为七宝当中,玫瑰都是已经放在《妙法莲华经》的七宝里面,玫瑰是一个植物,根本不是七宝,所以它绝对是假的。所以有些人真的很可怜的,我们大多数的人知道,现在所谓的玫瑰其实它是一个玫瑰花。很多人都可能知道,它是西方的一些传统,西方的一些规矩传来,包括中国人也是对玫瑰花,包括一些年轻人都比较执著的。但实际上这里的“玫瑰”不是那朵花,红色的花,不是这个。应该它是一种宝石,它在藏文当中叫做是“给给日”,它是什么样的宝石呢,按照英文对照的时候,它叫做是金绿宝石——金色和绿色的,藏文当中有关材料找的话也是这样的。汉文当中并没有说,这个玫瑰它只是一种宝石,但实际上它也叫做是猫眼石,猫的眼一样的,也带有绿色,带有金色的。实际上按照藏药的有些配方来讲的话,它是一种药,这种宝物也是一种药,它是特别珍贵的一种宝物,所以说这里的“玫瑰”。我们从汉文的字面意思看的话,也是知道,它那个偏旁部首是王字旁,不知道是怎么,按理来讲是玫瑰应该是用木旁或者草字头这样好一点,但是这个猫眼宝石跑到西方去,然后在西方变成一朵花。现在引起很多人说《妙法莲华经》这是伪经。

有些人真的非常非常的可怜,因为他们有一些分别念的智慧但是没有观察的智慧,包括对《楞严经》、《楞伽经》,《大乘起信论》,这些说是伪经的理由,我们如果稍微有一点闻思修行过,稍微学过一些经论的人,一看就一目了然。可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当中,大多数人是什么样的,大家也是非常清楚的。

这个是佛经当中讲的七宝,这个七宝珍珠和琉璃分开的话也是可以的,或者金,银分开的话也可以的。

我们以前讲过所谓的七宝,按照鸠摩罗什、唐僧,还有不同的译师所翻译的经论当中,它名称都是不同的,但这个是可以的。这个七宝实际上是,为什么那个经典当中,这些是七宝;这个经典当中,那些是七宝的话,实际上这是有原因的。比如说金子和银子可能各个地方都觉得很珍贵,大家都认为它是非常值钱的,但玛瑙或者珊瑚、琥珀有些地方人们都觉得是特别特别珍贵,有些地方不一定很珍贵,包括珊瑚、琥珀这些的话,每个地方的传统都不同的。所以有些地方特别珍贵的话,这部经是按照这个地方的传统和习俗来安立的,所以这些都是有原因的,并不是——有些人以前也是研究“净土五经”的时候,有些人说是“这个经里面是这样说的,那个经说的是,那个是错的,那个是真的”。这种说法也是很天真的。

所以我们可能需要长期的闻思,才知道佛陀在不同经典当中,所说的不同教义的意义,世间当中也有在不同的环境当中,不同的时代当中,不同的人物面前所说的有些价值观,人生观也会有不同的。包括不同肤色的人面前所说的有些语言和内容也有不同,这一点我们现实当中也是可以看得出来,稍微有一点思索能力的话,大家也会明白的,会清楚的。

这是刚才讲的佛塔,用七宝做的佛塔做供养也非常好。不过现在佛塔、佛像这些都是太多了,太方便了。好像太方便的话我们都有时候——怎么讲,人的信心也生不起来。以前我们小的时候特别特别很想找到一个佛像,包括小孩玩耍的时候,有些石头像佛塔一样的话,这个放在供台上顶礼。有很多像一点佛像一样的什么骨头,还有一些石头,一些木块或者说是一些泥土的话,我们都在玩耍过程当中把它当作佛像。有些特别特别像佛像的话,很欢喜,就回来给父母看,这样的。

那个时候都是基本上一方面是当时的历史和形势有关系的;另一方面在那个时候,古代一般很多材料做佛像的话也不那么容易,最多是刻在石头上。我的隔壁当时也是一个老喇嘛家里,我们小的那个时代还是比较特殊的时代吧,我们白天都不敢看,但是过年,大年三十的晚上,他们家里会有一些唐卡要摆设。我们很多孩子特别想看,过年的时候一定要想到隔壁家里去看看唐卡,还有他们家里有一些佛像。白天都根本不敢,包括唐卡和佛像摆的时候,很多人需要在外面要看着,看有没有外面的客人来,如果有客人来的话,马上要收拾东西藏在别的地方。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很盼望大年三十的那一天,我们会看到他们家的唐卡、他们家的佛像。平时基本上我们都看不到的。那个时候的确也是看到之后特别生信心,因为很稀罕很稀少。现在可能很容易、轻而易举,这样的话,人们反而觉得这个不珍贵,也不知道。不过不管怎么样,它多也好少也好,其实它的功德永远也不会耗尽的。这个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看到佛塔,看到佛像,看到这些有加持的三宝所依的话,也不能以为这是一般的装饰品一样的,这样践踏的话非常不合理。

我们刚才讲的七宝做的佛塔作供养。到了泰国这些地方的话,金子做的塔特别特别的庄严,你们可能去过,很多地方都是没有这样的,也有一些银子做的,其他宝珠做的也有。但是像泰国,听说缅甸和其他有些南传佛教的国家,也是金塔特别多,而且这种金塔,跟我们藏地涂一点金有点不同。他们还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包括他们的国王、王妃,他们的整个这些大臣,这些都是经常去转绕、拜佛、拜塔。那这样的话整个形势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有时候看到有些众生作福德,我们也很值得随喜。

【或有起石庙,】

还有些佛塔的话,用石头砌的“庙”。

这里“庙”的话可能是古文当中,藏文当中都是佛塔,他这里正在讲佛塔,用石头砌的,藏地很多都是用石头、泥巴砌的。藏地一般,去年有一个旅行家说,为什么你们藏地去了五公里就看到一个白塔,去了五公里又看到一个白塔。我说不一定是五公里吧,有时候是十公里,有时候是一百公里都看不到。但是他是这样说的。去了五公里就看到一个白塔,去了五公里就看到一个白塔。

【栴檀及沉水,木蜜并余材,砖瓦泥土等。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

石头砌的一些佛塔,还有一些旃檀檀香做的,还有一个沉水香,沉香做的;还有木櫁,也是一种材料;还有其他的一些,包括一些木头其他做的。然后一些砖、瓦石、泥土这些做的,这些做在一些旷野当中,或者有些积土。

现在好像听说新疆那边也有一些古代的佛塔。有一些,现在据说阿富汗还有中东地区,他们也有很多古塔,特别多的古塔,大多数都是用泥土砌的。而且泥土的质量非常结实,也有这种。

所以他这里“佛庙”的话可能也是讲的佛塔。实际上庙和塔也有相同之意,这里有不同材料吧,这个是中等的。藏地可能条件的原因,一般佛塔的话,小的一些佛塔,在佛堂里供的也有。在外面看到的这些,大多数都是八种佛塔。而且这些大多数都是用泥土和石头砌的。不过藏地的佛塔它是非常有要求,很严格的,一定是按照度量的尺寸来做,不能随意的。我们佛学院门口,大门的两个佛塔,当时法王如意宝在世的时候亲自做的。做完了之后法王也亲自开光等等。所以这种佛塔,这是中等的。

【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还有乃至一些孩童,他们在嬉戏的时候,玩耍的时候,积聚一些沙做佛塔。

就像我们刚才讲的一样的,我们小的时候,有时候泥土堆做佛塔。

【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这些人都逐渐逐渐成佛道。

《大藏经》里面有这么一个经典:《造塔延命功德经》。这个经里面讲的是,有一个牧童,放牛的时候遇到一个看相的人,看相的人一看,这个孩子只有七天的生命,就跟他说了。后来这个孩子到其他地方,跟其他孩子一起玩,一起玩的时候用沙子做佛塔,建了一些佛塔。因为这个原因他延长寿命了。后来那个看相师遇到他的时候,就觉得特别稀奇——他的生命已经延长七年。

所以我们有时候造佛塔,哪怕是玩耍的时候造佛塔,也有很大的功德。这个佛经里面讲了很多这方面的道理。因此有时候,比如说人自己生命垂危,或者说感觉自己可能活的时间不太长,然后自己也很愿意活下去。像我的话好像随时都是活也可以,死也可以,我真的有这种感觉,没有什么。不像有些人一样——我非要延长下去。我生病的时候,经常是不是这次该死了,死了也可以吧,已经呆了这么多年了,还不错啊,有这样的。但是我们当中的有些道友可能不是这样的,生病的时候特别特别紧张——“我不会死吧,我不会死吧,医生,你好好地把个脉”,“医生,你看看我舌头怎么样?我不会死吧,我不会死吧”。有些是特别特别在乎。

如果在乎的话,可能除了一些定业以外,通过造佛塔、造佛像,这样也是延续生命,这是有教证的。你们也看看《大藏经》里面,《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方便的时候看,我现在没有时间具体细阅,有大概这样的印象。

这以上讲到佛塔,《妙法莲华经》里面讲到佛塔是这样的。

下面讲佛像,造佛像的功德。

【若人为佛故,建立诸形像,刻雕成众相,】

如果有些人为了建立佛的形像,特意地刻雕成各种不同的像——药师佛的像、阿弥陀佛的像、观音菩萨的像、释迦牟尼佛的像、不动佛的像等等。

一般南传佛教,唯一的佛陀,还有舍利子和目犍连,除了这几个像以外,很少很少的。但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的话,像都比较多,有不同的佛。比如说有千劫佛,还有万佛城,有各种不同的。有些是一种佛,有些是不同的佛的各种造像。

【皆已成佛道。】

这样的造像,建立佛像的话,实际上也“皆已成佛道”,都也可以依靠这种因缘来,将来成佛道的。

那么这些造佛像的材料是什么呢,也是跟前面基本上是相同的,也有上等和中等、下等的。

【或以七宝成,鋀石赤白铜、白镴及铅锡,铁木及与泥,或以胶漆布,】

那么上等是什么呢,以七宝造的。现在造佛像的话,也有以七宝做成的,比如说金的佛像,银的佛像。我都有些好的佛像,我们做了一些。金、银、玛瑙、砗磲等等,还有鍮鉐,赤白铜,铜像;还有白镴——白镴是铅和锡合成的,合金的这种像。还有铅和锡,然后铁、木头、以及泥土、还有胶漆布。

有些大德说是,胶漆布造佛像的话,按照戒律里面是不开许的,因为它有一个臭味,也有这种说法。但不管怎么样,造像有各种不同的材料,现在尤其有一些特殊的材料,有些佛像很便宜、很便宜的。但是质量不太好,造完了以后稍微戴的时候,马上有些出问题,质量不太好。我们如果要做的话,一个是庄严,这个很重要的。要造佛像的话,要庄严。自己各方面的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当然是越来越珍贵、越来越昂贵,这样也是很好的。

【严饰作佛像,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凡是有各种珠宝,各种珍宝制成的庄严的佛像。如果人这样做的话,这些也会成佛道。

这是造像有很多功德。那么下面讲画像,可能前面是真正的我们造的像,佛像,下面是画像。

所谓的唐卡,我们藏传佛教的唐卡也很出名的。现在世界上不管是哪一个国家去的话,每个国家的文物馆,或者是展览馆当中,藏传佛教的唐卡都已经收集在里面,我们藏地从来看不到的一些很古老的唐都看得到,包括英国的博物馆、法国的博物馆、意大利的博物馆、新西兰的等等,这些国家的博物馆里面都看到,我们的藏传佛教的唐卡全部卖到全世界去了。我们要想收回来的话,应该从这些博物馆里面想办法,对吧。不过原来八国联军的时候,其实藏地还有汉地的很多珍贵的东西,都带到欧美去了。

你们也知道,到了外面以后的话,“哇,原来是这些地方”。这个是人世间,人世间互相都是抢、互相都是斗,自古以来都是比较严重的,只不过现在算是比较和平年代了。否则的话那个时候抢来抢去、斗来斗去,还是很可怕的。一到那些地方的话都感受得到,啊,原来历史就是这样的,那么现实就是这样的,将来的梦想也是如此的,不能讲得太深了。

我每次出去的时候去一些博物馆,图书馆,其他地方也没什么可去的,过程当中还是感受比较深的。我们的唐卡,全部都是在那边,一些旧的唐卡有些是甚至唐卡的一半都没有了,但是他们把它很重视的,其实这样的话好像感觉到更珍贵一样。我回来以后,我有一些旧的唐卡,我就原来好像不重视,这几年出去以后的话,我想:噢,这个如果在一个国家的博物馆里面,肯定很贵的。

【彩画作佛像,百福庄严相,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

下面说这个彩画,我们用各种不同的笔、颜色、彩画的佛像,它实际上是具有百福的功德所庄严。这样的唐卡和佛的画像,自己做也好或者是让别人做的话,都可以成佛道。

因此的确也是造佛像或者说供养唐卡和佛像,也有很大的功德。《大乘造像功德经》也有——佛经里面有个《大乘造像功德经》。《大乘造像功德经》里面讲过,如果我们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造佛像的话,将来弥勒菩萨出世的时候,也就是说弥勒初会——弥勒菩萨初次的眷属当中,也是得以解脱,一个是这样的。还有一个,如果我们造像的时候,发菩提心来造像,如果以发菩提心来造像的话,那么很快的时间当中获得成就,获得解脱的。或者说是如果我们有清净的心,以信心来造佛像的话,除了极少数的定业可能会感受,除此之外,一般的业都不会感受的。所以你们方便的时候也看一下《大乘造像功德经》。《大乘造像功德经》里面,也讲了很多造像的功德。甚至我们没有时间真正去造或者没有这个机会,有时候看到一些唐卡里面的,比如说缺漏的地方,我们去弥补的话,也有很大的功德。

原来我们看过《法苑珠林》当中也是讲过,当时金色比丘尼为什么即生当中那么好看呢。她以前在毗婆尸佛的时代,实际上那个时候她是一个乞丐,她好不容易有一次找到一点金子,这个金子本来想自己好好地用,后来她看到有一尊佛像,他的金色的脸有一点点缺憾、缺漏。这个时候她找另外一位金匠,跟他一起合作把原来脸上缺的这部分,这个乞丐女她自己找到的金子把它补上了。她后来生生世世当中都身色金色,感得非常美的这种果报。当时这个工匠跟她,这两个人也同样发了愿,后来好像他们关系比较不错了。然后发了愿之后,后来就变成迦叶尊者和金色比丘尼,生活也比较复杂,后来大家也知道这个故事。

下面讲到什么呢,这以上主要讲造像。

【乃至童子戏,若草木及笔、或以指爪甲、而画作佛像,】

还有我们如果下等的造像的话,乃至孩童嬉戏的时候,用草根,用木块,或者是用笔来画的——在地上随意或者墙壁上画的佛像,或者用铅笔画的,或者是用手爪——手指甲画的。

这些做画像的话,现在有些学校允许的话,我们也让孩子们画一些佛像,给他种下一个善根,其实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用铅笔啊,我们一些喇嘛学校或者是一些其他世间的学校。因为现在,唐卡把它作为——国家相关的部门都很把它当作一种文化。我们炉霍叫“唐卡之乡”——唐卡的故乡是哪里呢?就是我的家乡,宣传。

【如是诸人等,渐渐积功德,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但化诸菩萨,度脱无量众。】

这样的人,渐渐渐渐积累更多的功德,然后具足大悲心并且成佛道,而且度化诸菩萨,度脱无量的众生。

这里“但化诸菩萨”——“但化”的话,有些大德解释的时候,把它用作转折词,这样的话可能不太合理。这里“但”,也不仅……藏文当中并不是只度化菩萨,不是这个意思,他是度化一切菩萨,所以这个“但”字,一般我们解释的时候,没有什么意义的话,也可以吧。有时候它有一种叫什么词啊,以前有个汉文老师他叫什么词,形象词?虚词?没有任何意义的词,也不叫虚词。叫什么词?不叫助词。不行,你们也不行。我以前学过的有个汉文老师,他说有个比较适合的词,忘了现在。

这以上是讲的佛像。那么下面讲的供养。

【若人于塔庙、宝像及画像,以华香幡盖、敬心而供养。】

如果人于塔庙当中,在寺院或者是庙里面的话,主要是讲供佛吧,宝像就是珍宝做成的佛像,或者我们刚才前面讲的画像或者是佛塔,在这些面前供养,供养什么呢,供养花、香、幡盖还有其他的各种各样的供品,我们经常说的五供等等,这些用恭敬心来供养。

并不是好像那种很勉强的心。现在有些人供养的时候,特别不愿意的方式来作供养,要以恭敬心来作供养。

【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

还有在佛像和佛塔还有佛殿里面,不仅仅是用花,香,幡盖等供养,还有做一些乐器做一些音乐,打鼓,击鼓,吹一些海螺,角贝,然后吹一些箫、笛。

箫是竖着的,然后笛子是......以前我们读中学的时候喜欢吹,但是我不太会。当时有几种比较出名的歌,会一点点,不是全部会。

【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

还有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就是现在我们的维那师,乒镗,如是各种妙音都尽心地去供养。

我们念《普贤行愿品》的时候,尤其是前面七支供的时候经常——原来我们学院也是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什么,念《普贤行愿品》的时候,花供、水供、灯供还有乐器,有些现在都是念《普贤行愿品》的时候,他们放一些西方的摇滚乐,不是很好的,不过也可能与时俱进吧。因为很多人尤其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对古代的很多音乐都不太喜欢,他们所喜欢的也是这样的,因此佛菩萨的话不知道喜欢哪一种。

【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

还有一些欢喜心来唱一些梵呗,赞颂佛陀的功德乃至一些很微小的音来供养赞颂。

有时候是稍微——我们有些道友以前歌唱,以前这样的话,即使已经出家了的时候,他还是哼一下,或者是唱一点,也有这样的赞佛的歌,甚至有时候不小心露出来一些世间的歌,有时候也这样的。有些出了家以后,还要唱一些以前喜欢的歌,唱完了以后“嗡班札尔萨埵吽.....”,也有这样的。

【皆已成佛道。】

所以乃至一小音,都是成佛道。

这个讲的是供养,供养什么呢,供养乐器,供养花鬘,供养各种的赞颂功德,“赞佛功德时,令人烦恼薄”,应该在《大智度论》里面——赞佛功德的时候,让人的烦恼会很薄弱。“以此功德故,结尽诸垢灭”,意思就是说赞佛陀功德的这个人,他烦恼会薄弱的,以这个功德的缘故——“以此功德故”,“结尽”,三结,烦恼的意思,有种障碍,《入中论》里面讲的“三结”,结全部灭尽。并且一切垢染——“诸垢”,一切垢染都会灭尽的。所以我们赞佛陀的功德,赞菩萨的功德,赞上师的功德,这样的话一切烦恼也会灭的,一切垢染也会灭的。

如果你经常诽谤佛陀,诽谤菩萨,诽谤僧众,诽谤所有的周围的人。昨天我说的一样,有些人都是“诽谤专家”——只要说别人的过失的时候,他的专业,特别特别会说;要一讲功德的时候,他就不吭声了,不想讲功德。所以我们凡夫人有很多毛病,可能跟人的前世、因缘也有一定的关系,大家也应该注意一下。我们尽量地要相信这些因果。

【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

“若人散乱心”,刚才讲的——如果用散乱,我们刚才前面是以一种清净的心,恭敬的心,欢喜的心来供养,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功德非常大的,那么我们有散乱的心,乃至供一个花,对佛像面前的话,实际上这个也是渐渐成佛果的,功德非常大的。

《不退转法轮经》有一部经典,这个经典里面说的,在佛塔面前供养一朵花的话,也是获得不退转的果位。当然佛语有时候也有不同的解释。实际上我们在路上看到佛塔的时候,我们采一朵花去供养,表面上看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但是根据《不退转法轮经》当中也是这样讲的。

还有《不退转轮经》里面讲的一个是什么呢,如果我们在旁生的耳边念佛号的话,这个众生不堕落,逐渐获得了三藐三菩提,这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这些众生不要说有恭敬心和欢喜心,他们都没有,用一种散乱心供个花。比如说旅游的人,朝拜的人,这些人有时候是用一种散乱心让他做供养,做一些功德的话,也有很大的功德。

同时我们念一些佛号的话,有些人可能没有信心,这辈子让他真正要信仰佛教,让他学佛都没有办法的。有一个居士说,她的家人根本不信佛教,根本没办法的,她不管怎么样努力的话,已经努力好多年了,没有办法的。但是他特别喜欢听她唱的歌,然后她就不小心的边唱歌,然后中间“南无阿弥陀佛”,她就这样唱。这个时候他很愿意听,你再唱一个、再唱一个,她就经常给他唱阿弥陀佛的歌。她的目的给他念佛号来种下善根,这也是很好的,我们度化众生的方便方法都是不同的。

下面就是讲顶礼,合掌,在佛像面前刚才是供养,现在讲顶礼。

【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

有些人在佛陀和佛像面前做礼拜,有些可能直接磕头,这样的方式可能不方便或者不愿意,但是去合掌。

有些领导一般都到佛寺,因为身份的原因,各种原因都不太方便,但有些穿着藏装,因为藏装的那个袖子比较长,所以他那个袖子里面这样一下,也有这样的,这个也可以,他合掌不是很明显的,所以他要去寺院的时候一定要穿一个袖子比较长一点的。

【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

还有一些只是举一手,一手合十,一手合掌这样的。还有有些低头。

日本人到寺院里面去,即使没有寺院也是这样的。日本人有没有?今天?网上肯定有。这样很好的,有恭敬心,不是不好。

【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入无余涅槃,如薪尽火灭。】

这样做供养,以此做供养佛像,渐渐都是见到无量的佛陀,自己成为无上道并且度化无量的众生,逐渐逐渐入于无余的涅槃,就像是薪尽灭火一样的。

薪尽了的话火已经灭了,粗大的五蕴的话,获得无余涅槃的时候,都没有。

所以我们一般做这样的合十,合掌,顶礼,这些非常重要的。《观佛三昧海经》里面好像我以前讲过吧,有一个叫做是金幢王子。他很傲慢的、具有邪见的,一般都不学佛的,但是这个人很好的。然后有一个比丘叫做是定自在,反正有一个比丘,这个比丘很想度化他,后来跟他说是在某个地方有个寺院,这个寺院里面有各种不同的七宝装饰品很好看,要不要王子去看一下。然后王子去了、带他去了。去的时候他看到佛像,看到佛像的时候,满月般的,非常的庄严,他就产生一种欢喜心。这位比丘也比较善巧,他没有要求你给我磕头。我们现在有些居士,稍微有点那个的时候:“你给我磕下来头,不要头抬起来,你头抬起来磕还要再磕、再磕。”最后都开始生邪见了。

但是这个比丘很有善巧方便的,他说:“你可能磕头不方便的,但是你可以作个合掌,你说一下‘南无佛’这样很好的,这是一种善的结缘。”然后刚才那个金幢王子做了这样的,也是作个合十,没有顶礼也没有要求怎么样,什么供养,没有这么说。

其实我们观察人还是很重要的,有些特别特别吝啬的人:“把钱拿出来,还要拿、多多拿,全部给我拿出来,全部供养。”也不能这样的。这样的话,可能他在别人面前也不好意思。

他这样合十“南无佛”之后回去了,回去之后他做梦。好像在他脑海里面一直显现庄严的佛像。后来他善根因缘都已经成熟了,去除了他的邪见和傲慢,真实皈依佛陀不断地修行将来成为,他好像修行当中很有成就的,成就了楞严三昧。他叫财首菩萨,很了不起的菩萨。

其实他刚开始的因缘也很简单,看到庄严的佛像的时候结上善缘。我们有些人跟家人也好,身边的人,如果你直接让他皈依、学佛,这样不太方便,你也可以“我们要不要去一下五台山啊,我们要不要某个寺院里面去看看,你不用学佛,你跟我一起都可以。你做你的事情,你去玩,我只是有时候方便的话,拜一拜佛。”这样的话有些善根具足的人,通过一些外在的这种庄严的佛像,或者是寂静的寺院,清净的僧人的威仪,还有一些动听妙音的佛号,或者是一些梵呗,慢慢慢慢自己原有的善根习气,开始苏醒过来也有这种现象。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下面讲这种顶礼,也是“若人散乱心”我们经常也是念这个吧——“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当然有恭敬心和清净心是最好的,即使你没有,以散乱的心在佛塔和寺院当中“一称南无佛”,那么这个也是成佛道。当然这里“皆已成佛道”,有些大德在解释的过程当中,只要供养佛、念个佛,这样就马上成佛了——“皆已成佛道”,不需要发菩提心,不需要发出离心,也有一些人这样解释。

其实这个也可能需要值得观察,因为佛语的话,它有很多内外密的解释方法。逐渐对你的相续结下一种因,然后成为成佛的因。而并不是说我们只是供养一朵花就马上成佛了。因为我们的这种发心,对治烦恼的力量根本不足够的。所以我们只是教证的一句话,所有的道理去解释的话也是不合理的,应该是大乘佛教的整个思想,需要用教证和理证来进行解释。

当然教证的话,在某些时候跟真正佛教的大乘教义有相违,或者不太合理解释的时候,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这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也不能说是,只要以散乱心来说一句“南无佛”,就马上成就了,这样的话连净土宗的话,“南无佛”其实有很大的功德,非常大的功德。但是你仅仅依靠这个马上获得佛果的话,也有一定的困难。

不过佛的这种加持力是非常非常不可思议的,我们光是表面上看来“南无佛”是很简单的一个善根,但实际上真的,如果我们经常念这样的佛号,即使用散乱心也有很大的功德。以前我用过很多佛经里面讲的,有一个人被老虎追着,然后再爬到树上,他称念“南无佛”的功德。在其他地方也讲过很多次,我在这里都不讲。

有一个要想这里跟大家说的,尤其是人要接近死亡的时候,自己能念“南无佛”,这个人根本不会堕落的,或者说是别人对他念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这一点《那先比丘经》——《那先比丘经》以前我们用过,它这里面怎么讲的呢?比如说我们石头扔在海里面的话就直接沉下去了,如果把石头放在船里面,然后在海上行的话不会沉下去的。同样的道理,我们人如果是凭自己的分别念死的话,很有可能造的恶业堕入恶趣的。如果我们临死的时候,有“南无佛”的加被,这只船来保护的话,那他不会堕入三恶趣。这种比喻来说明的话非常重要。

我们有些人可能境界很高了——“南无佛”、供养、供水这些都是不合理的,没必要去做,世俗的这些善根全部歧视。有些人的话,只做一个世俗的善根,不用发菩提心,也不用修空性,“皆已成佛道”——啊,没问题的,我只要供一朵花我就已经入于保险柜了,没有什么了。这种说法也不对的。

为什么叫精通佛经的意义,实际上从胜义和世俗两方面去学会观察,这样才能通达佛陀真正的密意。所以我们很有必要讲,尤其是在临死的时候,称“南无佛”的话,功德很大。有一部经,汉文《大藏经》里面有,但是这个名字很长,弥勒菩萨讲什么的一个经,它那个经里面讲的是所谓的“龙华三会”——弥勒菩萨出世的时候有三种大的会。第一个会能解脱九十六亿人,第二会是九十四亿,第三会九十二亿。那么第一会的实际上是在释迦牟尼佛教法下受持五戒的人;第二会受持三皈依的;参加第三会,获得解脱的九十二亿的众生的话,在佛陀的教法下称念过“南无佛”的这些,在弥勒佛的第三会的时候也获得解脱,这是佛经当中说的金刚语。所以我们有时候也不能忽视,我们即生当中遇到的佛陀,念佛,这些功德我们不能忽视,一定要想起来,这样的话通过念佛获得解脱,除一切痛苦。

“若人散心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这是《万善同归集》里面讲的。刚才是散乱心,这里说的是若人散心念佛的话,“乃至毕苦”所有的苦可以穷尽,“其福不尽”他的福德永远没有穷尽的。

这个是我们讲到念佛的功德,最后做一个总结。

【于诸过去佛,在世或灭后,若有闻是法,皆已成佛道。】

 “于诸过去佛,在世或灭后,若有闻思法,皆以成佛道”——不管是过去佛已经灭度了、在世时,凡是听到《妙法莲华经》,听到这些佛的佛法的人,都逐渐逐渐成佛道。

好,今天讲到这里。